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節 殺陣

史進的左翼率先突破,將深深的契入敵陣,大有將敵人右翼打穿的希望。如果打穿了金兵的右翼,再反捲回來,宋軍便贏下了這一陣。

但王進這個指揮迎擊金兵,相對的就脫離了本方的戰線,左右兩側都空了出來。

這時,就聽見馬蹄聲響,金兵的騎兵包抄過來。

王進看到金兵的騎兵衝了過來,心下也是一愣。他的全部手下投入到與金兵的鏖戰當中,已經沒有任何預備隊。

王進雖然已經快六十歲了,但藝高人膽大,他提着長槍,對着金兵的騎兵跑過去。對面的金兵見只有王進一個人來硬擋,便沒有放箭,要生生將這宋將用鐵蹄踩死。

王進拎着長槍,眼看到了金兵的近前。突然,王進將長槍往地上一插,空着雙手迎向最前面的金國騎兵。當面的金兵高舉狼牙棒,直直的衝向王進。

眼看金兵的戰馬就要撞到王進,王進身體一轉。恰恰讓過馬頭,金兵的狼牙棒順勢揮下,卻被王進一把抓住,順手將金兵拉下馬來,短刀割了他的喉嚨,隨後在馬背上一按,自己跳上了戰馬。

攔馬,拉人,奪命,上馬,這一連串動作都在呼吸間完成。雖然馬背上換了主人,戰馬卻在繼續往前奔馳。轉瞬間戰馬路過王進插槍的邊上,王進順手拔起長槍,控馬放慢馬速,身後的金兵追了上來,王進微微側身,大槍向後一送——

回馬槍!一槍就將身後的金兵捅到馬下。王進調轉馬頭,單騎殺入金兵的騎隊中。

金兵騎隊回過神來,當下紛紛大呼衝上,狼牙棒、大斧、金瓜、長刀諸般重兵器一起向王進身上招呼。身陷羣戰之中方顯老教頭的手段!

只見王進槍交左手,右手一託槍尾,那條槍在左邊金兵的狼牙棒上一搭,稍稍彎曲了一下,隨即一股彈力爆出來將那柄狼牙棒遠遠彈開。那金兵失去重心身子在馬上一歪隨即便被王進挑下馬來。

王進的槍卻藉着這股力道閃電般盪到右手邊,搶在右手金兵的大斧落下前挑入咽喉之中。那金兵登時了帳,一道鮮血飆射出來,被戰馬衝刺捲起的旋風化作血霧,好似爲王進加上了一件血色地披風。

王進此時好似纔剛剛熱開了身一般殺性大起。那杆槍左挑右扎亂軍之中穿梭不定。凡是兵刃向他身上揮去的不但傷不到他反被他地大槍借了力道,一條槍使開竟無半分滯澀。槍越來越快到後來化作一團白影在周身上下晃動,方圓三丈之內,沾着便死碰着便傷。連挑十八員金兵勇士,將這一騎隊生生殺透。

朱武、陳達等人率領步隊搏殺,見到指揮使如此神勇,不由得士氣大振,史進自不用說,已經殺進金兵陣中去了。

傅慈一叉了結了對面的金兵,挑起鋼叉朝左右大喝一聲:“弟兄們!……給我衝啊!”

十幾個名宋兵,跟着這個新副都頭提着大刀朝女真兵衝去。緊接着陳達所部也跟着提着大刀衝了上去。

按照陳達的本意,他是不想太早投入白刃戰的,既然傻裡巴幾的傅慈想要早死早投胎,陳達樂得跟在後面撿便宜。衝在前面總是先死,陳達雖然沒打過什麼仗,對這一點還是看的很清楚。

