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回 計議

熙也是剛剛得到從京城傳來的消息,在前一天的夜裡書汪文言死在錦衣衛詔獄,朝廷下旨要孫承宗在京輔政,任命高第爲新的兵部尚書、經略遼東。

李彥聽到這個消息,幾乎當場失態,饒是他兩世爲人,也忍不住爲政治鬥爭的殘酷所震驚

李彥進京之後不久,即與汪文言相識,汪文言人稱“小宋江”,此人豪俠率性,足智多謀,爲人慷慨仗義,又和李彥一樣,出身於微末,兩人相交,頗爲相得。

當日在京之時,李彥、駱養性與汪文言三人,經常一起遊走,相交默契,在後來的泰昌帝、天啓朱由校即位,以及移宮案當中,也曾在同一戰壕之中。

即便是後來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李彥雖然名義上和東林一派走得比較近,卻因爲東林本身並不能成爲一個緊密的團體,而保持着一定的距離。

不過,李永與汪文言的聯繫,一直未曾斷過,也正是因爲有汪文言身處其中,才使得李永和東林派之間,能夠相互呼應。

李永遠在遼南,遼南以及華夏社的一些事情,也多承汪文言幫忙,這位出身草莽的知交好友,在李永的心中非常重要,當初聽說汪文言被,李永幾乎就要放下遼東的戰事,立即迴轉京城,最終還是等了幾天,等到湯站堡一戰的勝利消息到來,遼東局勢趨於有利,馬上在第一時間做出安排,沒想到終究還是遲了一步。

李彥是在天津船上偷偷登岸,此時天津當地地官員還不知道他的到來,而在李彥的身邊,所帶的人也多。

幕僚中茅元儀、鄭書都留在遼南,只有包有才隨同前來,軍中也只有崔石頭的親衛、邵榮地突擊隊,以及講武堂的學兵,蓋州抽調的那個哨,將會在州那邊登陸。

當然,華夏公司在內地的影響這些年越來越大,李彥也從未放棄過華夏社,以及華夏公司在內地的產業,所以他不必擔心可供調動的資源不足。

不過直到這個時候。李彥對京城地局勢還是有些把握不定。在這個方面。最能給他幫助地那個人。剛剛死在錦衣衛地詔獄之中。

是夜。石柱國從京城連夜趕到。也帶來了準確地消息。李彥立刻召集最核心地幾個人商議進京地方略。

能夠參加這次議事地。也就只有包有才、石柱國、崔石頭、邵榮、講武堂地教導員宋鍾國

。以及夏熙等寥寥數人。

在座這幾位。包有才、崔石頭、邵榮三個人都是唯李彥馬是瞻。這三個人。不過李彥要做什麼。哪怕是他們想不明白。也絕對會誓死相從。

石柱國和包有才、崔石頭一樣。都是最早作爲李家家僕。開始就跟着李彥地。不過這些年石柱國藉着華夏社地影響力。其在朝野之間地聲望已經不可同日而語。再說他是搞思想工作地。李彥更願意將他看作是一個有獨立思想地思想。在關鍵問題上。他一定會有自己地立場。

夏熙地情況和石柱國差不多。雖然這些年雙方之間地關係融洽。夏氏能夠崛起。也要仰仗於李彥提供地照顧。不過對方作爲一個大家族地代表。擁有雄厚地經濟實力。在關鍵地時候。恐怕還是會更多考慮自己家族地利益。

而宋鍾國是李彥思想的忠實擁護,某種程度上,這個年紀輕輕卻又冷靜睿智地傢伙,他是李彥一些思想上的知己,然而他更加激進,在李彥看來,這種激進其實是不成熟的表現,他有時候可以成爲一把利刃,如果掌握不好,反過來刺傷自己也有可能。

