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回 表決

賢絞盡腦汁想要攆走的李彥,此刻卻在城外的一~風生,閹黨在京城內外佈下的監視網,在情報部的運作下,形同虛設。

若是魏忠賢知道一定會將錦衣衛罵個狗血噴頭;若是他看到此刻正和李彥一起吃飯喝酒的幾個人,怕是也顧不得計較錦衣衛的疏忽。

駱養性、郭振明、鞏永固、劉文炳、申湛然等人,在遼東都是顯赫一時的大將,特別是駱養性與郭振明,都已經是一鎮總兵,五軍都督府都督,在遼戰中戰功赫赫,將來都是要封侯,甚至是成爲國公都不是不可能。

五年前,李彥、駱養性、郭振明三人各領一營遠征遼東,所希望的只是在遼東抗擊建奴,開闢一條新戰線,五年過去了,三人都已經是一方豪強,位高權重。

在復遼軍體系中,高級官員、將領的年紀都不大,因爲共同的理念走到一起,相互之間是戰場上打出來的血火友情。

說起來,三人分別在遼西、遼南、東江,也就是在大戰之前匆匆見了一面,很久沒有坐在一起,喝酒暢談。

如今,就在京城之外,距離當年起家的地方相當之近,遠征遼東之時,也曾從這裡走過,都免不了一陣唏噓。

幾個人當中,郭振明儒雅,劉文炳陰沉,申湛然斯文,鞏永固、駱養性都比較豪放,不過席上的駱養性表情有些凝重,駱思恭給從錦衣衛指揮使的位置上捋下來,給安排到京營,如今徹底閒置,他這個做兒子的,當然感同身受,很不滿意。

鞏永固也已經成爲參將營官,但還是那副大咧咧的模樣,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咱們在外面打生打死,這京裡卻讓幾個閹奴作威作福,沒別的話,調兵回來,清君側!”

鞏永固一句大逆不道的話噴出來,房間裡幾個人都沒有說話,有人在觀察,有人在沉思,除了幾個親信,不相干的人早就給遣得遠遠的。

“三娃。你怎麼想地?”駱養性坐上總兵以後。幾年歷練。已經變得沉穩很多。他沒有馬上附和鞏永固地意見。而是擡頭看向李彥。

李彥將衆人地反應看在眼裡。微微一笑:“事關重大。不如讓申贊畫給咱說說。拿幾套方案出來。”

參謀制度是復遼軍行之有效地一套作戰方法。每次戰役戰鬥。作戰將官和參謀都會對戰事進行反覆推演。平時也用這種方法進行軍事訓練。因而在戰鬥中。復遼軍地表現纔會遠遠高出明軍。甚至是建奴。

申湛然是跟隨駱養性一起在州登陸。會合郭振明以後。才秘密趕往京城地。李彥這麼說。也是知道他們在路上肯定有所討論。

大家對參謀制度也算熟悉。像申湛然這樣地贊畫官。在復遼軍中地地位很高。這時候都把目光看向申湛然。

申湛然起身拱了拱手:“此事卑職與幾位大人也曾經商議過。別地不說。我復遼軍地終極目地。就是打敗建奴。收復遼東。以及……強我大明。使我大明擁有一隻強大地軍隊。對內。可以保衛我大明百姓安居樂業。對外。開疆拓土。立下不世功業。”

李彥點了點頭,申湛然這個開場白,說地是復遼軍的宗旨,這一點,通過講武堂、兵戰俱樂部,以及復遼軍系統,都是一再強調灌輸的,也是在座幾位一起定下的理想和目標。

“以此爲目標,戰略上,我們可以有大致三個選擇,其一,閹黨掌權,就與閹黨合作,使其給予支持,閹黨雖然掌握了中樞,在地方上、軍隊中,勢力有限,定然樂於同我們合作,然而,考察閹黨的過去和現在,比較雙方理念的異同,這一選擇實現復遼的可能性接近於零,是爲下策。”