可王進單槍匹馬一通好殺,把兵丁們都鼓動起來了。楊春這個愣頭青比傅慈衝得還快。楊春好歹是自己老兄弟,而且左右兩邊都攻上去了,自己落單在後頭,只怕沒什麼好果子吃。

陳達的武藝雖然不如史進,但比朱武和楊春都要好些。真的打起來,跳澗虎雙刀施展開來,也如同猛虎下山一般。順手就砍倒了兩個金兵。

這時,王進兜轉馬頭,向着金兵的步隊衝來。金兵們見勢不好,四下逃散,史進帶人追殺了一陣,斬了好些頭顱,充作戰功。

王進在馬背上舉目四望。整個谷地戰場,宋金雙方仍在僵持。

和當初殺熊嶺之戰一樣,金兵採用的首尾分割牽制,突擊中軍的戰法。但此次呼延庚過谷地早有安排,被圍在谷地之中的整個中軍,前部的熊大白和後部的關力原都非常悍勇堅韌,各自的隊伍列陣而戰,沒有如同殺熊嶺那樣前後部都逃散了。中軍雖然和敵軍混雜成一團,但整個戰線也沒有破裂。雙方的主帥,呼延庚和完顏銀術可,隔着廝殺的戰場遙遙相望,再讓完顏活女突襲斬將是不大可能了。

王進觀望了一揮,心中豪氣頓生:“大郎,牽一匹馬,隨我踹陣去。”

戰場上到處都是無主的戰馬,史進叫人牽來十餘匹,再帶了十幾個騎術好的兵丁,便隨王進踹陣去。其餘人等由朱武帶領着去支援別隊的宋軍。

完顏銀術可在戰場的另一頭,有王進的位置看不真切,王進帶着史進,放馬慢跑着,繞過廝殺的兵。不時有小隊的金兵,以爲這兩個宋將落了單,過來撿便宜,王進將領頭的一槍搠到馬下,甩開這些金兵。

王進和史進已經到了完顏銀術可五百步以內,遇到的金兵越來越多了。身後還有四五支金兵在追着他們。

“大郎,隨灑家踹陣去吧。”王進雙腿一踢馬腹,胯下馬吃痛,往前猛的一竄,接着快速奔跑起來。史進不敢耽擱,招呼身後的十餘騎,緊緊跟上。這十餘騎直接撞進金兵的主陣中,直奔帥旗而來。

金兵是設伏攻擊的一方,也沒有宋兵列陣而戰的傳統,陣型非常的鬆散,保衛主帥的金兵雖然精銳,卻根本沒想到宋將會來突擊主帥,毫無防備,有的連甲也沒有批,坐在地上保存體力。

五百步的距離轉瞬即到,王進幾乎沒有受到任何阻擋,就直直衝進金兵主陣。一杆大槍施展開來,將涌過來的完顏銀術可的親衛一下子就挑下來三個。

完顏銀術可的親衛謀克身手不凡,正面的兩騎堪堪架住了王進的大槍,這時,史進跟了上來,將這兩騎刺死,隨後王進和史進齊頭並進,互相掩護,直奔完顏銀術可的大旗。

跟在兩人身後的宋兵,不斷被金兵攔下落馬。但王進和史進並行,身前卻無一合之敵。

兩杆銀槍,兩匹快馬,如同閃電一樣,殺透了金兵的堵截,完顏銀術可的帥旗,已到二十步之內。

王進與史進離完顏銀術可的大旗只有二十步之遙,完顏銀術可身邊的鐵浮屠一擁而上,如同一道鐵牆將兩人擋住。王進一槍將一名金兵捅下馬來,但這名金兵死死的抓住槍桿,王進一時之間拔不出槍桿來。

史進大喝一聲,扎倒邊上一名金兵,兩腿催馬,搶到前面,直奔完顏銀術可。攔在兩側的金兵顧不得兵器被困住的王進,紛紛打轉馬頭追逐史進。

完顏銀術可也是久經沙場的悍將,見到史進抖着銀槍殺來,將手中骨朵兒橫着一撥,將長槍擋開。這時,一名金兵已經追到史進身後,大斧照着砍了下去。史進回手一槍,刺死了這金兵,完顏銀術可卻打馬跑出老遠。

