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節 奪財

護衛攻城器械的金兵已經被民夫衝擊的潰不成軍,更不要說還有夾雜在民夫中的身穿金兵一樣衣甲的敵軍奇兵了。王稟殺過來時,攻城器械前雖然還有少數金兵士卒人自爲戰,但那裡抵擋得住。王稟軍飛快的殺散了守軍,將硫磺等縱火之物撒在器械上,點火焚燒了起來,那些器械本來就是木質的,這下一着火頓時燒了起來。王稟正欣慰間,突然身邊親兵喊道:“有敵軍,”王稟往親兵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支敵軍從戰場的側面迂迴了過來,顯然是要從側面攻擊己方。手下大聲問道:“節帥,要召集弟兄們給他們打一仗嗎。”

王稟仔細看了看正在燃燒的器械和逼近的金兵,道:“不必了,鳴金讓弟兄們撤吧,我軍人少,不可硬拼,攻城器械至少也有三四成沒法用了,以後的戰事還長着呢,沒必要多傷弟兄們。”

金兵看到前面的敵軍鳴金撤退,本來想找機會斬殺幾個落後的,但只見宋軍先退者不亂,斷後者不怯,實在是無機可乘,又久聞王稟勇名,只得分出兵卒去撲救器械,坐看宋軍回城了。

但完顏粘罕這一路金兵,足足有十二萬餘人,王稟只有三千士卒,無論王稟如何勇猛,曉暢軍事,也不能一個打四十個,經過幾日的戰鬥,金兵把宋軍逼的不能出城,將隆德府團團圍住。堪比太原的慘烈攻城戰開始了。

完顏粘罕在隆德城下佈下數千攻城器具:有三十座遊砣(投石機),而石洞子鵝車偏橋雲梯火梯共有數千。

每次攻城,金兵先將三十座遊砣一字排開,鼓聲一響,遊砣石齊發,鬥狀的石頭飛入城中,打在城樓上,城樓磚木只要被打中,就會被打碎。幸好王稟用柵欄撐開幔布,在幔佈下又填充糠袋,將城牆和城樓遮蔽住。遊砣石打在幔布上,即使會對城樓造成損害,但可以及時修復。

粘罕見遊砣威脅不大,就出動了洞子車填壕攻城。洞子車車是將攻城車與牛皮屋結合的產物:用厚實的樹木造一間木屋,木屋下有車輪,木屋頂上批鐵皮,又蒙上牛皮。由穿鐵甲的人在屋頂下推着前進,這樣城上的弓箭和小一點的擂石滾木都傷不到屋下的人。

隨着戰鼓聲響起,金兵推着五十餘輛洞子車次第相接,組成一個長長的車隊,向城下推進,每到宋軍的壕溝前,車隊就停下,然後順着車隊的遮蔽往前傳柴草,將壕溝填上,洞子車隊再前進。

城頭的宋軍稀稀落落的放箭,似乎對這洞子車毫無辦法。洞子車隊終於推進到城牆下,緊鄰着城牆還有一道壕溝,金兵依照舊法,往壕溝中填入柴草,在填了差不多的時候,宋軍突然將城下的突門挖開,往壕溝中投入火把。而壕溝中本就有水,半溼的柴草燃燒起來,黑煙瀰漫,宋軍又在城門後佈置鼓風機,將黑煙吹開,一時間其焰亙天,城上一陣鼓聲響起,隆德城門大開,選鋒衝出,將一半的洞子車都搗毀了。

完顏粘罕進攻了幾天,十月三十日,完顏婁室帶領所部趕到了隆德城下。見粘罕攻隆德受挫,完顏活女忍不住炫耀起攻佔平陽的功勞。粘罕屬下的押懶河思恭反脣相譏:“怎地連汾州都未打下來。”

話不投機,兩人就要動手。完顏婁室與完顏粘罕分別叫住部屬,將隆德城分作東西兩半,兩人分別從東西兩面攻打,並分別防備從東西面來的援軍。

第二天,三十座遊砣繼續往城上扔石頭,四面城牆架起不計其數的鵝車,圍攻隆德。鵝車是在寬大的車子上架起雲梯,因爲其形態像鵝,故名鵝車。近千輛鵝車同時支起,蔚爲壯觀。鵝車數量雖多,卻不可能同時推到城牆上。

金兵百人爲一隊,推着鵝車前進,到了隆德城牆附近,便將鵝車頂部的吊橋放平,搭在城牆上,早就等在雲梯頂部的金兵一擁而上,衝上隆德的城牆。

宋軍早有準備,在鵝車吊橋的搭口處佈置了長槍手,阻擋金兵登城。在他們的後方,移過來一個高高的鞦韆,只是鞦韆用來坐人的地方用繩子橫吊着一根滾木,宋軍喊着,將鞦韆反方向拉起,一陣金鼓響,堵在城牆搭口處的宋軍趕緊逃開,鞦韆向下蕩下來,拴着滾木的繩索被宋軍砍斷,巨大的滾木向着鵝車直飛過來,重重的撞在鵝車頂部。

鵝車的設計雖好,卻不是沒有弱點:其重心太高,王稟又是宿將,早將對付鵝車的方法教會全軍。待金兵鵝車靠近城牆的時候,宋軍放出巨大的滾木,直接撞在鵝車上。運氣好的,便把鵝車擊倒。即使打得沒那麼準,也能把鵝車頂層平臺上的金兵一掃而光。