當然,至少到現在爲止,宋鍾國一直都表現得比較剋制,因爲他是遼民,一直的遼南,不曾來到過關內。

李彥大致琢磨了一下衆人的態度,就微笑着開口道:“魏忠賢殺了人,今天殺了汪文言,不知道明天會殺水,大家說說,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

有幾個人都驚訝地擡頭看了李彥一眼,沒想到他在一開始就說出如此激烈的話語。

李彥笑了笑,時間緊迫,來不及慢慢深入,還不如開門見山。

“魏忠賢通過田爾耕、許顯純,控制了錦衣衛,廷杖還是輕的,一言不合,動輒就下詔獄,”石柱國憂心忡忡地說道:“華夏社有幾名撰稿,也給抓了,如今京城人心惶惶。”

石柱國一直都在京城,他對京裡的情況也最爲了解,在他看來,京裡的情況顯然不容樂觀。

夏熙嘿嘿笑了兩下:“如今,宮裡的稅監又開始四處橫行了,就是天津灤州這一帶,也到處設卡,生意不好做了。”

在商言商,夏熙

,倒是讓房間裡緊張的氣氛略一鬆弛

李彥微微笑道:“柱國,華夏社那邊,你打算怎麼辦?”

“少爺,你可別忘了,華夏社始終都是你的資產,”石柱國微微一笑,有意無意地說道。

李彥擺了擺手:“這些年,華夏社都是你在操辦,咱們實際上已經獨立開來了,這個暫且不說,我對華夏社也始終有感情的,華夏社如何,也可以顯出我想要的言論自由,到底處在怎樣的環境。”

石柱國滿臉苦笑:“華夏社創辦這麼多年,何曾有過言論自由?”

“創建之初,少爺就讓我們站在中立公允的立場上,只展示不同的觀點,柱國明白少爺的意思,表面上是兩種觀點都有,其實,卻可以藉助這種方式,將爲人遮掩的那個觀點亮出來,柱國以爲,這就是惡劣環境下,報刊要生存需要注意的策略,華夏社這些年,差不多都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夾縫中掙扎求生,如今京城中風雨飄搖,閹黨揮舞着刀斧,眼看這些年的心血將要付之東流,柱國的意思,是將華夏社回遷天津,以圖生存……”

石柱國說話的時候,李彥一直用眼睛看着他,操持華夏社數年時間,石柱國的成長速度驚人,身上的壓力也非常人所能夠想象,在戰戰兢兢的走了這麼些年以後,石柱國考慮問題時,更加縝密,行事也更趨謹小慎微。

這或許已經不是他現在所需要的了,李彥在心中暗暗嘆了口氣,想當初,石柱國和鄭書勸他以家僕代罪之時,其冷酷和膽魄,遠非今日可比。

“柱國,即便華夏社能夠遷到天津,又如何能夠保證,不會給閹黨的爪牙所迫害呢?若是華夏社的報紙上出現閹黨不願意看到的,閹黨要來清抄查封,華夏社又如何能夠自處?”

“華夏社深孚天下士林之望,閹黨不敢如此明目張膽……”石柱國辯解道。

李彥微微一笑,沒有說話,宋鍾國卻冷冷接上石柱國的話茬:“既然如此,華夏社又何必離開京城?”

“汪文言一死,閹黨目標直指楊漣、左光斗等人,這些人,莫不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深孚衆望之人,閹黨動手,可曾有過猶豫?”宋鍾國連連冷笑:“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濫用,試問如今朝廷,可以制衡閹黨的方法?”

“華夏社曾爲天下喉舌,於此時竟不能一正義之言,又何談天下人望?不過欺世盜名罷了

!”

