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節 細紅線

李彥仙繼續貼着大甕,聽着地道中的聲音,只隱約可聞兵器相碰、廝殺喊叫的聲響。不絕於耳。可見廝殺得何等激烈。突然,甕中傳來一聲巨響,又似好些人一同大喊。

悄無聲息,許久,才聽見井下有喊聲傳來,軍漢搖起吊籃,裡面只有兩名選鋒,上氣不接下氣。

李彥仙急問:“如何,邵大俠呢?”

被拉上來的人緩了好一會,喝了兩口水,才說道:“咱們一路殺到金賊的地道口,地道突然塌了,將兄弟們和百餘金賊一同埋在下面,我二人在最後未被埋住,才折返回來,在地道里差點回不過氣來。”

李彥仙仔細詢問,原來在長壕與金兵地道接通處,便遇到了金兵,邵興一馬當先,手持雙刀殺了過去。

地道路窄,只容得下一兩人交戰,邵興面前無一合之敵。被他殺死的金兵,不多時,積累近有一人高,再度堵塞道路。

邵興不耐煩等金兵清理通道,幾腳把這小屍山踢散,卻有兩三具墊底的屍體沒能踢走,他飛步起身,跳躍其上,大叫道:“解州邵興在此!不懼死者,可來與戰。”

他雖眼不能睜,腳踏敵屍,雙刀揮舞,鬚眉皆立,威風凜凜。大喝之威,把那煙霧都吹的散去了些許。

對面的金兵齊齊後退,紛紛駭然。他們也睜不開眼,瞧不清楚邵興的容貌,但那充盈的殺氣、以及一往無前的豪氣,卻是不須開眼,也完全可以感受得到。

貼身肉搏,最損耗兵器。況且金兵鎧甲雖不算精良,也多有穿着重鎧的。兩支短刀,早刺殺的折了。邵興從後方接過一對短矛,兀自大呼酣戰,奮勇向前。

地道能容兩人並行,再往前,是兩個敵人肩並肩,站在一處。他們看不到,但是聽見邵興來了。急忙舉起短矛,護住身形,虛虛刺擊。

邵興扔出一支短矛,解決了一人,跨步跟上,踩過他的屍體,左臂一攬,夾住次後一敵的槍戈。

地下作戰,用的多短兵器。金兵亦然。那槍戈只有一臂多長,邵興將之夾住,便等同與敵人臉貼臉。緊跟着右手的短矛舉起,刺入其項。拔出來,血如泉涌。這金兵也栽倒在地。

眼看進到一個開闊處,再遠處有亮光投下來,似乎到了換氣口還是出口附近邵興一馬當先。又從後接過一把單刀,一刀一矛,揉身撲入金兵從中。

邵興身後的宋軍士卒也跟上,只聽得煙霧裡,碰撞、刺擊、叫嚷,殺聲驟然再起。

突然一聲巨響,廝殺之地上方的木板突然垮了下來,如同天崩地裂般的土層將宋金兩軍同時蓋住。

只有最外圍的兩名宋軍僥倖逃脫。

李彥仙有派人下地道去查看,發現地道已經完全堵住。他便令軍漢在堵住的地方封上木板,又放上一個大缸,如果金兵重新挖通地道,拆毀木板,大缸會把聲音傳上來示警。

邵興故去了,金兵的地道攻勢也暫時被堵住,但李彥仙卻被圍困在陝州城裡,一籌莫展。

金兵大營,完顏婁室坐在大帳中養神,口中隨口哼着:“老夫在城頭觀山景……”

這是剛剛興起的“宮調”

完顏婁室攻略長安,搜得一些曲工藝人,完顏婁室年紀大了,喜歡聽上一段。這《呼延守信延州擺空城》中的一段,因爲是講宋人和西夏打仗,金人也不避諱。

完顏活女巡營回來回來,到了大帳門口,正想稟報,聽見完顏婁室哼小曲,心道:“且讓爹爹樂上一樂。”

自建炎二年開始,完顏婁室父子在陝州和李彥仙反覆交手,從未佔得便宜。眼下地道攻城雖有小挫,但李彥仙被圍在陝州城中,插翅難飛,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剝了李彥仙的皮報仇了。

他正站在大帳門口靜聽,突然親兵來報:“黃河之上來了一支船隊。”

“船隊?有多少船?”完顏婁室記起去年秋天,呼延庚帶着一支船隊從黃河經過陝州。完顏婁室父子因爲水軍沒有優勢,完全放棄了水上攔截,還被完顏銀術可責怪過。

“綿延十餘里,一眼望不到頭,船上打的‘河東河北河西宣撫司西路野戰招討使’旗號。”

“綿延十餘里?那豈不是有十萬人?”完顏活女正在沉吟,這樣的船隊要不要去招惹,大帳中傳出完顏婁室的問話:“誰在門口?”

