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節 募民

岳飛進得門來,口稱萬歲,再次拜倒。

趙諶道:“你站起身來,讓朕看看。”

岳飛站起來,昂首挺立。趙諶讚歎道:“英武非凡,難怪人稱嶽無敵。岳飛,你此次誘捕張用有功,當賞,朕特授你遙郡英州刺史。”

韓肖胄在一旁接口:“此子出自吾家,他幼年家貧,吾還緩收過他家的租子呢。”

岳飛躬身回答:“臣不敢受此賞,臣有罪。”

趙諶奇道:“你有什麼罪?何必謙虛?”

岳飛道:“臣是去招安張用的,可現在張用要被當做反賊處死,臣沒有完成任務,因而有罪。”

趙諶把頭轉向杜充,杜充辯解道:“啓奏萬歲,臣怕張用看出破綻,沒有對岳飛說出詳情,讓他以爲真的是招安。託萬歲洪福,張用果然上當。”

“岳飛,你聽見了?是誘捕,不是招安。我聽童大伴說,你在河北也是有功的,加上這次的功勞,當授一個遙郡刺史。”

岳飛叫道:“是招安,不是誘捕,臣有康王的王璽爲證,康王也爲張用作保。”

趙構臉色大變,叫道:“嶽無敵說笑了,本朝宗室不得干政,再說本王和張用這賊寇一點交情都沒有,豈可爲他作保?”

“那王叔的印璽怎麼在岳飛手中?”

“這……杜安撫定下妙計,唯恐張用不上鉤,才用吾的印璽做了個誘餌。”

“嗯,朕還以爲王叔手上拿着印璽,無所事事,要找機會用上一用呢。”

“末將敢問大王,是爲了誘捕張用而假裝作保嗎?大王信用何在?朝廷答應招安而食言,何從取信於民?”

杜充道:“放肆,用兵之法,虛虛實實,對一個賊寇談什麼信義。”

“人無信不立,何況朝廷。”岳飛這一句話,激怒了趙諶。

趙諶叫道:“休說一個造反的賊寇,就是你岳飛,朕要砍也就砍了。”

童穆在趙諶身側咳嗽一聲說道:“官家素來仁德,也不是不能饒過張用。”

趙構生氣的說:“爲什麼要饒了他?”

“以招安之名而誘捕,此計已成,張用的兵馬已收,若是此時赦免張用,方顯得官家的明君胸懷。”

“不錯,朕是有氣量的,不過,就這麼饒了他?”

“康王要做保,也是一番好意,就請康王好人做到底,若是張用再要作反,便以康王是問。”

趙構正想推辭,但看一眼站在堂中的岳飛,淹了一口唾沫,答應下來。他現在如果不接,就真的成了反覆小人。

趙諶道:“岳飛,你要死保這個賊寇,遙郡刺史不授也罷。”

“臣謝恩。”

“韓尚書,岳飛出自你家,你當好生教導他忠義之道。”

韓肖胄道:“嗯,此子不過是我家一個佃戶,還時常拖欠田租,又一年,我要將他收作家生奴才,抵償印子錢,他還不識擡舉,他與我韓家沒什麼關係。”

趙諶笑笑:“那就罰張用在岳飛麾下效力,面頰上刺字,只得從節級做起,非有大功,不得升遷。”

岳飛心想,先把張用的命保下來,等在自己麾下,立得幾個功勞,再給他去了這罪人的身份,這件事眼看就塵埃落定了。

這時,一直沒說話的同籤樞密院事許翰道:“臣有諫,張用乃是賊寇,又和岳飛有同袍之義,再將他放在嶽統領麾下不合適。”

岳飛道:“末將一定約束張用。”但朝堂上沒什麼人理他。

童穆心裡暗暗着急。許翰號稱忠正剛直,在他看來,不過剛愎自用。這個“剛”最明顯得體現,就是第二次太原解圍戰的時候,种師中進兵緩慢,本意是希望等一等姚古,兩路夾攻。但許翰坐在汴梁,就下文斥責种師中“玩兵逗留,怯戰不進。”導致种師中冒進,全軍覆沒。

