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

呼延庚出發了,經過高鷺的反覆考慮,她提供給呼延庚的是一條“險路”:先到河東,然後穿過金兵控制區西行,從井陘直驅雁門,然後轉向府州。

“妹子,你給我選的這條路,真是要一路殺過去呀。”

“金賊又不是排得密不透風的一堵牆,只要呼將主真有本事,可以一箭不發到達雁門關。再說,還有你家三娘子幫你呢。”

呼延庚帶着背嵬軍在孟津渡河,三年前,呼延庚曾在此鏖戰。今日再到渡口,只覺物是人非,再也找不到船家搭建浮橋,只得安排兵士伐木,搭建浮橋。幸好完顏粘罕已退,完顏兀朮又已從衛州南下,孟津左近沒有金兵。

在孟津耽擱了一天,背嵬軍渡過黃河,黃河北岸就是孟州,孟州就是呼延庚與折月嵐約定的匯合地點,折月嵐還未到,因此背嵬軍全軍駐紮。

回到故鄉,身在教導指揮中受訓的施恩不由得一陣心情激盪。

“老父的骸骨該當在孟州城內,提轄,小的要告個假,入城一趟。”

主管教導指揮的是郝思文:“我軍在此等待匯合人手,隨時都可能開拔,不許出營。”

此時,呼延庚帶着高鷺王彥淑,在自己的大帳中休息。高鷺沒有丫鬟,王彥淑將自己當做滕妾,跟過來服侍高鷺。

“真是見縫插針往上爬呀。”呼延庚心中暗嗮,但王彥淑這樣做,正表明她將呼延庚當成了唯一的靠山和支柱,是他的男主人。她這樣想這樣做,對呼延庚只有好處,呼延庚也就沒有阻止她。

看着睡在身側的兩位美人,呼延庚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就是我來的目的麼?醉臥美人膝?”隨即自我安慰,“至少他們可以嫁給自己願意嫁的人,有一份安定的生活。既不用流離失所不知所蹤,更沒有被金兵擄走,關在浣衣院中。”

第二天,全軍辰時起牀,埋鍋造飯,正在吃飯的時候,外圍的崗哨引進來一匹探馬。

“三娘子已經到了?”呼延庚問探馬。

“三娘子帶着孩兒們到這裡已經三日,昨日將主過河,我等便知曉了,今日一早,三娘子就派小的來打探。小的立即回去稟報,讓三娘子前來匯合。”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折月嵐帶着兩百多親衛到來。呼延庚大喜,將她迎入帳中。高鷺雖然不情願,但在王彥淑的勸說之下,藉口督促士卒整備啓程,退出帳去。

呼延庚先問了一些河北東路的情況,折月嵐道:“政務自有張運使打理,定期都有文書送到汴梁,一切都很安穩,折氏不敢多言。”

呼延庚碰了一個軟釘子,又轉頭問鸞閣的情形,這是折月嵐當管,她總推脫不得了吧。

“趙掌書入主鸞閣以來,選材修文,編撰經典,融合教規,考評銳士。鸞閣內外,人人心悅誠服。現在河間的銳士,已經有六千人,人人皆願爲將主效死。衆銳士皆知趙書記,而不知折三娘。”

這件事呼延庚知道,趙伯臻當上鸞閣掌書記後,一面按照呼延庚的要求,完善銳士的條例,編成《鸞閣典章》,又在公孫勝上梁山後,接管了軒轅教。軒轅教目前已經變成了鸞閣和銳士的一個分支。

“聽話聽音,三娘子有怨氣啊?鸞臺現在,除了女子的聯合會,還併入了士農工商的組織,三娘子出身武勳世家,這等文官的瑣碎事情,好生煩人。不若等趙伯臻把架子搭好了,再請三娘子主持大局。”

“話說得這麼好聽,不就是說我出身武勳,又是女子,比不得趙伯臻這個進士出身,鸞閣都是將軍門生,我壓不住。”

“三娘子哪裡話,我這裡真有一件大事,要藉助三娘子的威望和家門。”

“什麼事?麟府軍?”

“正是。”呼延庚故作神秘,湊到折月嵐耳邊,“我告訴娘子一件秘聞,令叔要作壁上觀,坐收漁利。”

“幺叔,我折家乃是大宋的臣子,永興軍有難,我軍怎可不救?何況鄜延軍是幺叔的姻親,兩軍約定一同出軍,幺叔也不能駁了呼觀察的面子。”府州,河北河東宣撫副使折彥質勸說他的叔父,現任折家家主折可求。

折可求拈鬚笑道:“呼觀察。當初我把三姐兒嫁給呼延彥康,一來是鄜延、麟府兩軍百年來並肩作戰的情分,二來我那親家當時與我一樣都是觀察使,位次還在我之前,有望世鎮延州。也算門當戶對。可這些年下來,呼傢什麼也沒落着。”

折彥質不說話,現在背地裡評價呼家將領,他說什麼都不合適。折可求的意見明確:延州呼家已經沒落了,他身爲世鎮府州的節度使,沒必要爲了討好呼家去做什麼。

可這不是討好呼家的事情呀。永興路京兆府被圍,同州、華州失陷。永興安撫使唐重傳檄六路,讓六路一起救援。

而在這時候,秦風、涇源、熙河、環慶都面臨西夏入侵,只有鄜延路經略使王庶以橫山圍獵震懾了西夏,有能力騰出一半兵力救援永興軍。但五千人面對完顏婁室的數萬人,顯得太單薄了,這纔派出了呼延彥康,到府州請援。

