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節 老營

折月嵐洗漱之後,儀容娟秀。頗有美貌。軍中甚至流傳因爲呼延庚看穿折月嵐的容貌而接納於她。呼延庚不屑理會,折月嵐卻大爲惱怒。

接下來幾天,她便一身戎裝,鐵甲在身,英姿颯爽,趕到呼延庚處要求不再管理老營,而是擔任指揮使。

“在雁門關危急之時,吾也曾披甲上陣,後來關城被攻破,吾左右開弓,逃得一條性命,若是上不得陣,早已隨父親同死。”

“灑家知道三娘子的武藝,楊家槍,折家鐗,豈有虛名。現在還不到需要女子上陣的時候。”好說歹說,將折月嵐哄住,“今日天氣晴好,不若你我在城裡巡查一番。”

呼延庚提議出去走走,兩人沒有帶親兵。

出了縣衙,街上的景象與初入代州時候,恍若隔世。當日藏在窗後以及門後的人們,看到一行人佩刀戴劍,已經習以爲常。常常有曾經鎮守城頭的壯丁,緊緊的跟上前來拜見。

呼延庚信步走着,輕輕的看着這些古老的木質建築,到處都是焚燒殘留的痕跡,不時有一些刀劍砍上的傷痕。

正說着,幾個臉蛋葬兮兮的小孩笑着的從旁邊跑了過來,咯咯笑着,一個躺倒在地上,模仿着臨死者掙扎的模樣,另外一個拿出一把小小的木刀,比劃着砍在模仿着的脖子上。刀一挨着脖子,模仿死者的人立刻停止了掙扎,躺倒在那篇黑漆漆的地上。

遠處一個衣衫破爛的漢子衝過來,口中氣急敗壞的罵着。漢子一把將拿着木刀的小孩抓住,又去抓拿着木刀的小孩,卻不想其他人一下子跳開,口中咯咯笑着,然後逃了開來。漢子一時氣急,抓着手中孩子,狠狠的打了起來。

孩子被打,立刻嚎啕大哭,漢子打着孩子,自己卻陪着眼淚。呼延庚看不下去,上前便要制止,卻被折月嵐扯了扯衣袖,輕聲說道:“這個孩子模仿死者,家人肯定傷心之極,教訓一下,也是應該的。”

看着呼延庚還要說話,卻指着那個漢子說道:“看這漢子邊打邊哭,當有親人死於不久之前。”

男子打了一會,纔有些累了,將哭的聲嘶力竭的孩子放在地上,伸手抹去眼淚,這纔看到旁邊有一個佩刀帶劍的人。斟酌了一會,這才走了過來。呼延庚傲然站立,卻雙手握拳。卻見漢子定定看了一會口稱恩公,拜倒在地。

雖然不明其意,但呼延庚還是向前扶起漢子,詢問是怎麼回事。漢子邊哭邊講,原來他本是代州百姓,金兵攻佔代州時,全家逃跑,孩子的母親卻被抓去,從此失蹤。

孩子找他要母親,他只好騙他說母親留在城裡。現在呼延庚佔據代州,男子帶着孩子返回家中,孩子見不到母親,一直吵鬧,今日玩耍,卻模仿當日逃跑時金兵殺人的模樣。他心中氣急。

“你爲何在此?當日進城之人不是編入紅巾了嗎?”

漢子面帶羞愧,低頭說:“我等有子拖累,不敢加入紅巾,唯恐萬一戰死,孺子孤苦無依。”

“呵呵,人人皆有子孫,人皆爲自己子孫而活,不肯爲他人子孫而死,那麼只能如同一盤散沙,金兵來時,也只低首就戮,即便有心反抗,也無能爲力。你方纔說你等,難道代州之中,還有許多如你一樣的人?”

他盯着漢子,卻不想再逼迫於他,轉首走了開了。漢子抱着孩子,看着呼延庚遠遠的走開,“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往回走的路上,選了一處稍微繁華之地,街上的行人卻不是很多,不時有衣衫破爛的小孩在街道上乞討。看到呼延庚等人衣冠新鮮,這些孩子只是遠遠的看着,不敢上前乞討。

一個小孩壯着膽子,走近了幾步,見到呼延庚身上的刀槍,驚駭的大叫一聲,撒腿就跑。

呼延庚一把將這個小孩抓了過來,小孩拳打腳踢,急於掙脫。他人小力弱,怎麼抵的過呼延庚的力氣,急切之下哭了出來。哭聲將幾個正在逃竄的小孩又引了回來,一個大一點的小孩躊躇了一會,一咬牙走了過來。

“他人小力弱,將軍不如將我換他,讓我去當壯丁吧。”大一點的小孩,兩腿不停的打着哆嗦,但是依然強撐着自己把話說完。

呼延庚聽他這麼一說,彷彿自己要抓壯丁一樣,便道:“你力氣大些,又有何用,你提也提不動,扛也扛不動”。

“不要嚇他,如此年紀,便有英雄之氣。”折月嵐阻攔道。

呼延庚乾笑一下,放下了手中的小孩,小孩子立刻跑到大一點的身邊,哇哇大哭。大孩子也不管剛纔這一羣人還要拉他們做壯丁,就忙着哄小孩。

“三娘子,這代州當有不少孤兒,不如一齊收攏起來。編入紅巾如何?”紅巾本身就有不少孩童,將這些孩童編組起來,習文習武,也勝於讓他們流浪。

“趙武節已嫌棄我等婦孺拖累,又怎會收容更弱小的孩童?”

