第203回 強硬對決

養性與李彥認識已經很長時間,從李彥剛剛來到這久,他們就開始認識,駱養性也從一個錦衣衛百戶,成長爲一鎮總兵官,掛左都督銜,其地位已經跟他老爹駱思恭差不多。

與駱思恭年過五旬不同,駱養性這個時候纔剛過而立之年,正所謂年富力強,風華正茂,卻已經站在了武將的頂峰。

駱養性甚至想過,他在遼東,其實並沒有取得大的軍功,卻因爲機緣,因爲遼東曾經爛的局勢,而走到這一步,是在有些愧對皇上隆恩。

駱養性也知道,他能夠走到今天,與一個人是分不開的,那就是李彥。如果沒有李彥,他可能還在錦衣衛中混日子;如果沒有李彥,他不可能去練新軍,也很難走上遼東戰場,併成爲一鎮的總兵,成爲扭轉遼東戰局的關鍵人物之一。

細細想來,駱養性現他和王國興等人走過的這條路,能夠生這樣的變化,全都與李彥有關,甚至遼東戰局的轉變,也是李彥一手推動。

所以,駱養性對李彥有一種深切的認同,包括練新軍,以及在遼南、東江推行的經濟、產業政策,事實也證明,這樣做的效果很明顯,復遼軍逐漸能夠和建奴軍抗衡,並且扭轉了之前不利的戰略態勢。

而經濟、產業政策,更是在朝廷支持有限的情況下,依靠工商業,維持了戰區的運轉。

要知道,光是戰區龐大的人口,在務農條件惡劣、耕地不足的情況下,吃飯就是個嚴重地問題,何況復遼軍幾乎就是銀子堆出來的。

然而,僅僅是靠戰區自身,就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駱養性始終不明白李彥是如何做到的。

想不通,大咧咧的駱養性就不願意去想了,他只知道李彥地很多做法都是對地,而且意義深遠,哪怕他現在還看不出來。

殺傷策是李彥在未來遼東之前。就已經提出來地遼東戰略。但是在具體地執行過程中。駱養性現。復遼軍雖然秉承了這個戰略地方向。那就是不停地給建奴放血。消耗他地人口、經濟、軍事資源。從而成功地迫使建奴壓縮了生存、活動地空間。

但是。與之前李彥說過地拼消耗不同。李彥一直在規避自身地損失。通常都是在不損及自身實力地情況下。再去消耗建奴。

駱養性認爲這是李彥地性格問題。他過於地小心謹慎。並且過份重視人地生命。

李彥曾經說過。每一個生命都是寶貴。但是在駱養性看來。士兵地傷亡是不可避免地。也是必要地。

如果說復遼軍進入遼東地初期。根基不穩。容不得失敗。那麼經過幾年地展。復遼軍已經有資本與建奴拼消耗了。

特別是在兵源方面。近十萬復遼軍身後。有着取之不竭地兵源。而建奴治下地人口總數。甚至連東江、遼南兩鎮下轄地遼民都不及。可用地兵員更是有限。每次大規模地動員。都要讓不足歲地少年拿上兵器。

駱養性一直認爲,李彥在這方面是有些保守了,只要跟建奴打上兩次大仗,憑藉復遼軍的實力,哪怕是失敗了,一對一的交換比算是低的,起碼能夠讓建奴付出更大的代價。

而眼下,無就是一次大戰的機會,他要用復遼軍這把利刃,狠狠地在建奴虛弱的身體上捅一下狠的。

這一次會戰,東江軍一萬多兵馬與建奴三萬餘人,在湯站堡前展開數萬人規模的決戰,憑藉火器的犀利攻擊能力,以及重裝步兵的強悍防守能力,東江軍挫敗了建奴步兵的衝擊,並隨機展開反攻。

面對潰散的步兵,建奴果斷而殘忍地用箭陣進行截殺,然而,已經陷入癲狂或麻木狀態的潰兵,還是讓建奴的本陣變得鬆散,無法形成最爲合理的戰鬥隊形。

東江軍以火銃手爲前鋒,重裝步兵緊隨其後,騎兵在兩翼,炮兵穿插在陣型的中間,緊緊尾隨潰兵的身後。

在行進的過程中,炮兵先難,他們轟擊的目標並不是潰兵的人羣,而是潰兵前面,正在試圖用拋射的羽箭迫使潰兵調轉方向的箭陣,這個箭陣由建奴精銳中的弓箭手組成。

復遼軍的火炮與傳統的火炮不同,炮身更長,因而擁有更大的投射距離,設計也更加緊湊合理,可以架在輪車上,快進行機動。

也正因爲如此,東江軍才能讓幾十門不同型號的火炮緊隨重步兵一起追擊,並且在合適的距離停下來,架起來,然後開炮轟擊建奴的箭陣。

復遼軍的火炮使用的是開花彈,而不是實心彈,實心彈射以後,依靠高的動能進行線性的殺傷,只

彈運動路線上的物品,都必須承受鉛彈的撞擊,如話,毫無問,只能是非死即傷。

鉛彈因爲巨大的動能,在殺傷一兩個人以後,往往飛行的勢頭不減,只要在運動路線的,一般都會傷亡慘重。

哪怕是鉛彈落地以後,也會在撞擊以後彈起來,繼續傷人。

鉛彈所過之處,往往就是一條血路,這條血路還可能是折線形的。

實心彈的弊端之一,就是在振興疏散的情況下,能夠造成的殺傷會比較有限,畢竟一枚兩三寸的圓球,涉及的面比較有限,說不定一路飛過去,連一個人都沒有碰到。

復遼軍使用的開花彈則不一樣,開花彈往往是在點燃導火線以後,才塞進炮管,然後點燃炮管裡的射藥射。

開花彈要是砸到人,那也能砸死人,但這並非主要的,開花彈落地以後,導火線一旦燃盡,引爆內部的火藥,開花彈就會生爆炸,伴隨爆炸生的,就是破裂的彈體碎片,以及彈體中預裝的彈片、鐵釘之類的。