宋鍾國一席話擲地有聲,聽得人人側目,宋鍾國一直都是在講武堂教習,石柱國和夏熙等人皆不熟悉,石柱國皺了皺眉頭:“我如此做,也過是爲了保存華夏社的傳承……”

“保存下來,就是爲了在和順的時候唱唱讚歌,關鍵時候做縮頭烏龜?”宋鍾國毫不客氣地大聲詰問。

“宋鍾國,夠了,”李彥出聲冷喝:“石社長所說,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有讓華夏社保存下來,才能揮信息傳播的作用,要是隻知道蠻幹,就算是成仁了,也未必能起到什麼作用。

“至少,可以讓大家認清楚朝廷的真實面貌,”宋鍾國冷冷笑道。

“是閹黨,這一切都是閹黨做的,”李彥瞪了宋鍾國一眼,這傢伙真的是什麼話都敢說。

“嘿嘿,屬下明白,是閹黨,是魏忠賢,因爲他得到了皇上的信任,才能夠爲所欲爲,”宋鍾國怪笑兩聲,冰冷的目光從衆人臉上掃過,石柱國和夏熙都感到莫名的寒意。

李彥手指有節奏地瞧着桌面,沉吟着說道:“華夏社可以簽到天津來,就在碼頭這邊,告訴那些護衛,咱們這裡不容許別人胡來,華夏社怎麼轉移,柱國你抓緊安排;護衛的事情,鍾國你着手進行重組,咱們帶來的那些學員,可以充實進去,要確保碼頭、廠區的安全。”

“保證完成任務!”宋鍾國起身大聲說道。

李彥點了點頭,他這麼做,就是要將碼頭這邊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講武堂學兵大隊都是精英,再有宋鍾國這個教導員,這邊他也能夠放心。

李彥擡起頭,目光從衆人的臉上緩緩掃過:“華夏社搬遷以後,京城還是要保留一個採集點,不過從明處轉到地下,畢竟,京城的消息都是很重要。”

“搬遷,可以解決眼下的問題,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京城形勢如此糟糕,本官打算以獻捷的名義進京,你們看如何?”

“進京以後,本官又該如何應對?”

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籤";記錄本次(第二零六回 計議)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回 種菜第2401回 內監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60回 新內閣第229回 放權第260回 新內閣第71回 皇孫來訪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3回 番薯第18回 論兵第11回 換 田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回 家僕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79回 酒樓遭遇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220回 激盪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1回 換 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7回 退縮序章選擇第230回 內閣第84回 風力水車第21回 紅顏第209回 抵京第18回 論兵第229回 放權第238回 工商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0回 激盪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45回 屯墾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22回 民主第3回 大官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32回 司法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208回 兵鋒第13回 番薯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47回 對手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17回 攔街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11回 進城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06回 計議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12回 相迎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07回 對策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39回 辯論第209回 抵京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3回 番薯第9回 炒 蛋第29回 施恩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6回 盟友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45回 屯墾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回 騙子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47回 對手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66回 遼東軍情
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2回 種菜第2401回 內監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75回 滿城飛紙第260回 新內閣第229回 放權第260回 新內閣第71回 皇孫來訪第79回 酒樓遭遇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3回 番薯第18回 論兵第11回 換 田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5回 家僕第31回 訓練家丁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79回 酒樓遭遇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60回 是非功過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106回 輪番大戰第220回 激盪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1回 換 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7回 退縮序章選擇第230回 內閣第84回 風力水車第21回 紅顏第209回 抵京第18回 論兵第229回 放權第238回 工商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220回 激盪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59回 寶鎖問世第245回 屯墾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222回 民主第3回 大官第48回 致命缺陷第232回 司法第101回 機器展會第208回 兵鋒第13回 番薯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47回 對手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217回 攔街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157回 戰後調整第24回 休妻索娉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211回 進城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06回 計議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12回 相迎第63回 天啓來信第207回 對策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53回 炮打復州第37回 力量對比第138回 金州攻略第239回 辯論第209回 抵京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3回 番薯第9回 炒 蛋第29回 施恩第67回 軸承計劃第246回 盟友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245回 屯墾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回 騙子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247回 對手第59回 寶鎖問世第166回 遼東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