完顏活女帶着親兵進帳,親兵又分說了一番,完顏婁室道:“吾等首在圍城,河上的宋軍既然這麼大陣仗,又是宣撫司,又是招討使,不是那麼好吃下的。派一隊人馬到岸邊守候,宋軍若是識相,就該相安無事過去。若是不知好歹,上來來挑事,就將他們趕到河裡喂王八。”

完顏婁室正說話間,帳外又有人稟報:“宋軍的船隊靠岸了。”

完顏婁室叫道:“孩兒,帶人去看看,爲父隨後就到。”

黃河北岸,幾十條大船已經靠近岸邊,幾百名水手已經乘着小船登岸,在岸邊打下木樁,修建臨時碼頭。

在大船上,船體兩側都掛上了網兜,每條船上都有上百軍漢,順着網兜攀爬而下,落到小船上。這些軍漢都穿着輕便的皮甲或者棉甲,一柄短斧和一個盒子交叉掛在身後。

他們下到小船上之後,整齊的分兩行坐着,保持船體的平衡,四人操漿,小船如同利箭一般向岸邊劃去。

幾十條大船,每條船每次在兩側放出兩支小船,一時間黃河北岸百舸爭流。

完顏婁室帶了四百輕騎趕到岸邊的時候,乘船而來的宋軍已經有一千餘人上岸了。

“小的們,沖垮他們。”完顏婁室大叫,“趕他們下河喂王八。”

“孛堇,是不是等後面鐵浮屠上來?”

“不過一千宋蠻子,還等什麼?等他們列陣嗎?”

四百輕騎展開一個雁行之陣,向前衝鋒,馬兒先是慢跑,隨後加速,衝鋒。

上岸的宋軍中似乎發生了一些慌亂,傳來陣陣喧譁聲。

完顏活女很滿意宋軍的反應。

在宋軍的喧譁聲中,夾雜着一絲絲竹哨的聲音。一千宋軍肩並肩,排成了一條細細的紅線。

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十一節 獎懲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四十節 打探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一節 飛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六節 雨荷之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十五節 崩盤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節 孤城第九節 阻擊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二節 兵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十九節 陣地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
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十一節 獎懲第一百三十七節 趙諶的權術搶更新字數,請大家先不要購買第一百四十七節 符離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節 宮鬥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一百八十三節 僵持第一百八十七節 斬首第三十九節 上元節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一百二十九節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二百零五節 求情第十六節 平州第二百三十七節 單相思第二十五節 佈道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節 圍解第一百五十六節 下蔡第一百零一節 火併第四十三節 風林火山第六十一節 飛狐陘第七十七節 借鎮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六十八節 退卻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八十七節 名言第四十二節 兩宋之戰第七十九節 流落第三十五節 長冶第一百三十節 春汛第四十節 賽跑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四十節 打探第九十五節 參劾第八十八節 新安撫第十二節 戰長安(四)第二十二節 兵來第九十四節 秦檜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四十一節 堵截第九十九節 幼犬對弱雞第五十一節 飛火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零二節 豪強第九十五節 祖卜第二百一十五節 愛國賊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二百二十三節 取汾州第三十二節 新鄉第六節 雨荷之盟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九節 擔保第七十五節 張憲第三節 郭永第一百一十八節 出發第二百二十五節 爭權第一百一十一節 缺點第十五節 崩盤第四十三節 爵帥由來第一節 孤城第九節 阻擊第十七節 京東東路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四十二節 騎戰第二百五十六節 汴梁再告急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八十二節 堡壘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二十六節 突圍第五十九節 北上支隊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四十節 出發第一百二十八節 階官與軍銜第八十四節 分裂第二十二節 兵來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一百九十八節 金牌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一百七十四節 前途第一百四十節 分道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八十一節 劫道第一百四十一節 齊州第十五節 盧龍第十九節 陣地第四十五節 疊陣第十五節 夜驚第五十三節 戰功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