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回 雕版刻工

PS:熱戀中……草根以更新來展示熱度,大家的票票、收藏呢!

————————

“到底怎麼回事?”李彥皺了皺眉頭,沉聲問道。

包有才抹了把額頭的汗水,有些氣喘地說道:“是徐貴,徐貴讓天津衛的兵丁到處抓人,都被抓去鎖鑰局了。”

除了李大爲,華夏工場還有兩個木匠被抓走了,倒是鎖匠、銅鐵匠因爲工場的活計多,吃住都在工場,並沒有被抓。

“抓去鎖鑰局,做鎖嗎?”李彥略一沉吟,冷靜地問道。

包有才見李彥並不着急,不由感到有些放心,點頭說道:“是的,聽說鎖鑰局找不到工匠,於是讓天津衛抓的人。”

“那便不會有什麼危險,”李彥擡頭看了看天色:“今日趕不及了,有才你和大牛說一下,明日一早帶幾個人,咱們一起去城裡,不能看着大爲他們吃苦。”

“柱子,你再去告訴其他工匠,如果沒什麼事情的話,這幾日就留在工場裡,不要亂走,讓鄭書給大家準備些必要的生活用品,飯菜也弄豐盛些。”李彥又道。

與李家的宅院相比,華夏工場的工房相對比較簡陋,以土坯築牆,茅草爲頂,已經建好四排,每排五間,其中三排用於生產,還有一排用來住人,李彥打算以此爲基礎,逐步建成一個“生活區”。

李家的工錢看上去要比別處還少,但除了基本工錢,這裡還有計件工錢與獎勵工錢,將這些都算起來,只要認真幹活,所得報酬便會遠遠超出別處。

何況這裡的工作環境、吃食以及東家對待下人的態度,都要比別處更好,所以工匠們也都願意留在這裡。

工匠們聽說李大爲他們的遭遇,似乎也見得多了,並沒有什麼激烈的反應,對於李彥的安排也是欣然接受。

這些“遊匠”多數是從外地過來的,多少經歷或聽聞過這樣的事情,官府抓壯丁屬於勞役的一種,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與工匠們的平靜相比,反而是李彥顯得有些緊張,他將包有才、鄭書、石柱子、宋大牛、崔石頭、李睿召集到一起,商量對策。

崔石頭爲人剛毅冷靜,在幾次衝突中的表現都很不錯,李彥提拔他做宋大牛的副手,以彌補後者頭腦比較簡單的缺陷。

李睿在作爲田莊孫老頭助手的過程中,對韭黃、蒜黃的生長情況記錄很詳細,特別是學會使用遊標卡尺和數字統計,體現出相當的能力,被李彥提拔爲田莊的副管事,協助鄭書處理田莊的日常事務。

“大家都說說看,怎麼才能救出大爲他們,”李彥手上握着茶盞,微笑着掃了大家一眼:“要花錢、要找人,或者要怎麼做都行。”

衆人相互間看了看,神色都有些感動,要說李大爲他們不過是僱工而已,換成別的僱主多數要不予理會,更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石柱子苦笑着開口說道:“東家,這等事也不少見,官府徵用勞役,實屬正常;唯今之計,也只有送錢,或者找人這兩種辦法了。”

李彥見其他人也沒有什麼別的意見,只好點了點頭:“徐貴與我有些過節,有才你拿些銀子,讓大爲他們的家人出面,看能不能將人贖出來。”

“明日我再去兵備道衙門,找一下賈大人,”李彥將茶盞放到桌上,徐光啓與駱思恭,包括劉僑都去了北京,如今也只有去找兵備道賈之鳳,看看他是不是顧及舊情,或者願不願爲民做主了,希望似乎並不大。

徐貴這種太監由宮裡直接派出,地方官根本無法約束,反而是太監能以各種由頭,直接向宮裡進言彈劾地方上的官員,這就使得太監在地方上的行爲愈加恣意妄爲。

或許萬曆皇帝想以這種方式加強稅收的徵管力度,只是脫離體系之外,而又缺乏監管,一味信任太監的忠誠與能力,顯然是誤入歧途了。

李彥對徐貴的觀感可謂惡劣到極點,對於這種肆無忌憚的權力也很是不滿,便尋思着有什麼辦法能將這個徐貴趕走。

最好是將稅監也一併取消,或者是更換一種合理、有序的方式。

等其他人都走了,李彥單獨留下了石柱子、包有才與鄭書:“柱子,記得上次招募工匠時,有些刻字工?”