衆人都點了點頭,這種分析推演地方式,大家都是很習慣的,從戰棋開始,如今不用棋具,其實就是以天下爲棋盤,胸中溝壑,早已不同往日。

“其二,閹黨掌權,曾經顯赫一時的東林支離破碎,我們可以聯合東林,掀翻閹黨,然後在東林的支持下,推行我們的路線。相比閹黨,東林更正直,我們實現目標的可能性也更大。但是東林在正直的同時,卻也未必能夠接受我們的路線和新政,或許,我們可以實現部分目標,絕不可能是全部。”

衆人在遼東幾乎都是白手起家做起來的,不過是遼南、東江、還是遼西,哪怕是在那種特殊地情況下,依靠軍隊的強力,遇到的麻煩也不少。這些麻煩,有的是閹黨造成的,也有很多是東林派的官員帶來

根到底,遼東所做地這些,東林派的官員,也未必都反對的人也不少。

相比較來說,閹黨多因私利相擾;東林則多爲理念的不同,當然,閹黨中人,也有因爲理念不同的,東林中更非人人都是君子。能夠支持新政地官員,相當少見,即便是孫承宗、畢自嚴、徐光啓等人,也只是冷眼旁觀,沒有製造麻煩而已,真正支持的朝廷官員,除了一部分華夏系,他們地官職都不大,別的就相當之少了。

鞏永固忍不住說了一句:“咱們遼東就是一隻鶴,鶴立雞羣,誰都靠不住。”

申湛然沒有理會鞏永固地話,而是繼續說道:“其三,那就是我們自己幹,掀翻閹黨以後,爭取皇上的支持,取得朝政地主導權,若能成功,則可像在遼東一樣,在全國範圍內,推廣新政。

此話一出,大家的呼吸都細了幾分,就連鞏永固也不敢隨便說話,而是低頭看着桌面,等着李彥發話。

這件事,大傢俬底下都有議論,然而私下裡是私下裡的,真的作爲決策進行討論,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件事不是那麼簡單的。

不管是與閹黨合作,還是和東林派聯合,充其量只是一次權力鬥爭,然而要主導之後的朝政,走上前臺,其一,這事不應該由他們說,只有皇上才能決定;其二,這也就意味着,他們所面對的將不再是遼東一地,而是整個大明,也不僅僅侷限在軍事上,更多的需要考慮民生。

說實話,大家都沒有這個心理準備,甚至也包括李彥本人。

見大家都不說話,李彥就笑了笑,對申湛然道:“這第二、第三策,本身能不能成功,你還沒推演它們的可能性呢!”

申湛然也有些緊張,他尷尬地笑了笑:“大人有句話,叫槍桿子裡出政權,只要大家能下決心,這第二、第三策,都能成功。”

李彥微微一笑,湯站堡一戰的勝利,讓遼東的將領都變得更加自信,復遼軍如今已成一把鋒利的鋼刀,確實不需要考慮面前的敵人有多強大。

“這三策……”李彥見大家都看着自己:“要不,咱還是來個不記名投票,大家選擇一下?”

這種投票的方法,已經在遼南的議事會開始使用,不過軍隊系統,一直採用的都是垂直領導制,郭振明就笑了笑:“咱們之間,就不用搞那個了吧,大家是個什麼意見,就直接說說看?”

