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回 兵臨城下

“建奴號稱八千,實質不過五千左右,其前鋒已抵復州,後隊尚在海、蓋一帶,建奴分兵沿海各城堡,似乎要將沿海的遼民強制遷往內6。”

得到建奴前鋒已到復州的消息,復遼軍馬上召開軍務會議,茅元儀站在掛着的地圖前,分析建奴的動向。

“長生島送來的消息,建奴騎兵已經在對岸的羊官堡出現,並向他們出了招降書,長生島守備郭振明接了招降書,並沒有立即回絕,佯作要考慮,打算拖上一陣看看。”

郭振明的父親是博平候,原來在神機二營作把總,現在擔任長生島守備,他當然不會和建奴妥協。

“建奴沒有船隻,應該也不會攻打長生島,”茅元儀說道。

“郭振明這是自作聰明,”李彥苦笑着搖了搖頭,看到諸人多是露出不解的神色,便用手指在地圖上方作勢點了點:“他想迷惑建奴幾天,殊不知這也是建奴想要的,建奴不會在復州停留多久,而是會先攻金州,回過頭再去決定復州的未來。”

“他應該擺出一副強硬的姿態,隨時會渡海攻擊復州,那建奴爲了照顧後路,必然要在復州駐紮軍隊,這纔是爲金州分擔壓力,他想要拖上幾天,這個想法本身就錯了。”

衆人這才恍然大悟,他們確實缺少戰場上的經歷,有時候想問題不免還是有些簡單化。

“那現在通知郭守備,讓他擺出進攻的姿態?”茅元儀出聲問道。

李彥點了點頭:“可以,估計效果不會怎麼樣,同時嚴令他不得隨意出擊。”

知道建奴差不多都是騎兵,李彥就知道隨便出擊很容易被各個擊破,也只有將戰場放在金州,硬碰硬打上一次。

復遼軍三營主力全部集中在金州城。總兵力過一萬人。李彥相信五千建奴全部撲上來。也無法打下金州。他甚至在想。到時候是不是要悠着一點。不要打得太猛。以至於將建奴一下子給嚇跑了。

“兩營騎兵都抽調出來。滅虜營也抽出來。”李彥盯着沙盤。慢慢說道:“三面城牆。東面西面各放一個哨地火銃兵。中間金州城佈置兩個哨。隨時準備增援。西面兩個哨長槍兵。中間一個哨。東面也是一個哨。騎兵放中間。滅虜營佈置在東城……”

“大人地意思。要伺機出擊?”王國興眉頭挑了挑。興奮地說道。

“是地。建奴五千。我軍一萬。並且佔着守城地優勢。不打一打。實在有些說不過去。”李彥微微笑道:“參謀部有相應地計劃。大家都熟悉起來。並看看到底用哪一套辦法比較好。我總覺得。縮在城裡並不是最好地辦法。雖然這樣做最爲穩妥。”

“滅虜營放在東城。既可以再合適地時候出擊。也能夠防止建奴從東側迂迴。”茅元儀補充道。

“參謀部認爲。建奴總要先在城下打一打。試探我們地兵力與火力。我地意思。剛開始打要忍着一點。不能把建奴嚇跑。”李彥地話音剛落。議事廳中頓時響起一片輕笑。

“要我說,咱們直接衝出去,保證將建奴打得落荒而逃,”駱養性大笑着說道。

“是不是可以迂迴包抄?”崔石頭沉吟着說道,作爲選鋒營營官,只有守備銜的他平時顯得很沉默,難得在議事中言:“建奴都是騎兵,到時候想跑可抓不住。咱給他包了餃子。讓他想跑也跑不掉。”

“如果要包抄,那也是滅虜營的任務。”李彥轉頭看向劉文炳:“雖然我們總兵力佔據優勢,但防守是優勢也是劣勢,防守正面太大,也不可能抽調更多的兵力,以滅虜營獨力抄截建奴後路,很可能遭到夾攻,我軍能不能在野戰中正面對抗建奴的騎兵,畢竟還沒有戰場證明。”

“那便讓滅虜營來證明吧,”劉文炳微微一笑,轉過頭對王國興道:“王總兵,你說呢?”

