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過趙

前面的圍截的金兵捲起的煙塵,正在迅速的席捲而來。

“嗖嗖”金兵手中的弓箭席捲而來。背嵬軍手中的箭只也瞬間釋放,天色突然一暗,宋軍士兵用左臂上的小盾護住要害。不時有受傷的士卒摔落在地上,幸好宋軍的隊形散得很開,沒有踩到自己人。

兩軍瞬間接近,第二波金兵的箭雨又落了下來。背嵬軍一聲吶喊,前面的迅速的拋出破甲錐,後面的持續用弓箭還擊。

高寵身着瘊子甲,幾隻長箭劈過了小盾,插在了他的馬身上。戰馬吃疼之下,瘋了一樣向前奔跑。他放下弓,右手從馬上拿起了一支長矛。一聲吶喊,騎兵前面如林的長矛長長的平端了起來。背嵬軍騎兵,生生的衝入了金兵的騎兵隊列之中。

兩軍轟然相撞,金兵瘋狂的勒馬躲避悍不畏死的宋軍。高寵的長矛,狠狠的貫入了前面一個金兵的軀體,不等高寵動作,便再次貫入另外一個金兵的身體之中。兩個金兵長聲的慘叫着,長矛一沉,矛尖撞在地上,木杆斷成幾截斷裂,腳下一陣爆裂之聲。

高寵扔掉手中的矛杆尾巴,從得勝鉤上摘下自己的亮銀槍,槍花一展,在金兵陣中走了個來回,不愧他高一槍的名號,每一槍,都把一個敵人挑下馬來。

高寵的長槍狠狠的插入正在一個正向他策馬撲過來的金兵,還未把銀槍拔出來,又一名金兵又到。

金兵一刀砍過來,得意的神情在他的臉上未落,瞬間就變成了煞白,高寵戴着鐵手套的右手已經抓住了他的刀刃,右手往後一拉,居然將這金兵拖下馬來。高寵左手槍已經,槍鑽向右一揮,將這金兵砸死。

一陣陣咆哮聲從四面傳出。眼前猛的一亮,他們從金兵之中穿了過來。“回馬”,高寵打馬轉頭,繼續大喝到:“隨我來。”

沿着衝口的缺口,衝出的背嵬軍再次回馬,沿着缺口猛然衝了過去。高寵當頭,無人可擋,缺口瞬間擴大了起來,幾十名被截斷的背嵬軍再次聚集。被分成兩半的金兵再也無力維持,更無法抵擋高寵,似乎高寵一槍一個,能把他們殺光。

一個金兵大喊一聲,向着戰場外圍衝了出去。金兵終於潰逃了。

“弓箭,阻擊~”高寵親兵的下令聲再次長長的響起。長箭再次成爲了戰場主角,但是這一次的攻守雙方已經調換過來。

張憲帶着親兵,衝到了高寵的身邊。他武藝高強,方纔在亂軍之中,也斬首數級。

太陽已經西下,背嵬軍的隊列正在急速的向着平棘方向前進。

“張少君,保護張招撫先走吧。”匆匆的越過一個小樹林的旁邊,高寵對張憲說道:“看來索虜知道我們這裡有大人物。少君快些護送老爺子去平棘吧。”

說完高寵回身看了一下金兵,勒住馬匹,他身邊的一都騎兵也隨即停住了馬匹,不待驚愕的張憲出聲,呼嘯一聲,就帶着兩個小隊向着尾隨而來的金兵衝了過去。

張憲一聲大罵,圈馬回身,追了過去,“傳招撫使號令,全軍前往平棘,若有不從,軍法從事!”張憲用手中的馬鞭向那個高寵狠狠的抽了過去。

高寵一閃,將鞭子抓在手上,喊道:“張招撫,河北黎庶之望。請招撫親望平棘,調姚友仲出城,保護平民前往河北東路。”

張憲狠狠的盯着高寵,高寵毫不躲閃,呵呵笑了一聲,隨即厲聲說道:“張憲聽令,護送張招撫前往平棘,沿途不得停頓。”真的計較起來,高寵是牽牛都尉,六品官,張憲不過是白身。

不待張憲反應過來,一聲呼嘯,兩高寵帶着隊伍隊伍兩側猶如溪流一般向着兩側的荒木叢中流了出去。張憲回頭看了看有些昏暗的天空,狠狠的在抽打着坐下的馬匹。戰馬吃力的向前奔跑過去。

再向前走了兩裡,一陣陣驚叫聲傳了過來,已經快黑的荒野之中突兀的出現了一個黑色的陣列,正在吞噬着天空中微弱的餘暉。

陣列大約有不足千人,站在哪裡,雖然沒有一支箭只射出,但是前路被堵的情形,讓張憲衆人的眼睛之中已經出現了絕望。看着胯下透支了力氣的馬匹,所有的人都勒停勒馬匹,拿出了弓箭。

沉默之中,一個火把在背嵬軍的戰旗被點燃了起來,對方陣列前面一聲歡呼,幾匹快馬從奔了出來,接着本方的軍士一陣歡呼。

援軍,平棘的援軍。張憲拉起胯下的疲馬,沿着歡呼聲奔了過來,一個火把已經在對方的陣列之中點燃了起來,一個青年將領正勒馬站在火把的旁邊,威武之氣充盈於身,旗幟在火把的光亮之中若隱若現,一個“姚”字正飄揚在暮色之中。

看到有人從背嵬軍隊列中奔馳而出,青年將領也呼嘯一聲,縱馬了奔了過來,看到張憲,微微有些意外,口中哈哈笑道:“高一槍,果然名不虛傳,一百來人就橫行無忌。”

張憲也不待解釋,口中急切的說道:“此刻不忙寒暄,還有千餘金兵跟在我軍後面,高寵只帶了百人阻敵,姚將軍速速派軍接應。”

聽到金兵跟在後面,青年將領縱馬到明滅之間的陣列前高聲喝道:“友軍身後有千餘金賊,誰與我姚友仲取其頭顱?”

