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回 屠刀

啓六年臘月,北方連降大雪,京城物價飛漲,李彥提期,要在京城實行戒嚴,對米糧限量供應。考慮到實際情況,內閣通過了這個提議。

然而,讓孫承宗、葉向高等人沒有料到的是,李彥將“緊急狀況”下的權限用到最大,連夜調兵京城,不但查封多家米鋪,而且錦衣衛的緹騎也再次出動,抓了許多人,說是“散步謠言,危害國家安全”。

直到這個時候,纔有人想到李彥控制着五軍都督府、兵部、錦衣衛等強力機構,要不是當初孫承宗等人小心,甚至還會包括刑部。雖然現在李彥不能通過刑部抓人,不過軍隊和錦衣衛鎮撫司卻像兩把利劍,讓任何心懷叵測者膽顫心驚。

實際上,錦衣衛和新整編的京師三大營採取的行動,並沒有將暴力破壞的範圍無限延展,只不過他們的動作雷霆萬鈞,一夜之間,京城七大米行全部被封,旗下各家米店的掌櫃,還有米行的幕後老闆,都給抓了起來。

鎮撫司抓人,沿襲錦衣衛一貫的風格,不管證據,也不講道理,首先抓起來再說。

雖然李彥並不;做這種有違他所倡導的“法治”,不過大家都不遵守法制,卻用法制將自己捆綁起來,要來個“君子之戰”,這顯然是找虐。而最近發生的這些事情,暗流涌動,也讓他知道有些事情,並不總會按照他所設計的那樣發展。

這次暴風雪中發生的事,就給李彥提了個醒,讓他意識到做事情並不能夠理想化,暴力和法制,兩手都要抓,都要硬。

對於那些遵法制,沒有超出底線的,李彥自然會推崇法制,而對於那些蠢蠢欲動他的友善當做好欺負的話,那麼他也不會客氣,就以暴力來對待。

新年之前的這次行動,~封掉幾大米行,並且宣佈這些米行全部充公,而且還抓了幕後的幾大豪強,不僅查米行,還查抄了這幾家的其它財產霆手段,讓人觸目驚心。

如果之前李彥擺出一副“講道理”的姿態下很多人蠢蠢欲動,突然之間來了這套動作,局勢居然平靜下來,原來蠢蠢欲動的那些人,不約而同地紛紛偃旗息鼓像這會兒才突然意識到,什麼法制不法制的李彥強兵在手,就連魏忠賢都能殺,還有什麼不能殺的?

事實上。七米行地幕後老闆。雖然都是京畿一帶有數地豪強。甚至有兩家還是勳貴過都被李彥連根拔起。半點情面都不曾保留。李彥就是要藉此告訴天下人有些事情。他不是不能做是不想做。

當然。彥做事地風格是不管如何。都要從道理上說得過去。這可能也是穿越之前地人生經驗。那會兒講究個國際法。做啥都要有個理由。

這些豪強雄霸一方。橫行無忌。身上地罪行自然不再少數。鎮撫司稍微下點功夫。蒐集起來地證據。就能夠定下一個抄家滅族地罪名。雖然說定罪要經過大理寺。不過現在是“緊急狀態”。戒嚴時期。李彥直接讓錦衣衛去抄家、抓人。倒是沒有將事情做絕。立刻將人給砍了。

雖然如此。這些給抓起來地豪強。也難有翻身地那一天。一則人都給抓了。財產也給沒收。所謂牆倒衆人推。這個時候可少不了落井下石地人。何況。錦衣衛也確實蒐集了他們地很多罪責和證據。只要大理寺按照這些證據判罪。那他們地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配合這次行動。華夏社地報刊刊發了系列文章。其主旨和立場。無非就是朝廷地此次行動。源起某些不法奸商。勾結韃虜。囤積居奇、投機倒把。並且散佈謠言。禍國殃民。認爲緊急狀態下地戒嚴。有效穩定了京城地局勢。特別是米糧地價格。從戒嚴之前地天價。很快回落到只比平時價格稍高地水平上。雖然是限量供應。卻也能保證大多數京城地居民吃上糧食。

戒嚴前後米價地變化。成爲李彥和錦衣衛這次行動地最好註腳。也正因爲如此。京城地百姓都爲之拍手叫好。同很多富豪噤若寒蟬形成鮮明地對比。

雖然也有人指出此次行動不符合法制,不過華夏社刊發的文章卻指出,突然的行動是符合法律程序的。首先是內閣通過了京城進入緊急狀態,並進行戒嚴的提案,有了這個決定,之後軍隊和錦衣衛纔會有行動,因而這是一件合法並且合乎程序的行動,並不違法。相反

投機倒把的商人,纔是真正的違法者。

石柱國對這次行動本來並不贊成,不過他作爲共和社的核心成員之一,在議事時,李彥的提案表決後通過,他也就只能遵從集體的決策,調集華夏社的資源,展開“宣傳戰”。

經過這些年的打磨,特別是在李彥的深刻影響之下,石柱國對於各種宣傳、造勢手段的運用,雖然還遠遠稱不上純熟,但也已經遠遠超出了這個時代。

華夏社的造勢、辯白,也將這次事件的負面影響,控制在極爲有限的程度,石柱國對於報刊手段的運用,讓李永非常滿意。

實質上,李彥的動作也不僅僅限於表面上這些,藉着這次臨時戒嚴,李彥頻出重手,對那些陰謀反對自己的勢力和人員進行打擊,僅僅是京西的華夏講武學堂,就有數百學員,給找了個由頭,“發配”遼東。