這時,王進追了上來,正面截住了完顏銀術可,王進將大槍抖得如同一朵花兒,完顏銀術可是個識貨的,知道這大槍不可硬擋,便將骨朵兒左右掄了起來,一下子磕在王進的槍桿上。王進的大槍卻沒有被打飛,而是借力變了個方向。本來是奔着完顏銀術可身上的鎧甲縫隙去的,卻直紮在胸口上。只聽見“咣”的一聲,把護心鏡硬是扎窩下去一個坑。

完顏銀術可大叫一聲,在馬背上穩住身形,兩馬一錯鐙,王進把大槍向後一甩,槍鑽砸在完顏銀術可的背上。完顏銀術可當即趴在馬上,被戰馬馱着落荒而逃。

周圍的金兵都紅了眼,不要命的圍上來,王進衝史進高呼一聲:“搶大旗!”便催馬向完顏銀術可的大旗衝去,史進聞聲而動,也追了過去。

王進和史進在前面跑着,一羣烏泱烏泱的金兵在後面追逐。見王進兩人漸漸靠近大旗,金兵也顧不得大旗附近的守軍,紛紛放起箭來。

王進和史進都仗着身上的半身甲,不理會身後的箭雨,殺散大旗處的守兵。

給完顏銀術可扛旗的,是一個身高九尺的壯漢。史進回馬去擋住追兵,王進衝上前去,一槍扎死了壯漢,完顏銀術可大旗倒地,王進催馬一路小跑,把鼓手號手一路掃掉。這時,追擊的金兵已經圍上來了。

數百金兵將王進和史進團團圍住,史進振奮精神,一條槍上下翻飛,應對圍住自己的四匹馬。圍着王進的金兵更不時從馬上掉下來,被自己的同伴踩做肉泥。

慢慢的,戰場上的金兵發現後方的金鼓之聲停了下來,回頭看,完顏銀術可的大旗也倒了。前方正在廝殺中的金兵諸將,誰也不確定發生了什麼事情。一時間都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金兵各部,靠着一貫的悍勇和對宋兵的蔑視堅持着。

呼延庚在陣中也見到金兵的大旗倒了,他當即下令,歩鹿孤樂平率領騎兵尋隙突擊,楊可發率部增援右翼的關力原部。

兩刻鐘以後,不知從哪裡開始,金兵開始崩潰,先是單個單個的,然後是小股小股的金兵,像沙漏中的沙子一樣,從戰場上流了出去。金兵的將領還都是老於沙場,他們見勢不妙,又得不到完顏銀術可的指示,便將部下收攏,且戰且退,慢慢退出了戰場。

第七十六節 領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六節 滄州第十四節 富平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節 滄州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六節 勤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節 解難第七十六節 生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節 真相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六節 成軍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二十節 練兵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三十節 沁水第十九節 陣地
第七十六節 領袖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一百八十四節 幕府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節 旁牌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五十六節 兌賞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八節 謀叛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五十一節 飛火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六節 滄州第十四節 富平第一百七十五節 設計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一百五十一節 淝水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八十五節 守魏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六節 滄州第二百五十五節 背水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三十六節 勤王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四十七節 阻截第一節 平陽之圍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二百二十八節 惑敵第二百六十節 黃袍第一百二十一節 詐城第四十七節 陛見第二十四節 開戰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二節 圍解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七十六節 相殘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三十節 沁水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九十二節 品字第三十三節 第二層戰壕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五十一節 劉光國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五十四節 張崇第二十九節 上山第一百六十三節 塘沽新城第一百八十八節 太皇太后第一百七十節 河北獨安第七十四節 忻口第八十三節 僞詔第一百節 解難第七十六節 生變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六節 欒廷玉第一百九十節 龍威第三十三節 後陣第三節 真相第二十七節 家破第六節 成軍第二百二十九節 借勢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一百九十二節 耳光第四十八節 鴻臚寺第二十八節 戰守第十八節 宋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五十四節 禮教第三十九節 金眼彪第四十六節 少府寺第二十節 練兵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九十三節 勸說第二十三節 夏謝鎮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六十二節 海運第一百九十六節 退軍第四十四節 該當如何是好第三十節 沁水第十九節 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