回身圈馬,手中長矛高高的揚起,“衆軍聽令,繞過友軍,與我一同破賊。”

一陣吶喊,八百餘人猛然的動的起來,姚友仲一馬當先,向着張憲的來路衝了下去。奔騰的聲音捲起了已經疲憊不堪的背嵬軍,衆人一聲歡呼,催動着疲憊不堪的馬匹,向着已經突破了阻擊的金兵衝了過去。

援軍猶如一支利箭一樣瞬間破入了尾隨而來的金兵,姚友仲站在攻擊的潮頭之上猶如一個與海浪搏擊的弄潮兒。沿着他的方向,金兵被瞬間劈成了兩半,兩側的金兵無人敢擋其鋒芒,猶如被奪了心魄般的紛紛走避。

跟隨的衆人一陣歡呼,向着走避不及的金兵紛紛的攻了過去,不一時,尾隨的千餘金兵便已經開始崩潰,那面“姚”字大旗,在明暗不定的火光下,染成了血紅。姚友仲站在旗幟下面,宛如戰神。

這時,就在他的對面,正在逃跑的金兵如同受驚的兔子般紛紛向兩側逃竄,待金兵散開,只見高寵一馬當先,率領數十騎迎面殺來。

戌時,戰鬥才告一段落,衆人回到城裡。

此刻,平棘趙州州衙,河北西路招撫使張所坐在上首,他的兒子張憲坐在一側,姚友仲和高寵分邊而坐,姚友仲麾下其餘的將領散座在堂下。

衆人先詢問趙州外部情形。趙州境內各個縣城雖未被圍死,但金兵肆掠,一直沒有正規的信使到平棘來,倒是謠言紛紛。

姚友仲所部想要弄清楚冀東呼延庚的具體情況。

當衆人聽到呼延庚救大名,攻雄州兩戰,雖勝猶敗,徒勞無功的時候,衆人一陣嘆息。

看衆人交談得差不多了,張所在堂上說道:“本撫欲調遣趙將軍麾下,護送流民,前往河北東路。”

“張招撫,非是末將不聽將令,只是趙、深、冀三州,儼然一體,說來慚愧,三州實際上已被完顏訛裡朵佔領。我姚友仲麾下五千人,可戰之兵不過兩千。完顏訛裡朵部下三四萬人,若非依託城池,吾早已全軍覆沒。”

“可是北面真定失守,南面大名失守,趙州已經失去阻斷河北的作用,最多是讓金賊不便運糧罷了。”

張憲說得客氣,實際上,姚友仲連阻斷金軍運糧也做不到了。目前他麾下的主力大部在平棘,其他幾座縣城,不過是虛插旗幟,金兵一個謀克就可以拿下。

張所伸手向下揮了揮,阻止兒子繼續揭短。對姚友仲說道:“若是困守平棘,終究難以攻破完顏訛裡朵之圍。不若保護百姓去冀東。”

“招撫,非是姚友仲不願護送百姓。聽招撫所言,河北西路流民五十萬,我麾下把平棘的民壯都算上,不過七千人,如何護得流民周全?”

張憲道:“流民五十萬,迤邐數百里,如何能護住頭尾?我等當以輔兵幫助流民遷移,而以主力不斷牽制金兵,不讓他們騷擾流民即可。”

“小將軍所言,也是一個辦法,只是兵力差距太大,如何引誘、牽制金兵呢?”

“僅靠趙州兵不夠,還需調深州吳鎮府一同行動。”

“這麼說,是我和吳革協同作戰了。”

“正是,不僅如此,還需河間出兵支援。”

“眼下和河間之間,金賊肆掠,如何通知河間策應呢?”

高寵騰的站起來:“末將不才,願去深州和河間送信。”

招撫使下了命令,高寵又願意去聯絡最強大的友軍,姚友仲推脫不得,只得領命。

張所問:“要深州與河間配合,景仁,你把心中所想寫清楚,交給高寵帶回去。高寵,沿路金兵肆掠,你把背嵬軍帶回去吧。”

“背嵬軍自當留下,保護招撫,請張憲代我指揮,末將一個人,一杆槍,殺回河間去。”

求收藏、求宣傳、求打賞

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十一節 義勝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四十節 打探第三十三節 白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七十節 壓力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節 打探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八節 突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八十節 單騎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節 保塞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節 圍解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八十五節 根括
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一百一十六節 調查第十一節 義勝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四十節 打探第三十三節 白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七節 河陽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三十六節 責任之爭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七十節 壓力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三十三節 白袍第一百四十八節 歷史名城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五十五節 壽春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零六節 意識形態第二十六節 霸州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三十八章 跑腿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十八節 宋第四十節 打探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三節 狹路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八節 突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二百五十一節 良機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三十二節 襄漢失守第十六節 爭嫡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七十節 壓力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四十節 定製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八十節 單騎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二百四十三節 神仙的標準第九十節 保塞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二節 圍解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八十五節 根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