開花彈爆炸覆蓋的範圍,往往可以覆蓋彈體周圍的十幾尺、幾十尺,高飛散的彈片能夠穿透近處的人體,從而造成面的殺傷。

也就是說,開花彈爆炸範圍內的兵馬,遭到殺傷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說只要不被實心彈砸到,就能避免傷亡,那麼開花彈的殺傷範圍就要更大,爆炸的造成的聲勢和傷亡,也更有威懾力。

復遼軍的士兵全都訓練有素,炮兵尤其如此,他們忙碌而有序地架起火炮,然後裝入火藥、炮彈,點燃引信,將一枚又一枚的開花彈投射到建奴軍中。

建奴似乎也沒有料到這種情況,遭到炮火襲擊的箭陣立刻變得混亂,建奴士兵也是人,軍紀再如何森嚴,他麼也有自己作爲人的情緒和想法。特別是在前軍已經潰散的情況下,本來信心滿滿的建奴,也都產生了一絲動搖。

這絲動搖,立刻在炮火中被放大,因爲他們現,明軍火炮的射程遠遠出弓箭,在這個距離上,他們根本威脅不了對方。

何況,在兩軍的中間,還有大量亂作一團的潰軍。

潰軍看似隔在兩軍的中間,卻是向建奴的方向潰散下來,他們好像是給趕着似的,瘋似的衝了過來。

羽箭是他們所熟悉,只要不落在要害,那就可以繼續跑,後面的鐵甲兵,以及火銃兵,他們手上拿着的,可是收割生命的利器。

每個人都是慣性的想法,依着慣性,一頭撞向本陣。

潰兵、火銃兵、重步兵、騎兵,就像一疊一疊的浪花,洶涌地衝向建奴後陣。

大軍列陣,要想在戰場之上完成轉向或調整,是非常困難的,尤其是在對方逼迫上來的時候,根本沒有所需要的時間和空間。

形勢逼迫,建奴不得不調上騎兵,準備最後的一搏。

決戰,提前上演!

前面的潰兵終於稀拉拉的,不再構成障礙,而在明軍的對面,被攪亂的箭陣也已經疏散,建奴似乎也已經看到,與明軍進行對射,似乎並不划算。

當然,建奴更憂心的是,前面的弓箭兵會像之前的步兵一樣,生潰散,從而衝擊後面的的騎兵本陣。

由於建奴騎兵陣型壓得比較前,如果弓箭兵擋在那裡的話,必然會壓縮騎兵衝擊的空間,而騎兵如果不能衝起來的話,那麼還不如穿了鎧甲的步兵。

兩軍在緩緩靠近,不斷前壓的炮兵已經能夠將炮彈投射到建奴騎兵的身上,然而,作爲建奴最爲自傲的騎兵,也果然體現出強悍的素質,哪怕是隊伍中不斷因爲爆炸,而生人嘶馬鳴,他們也能夠始終保持隊列的整齊。

號角聲嗚嗚響起,建奴的騎兵開始了衝刺,大隊騎兵馬踏大地,轟隆隆,就連大地也爲之顫抖。

明軍的火鐃手停了下來,開始站在原地調整隊形,檢查手中的火鐃,並等待後面的重裝步兵靠上來。

等到建奴騎兵進入射程以後,火銃手已經重新整理好了五列長陣,並且是前四排蹲下,最後一排站在那裡,平端手中的火銃。

建奴騎兵控制着馬匹的度,馬匹的衝刺能力也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保持衝刺的狀態,作爲控馬的高手,建奴騎兵都知道如何節省馬力,並在最關鍵的時候使用。

建奴騎兵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騎射,此刻,他們也舉起手中的弓,嗷嗷怪叫着,射出弦上的羽箭。

第13回 番薯第259回 班底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37回 力量對比第45回 負天下人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26回 匕現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2回 小 弟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8回 論兵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84回 風力水車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247回 對手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7回 對策第19回 海外第25回 家僕第5回 單挑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12回 相迎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35回 言論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3回 大官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45回 屯墾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09回 抵京第230回 內閣第256回 節後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49回 私宴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9回 施恩第104回 欲練兵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51回 風起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32回 流言蜚語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6回 才子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3回 大官第207回 對策第207回 對策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回 寡 婦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3回 大官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08回 兵鋒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0回 問 罪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2回 小 弟第143回 炮兵初戰
第13回 番薯第259回 班底第40回 狹路相逢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37回 力量對比第45回 負天下人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226回 匕現第78回 妙計退婚第12回 小 弟第32回 流言蜚語第18回 論兵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92回 發行渠道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84回 風力水車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247回 對手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7回 對策第19回 海外第25回 家僕第5回 單挑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12回 相迎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35回 言論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3回 大官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45回 屯墾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88回 遼西戰守第201回 血色戰場第40回 狹路相逢第209回 抵京第230回 內閣第256回 節後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49回 私宴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60回 分工合作第29回 施恩第104回 欲練兵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62回 生產效率第251回 風起第176回 銅牆鐵壁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85回 政府債券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32回 流言蜚語第73回 創業想法第16回 才子第74回 雕版刻工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3回 大官第207回 對策第207回 對策第49集 針鋒相對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7回 寡 婦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3回 大官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08回 兵鋒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196回 營造輿論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0回 問 罪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12回 小 弟第143回 炮兵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