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

“雖說都是豪強,來歷卻大不相同。”張彥橘身爲河北東路轉運使,政務一點都沒耽擱,對轄區內的情形掌握得清清楚楚。他一家一家的向呼延庚分說。

柴進是呼延庚最瞭解的,大周后裔,在建炎二年,呼延庚還利用流民的壓力,向柴進徵收夏稅和秋稅。柴進現在就是死死護住自家在河間和滄州的田地,該交的兩稅一文不少,對其他的要求虛以逶迤。

而柴進又有宗室弟子的光環,早在政和年間,就有大量的無地和少地農民投靠到柴家門下當奴僕,當了奴僕,自家的田產計入柴家門下,可以逃稅,而奴僕不是丁口,這樣就不用服勞役以及兵役。雖然依舊被士紳主家壓迫盤剝,還要給主人家幹活,但兩害相權,總是朝廷勞役遠赴百里給人的損害更大。

逃到柴進這樣的田莊的貧民和流民多了,此消彼長,呼延庚所設保甲下的丁口就少了。但這危害雖巨,卻是將來的隱憂,不是近患。張彥橘並不太擔心。

“柴進此子,雖然擔了一個宗室的名頭,但畢竟前朝餘脈,不敢犯忌,故而只要我等站住了朝廷的立場,柴進不敢硬扛。”

“那玉麒麟,曾頭市和祝家莊如何?”

“玉麒麟原名盧俊義,是大名府人士,家中產業獨霸了大名兩成的街面。自金兵第一次圍困大名以來,盧俊義就將產業遷出了大名城。”

“這樣一個人,該當痛恨金賊纔是呀。”

“他在金賊破城之前,就帶着家小離開了大名府,族人並無被金賊所害的,與金人並無死仇。”

“那對我軍呢?難道有死仇嗎?”

“那道未必沒有。盧俊義將在大名府的產業發賣,換得銀兩,都在河東諸府買田置地,但因爲兵亂,並未從官府領得地契和田契,也沒有入魚鱗冊。自安撫恢復河北以來,將無主之地劃入保甲,其中多有盧俊義所買之地。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盧俊義心中的怨恨,可想而知。”

“這盧俊義可曾做出什麼事來?”

“回易。”

“回易?本撫只知道邊境之上有回易,難道盧俊義交通金賊嗎?”

“不好說,我軍保甲,實行安撫司,保甲,和農戶三分制,交足安撫的,留夠保甲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保甲民互助則按勞役計價。有些奸猾小民,則向安撫司少報產量,將瞞報下來的糧食,用作回易,換取現錢。”

“喔,糧食雙軌制。”呼延庚經歷過糧票時代,自然知道有一些“私糧販子”,用小生活用品換取農民手中的糧食,然後到城市中高價出售。盧俊義大概就是做的這種事情吧。在糧食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自然有人這般冒險,待糧食產量極大豐富……算了,在宋代沒可能的。

“對這樣的私糧販子,唯有殺一儆百。”呼延庚恨恨地說。

“要懲辦他,卻也有難處。”張彥橘道,“在表面上,盧俊義與金人並無往來,朝廷與金人作戰,盧俊義還襄助良多,大名城破,居民逃難,盧俊義多有賑濟,不然也得不到河北玉麒麟的名號。”

“故而現在要對付盧俊義,會顯得是我軍和‘鄉賢’搶糧食,爭地盤?”

“正是如此。”張彥橘嘆道,“安撫若是有心,還需爲盧俊義這等人留下一條出路爲好,否則,只怕官……官聲有礙。”張彥橘好容易才把“官逼人反”嚥到肚子裡。

出路?怎麼會沒有出路呢?只是現在還不到時候罷了。呼延庚道:“且將盧俊義放到一邊,這曾頭市和祝家莊又是怎麼回事?”