“可以,”王國興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建奴既然如此輕視我們,不給他們一點教訓,也實在說不過去,我猜他們多半不會偵察周圍地形。”

“敵人可以輕視我們,我們決不能犯同樣地錯誤,劉參將,你同參謀部一起,儘快拿出更爲完善的抄截方案,原則是該打的要打,但要儘量爲自己創造有利的條件,而不是去硬拼,但也不怕打硬仗,”李彥道。

金州之戰以後,復遼軍從上到下心氣都很高,在建奴請看復遼軍的同時,復遼軍未嘗沒有輕視建奴的想法。

“這一次,我們遇上的將是建奴騎兵,這支騎兵曾經贏得了撫清之戰、薩爾滸之戰、開鐵之戰、遼瀋之戰的勝利,在建奴騎兵面前,我大明在遼東先後喪師數十萬,失地數千裡,”李彥看着諸將,認真地說道。

“而現在,我們將有機會擊敗這支所謂的無敵鐵騎,”李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像在兵戰俱樂部時一樣,擡起右手,握成拳頭,放在左胸前:“我復遼軍,必勝!”

衆人也都跟着李彥站了起來,全都做出了同樣地動作,將右拳按在心口處,大聲道:“我復遼軍,必勝。”

看到大家臉上充滿鬥志的表情,李彥滿意地點了點頭:“還是那句話,戰略上輕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望諸君繼續努力。”

建奴軍既然已經出現在復州,那麼兩三日間,便可能兵臨金州城下。

遼東兵備道衙門布了緊急動員令,要求金州所有的遼民服從工匠營、工役營和金州營地統一安排,如果有不服從軍令的,將以“漢奸”論處。

漢奸這個詞,因爲鞏永固的到處宣揚,已經成爲金州城曝光率最高的詞彙之一,雖然有很多遼民通過各種渠道,往遼西、往登萊、往朝鮮,以避免成爲後金的農奴,還有的揭竿而起,做出反抗,但還是有很多人投到建奴那邊,轉過身來對付自己的族人,所以遼民對這樣的人異常同行,都以“漢奸”稱之。

遼東的漢奸並不少見,原本地金州參將劉愛塔就是一個“漢奸”,他甚至已經投降建奴很多年,據說劉愛塔的妻子,還是努爾哈赤某個兒子的乳母的女兒,也算是一種“榮寵”。

當情報部放出風聲,說是劉愛塔主動投降大明,才讓明軍重新佔有了金州以後,努爾哈赤大怒,劉愛塔的兄弟大亂,有幾個跑了出來,有幾個則被建奴給抓了起來,馬上給砍了腦袋。

跑出來的那幾個劉姓兄弟還真以爲劉愛塔投降了,巴巴地跑到金州,被金州軍給抓了起來。

知道了真相的劉氏兄弟也知道,他們如今已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真正投降明朝。

不過李彥對劉氏兄弟還是不太信任,這些漢奸之所以能歸正,說什麼民族意識突然覺醒,於是就決定歸順大明,一看就知道是假的。

無非是在建奴那裡受到了委屈,又想着從大明獲得更大地好處,或者就是像劉氏兄弟這樣,走投無路,不得不降。

當然,李彥本來也沒覺得這個時代的民族意識能夠讓漢奸反省,每個人對於人生道路的選擇,無非是利益。

劉愛塔降了建奴,是因爲這樣做可以逃脫他犯下的罪行,很多老百姓寧肯被建奴奴役,是因爲他們覺得活着就行,至於那些反抗者,是他們不能接受剃、圈地這樣的事情,真正涉及到忠義感召、民族意識的,可謂少之又少。

