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節 阻截

索超奪取了寧晉,過了兩天,南來普六茹伯盛也包圍了臨城,威脅贊皇,南面的隆平就成了一座孤城。

當呼延庚帶領大軍進駐寧晉,王德已經佔領了高邑,而被孤立的贊皇和臨城中的金兵突圍逃跑,籤軍請降。南面隆平的遼東漢軍都統韓慶和成了孤軍。

金兵在佔領趙州大部,兵圍平棘之後,南北兩面的金兵連成一線,但呼延庚收復趙州之後,南面的金兵,包括從贊皇、臨城撤出的金兵,以及在大名附近遊蕩的金兵,都被切斷了和北面的聯繫。

南面的金兵都集中到了隆平縣韓慶和麾下。這樣在河北中部,金兵形成了三個兵力集團:完顏訛裡朵包圍平棘,完顏兀朮壓迫霸州到深州一線,而韓慶和在趙州南面的隆平。

呼延庚所部,王德在高邑,呼延庚帶領原先的右軍和兩個團在寧晉,歩鹿孤樂平帶着兩個團在陽堂鎮,可以看成成一個半弧形擋住了完顏訛裡朵。而南面的韓慶和部成了一支孤軍。

韓慶和現有他本部遼東漢軍合扎猛安兩千餘人,從臨城等縣城撤出的金兵和籤軍,加起來大約五千人,人數雖然不多,但都是對金國政權死心塌地的部隊。

韓慶和整肅各部,隨後帶領這五千人向着平棘撤退,試圖與訛裡朵匯合。由隆平北上平棘,如果走直線,要先經過柏鄉,再從高邑和寧晉之間穿過,而這三個縣城都被宋軍佔領着。

韓慶和選擇了一條更爲安全的道路。他率軍先向東北方出發,試圖從柏鄉和寧晉的東面繞過,去北面的平棘。

這支金兵靜悄悄的繞過了柏鄉,到達葫蘆河的南岸,韓慶和望着涓涓河水,心中叫一聲:“幸甚。”葫蘆河並不寬廣,金兵甚至可以乘馬而過,而金兵大部有馬。

以萬佛奴率領本部猛安爲前部,韓慶和自己爲中軍,金兵開始渡河,就在萬佛奴大部已經過河,韓慶和的本部準備過河的時候,突然,就在葫蘆河的北岸,號炮連天,四杆大旗,大旗上分別寫着:兩河走馬,平盧鎮撫,橫海團練,幷州刺史。

數不清的宋軍在北岸殺來。

金兵爲了過河,都沒有披甲,弓矢也用牛皮包好,尚未取出,這下宋軍殺來,北岸的金兵可稱得上徒手就戮。萬佛奴麾下有的抽出兵器,去迎擊宋軍,有的調轉馬頭,泅水回到南岸來。

韓慶和見機得快,下令全軍停止渡河,披甲。

這時,在韓慶和所部的後面大約一里地,普六茹伯盛率領的紅巾第四軍已經跟了上來。他這一軍雖然都是河東河北的流民組成,但勝在人多,見韓慶和準備作戰,他們也不逼上來,而是成一個半圓形列陣,不讓韓慶和部輕易逃跑而已。

趙州境內,葫蘆河、洨水、濟水縱橫,韓慶和手下的金兵要麼是女真、渤海、奚、契丹等部族,要麼是遼東漢軍,總之不善行船,在惶惶逃命的時候,也沒有時間抓民夫造船搭浮橋,對韓慶和所部最合適的方法,就是乘馬強渡。

呼延庚憑着手頭的等高線地圖,就算準了韓慶和能走的幾個渡河地點,而一個正常的將領,當然會避開高邑和寧晉兩城的夾擊,故而渡河點就剩下一個,呼延庚先在北岸埋伏,又讓普六茹伯盛尾隨韓慶和,但避免發生戰鬥。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葫蘆河北岸的萬佛奴部大部就殲,少數退回南岸。韓慶和在南岸紮下營寨,被普六茹伯盛包圍住。

普六茹伯盛也不強攻,而是開始掘壕。

天色漸漸晚了,韓慶和將萬佛奴叫道跟前:“若是讓宋軍掘成戰壕,我們就要活活困死在河邊了。都統可否勉力再戰,爲前鋒衝破包圍?”

