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軍器監

“臣婢閻氏接駕。”我們三人前去觀賞梅花,在經過一座宮門時,卻見一位如花般的宮女盈盈下跪接駕道。

趙昀不經意地望了那宮女一眼,卻立時丟了三魂六魄,呆愣當場。暗道一聲宮中有這樣的美人兒,怎麼朕卻從未見過。

看着那位抑制不住喜悅,嘴角露出笑容的宮女,我明白我上當了,這位宮女絕不是楊公公所說的,只是想見見趙昀而已。

趙葵見此則眉頭輕皺,他顯然不滿趙昀的這種表現,卻又無可奈何。

良久,趙昀纔回過神來,對那宮女柔聲說道:“平身,朕不是來見太妃的,不必前去通報,你卻是哪裡人氏,何時進宮的?”

“回皇上。”閻氏面目含春,嚦嚦鶯聲地說道:“臣婢姑蘇人氏,紹定三年入宮。”

“嗯,你且先退下。”趙昀看了看身旁的我和趙葵兩人,依依不捨地對閻氏說道:“朕待會兒命人來召你。”

“是……謝皇上。”閻氏對着趙昀一拜,便喜孜孜地退了下去。

三人來到梅園,一進園門我們便有如置身於花海一般。迎面撲鼻而來一股誘人的花香,使我和趙葵情不自禁地走入園中,盡情地欣賞着婀娜多姿的梅花。卻只有趙昀一人失魂落魄的不知所以。

“天然根性異,萬物盡難陪。自古承春早,嚴冬鬥雪開。”望着園中朵朵白似玉,粉如霞的梅花,趙葵情不自禁呤道。

“好詩,好詩。”我肚中沒有多少墨水,此刻也一時想不起關天梅花的歌詞,只能隨聲附和着。

“皇上,皇上……”趙葵見趙昀呆立不語,便連聲喚道。

“啊……”趙昀猛然醒悟過來,見我二人表情有異,不由尷尬地一笑道:“兩位愛卿見諒,朕……朕尚有國事未處理,無心賞花,兩位愛卿自便。”

聞言我二人哪還會不知趙昀心中所想,卻又敢點破,只得無可奈何地躬身拜道:“臣等,恭送皇上。”

我二人還未說完,趙昀已迫不及待地轉身而去,臨走時卻還不忘折下一枝梅花。

見此我不由暗暗好笑,這趙昀擁有後宮佳麗三千,卻依然如此好色,真是食色……等等,那宮女自稱閻氏,不會就是那個人稱“閻馬丁當,國勢將亡”中的閻妃吧。想到這裡我頓感頭痛,想不到這個在將來內外勾結,專擅弄權的閻妃,卻是被我介紹給趙昀的。我懊惱地匆匆辭別了趙葵,走出宮外,卻發現楊公公正在宮外等着我。

“鄭統制。”楊公公一見我出來,便迫不及待地迎了上來說道:“那宮女見着皇上了嗎?”

“楊公公。”我不答話,面帶怒色地望着楊公公道:“鄭言一心爲楊公公分憂解難,可楊公公卻將鄭言當傻子啊!”

“呵呵,鄭統制息怒,請息怒。”楊公公一聽我的口氣,馬上便明白閻氏已見過了皇上,不由喜形於色地說道:“鄭統制請車上說。”

“敢問統制大人。”我們剛在馬車上坐定,楊公公便興奮地問道:“不知皇上見過閻氏後,可有什麼反應呢?”

“皇上現在也許正‘召見’閻氏呢!”我沒好氣地說道:“楊公公現在可以告訴我是怎麼回事了吧。”

“鄭統制莫怪。”楊公公略感尷尬地說道:“此事說來話長,這閻氏本是楊州知府張鐸的女兒,張鐸送其入宮本也是指望能封后立妃的。卻沒想到她入宮之後,賈妃見其貌美,恐寵眷被其奪去,便將其送入太妃宮中充爲宮娥。再加上皇上身邊盡是賈妃的心腹,這才使得閻氏入宮一年也未曾見着天顏。而閻氏生得花容月貌,也不願就此終老長門,這纔出此下策,還請鄭統制大人大量,莫怪咱家。”

“楊公公此話恐怕不盡實吧。”聞言我勿自不信地說道:“這些許小事,楊公公儘可以自己去辦,爲何卻要如此拐彎抹角呢?”

