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在博登湖中的魚雷沒有嚇退志在必得的蘇聯軍隊,新年之日,兩百多艘各式船艇載着相當規模的蘇軍部隊抵達上萊茵河谷北端湖畔。在全世界的注目下,他們終究沒有踏上瑞士這片“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而是集中在屬奧地利的五公里湖畔地段發動登陸進攻。
之前由蘇軍駐紮並進行了加固的佈雷根茨就位於這五公里湖畔的最東面,它的地形之利是這片戰場上理想的觀察點和指揮所,林恩的軍旗就插在佈雷根茨最高的塔樓上,可他本人連同兵團指揮部卻不在這裡。往東南方向不到三公里即是一座海拔七百多米的山丘,這裡山勢險峻且植被茂盛,善於構築堅固工事的帝國工程兵花費一週時間在這裡修建了一套地下掩蔽體系,真正的通訊指揮中樞、裝備彈藥庫以及傷兵醫療所皆配置於此,從而避開了蘇軍戰機頑強投入的一波又一波空襲。
前方的隆隆槍炮聲不絕於耳,林恩站在地下指揮所的觀測口向北眺望,從這裡望去,碧藍的博登湖像大海那般遼闊,不斷落下的炮彈使得原本平靜的湖面擁有了海的波濤。靠近湖畔的水面隨處可見擱淺沉沒的船隻和各種各樣的漂浮物,爆炸物掀起湖中的淤泥,連同陣亡者的鮮血在近岸水域構成了塊狀、條狀的暗色帶。湖面上,用於運載士兵的蘇軍船隻仍冒着猛烈的槍炮向湖畔逼近,那些有幸登陸的蘇軍官兵則被死死壓制在湖畔向內不足五十米的開闊地帶,那裡既沒有塹壕也沒有堡壘,原有的樹木被砍倒運走,緩坡、土丘以及任何可能作爲射擊障礙物的景觀建築都被悉數拆除,登上湖岸的蘇軍戰士只能藉助同伴的殘骸躲避迎面而來的槍彈以及紛飛的彈片,形勢相當不利。
由六百多名帝國近衛軍官兵和千餘名自由團戰士組成的防禦部隊擁有繳獲和新近運抵的四十多門火炮和一些大口徑迫擊炮,這些支援火力統統部署在事先構築的具備一定抗炮擊和抗轟炸能力的工事內,較爲充沛的彈藥儲備使得它們從一開始就在給蘇軍船隻和登陸部隊製造大麻煩,而儘管靠岸之前就遭擊沉的蘇軍船艇不斷增加,後續船艇多數還是能抵達岸邊。在登陸作戰方面,蘇聯人的經驗雖然不多,但在二戰後期還是有成功的範例,再從盟國的登陸經驗中汲取一些寶貴經驗,琢磨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登陸方案並不難。沒有強勁的艦炮火力支援,蘇軍航空兵不顧天氣影響傾力出擊;登陸步兵難以打開局面,運載坦克的船艇緊接着登場了。在無需跨洋作戰的情況下,運載坦克的登陸船隻性能要求並不苛刻,而蘇軍在初步奪取灘頭之後,第二梯次的登陸部隊中就果斷投入了多艘坦克運載船,它們外形簡練、航速適中,並且得到了登陸船隻和炮艇的保護策應。
蘇軍還在博登湖對岸集結進攻之時,林恩和他的幕僚團隊便從外圍獲得了不少情報,從而做出了有針對性的部署。交戰時,良好的觀戰位置幫助他們及早識破蘇軍意圖,進而指揮己方炮火向蘇軍的坦克運載船實施攔截射擊。在這場鬥智鬥勇的戰鬥中,驟起的猛烈炮火令戰場上的攻防節奏陡然加速。在四五千米的距離上,瑞士製造的山炮展現出了良好的快速射擊能力,而自由兵團從這一帶蘇軍據點繳獲的大炮數量儘管不多,威力可要比山炮高出一截。在明確的作戰指令驅使下,防禦方的野戰炮和山炮進行了將近一刻鐘的強速射,而隨着蘇軍第二梯次的船艇逐漸逼近湖畔,守軍部署於前沿和縱深陣地的輕重迫擊炮也開始發威,近岸處短時間內居然出現了炮彈雨點般落下的壯觀場面。在如此高強度打擊下,蘇軍受創船艇數量猛增,而且它們多是結構上不具備抗打擊能力的民船,一發近失彈就可能讓它們大量進水而致傾覆沉沒,而那些通過火車運來的小型軍用艦艇的情況只是略好一些,薄薄的裝甲只能抵擋子彈和彈片的侵襲,若是被中等口徑的炮彈直接命中,輕則減員,重則失去戰鬥能力。