後世的李彥對漢奸深惡痛絕,但在明末,他就要用這個時代的視覺來看待、分析問題,所以他並不排斥那些被動接受了建奴征服,而後又反正的普通遼民。

但他對那些投降了建奴以後,反過來欺壓自己民族地百姓地“漢奸”,還是不會有什麼好感。

劉愛塔在金州做了不少壞事,就在覆滅之前,還準備進攻廣鹿島,對於這樣絲毫沒有民族意識和立場的“漢奸”,李彥並不打算重用。

李彥總覺得這樣地人沒有原則,又有前科,很容易反來反去。當然,如果他們以後確實表現出堅定的立場,以及傑出的才能,李彥也會考慮給他們機會。

至少劉氏兄弟目前爲止,還不能讓李彥信服,雖然他們一再聲稱,可以聯絡建奴中的一些漢人,拉攏一些遼民和漢軍過來,李彥還是決定等等再說。

另外一名降將,復州參將單盡忠則又不同,單盡忠是主動投降,可見其心中確實早有歸順大明的心思,這樣的降將,李彥是打算使用的,畢竟要給建奴那邊的漢人一點希望,只要他們是真心歸順,便能得到不錯的待遇。

至於這一次建奴征討金州的統帥之一李永芳,他的妻子是七皇子阿巴泰的女兒,真正的嫡系額駙了。

李永芳原是明軍撫順遊擊,撫順是建奴進攻大明的開始,李永芳也是第一個向建奴投降的明將,作爲建奴的額駙,副將,李永芳可以說死心塌地爲建奴效力,而且他還是建奴豎起的一面旗幟,上面寫着“漢奸”兩個大字。

第218回 前夜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7回 退縮第10回 問 罪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3回 尾行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40回 商稅第228回 見駕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32回 司法第257回 舉子第259回 班底第14回 去青樓第14回 去青樓第58回 等分制尺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29回 放權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210回 針對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55回 屠刀第260回 新內閣第28回 絕境第10回 問 罪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13回 交鋒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60回 新內閣第8回 黃 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84回 風力水車第94章 華容道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401回 內監第230回 內閣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34回 輿論第249回 私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6回 才子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32回 司法第16回 才子第211回 進城第118回 機器藍第1回 騙子第229回 放權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3回 變局第228回 見駕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44回 水利第255回 屠刀第29回 施恩第87回 水車用途第29回 施恩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9回 班底第22回 銀錢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79回 酒樓遭遇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22回 民主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1回 表決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16回 一將無能
第218回 前夜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50回 特務頭子第15回 裝腔作勢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27回 退縮第10回 問 罪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83回 加官進爵第23回 尾行第55回 鎖匠徒刑第150回 產業升級第134回 兵臨遼東第240回 商稅第228回 見駕第179回 小勝一場第120回 再論遼東第181回 遼南鐵壁第232回 司法第257回 舉子第259回 班底第14回 去青樓第14回 去青樓第58回 等分制尺第45回 負天下人第229回 放權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89回 辦報可行性第210回 針對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43回 炮兵初戰第35回 黃金菜大賣第64回 簡易溫室第255回 屠刀第260回 新內閣第28回 絕境第10回 問 罪第96回 招商大會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116回 一將無能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81回 酒樓開張第189回 創辦書院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213回 交鋒第261回 我有一個夢想第260回 新內閣第8回 黃 韭第193回 秋季攻勢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78回 長槍如林第84回 風力水車第94章 華容道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2401回 內監第230回 內閣第151回 擴軍備戰第234回 輿論第249回 私宴第190回 全新局面第16回 才子第203回 強硬對決第232回 司法第16回 才子第211回 進城第118回 機器藍第1回 騙子第229回 放權第165回 冬季無戰事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54回 兩隻烏龜第253回 變局第228回 見駕第192回 治理結構第244回 水利第255回 屠刀第29回 施恩第87回 水車用途第29回 施恩第123回 火器部隊第259回 班底第22回 銀錢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14回 移宮爭執第79回 酒樓遭遇第90章 報紙發行第222回 民主第140回 戰略爭端第109回 紡織機器第100回 機器時代第221回 表決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16回 一將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