“鄭統制有所不知。”楊公公對我略一頷首道:“皇上身邊盡是賈妃的心腹,若是由咱家出面去辦的話,只怕他們橫加阻撓,畫虎不成反類犬。而且賈妃素來心狠……”

說到這裡楊公公驚覺失言,立時停口不說,同時臉色也跟着刷地慘白,兩眼帶着乞求的神色望着我。

“楊公公放心。”見此我已信了七、八分,忙寬慰楊公公道:“鄭言不會將今日這事透露半點出去的。”

“多謝鄭統制。”楊公公感激地望了我一眼。

“只是……”我皺着眉頭接着問道:“楊公公也是聰明人,爲何卻要冒開罪賈妃的大險,助一位宮女與賈妃爭龐呢?”

“鄭統制有所不知。”楊公公滿面悽容地嘆道:“我等身爲宮門中人,除錢財與妃子們的龐愛之外,已無其它可以爭奪之物。今日若是閻氏得龐,他日咱家在宮中的地位,與今日相比自是不可同日而語了。”

原來是這麼回事,我暗自苦笑了一聲,今日做了個便宜媒人不說,還被眼前的這位楊公公利用了一把。說不定以後還要遭那個賈妃忌恨,等等,賈妃,不會就是那個賈妃吧。

想到這裡,我小心翼翼地問楊公公道:“楊公公,那賈妃……是否有個弟弟,名賈似道?”

“正是,鄭統制爲何有此一問?”楊公公疑惑地望着我。

聞言我立時便一陣頭暈目眩。今天什麼日子,爲什麼這些奸臣、奸妃一鼓腦兒的全跑出來了。

我搖了搖頭無力地問道:“那楊公公可知道,賈似道現今在臨安任何官職?”

“正是軍器監。”楊公公說道。

軍器監?負責軍器製造的官?我張大了嘴巴,一種不祥的預感慢慢地爬上了我的心頭。

第20章 拋石車第38章 聖旨第10章 兄弟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40章 狼煙第22章 弓箭第13章 完顏守緒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3章 打草驚蛇第5章 鄞人第50章 歸降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14章 新官第46章 突破第11章 聯繫第61章 丁黼之死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2章 火攻第60章 天雄關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13章 內政第36章 長城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8章 定數第6章 非鄞則婺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9章 書信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23章 護國公第27章 消息第2章 面聖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2章 制船廠第32章 血債血償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1章 北伐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14章 只羨鴛鴦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8章 入川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5章 燕京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7章 與民生息第45章 勇氣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7章 霹靂火球第2章 協同作戰第1章 迎客第18章 財有定數第9章 國用司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39章 下等人第22章 火攻第14章 老城定計第2章 協同作戰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14章 計中計第62章 震天雷第4章 上任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6章 突破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7章 堅城楚州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6章 宮城第15章 紅顏禍水第13章 弩陣第13章 襄陽第1章 一箭示警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43章 潰軍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2章 滅宋第52章 釣魚城之戰(20)第11章 初試弓箭第35章 女直第29章 寶靈山第65章 利州第1章 京師臨安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章 協同作戰第39章 成都第13章 完顏守緒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55章 南易北難第7章 堅城楚州第42章 訓練第41章 打算法第45章 熊掌魚翅第4章 上任第21章 賭局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
第20章 拋石車第38章 聖旨第10章 兄弟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4章 成都之戰(9)第40章 狼煙第22章 弓箭第13章 完顏守緒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3章 打草驚蛇第5章 鄞人第50章 歸降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14章 新官第46章 突破第11章 聯繫第61章 丁黼之死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2章 火攻第60章 天雄關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13章 內政第36章 長城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8章 定數第6章 非鄞則婺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9章 書信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23章 護國公第27章 消息第2章 面聖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2章 制船廠第32章 血債血償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55章 釣魚城之戰(23)第21章 北伐第37章 釣魚城之戰(5)第14章 只羨鴛鴦第22章 知府王洪第38章 入川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5章 燕京第22章 治軍之道(1)第37章 與民生息第45章 勇氣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7章 霹靂火球第2章 協同作戰第1章 迎客第18章 財有定數第9章 國用司第34章 楚州之戰(3)第39章 下等人第22章 火攻第14章 老城定計第2章 協同作戰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14章 計中計第62章 震天雷第4章 上任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6章 突破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7章 堅城楚州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第26章 宮城第15章 紅顏禍水第13章 弩陣第13章 襄陽第1章 一箭示警第52章 成都之戰(7)第43章 潰軍第53章 釣魚城之戰(21)第52章 滅宋第52章 釣魚城之戰(20)第11章 初試弓箭第35章 女直第29章 寶靈山第65章 利州第1章 京師臨安第30章 心有靈犀第2章 協同作戰第39章 成都第13章 完顏守緒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55章 南易北難第7章 堅城楚州第42章 訓練第41章 打算法第45章 熊掌魚翅第4章 上任第21章 賭局第21章 三峰山之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