“在前遼的時候,宋遼兩國互市,曾家是北地漢人,在薊縣頗有一些人脈,認識些遼國的貴人,在薊縣城門外經營榷場,坐得好大生意,曾家將這榷場修成塢堡,佔了下來,這榷場成了他獨家的生意,喚作曾頭市。金賊也在這曾頭市裡出售人蔘貂皮,換取鹽鐵。金國滅遼侵宋,這曾頭市仗着和金人的關係,在大名又開了一個榷場,在滹沱河邊又強佔了幾個塢堡。”

呼延庚心想,如果說盧俊義是在河北東路做生意的,那曾頭市就是在敵佔區做生意的。這樣的勢力,還真不好處理。呼延庚問:“滹沱河邊的幾個塢堡,都在河東岸嗎?”

呼延庚麾下的控制區,與金兵控制區,大致以滹沱河爲界,東邊就歸呼延庚實際控制。

“東岸和西岸都有,僅僅是佔下東岸的幾個塢堡,無濟於事,就算把滹沱河沿岸的塢堡都毀了,我們也切不斷東西兩岸的聯繫。”

“烈寒不必憂心,寇可往,吾亦可往,像曾頭市這般在敵國之間做生意的,到也不一定非要剿滅,可以先放一放,從長計議,祝家莊又是怎麼回事?”

“祝家莊是南面的豪強,在金賊佔據河北東路的時候,曾經與李家莊、喬家堡等一起佔據樂陵,自稱城主,待安撫恢復河北,尤其是斬殺了張益謙這個叛逆,祝家就退出了樂陵,據本莊自守。”

“樂陵?”呼延庚隱隱有個印象,樂陵城守叫李應,保甲虞侯是焦挺,當時自己忙着與金兵作戰,沒有注意,這兩人莫不是對應了水滸中的人物?還是說本是在歷史上留下名字的人,被施耐庵拉做龍套了?

“李應是不是李家莊的莊主?”

“正是,他在宣和年間,曾隨梁山賊寇作亂,梁山被張相公平定後,李應不要官職,沒有隨軍南征方臘,而是回到老家,繼續做他的莊主。”

“別的不管,既然祝家莊、李家莊都有了,可有扈家莊?扈家莊是不是有個扈三娘?”

對呼延庚這不太好聽的愛好,張彥橘也有耳聞,他心下暗笑,回答道:“以前的確有個扈家莊,不過當年被梁山賊寇攻破,扈家長子扈成去投了西軍,眼下不知到了哪裡。扈三娘……以扈成去西軍的年份算來,這扈三孃的年紀現在也不小了,安撫大可不必費心。”

(本章完)

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四十節 定製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十節 戰長安(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八節 激進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十七節 中計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節 解難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一節 孤城
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二十九節 太原還是隆德第三十四節 結陣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二十八節 羣盜第五十六節 河岸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八十一節 楊惟忠第一百四十六節 出籠第四十節 定製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七十三節 小戰第六十五節 借糧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八十二節 救魏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百八十五節 勾結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二百三十二節 迷惑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第二百四十九節 路線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十四節 富平第二百五十六節 獻俘第二百二十四節 張浚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二百二十七節 冒險第一百六十四節 車間生產隊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二百三十四節 得計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十二節 南山賊第十節 戰長安(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四節 祝家莊第一百二十七節 呼家將演義大綱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一百六十八節 京兆府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節 棣州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百二十二節 河東開局第四十七節 司農寺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二十一節 張橫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二十節 驚雷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八節 激進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十七節 中計第十二節 宣贊第八十七節 藩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消除隱患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四十六節 救趙州第一百七十八節 折家人,折家軍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節 過江第六十二節 代州第一百三十三節 誰的責任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五十七節 索女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一百節 解難第七十一節 和機第三十六節 回家第二十八節 打虎上山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二十四節 故人第六十三節 譁變第十二節 南山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一節 逃民第六十九節 公士第八十六節 團練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八節 金慄山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四十四節 拒馬第二百五十節 半年以來的江南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二十五節 歸信縣第一節 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