滾木上還繫有繩索,在打垮了鵝車,落到地面之後,宋軍又把滾木拉了回去。

兩軍較量了一天,完顏婁室便知道,隆德和太原一樣難打,想想太原整整守了九個月,完顏婁室的頭就大了。

這次絕無可能在隆德城下呆九個月,金兵西路軍一共十六萬人,騎兵又多,跟着的草原諸部又沒什麼糧草先行的概念,全靠女真本部補給,或者現地搶劫。但河東打了兩年戰,還有多少東西可搶難說的很。

在與完顏粘罕商議過之後,兩人決定分兵四掠。隆德以南的絳州,澤州,懷州等地,以及這些州城的周邊軍縣金軍第一次南下時未受荼毒,想來還有錢糧。於是命完顏斡魯取澤州,蒲家奴取懷州,骨赧取絳州。

四天前,也就是靖康元年十月二十八日,絳州知府、朝散大夫、河東轉運使李弼傳身着青衣小帽,坐着一頂小轎,幾十個兵丁擡着八口大箱子,靜悄悄的出城了,轎子邊上,快步跟着一個道士,還有幾個家人。原來李弼傳聽說金兵圍了隆德,心中害怕,於是收拾財物,偷偷逃跑了。

李弼傳一行人清晨出發,行至中午,到了一個無名的土坡,當地人喚作黃泥崗的地方,見到山崗下背風處有一間木頭棚子,屋檐上掛着一杆小旗“黃泥岡下醉小憩”,門口裡擺着一個酒缸,還有一個溫酒的爐子。

李弼傳從轎子中探出頭來:“公孫先生,行了這許久,天寒地凍,喝杯酒暖一暖如何。”

這道士名喚作公孫勝,他道:“軍漢挑擔行路,手腳只怕都凍僵了,若是見到大府喝酒,只怕會引起譁變啊。”

李弼傳想了想:“那就在這歇一歇,每人都賞杯酒喝。”

“倒也!倒也!”李弼傳醉倒前的最後一個畫面,便是那賣酒小販對他笑道。

公孫勝等李弼傳和兵丁們都醉倒了,便和賣酒的幾個人將他們都拖到屋子裡,將火爐也搬到屋子裡。公孫勝唸唸有詞:“李大府,我不讓你凍死,也算對得起你稱我半仙了。”

說完,走出屋子,對面前一個赤發的頭目說:“劉唐,先叫人把箱子搬回山寨,我等再去絳州取那三百萬貫。光大我教門楣,正在此時。”絳州乃是河東轉運司所在,有漕司金銀錦帛糧斛約三百萬河東漕司歲計在此。

原來,公孫勝是綿山純陽宮的道士,劉唐是潞城(隆德府轄下)人士,是公孫勝的信徒,公孫勝早就看上了絳州轉運司的三百萬貫歲計,乘着金兵到來,便連騙帶嚇,將太守李弼傳嚇走。

公孫勝和劉唐帶了一百多信徒,趕往絳州,遠遠的望見絳州火光沖天。原來知府逃走,通判徐昌言也棄城逃走,絳州當時從太原、威勝軍、平陽等地退下來的潰兵四集,見城守逃走,於是潰兵和本城守軍放火自亂。

只是不同於另一個時空,呼延賡知道絳州有童貫預存的六十萬貫軍糧軍餉,便派了宣贊、石行方前來接收,張橫也帶了呼延賡的另一道命令。宣贊和石行方在絳州,一天也沒有閒着,一直在招募潰兵,麾下已經有九千餘人。而且宣贊早就將童貫宣撫司轄下的六十萬貫搬到自己駐地當中。昨日剛剛得知平陽失陷,今日知府通判逃走,亂軍火起。宣贊便道:“這絳州守不得了。”他派石行方趕快帶人去轉運司倉庫,能搶多少搶多少。

石行方帶人到了轉運司,發現潰兵們密密麻麻的都圍在倉庫門口。石行方從馬上站起身來往人羣裡看,只見市易務史秉義拿着佩劍站在倉庫門口,手中的佩劍向外指着,劍身上滴着血,身邊倒着幾個軍漢。

原來亂兵們跑去搶漕司,官員們都跑了,只有市易務史秉義大呼:“妄動國計(稅收)者,滿門抄斬!”守在倉庫門口。潰兵們一時間不敢輕動,少數幾個冒失的往倉庫硬衝,被史秉義用劍刺倒。也幸好宋代文官積威甚重,史秉義又是大義凜然,軍漢們一時間還不敢和文官動手。

求評論、收藏、紅票

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四十七節 阻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十一節 獎懲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一節 獎懲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十四節 議和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八十九節 趙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節 驚雷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二十九節 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節 出軍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五節 潰兵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
第八十六節 嗣業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一百八十節 歷史上留下名字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三十五節 考試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四十七節 阻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十一節 獎懲第五十節 旁牌第四十一節 船料場第十一節 獎懲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一百一十九節 不會打仗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百三十節 疑兵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十四節 議和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二十六節 奪財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八十九節 趙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一百四十四節 信譽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九十一節 戰畢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三十節 襄垣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五十五節 老虎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十五節 夜驚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節 驚雷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三十二節 杜充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一百五十八節 受困第一百二十五節 兩棲第二十九節 上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七十五節 移駕第二百四十二節 完敗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五十五節 混亂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三節 廝殺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六十二節 誰來付賬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一節 出軍第四十九節 任命第二百四十五節 入甕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四十二節 一碗粥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五節 潰兵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