在許翰看來,自己是中正剛直,那麼凡是自己看不慣的,不合自己心意的,就是不忠、不正。現在又是這種情況,他心裡容不下賊寇,就不允許岳飛“包庇”。

童穆這時也不方便站出來說話,他一開口,一定會被許翰噴作“宦官干政,殘唐敗象復現於今日。”

杜充道:“就把張用調入戚方手下吧。”

岳飛也沒法阻攔,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

趙諶困了,童穆宣佈散堂。岳飛來到外面,讓張用去找戚方報道:“今日好歹保住了哥哥的性命,過幾天再找機會向戚統領要人。”岳飛安慰張用。

岳飛帶着王貴湯懷二人往城外走,一個家人打扮的人來到岳飛身邊:“嶽無敵,我家主人請你借一步說話。”

岳飛跟了過去,只見康王趙構穿着平民的衣服,站在暗處,岳飛就要下拜,趙構手上拿着摺扇,伸過來一擋:“鵬舉,我說幾句話就走。”

“大王請說。”

“今天聖上要殺張用,我身爲宗室,要避嫌,不能幹政。我也很絕望呀。”

趙構爲自己分辯完,觀察了一下岳飛的神色,試探着說:“官家今日要殺張用,只因張用圍城,讓官家受了驚嚇,不是官家不仁義。”

岳飛道:“治國之道,文死諫,武死戰,可嘆今日大堂之上,居然只有一個內侍勸說官家。”

趙構道:“可惜宗室不能幹政,我縱然有心,也幫不了你,連說一句話都不敢。”

“大王身爲宗室,身處嫌疑之地,當初又何必站出來作保呢?若沒有大王作保,飛讓張用逃遁,也就沒了今日的麻煩。”

趙構道:“本王也是愛惜人才,不想冷了鵬舉你一顆忠義之心。”

岳飛道:“飛有一事相求,請大王想辦法,將張用調入末將麾下。”

趙構躊躇道:“剛剛保得張用的性命,就要把他從戚方手下調出來,這件事,本王干涉軍務,這是取死之道呀。”

看着岳飛失望的神色,趙構道:“不說了,鵬舉有救友之心,孤王和鵬舉也是朋友,孤王就不能爲朋友兩肋插刀嗎?”

岳飛感激的說:“讓大王費心了。末將哪裡當得起大王的朋友。”

“鵬舉,你我一見如故。”趙構一揮手,邊上送來一個食盒,“這些酒肉,你帶回去宵夜。”

“沒想到你還會做夜宵啊,鷺妹。”呼延庚笑着對自己的妻子說。

“切幾片幹牛肉,又有何難。”高鷺說着,在桌子邊坐下,高寵也坐在一塊。

高鷺問:“要不要請呼延通大哥過來一起吃?”

“通大哥無酒不歡,今天就算了吧。”呼延庚道,三人坐定吃了一會牛肉,喝了一點粥,呼延道:“給折月嵐的文書發出去了?”

“已經寫好了,信使明天五更出發。”

“好!”

呼延庚身在汴梁,卻無時不刻不在記掛着河北東路的局面。河北東路纔是他的根本。

藉着東西兩路金兵都在進攻汴梁以及京西南北路,河北東路獲得了喘息的時間。

在張彥橘和趙伯臻的努力下,河北東路與平盧已經完全融合成了北洋安撫司,縣——邑——都保——保——甲的五級編戶、農耕、稅收、動員體系已經建立起來。

依照每個邑出一個指揮計算,北洋安撫司第一次動員,即可發動六萬人。

因爲北洋安撫司的合併,趙伯臻的任務也輕鬆了些,他到達河間,成爲折月嵐的副手,即鸞閣掌書記。因爲有了一個男性長官,河北的士人、學子、士卒加入鸞閣的興致高了一些,也沒有以往那麼扭捏。鸞閣開始從一個機要部門,轉變成一個組織部門。