萬佛奴從北岸逃回來,休息了一陣,剛剛恢復了氣力,他也知道,如果金兵就這樣坐困河邊,可能到明天就垮了。他也不推辭,披甲上馬,又向韓慶和借了兩百騎兵做前鋒,一共一千人,向着宋軍殺去。

金兵這邊一陣擾動,早被普六茹伯盛注意到,他下令手下三名將領,從三個方向結陣攔截金兵。

萬佛奴觀察者正在結陣的宋軍,發覺靠最右邊一部宋軍結陣最慢,便率部向這邊攻打。在騎馬、披甲並且不用渡河的情況下,萬佛奴恢復了女真都統的正常水準,先驅使蠻部輕騎馳向宋軍陣前,放箭騷擾。萬佛奴自己親率鐵浮屠,在後陣待機。

蠻部騎兵衝向的,楚中流率領的紅巾。

楚中流,本出身武學世家出身,家傳各路散手和器械,在北伐燕雲的時候,本來指望一身武藝混個武將噹噹,博取功名。然而武將更需要的是馬上武藝。楚中流被編爲陷陣營,過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在南關之戰中,不幸碰上金國鐵浮屠,宋軍慘敗,被金國騎兵俘虜,淪爲奴隸,後逃跑上太嶽落草。

今天,他帶着兩千紅巾義軍,大部分人連甲都沒有,人手一根夾刀棍,一個木製的手盾,就上陣了。

楚中流見到金兵衝來,在南關被金兵鐵騎衝擊的情景,又如同噩夢一樣一幕一幕的浮現在眼前,他不由得一時間呆住了。

突然,耳邊一聲如雷大喝:“那廝鳥還不結陣?”楚中流驚醒過來,下令軍漢們自己蹲下,將夾刀棍杵在地上。這些夾刀棍形成了一片叢林,騎兵不得馳騁。而軍漢們將手盾舉在頭上,希望直徑一尺的木盾能夠護住自己的要害,保住性命。

楚中流也在步兵陣中蹲下了。他聽着戰馬馳近的聲音,全身都在發抖,他並不怕一刀一槍的當面搏殺,卻對鐵騎的衝擊心有餘悸。

但敵人的騎兵並沒有靠近,一支宋軍的輕騎,衝進蠻部的騎隊中,與這些草原上的蠻子搏殺,讓他們不得放箭。

領頭的一人,手持大斧,一斧頭一個,將敵人劈下馬來。正是剛纔提醒楚中流結陣的人——索超。

這時,索超劈翻當面的敵人,扭頭對着楚中流大叫:“愣着幹什麼,殺呀。”索超人少,普通宋軍的騎術也不如蠻部,總體上也處於下風。

楚中流如夢初醒,高呼一聲:“殺索虜啊。”就帶着本部兩千多人一擁而上。

夾刀棍,用法很簡單,一砸,一刺。大木棍專砸馬頭,無論戰馬如何雄健,都經不住這一下。雖然草原蠻子在馬上用彎刀劈砍,但楚中流手下兵力對這些蠻部達到了三比一的比例,常常是一人用夾刀棍架住了彎刀,另一人就把夾刀棍的刀刃扎進了戰馬的眼睛裡。