當然,所謂發配,面上的原因是建奴趁着天氣嚴寒,在遼東發動了軍事行動,所以需要充實力量,這些在講武學堂學習過的軍官,自然是最佳的選擇。

雖然說遼東的局面已經所改觀,雙方處於相持階段,不過很多人還是認爲講武學堂此舉,就是想要讓他們去遼東送死,他們自然並不甘心。

不過,此前他商量了一些對策,想要重新掌握一部分兵力,這會兒才突然發現,原來一切都是虛幻,學堂這邊雖然就只有一哨復遼軍,按照標準編制,也就是五六百人。

此時復遼軍正在京畿肆編練新軍,這五六百人雖然是基幹力量,不會隨意指派別的任務,不過講武學堂自然也要承擔一些訓練新兵的任務,故而學堂這邊,其實還有一個營,也就是四五千人左右的新軍。

有人:_煽動這部分軍跟自己幹,起碼他們頭上還頂着朝廷武將的名號,其中有副將,也有參將,品級都不低。

只不過京一旦採取行動,就是這些新軍過來將他們一個個都抓了起來,講武學堂對於新軍的掌控能力,居然強悍至這種程度。

在軍;中的採取的一些措施,受到的掣肘要比民政上面更少一些,明代以文制武,武將的地位極其低下,李彥並不擔心自己的舉動,會讓某些外鎮的武將鋌而走險,那時候敢於砍掉武將腦袋的文官並不少,也沒見有什麼事情發生。

也正是因爲如此,歷史上兩年之後,袁崇煥纔會用尚方寶劍,輕輕鬆鬆砍掉了“軍閥”毛文龍的腦袋。

果決地砍掉一些人的腦袋,又將一些人“流放”遼東,至此算是對京畿一帶駐軍進行了徹底的整編,雖然精銳尚少,大部分都是新軍,不過就像李彥所說的那樣,以復遼軍的火力強度,已經超出這個時代一大截,熱兵器同冷兵器之間,鴻溝已經在緩緩形成。雖然說冷兵器的軍隊,在合理的戰術,更重要是得有拼死決心的情況下,也能夠給熱兵器的軍隊造成威脅,不過這樣的冷兵器王牌軍,在大明少之又少。

建奴或許勉強可以稱得上這樣的強軍,不過在遼東的戰爭進程也表明,即便是建奴,也正在逐步落到下風,其結局無是可以預料的。

李彥對復遼軍的信心,讓他毫不猶豫地向軍中那些反對派舉起屠刀,並大刀闊斧,甚至有些急功近利地對京畿的駐軍進行整編。

當然,在整編,並且廢黜大量舊軍官的同時,兵部同五軍都督府也在安撫各地的軍將,這些軍將和他們手下的軍隊,雖然並不能對復遼軍構成威脅,不過他們的存在,本來就很重要,而一旦有什麼變故發生,也會造成爛局面。何況也並非是這些軍隊全都不堪使用,與衛所兵相比,大明九鎮的邊軍,作爲常備軍,又處於北方戰線的最前方,同建奴、蒙古之間的紛爭也一直都沒有中斷,邊軍相對來說,要比衛所兵的情況好很多。

李彥對軍隊的整編,基本思路就是維持一支精銳中央軍,藉此可以維護中央朝廷的權威,並參加和贏得重要的戰事。而衛所則進行全面的整頓,使其向屯田兵、工程兵發展;兩者之間,顯然還將要有一支常規軍事力量的存在,這就是各地的邊軍,因而對於大同、延綏這些地方的邊軍,李彥並不打算一股腦兒裁拆,反而給出優厚的條件。(,)

【……】@!!

()

第232回 司法第56回 精密製造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33回 憲政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53回 變局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8回 兵鋒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回 騙子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06回 計議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60回 分工合作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5回 家僕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24回 安排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33回 憲政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30回 農事第30回 農事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41回 獻策釀酒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92回 發行渠道第78回 妙計退婚第251回 風起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239回 辯論第237回 建設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07回 對策第52回 按律當絞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回 銀錢第221回 表決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85回 是男是女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25回 圖窮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46回 盟友第8回 黃 韭第81回 酒樓開張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94章 華容道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5回 家僕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7回 殺傷策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回 才子第3回 大官第222回 民主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28回 見駕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59回 班底第256回 節後第217回 攔街第215回 職守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26回 匕現第10回 問 罪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50章 政黨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19回 弄權第12回 小 弟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回 種菜第206回 計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211回 進城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6回 才子第23回 尾行第2401回 內監第98回 單車少年
第232回 司法第56回 精密製造第91回 名動天下第233回 憲政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53回 變局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08回 兵鋒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67回 軸承計劃第1回 騙子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206回 計議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60回 分工合作第90章 報紙發行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44回 火炮火銃第152回 內外交戰第25回 家僕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224回 安排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33回 憲政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30回 農事第30回 農事第155回 夜間挖城第41回 獻策釀酒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30回 大興土木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92回 發行渠道第78回 妙計退婚第251回 風起第70回 展銷大會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239回 辯論第237回 建設第15回 裝腔作勢第207回 對策第52回 按律當絞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回 銀錢第221回 表決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85回 是男是女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225回 圖窮第36回 風雨欲來第246回 盟友第8回 黃 韭第81回 酒樓開張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94章 華容道第39章 滿城風雨第25回 家僕第62回 生產效率第117回 殺傷策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6回 才子第3回 大官第222回 民主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228回 見駕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259回 班底第256回 節後第217回 攔街第215回 職守第112回 製造火器第226回 匕現第10回 問 罪第124回 連跳三級第250章 政黨第77回 二丫的婚事第219回 弄權第12回 小 弟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回 種菜第206回 計議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64回 旅順造船第211回 進城第127回 建車船廠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33回 準備出征第16回 才子第23回 尾行第2401回 內監第98回 單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