塘沽也已經成爲渤海灣中最大的海港,煉焦、制鐵、織棉、繅絲等行業公會都將本部遷往塘沽。轉眼之間,塘沽變得工匠奇缺,張彥橘寫信來,請求從汴梁蒐羅一些工匠。

汴梁是宋廷的核心,可算天下第一座市民城市,全城百萬戶口,沒有一個種地的,除了官員和家眷,就是商人、工匠、遊樂業者。

鑑於汴梁周邊已遭水淹,汴梁面臨沉重的糧食壓力,向別的地方遷民就成爲一個必要的選擇。正好塘沽需要工匠,向塘沽遷徙就要立即行動起來。

而且在呼延庚心中,無論以後是篡位還是延續宋統,首都只有一個,就是燕京,而直沽到塘沽的“大天津”則是北方的經濟中心。

但現在向塘沽遷民,可不能如同趙諶南下一般,強行將流民遷走。而現在汴梁與河北東路的糧食儲備,也不足以在沿途設立接應點,何況京東的一段路並沒有控制在呼延庚手中。

“若是大名沒有丟失,便只要一支船隊,幾趟就拉過去了。”高鷺道。

“走運河也是可以的。但要一個由頭,剛開始,還是徵募吧。”高鷺寫個折月嵐的回信,便是讓河北做出接待工匠的切實安排。

過了兩天,開封府便發出榜文,河北滄州徵募工匠,凡事攜帶家眷遷往滄州,則在河北當地給作坊一座,以租換購,免租免稅三年。塘沽在大宋的地圖上仍舊不存在,故而以滄州的名義募民。

募民的重點是工匠

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七節 馬場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節 襄垣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四十節 賽跑
第七十一節 肅正討伐第八十二節 廢立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七十二節 西伯第九節 阻擊第二十節 驚雷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二百二十節 求外勢第一百二十三節 擇道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二十一節 梁山第三十二節 撞陣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十八節 穿越者的弱點第四十九節 邀擊第十節 戰長安(二)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二百五十九節 舊法第七十二節 編戶第三十七節 鄜延三軍第六十節 雁門關第一百五十七節 八公山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三十九節 奪印第二百三十一節 失計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六十五節 豪強第一百六十九節 遍地烽火第七節 馬場第九十八節 改元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二十五節 平陽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六十六節 茂德第一百一十七節 斷我一臂第四十六節 旋風第一百八十八節 夢兆第三十一節 前陣第二十七節 王淵第四十五節 文鬥第一百五十節 襄陽第二百四十四節 接觸第五十節 青眼虎第一百二十四節 鐵軍第二十四節 招安第十三節 戰長安(五)第一百二十節 遇伏第七十節 奪權第三十節 襄垣第七十九節 張益謙第七十三節 裡城第二十二節 援魯第二百一十三節 新京報第一百一十二節 縱馬公堂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一百六十六節 死戰!保家!第二十九節 舊瓶裝新酒第二百一十六節 嫁妹第一百三十九節 鄧州第三十四節 汴梁城裡第六十八節 軍紀第一百零七節 天下一家第一百八十九節 報信第三十五節 殺陣第一百七十三節 重回平定軍第五十八節 跨河第六十七節 何慶彥第十節 姻緣第一百零三節 理順第十七節 鎮撫使第一百九十一節 迴鑾第六十六節 問罪第八十四節 援魏第一百一十四節 巡查欽差到來第二十三節 圍殲第二百五十二節 勇氣第三十節 沁水第四十六節 飛票第五十九節 低調第一百零八節 智真長老第二百五十三節 勇者第六十九節 傳首第二十節 汾州城下第一百四十三節 回汴第七十八節 新留守第一百五十三節 暴雨第一百三十一節 阻止杜充的方法建炎篇 誓掃胡塵不顧身 第兩百一十一節 童穆的作用第七十節 奪權第二百四十一節 南返第一百九十三節 歷史的慣性第八十節 劉彥宗三策第二十七節 從泰山到五臺山第四十節 賽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