草原蠻子被自己的戰馬掀翻在地,被亂刀了結。

貼身近戰,楚中流已經完全忘記了自己對騎兵的恐懼,而是手持雙手帶,三下兩下,就能解決一個敵人。

楚中流以前不曾爲將,他憑着自己武藝,殺得興起,全然忘記了爲將者的責任是觀察四周的形勢,指揮屬下。直到有一個高大的黑影到了他身邊,一件兵刃帶着風聲砸下。

楚中流側身一讓,左手抓住砸下的東西,原來是一根狼牙棒,狼牙釘扎得楚中流滿手是血。

楚中流全無知覺,條件反射一般右手單手持刀,對着來者的脖子一抹,左手將對手拖下馬來,才發現對方是一個鐵浮屠。

金兵的鐵浮屠已經衝進了廝殺的陣中,但本來就是宋金兩軍混雜,鐵浮屠的衝擊力很快就消耗掉了,這些渾身披甲的黑鐵塔,只能作爲精銳步兵一樣與宋軍以命換命。

全是因爲天色越來越暗,如果現在還不能突圍,到了晚上,即使金兵突出去了,也會潰散,故而韓慶和不停的催促萬佛奴,萬佛奴也只能在輕騎沒有打開缺口的時候,就帶着鐵浮屠衝上來。

在萬佛奴的鐵浮屠衝上來後,普六茹伯盛往楚中流這邊增兵,雖然金兵兇猛,卻架不住宋軍人多啊。

在這邊還在鏖戰時,韓慶和又往其他方向試圖突圍,同樣被紅巾糾纏住,韓慶和本部精銳的鐵浮屠被宋軍一個一個的打下馬來。

雖然紅巾的傷亡要高得多,但眼前的形勢人人都清楚,這一隊金兵就要在自己的包圍之下覆滅。紅巾人人死戰。

普六茹伯盛在大局穩定後,提着他的翻天畫戟,等待着機會。這時,萬佛奴左砸右劈,到了戰圈的外圍,他揚起自己的狼牙棒,招呼親衛跟上,突然覺得身邊有一道陰影,翻天畫戟的矛頭已經穿透他的鱗甲,從他的腹部露了出來。

萬佛奴已死,金兵失了再戰的勇氣,龜縮回河邊,只有幾個信使衝了過去,向完顏訛裡朵求救。

韓慶和原先是遼國統軍,投降了金國,頗受重用,其子韓常隨侍完顏訛裡朵左右。

韓常聽聞其父被困,頭系白布條,穿着孝服,哭訴於帳前。完顏訛裡朵感其孝,親自迎到賬外,將韓常攙扶起來:“勿憂,吾必救爾父。”

在葫蘆河南岸,韓慶和被普六茹伯盛的紅巾軍團團圍住,索超道:“陸將主,下命令吧,末將定將韓慶和的頭顱取來。”

普六茹伯盛道:“碗裡的,跑不了,現在要讓這碗裡的魚做餌,去釣鍋裡的。”

謝謝大家的月票。大家可以到龍空發些書評,替本書宣傳下,非常感謝啊。

第五節 潰兵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節 孤城第三十節 龍崗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十四節 灤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節 孤城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五節 潰兵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二十二節 兵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節 出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十三節 圍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十四節 議和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五節 潰兵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
第五節 潰兵第十一節 戰長安(三)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九十七節 合不勒第四十三節 韓家第七十六節 生變第一百五十九節 候援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一節 孤城第三十節 龍崗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十四節 議和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五節 河間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三十七節 明志第十四節 灤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第七十節 奪權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九節 皇帝失蹤了第三十四節 無力的宗澤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一百九十三節 苟和第一節 孤城第七節 戰長安(一)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十一節 義勝軍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六十六節 圍澤第五節 潰兵第八十節 單騎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六十節 劉彥宗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二百二十一節 英雄第一百六十一節 處置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九十六節 折衝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二十二節 兵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一百七十一節 拒絕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五十二節 和戎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一節 出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七節 嘲諷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二十三節 圍殲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二百三十五節 取捨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五節 潰兵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一百零四節 徹查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九十四節 出塞第十四節 議和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五節 潰兵第十八節 宋第一百二十二節 樂陵第二百一十九節 儲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