“三娘子心中不平,其實只是口舌之爭,何必耿耿於懷。”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三娘子可攜帶婦孺孩童,隨我返回滄州。在此之前,可收攏婦孺流民,以壯聲勢。”沉吟了半晌,呼延庚開口說話。

“將軍不若請一些士子,也好教誨這些孩童。將來這些孩童允文允武,必然是將軍一大助力。”折月嵐一語道破呼延庚的用心。

呼延庚也不否認,要做一個合格的軍閥,必須要有自己的班底。班底的來源之一,就是從小培養的“舍人軍”吧。

“那將軍何時帶我等前往滄州。”

“先要在代州打下根基。三娘子,你家世鎮代州,便請以你的名義,邀請周邊各寨頭領家主前來繁峙相會。”

三日後。

“今日請諸位頭領到代州,是爲議代州大事。衆公皆代州人,呼延庚初來匝到,多有得罪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海涵。當今金兵雖已退,但完顏粘罕攜數萬精兵駐大同,完顏銀術可萬餘金兵駐太原,南北皆有大軍,非但擁有金兵之衆,契丹渤海多有所從。今若不早謀劃,等金兵大衆一至,我等自當死無葬身之地。衆位皆人中英豪,自當明白來日代州如何。”他看了看衆位代州豪強青白的臉,接着道:“完顏粘罕雖強,我等亦非無一戰之力,何況今日南面嶽無敵連戰皆捷,完顏銀術可無暇北顧,我等只消阻斷大同與太原的聯繫。我等可連河北,通河西,三河之地光復在望。衆位皆不必整日戰戰兢兢應付金兵之擄掠。”

衆人被他說的臉色一喜,一時間忘記了金兵的恐怖,口中七嘴八舌的開始討論起河東全境光復後的情況。

這時,一個名叫路甲的豪強開口置疑到:“完顏粘罕擁衆五萬,呼將軍手下兵力,不過萬人,欲擊敗完顏粘罕,恐怕想當然爾。我等雖然欲爲公出力,但此必死之局面,又能奈何?”

置疑的聲音,立刻給衆人到了一盆冷水。

武峰接着道:“何況吾聽聞,朝廷欲分呼將軍之權,呼將軍不過平盧鎮撫使,主力遠在燕京以東,如何與金兵戰得?”

普六茹伯盛越衆而出:“吾乃天雄鎮撫使是也。太行兩側,俱吾轄地,悉聽呼將主號令。”

“敢問鎮府,有何章程?”

“我等直取平定,打通井陘,則太行兩側聯成一體。”

“如此一來,代州誰守?紅巾一走,代州必然入金兵之口,代州必定再度淪陷。既如此,我等又何必投朝廷。”

“戰又不戰,走又不走?諸公欲金兵來時,自作兩腳羊以飼金兵?”呼延庚以西晉末年的慘狀恐嚇豪強們。

“呼將軍每戰必勝,名聞天下,我等此來,也是希望呼將軍能給我等做一個保證,給各家寨子指出一條生路。”

“此次邀請諸位英豪來此,便是爲此事而來。完顏粘罕朽木之才,若能夠得代州諸位英豪相助,豈能擋我雷霆一擊。”

呼延庚雙目炯炯,掃視了衆位一眼,又直直的盯着武峰森森的說道:“諸位若不聽我號令,呼延庚亦不勉強,只是出了此門之後,呼延庚亦不曾識的諸位。金兵來時,恐也不識的諸位。”

呼延庚眼下名聲在外,對金兵還沒有敗仗,即使神水峽被完顏婁室衝過,外界傳言也是從長安城下迫退了金兵第一猛將。他既然這樣放話,代州豪強們思量了一番,暫時答應也沒什麼壞處,大不了等金兵來時再想辦法。

“五臺山的和尚,平日救助鄉里,頗得地方信任,吾也不往各個寨中派遣軍漢,而是派遣和尚爲副寨主,傳我將領,各寨依令而行,可乎?”和尚這個時代還是尊稱。

五臺山的寺廟本就是代州的大地主,與各路豪強交往也多,看來各寨要養個和尚,倒也不是太難接受。

呼延庚又把天雄鎮撫使的大印舉起來:“鎮撫使有收稅之權,以後代州、忻州的賦稅,都由鎮撫司收取。”

衆人一輪了一番,呼延庚道:“吾已去信平陽的河東經制副使張克戩,說明截留稅收之事,定不叫大家交兩遍稅。”

豪強們沒人站出來反對。

“第三件事,各寨出有勇武者百人,到繁峙縣組建新軍。”

求月票,多評論

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五節 平靜第十三節 張灝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五節 崩盤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五節 河間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十六節 突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節 體系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九節 阻擊第七節 馬場第四節 村落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
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二十三節 董平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四節 村落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一百六十五節 草莽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五節 平靜第十三節 張灝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四十八節 宴請第二十一節 偏廂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六十七節 劫收第一百九十七節 時代的轉折第十五節 崩盤第一百七十九節 不問蒼生第五節 河間第四節 棣州第一百二十六節 軍閥還是革命者第兩百一十七節 內亂第九十二節 蕭牆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九十六節 盟議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一百八十一節 內變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六十一節 秋煞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十六節 突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四十七節 柏鄉第三十六節 偃旗息鼓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八十九節 恨嫁第一百零二節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五十七節 牽牛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五十二節 演武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七十八節 救駕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五十八節 不定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四節 體系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八十五節 根括第十六節 爭嫡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第九節 阻擊第七節 馬場第四節 村落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