攔截性炮擊終究只能起到一定的攔截作用,漸漸的,第二梯次的蘇軍船艇抵近槍彈橫掃的湖畔區域,那些離船登岸的蘇軍步兵面臨着與之前一批同伴相差無幾的境地,許多人雙腳還沒踏上陸地就倒下了,衝上湖岸的士兵每前進一步都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四五十米的湖畔區域幾乎被這些勇敢戰士的屍體鋪滿,這觸目驚心的場面任何人看了都會感到震撼,然而那些MG-42和蘇制德什卡重機槍的操作手彷彿來自地獄,彈鏈打光了一條又一條,腳下早已堆滿了彈殼,他們卻不知疲倦地重複着射擊動作,將死亡的彈雨傾瀉到每一個敢於起身向前的蘇軍官兵身上。
殺戮將戰鬥又一次推入高潮,而在林恩的望遠鏡中,幾艘船艙裡能夠看到坦克炮塔的蘇軍登陸船終於抵達湖岸,它們並不像盟軍的坦克登陸艦,前部擋板可以完全放倒。裡面的蘇軍坦克就像是爬坡一樣緩慢沉重地駛出登陸船,它們的身影剛一出現,兇猛的炮火便砸落下來,等到炮彈爆炸形成的塵煙散開,一輛輛體型寬厚的坦克帶着猙獰面目碾過滿地殘骸……IS-3,近兩年來在歐陸戰場上所向披靡的蘇軍重型坦克,被盟國裝甲兵和步兵們稱爲“蘇聯的虎王坦克”,擁有極其堅厚的裝甲和超強的火力,尤其側面和後部的全面防護使之成爲比德國虎式和虎王坦克更難擊毀的目標。因爲之前已經得知蘇軍重坦克團抵達博登湖北岸地區,林恩對這些蘇軍重型坦克的登場毫不意外,可即便身處幾千米之外的指揮所,他也能感受到前方官兵目睹IS-3出現的心理震撼。僅憑普通火炮和反坦克火箭彈很難擊穿這些大傢伙110毫米厚的正面傾斜裝甲,若只是打壞履帶,它們在不足千米的交戰區域內依然是令人生畏的固定火力點!
在三輛IS-3和兩輛T-34/85的直接支援下,一直受到壓制的蘇軍登陸士兵得以向內陸方向推進了,在這戰場形勢急轉的關鍵時刻,爲防守一方扮演英雄角色的並非在前一階段戰鬥中大顯身手的帝國山地戰車,事實上,豹式坦克的75毫米炮只有在極短距離上纔有可能擊穿IS-3的主要裝甲,而這兩種頗具代表性的坦克也從未有過戰場交鋒的機會。伴隨着奇怪的呼嘯聲,一個周身潔白、拖着明亮尾焰和滾滾灰煙的物體出現在守軍陣地後方,乍看起來它像是一枚普通的反坦克火箭彈,然而目睹者很快意識到它的體積比已知的任何一種反坦克火箭彈都要龐大,甚至超過了蘇軍的大口徑火箭彈。剛開始的時候,它的運行速度並不很快,軌跡也並非筆直,中途居然出現了明顯的晃動,可就在一轉眼的時間裡,它的速度成倍提升,且準準地奔着一輛蘇軍重型坦克而去。在蘇軍坦克乘員和周圍的步兵們能夠做出任何有效反應之前,它徑直命中了坦克正面,迸發而出的火球瞬間吞噬了那輛坦克的前半部分,振聾發聵的爆炸聲強過於此前任何一種火器發射的炮彈。在人們的思維轉過來之前,又有兩個完全一樣的“超大火箭彈”帶着同樣的聲響和尾跡出現了,它們就像是長了眼睛一眼,從兩千多米之外飛來仍能準確命中行進中的蘇軍坦克,而當烈焰硝煙一一散去,三輛IS-3只落得相同的下場——留在原地的殘骸就像是內部彈藥發生殉爆的戰車,肢體扭曲、面目全非。
登場還不到五分鐘的戰場中堅遭敵方神秘武器摧毀,蘇軍登陸部隊的士氣頓時受到了打擊,而防禦方的機槍火力也順勢爆起,埋伏在前沿陣地上的反坦克手們趁勢利用單兵反坦克火箭彈集中打擊餘下的兩輛T-34,它們的防禦力其實並不比IS-3差到哪裡去,但戰局已經無可逆轉,其中一輛很快被打壞了履帶,更多的“巴祖卡”火箭彈呼嘯而至,最終將它變成了一攤廢鐵,另一輛獨木難支,緩緩撤到湖邊掩護後續登陸部隊,履帶下留下兩條醒目的鮮紅血痕……由地空制導火箭改造成爲反坦克武器可不是林恩的專利,早在帝國軍隊全面佔領特隆姆瑟之前,帝國大本營就根據戰略計劃制定了相應的武器發展規劃,制導武器顯然符合帝國高層以少敵多、以弱敵強的現狀和思路。得到盟軍的暗中幫助後,帝國方面在向歐陸運送作戰人員的同時也拆卸運來地空和反坦克發射器各五套,並配備地空制導火箭彈30枚、反坦克制導火箭彈60枚,僅靠這有限的先進武器顯然不足以抵擋蘇軍的正面進攻,但結合精妙的作戰策略,關鍵時候仍能發揮出四兩撥千斤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