按說以折彥質身爲兩河宣撫副使,這時候就該拿出氣度來,用宣撫印強壓折可求。但折彥質沒有這麼做,他只是弱弱的問了句:“永興唐撫求援,不動不好吧。”

“什麼不好,唐重是傳檄關西六路,麟府三州,不歸他管。”折可求看到折彥質臉上青一陣白一陣的,口氣軟化:“八哥兒不用擔心朝廷責備,麟府軍的正事,是切斷西夏和遼國的聯繫,只要把正事做好了,朝廷也沒話說。”

折彥質見叔父的態度似乎變軟了,又大着膽子說:“可是侄兒身爲宣撫副使,若是永興路失陷,實在有負朝廷厚望。”

“八哥兒,你糊塗啊。當初家裡見你喜歡讀書,就藉着請蔭官的機會,加上祖祖輩輩這麼多年的功勞,給你請了個文資,讓你到朝中做官。朝裡有人好辦事,是讓你爲家族辦事,不是倒過來,拿我折家兩萬子弟兵,數萬百姓,去爭你的官位。”

折可求這一番話義正言辭,折彥質不敢再爭,只得起身受教,待緩兩天再來勸說叔父。

折彥質出得門來,回到自己的住處,呼延彥康和折月茹夫婦正在此等他。見到折彥質回來,呼延彥康站起來問:“怎樣?”

折彥質搖搖頭,但在呼延彥康這個“外人”面前,他還要爲折家家主遮掩一二:“幺叔說,金賊和西虜有密謀,將麟府三州劃給了西夏,他擔心我軍主力一出,西虜趁機來攻,丟了老家。”

“金賊和西虜劃分麟府三州,那是三年前的事了。爲了三州事,兩虜早已刀兵相向。”

呼延彥康說的是靖康二年,金兵主力南下圍攻汴梁,夏酋李乾順還派軍由金肅、河清渡河奪取了金國控制下的天德、雲內、武州河東八館之地。

天德、雲內均爲控扼蒙古高原與西域交通的戰略要地。西夏的這一舉動令金國十分惱怒,金國主力在返回大同後,立刻派完顏希尹率數萬騎,“陽爲出獵,掩至天德,逼逐夏人”對夏軍發動突然襲擊,一舉奪回河東之地。

西夏惱怒之下,斷絕了與金國的馬匹交易——西夏擁有當時中國最好的戰馬河曲馬。由於金軍大部還陷在宋朝戰場,金國對西夏的逼人態勢也無可奈何,於建炎二年三月,單方面劃定金夏邊界。西夏拒絕承認。

在這樣的局面下,西夏要趁着宋朝騰不開手,派兵來撿便宜,倒也可能。但是要說金夏兩虜有密謀,要一起圖謀麟府三州,很難令人相信。

折彥質道:“待吾再想辦法,勸服幺叔。”

“那就有勞八哥了。”折彥質和折月茹起身告辭,起身回自己住處。

見呼延彥康悶悶不樂,折月茹安慰夫君:“小妹有一計,可以讓爹爹出軍?”

“說來聽聽。”

“我折家世代忠良。彥字輩有三十餘人,人人都是熱血男兒。而讓折彥卿、折彥威、折彥文等兄弟是折家下一代的將門種子,是爹爹的心頭肉,讓他們先跟着郎君到軍前報效,爹爹豈敢不跟着來?”

“月茹,如此脅迫岳丈,真的好嗎?”

“嫁雞隨雞嫁狗隨狗,我嫁到呼家,就要爲郎君着想。何況我折家乃八葉之家,河西有事,折家軍豈可落於人後?”

“岳丈一定會跟來?”

“我可是他最貼心的親女兒呀”

天色已經晚了,折可求心中煩悶,將隨身的鐵鐗握在手中,在府中巡視,他突然聽到一陣叮叮噹噹的打鐵聲,便走了過去,見是府中的鐵匠鋪的管事,在打造青唐瘊子甲的甲片。

“爲何今日如此勤快,天色已晚,還在打鐵?”他看見邊上擺着幾套有破損的鎧甲,“這是哪幾個小子的鎧甲?甲葉壞了平日也不修補,要讓杜師傅你連夜趕工?”

“這是十郎,十五郎,十九郎的鎧甲,小將軍們報國心切,明日就要去永興軍與金賊廝殺,好歹不過三五片甲葉,一夜就好了。”

折可求鬚髮皆張:“他們要出軍,我怎麼不知道?他們還有我這個家主嗎?”

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節 踹營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九十節 保塞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五節 平靜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十五節 盧龍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十八節 收稅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三十節 襄垣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五十六節 河岸
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節 雨荷之盟第九十節 會戰的一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六十四節 聯姻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二十二節 鄭偉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八十九節 趙構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一百八十九節 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節 首謀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七十七節 失蹤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兩百一十八節 平亂第一百一十四節 苦難行軍第二節 踹營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九十節 保塞第十四節 灤州第一百三十四節 仁主第五節 平靜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十五節 盧龍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八節 路線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十八節 收稅第五節 平靜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八十節 單騎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八節 金慄山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兩百一十二節 報紙第五十三節 解脫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四十九節 奪泗第三十節 襄垣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二百四十節 道心叵測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三十六節 勤王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二百一十四節 借師助剿第二百五十八節 搶位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五十七節 解釋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五十六節 河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