李彥笑着擺了擺手:“沒關係,咱們先不記名錶決一次,然後再暢所欲言,這個方法最能體現真實意志,以後也要多試試看。”

“那也好,”郭振明微笑着看了李彥一眼,目光有些複雜。

倒不是因爲李彥否決他的提議,實際上李彥在提出無記名投票的時候,郭振明已經意識到此舉的深意,議事會那邊的投票制度,就是李彥提出來的,如今又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上做出這個提議,可見他是有考慮,或許是將這種方式,引入到核心決策圈。

說實話,對於李彥的這個提議,郭振明是打心眼裡支持,此舉表明李彥對他們意見的重視,雖然已經是總兵,但以明朝重文輕武的傳統,總兵在巡撫底下並不算什麼,想當初,楊鎬手下就是四個總兵,武將坐的位置再高,朝堂之上,也是沒有發言權的。事實上,郭振明、鞏永固等人,還是奉李彥爲首的。

李彥此舉透出來的另外一個意思,無外乎就是在說,將來若是能夠主導朝政的話,也是大家一同分享權力。說實話,只要不是去推翻皇上,誰都希望自己的權力越大越好,至於皇上,數百年的傳統,以及皇權的積威,對郭振明這等勳貴來說,還是不願意冒犯的。

很快,每個人手上都拿到了兩張白紙,還有一支自來水筆,他們可以將自己的選擇寫在一張白紙上,另外一張白紙可以用來遮掩。

自來水筆則是李彥在遼南搞出來的新發明,和鉛筆一樣,特別適合軍中使用,又不容易塗改,軍中的將領都已經習慣使用。

拿到紙,大家都低下頭,很快寫下自己的選擇,然後交到申湛然的手上,當場揭開。

申湛然一一念出紙上的選擇,沒有人選擇方案一,選擇方案二的只有一個人,也就是說,七個人當中,有六個人選擇了方案三:掀翻閹黨、自己掌權!

—————

P:堅持了二十天,真不容易,喜歡的就看書吧,打賞什麼的就不要了,感謝幾位好心的書友,看書就行。

【……】@!!

()

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回 尾行第10回 問 罪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7回 寡 婦第94章 華容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17回 殺傷策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22回 民主第220回 激盪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09回 抵京第226回 匕現第16回 才子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75回 滿城飛紙第41回 獻策釀酒第225回 圖窮第22回 銀錢第15回 裝腔作勢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36回 整編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50回 特務頭子第99回 京城發展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46回 盟友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58回 等分制尺第7回 寡 婦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8回 兵鋒第6回 後 臺第232回 司法第8回 黃 韭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29回 施恩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07回 對策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6回 後路第28回 絕境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04回 欲練兵第43回 長槍直刺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6回 才子第8回 黃 韭第5回 單挑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1回 表決第3回 大官第88回 水田灌溉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8回 絕境第111回 新政展望
第61回 女設計師第23回 尾行第10回 問 罪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182回 挫敗建奴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136回 攻取金州(中)第7回 寡 婦第94章 華容道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58回 等分制尺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17回 殺傷策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222回 民主第220回 激盪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126回 新官上任第209回 抵京第226回 匕現第16回 才子第54回 三日製鎖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75回 滿城飛紙第41回 獻策釀酒第225回 圖窮第22回 銀錢第15回 裝腔作勢第43回 長槍直刺第202回 潰兵如潮第56回 精密製造第236回 整編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08章 布商大戰第50回 特務頭子第99回 京城發展第68回 人才路線第129回 東林非黨第98回 單車少年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72回 戰情發展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31回 訓練家丁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169回 誘敵出城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46回 盟友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58回 等分制尺第7回 寡 婦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61回 女設計師第121回 欲往遼東第195回 後方籌謀第105回 兵戰遊戲第204回 一戰功成第208回 兵鋒第6回 後 臺第232回 司法第8回 黃 韭第57回 測量工具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200回 空前激烈第29回 施恩第149回 敵退我進第207回 對策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32回 請戰遼東第216回 後路第28回 絕境第110回 改朝換代第113回 兵戰遊戲第64回 簡易溫室第135回 攻取金州(上)第198回 簡單方式第175回 雙城戰記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104回 欲練兵第43回 長槍直刺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6回 才子第8回 黃 韭第5回 單挑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221回 表決第3回 大官第88回 水田灌溉第69回 路遇老農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8回 絕境第111回 新政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