石柱子不解地看了李彥一眼,點頭說道:“是的,當時東家說將他們留下,可以在木作坊雕刻作做事,事實上這兩種活計相差極大,他們也做不了什麼。”

“這個我知道,”李彥擺了擺手:“還在便好,讓人將他們叫過來,我問些事情。”

李彥翻看着當初招募工匠時留下的記錄,刻字工有三人,木匠中還有幾人也有從事刻字工的經歷,還有些木匠曾經打造過與此有關的器具。

李彥將這些木匠都叫了過來,問起刻字印刷的具體情況,這些細節就不是包有才能知道的了。

從這些人口中瞭解的情況來看,他們參與的刻字印刷還是以雕版爲主,只有一位山東來的木匠,曾在德王府上見過木活字。

在他看來,相比雕版,木活字的印刷工藝要更加複雜、精細些,但雕刻字模也是不難。

“那咱們就先刻些字模試試,”李彥對工匠們說道:“從明日開始,便成立印刷坊,你們要是願意,都調入印刷坊好了,到時會安排你們活計。”

“有才,他們說的這些工具與材料,你給安排一下,要買的便買,能做的便做,要儘快到位,”李彥又道。

石柱子他們都有些不解,不知道李彥突然要搞這個印刷坊做什麼,又與李大爲被抓的事情有什麼關係。

李彥沒有解釋太多,而是吩咐石柱子回去寫幾篇聲討徐貴的揭帖:“儘量寫得直白些。”

——————————

PS:友情推薦抹布兄的《三國之董卓布武》(書號1214845),穿越成爲霸道的董卓,又會帶來怎樣的三國?美人貂蟬、才女蔡琰,又會書寫怎樣的美人計?

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66回 效率第一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31回 立憲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53回 變局第235回 言論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20回 激盪第205回 回京第42回 聞香教民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0回 問 罪第9回 炒 蛋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59回 班底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57回 測量工具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54回 三日製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41回 獻策釀酒第95回 廣而告之第8回 黃 韭第259回 班底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30回 內閣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17回 殺傷策第17回 美姬第195回 後方籌謀序章選擇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2回 銀錢第63回 天啓來信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57回 測量工具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2回 銀錢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5回 言論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29回 放權第3回 大官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51回 當堂論辯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10回 針對第246回 盟友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8回 機器藍第12回 小 弟第15回 裝腔作勢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23回 尾行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402回 格物院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0回 助陽第245回 屯墾第20回 助陽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81回 酒樓開張第48回 致命缺陷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7回 美姬第89回 辦報可行性
第163回 登萊練兵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66回 效率第一第93回 天津東林第158回 海上貿易第107回 布匹分級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128回 大辦工廠第231回 立憲第186回 孫承宗閱關第253回 變局第235回 言論第95回 廣而告之第220回 激盪第205回 回京第42回 聞香教民第72回 不如創業第10回 問 罪第9回 炒 蛋第65回 誰人得勝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38回 驚天發現第259回 班底第199回 大軍鏖戰第47回 拜訪徐光啓第57回 測量工具第82回 誰更霸道第131回 工廠投產第54回 三日製鎖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37回 攻取金州(下)第41回 獻策釀酒第95回 廣而告之第8回 黃 韭第259回 班底第99回 京城發展第111回 新政展望第145回 血色戰場第230回 內閣第170回 江畔激戰第117回 殺傷策第17回 美姬第195回 後方籌謀序章選擇第159回 東江攻略第22回 銀錢第63回 天啓來信第86回 水車有害?第161回 開闢財源第57回 測量工具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80回 工事專家第22回 銀錢第43回 長槍直刺第184回 發行紙鈔第235回 言論第148回 戰守之策第125回 食品問題第229回 放權第3回 大官第197回 京城形勢第48回 致命缺陷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194回 三劍齊發第51回 當堂論辯第74回 雕版刻工第210回 針對第246回 盟友第34回 徐光啓發癲第60回 分工合作第118回 機器藍第12回 小 弟第15回 裝腔作勢第76回 輿論力量第177回 鏖兵大蟲河第167回 東江計劃第23回 尾行第65回 誰人得勝第2402回 格物院第141回 戰爭準備第57回 測量工具第20回 助陽第245回 屯墾第20回 助陽第156回 攻取復州第174回 決戰遼南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73回 惡劣形勢第80回 華夏商報第142回 兵臨城下第115回 魏進忠!李進忠!第147回 難以置信第256回 節後第191回 兩大問題第81回 酒樓開張第48回 致命缺陷第51回 當堂論辯第17回 美姬第89回 辦報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