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

重新展開看了一遍,忽然想起當年那個蓬頭垢面、詣闕上書的世子,想起那個作下驚天大案,斬殺北地高人並救出權魚的小書傭,想起竇融的評價,劉莊又忍不住又笑了一下。在權倌眼中,這會皇上這笑,分明有些惡作劇的味道。

只見劉莊重新拿起硃筆,龍飛鳳舞地批道,“羈侍中廬!”

“傳楊仁!”

“臣遵旨!”

權倌退出,一會帶着高大挺拔的楊仁來到御書房。

“臣楊仁叩見陛下!”楊仁叩頭行禮。

“楊卿且起來說話!”

劉莊也站起身,認真地看着楊仁。當年,劉莊做太子時,楊仁先爲太子洗馬,後因身手不凡,屢建奇功,劉莊將其舉薦給父皇劉秀,劉秀則命楊仁擔任南宮衛士令。北宮修建完畢,劉莊移居北宮章德殿,又命楊仁爲北宮衛士令。

楊仁忠心耿耿,君臣二人情誼深重,無話不談。

“漠北奸細有何動向?”劉莊問。

楊仁道,“稟報陛下,呼衍歷自太史橋之變後,消失了幾年時間。最近又在雒陽出現,行蹤更加謹慎。近幾個月,隨着竇將軍進京,北匈奴似聞到風聲,西域進入河西、中原之商隊陡然增加,其中定然間雜西域、漠北斥侯!”

劉莊並未吃驚,竇固進京,北匈奴如果無所動靜,那他纔會吃驚。

楊仁接着稟道,“據密報,藏匿在河東、河西的漠北斥侯,已與呼衍歷勾搭一起。吾潛匿西羌北海斥侯,亦發現羌胡使者來往密切。這些使者,往往化身商隊,雒陽、三輔、高原、河西,都有他們活動的足跡。右扶風密報,近來進入隗裡之西域商隊,比尋常要多……如何處置,請陛下明示!”

劉莊看着掛圖,目光一亮。石涼案時,時爲司馬的司馬南並無直接罪狀,且他又是伏波將軍馬援門客,劉莊便網開一面。東吾勾連胡人時,隱秘進入破羌城監視、斬殺東吾的竇戈曾密報,當時駐紮在金城郡的雍營,曾與東吾有人員來往。但竇戈當時身在敵後,無法搞清甚至抓獲雍營使者。

按照劉莊平時的行事風格,他斷然會在第一時間處置司馬南,但這一次皇帝卻沉住了氣。司隸校尉部最得力的司隸,原河西大將秋臣之子秋曹,早在當年石涼案發後不久,便已經化身商賈,隱身隗裡縣。這麼長時間,司隸校尉部既未爲司馬南“洗白”,新任司隸校尉華鬆也未參司馬南,說明時機未到!

司馬南雖然是伏波將軍馬援的前門客,但劉莊洞若觀火。前兩行司隸校尉郭霸、王康,均因忌殫司馬南的出身而對雍營司馬南案網開一面,甚至想調回秋曹,讓劉莊忍無可忍,終於毫不留情地將他們送進廷尉府,下了雒陽詔獄,最終都死在獄中!

在關係漢帝國生死存亡的大事上,劉莊法不容情,鐵腕治吏,絲毫也不手軟!

新任司隸校尉華鬆是能臣,他深了劉莊的心思。司馬南既然早有異心,必然會與羌人、胡人斥侯有勾連,而順着這一線索,就一定能找到隱藏在大漢腹地的那個北匈奴“國師”。

楊仁密報的情況,讓劉莊信心增添了幾分。司馬南這塊誘餌果然起作用了,於他斷然道,“抓了一個呼衍歷,還會有更多的呼衍歷來。轉告華鬆,務要密切監視,吾只要那個‘國師’!餘未給時限,彼要有耐心,抽絲剝繭,找到背後元兇!”

“臣遵旨!”

“胡人欲南下,大漢要北征,世人盡知,瞞不了蒲奴!”

劉莊說着,嘆了一口氣又道,“自永平五年以來,蒲奴處心積慮,欲舉國南下,‘牧馬中州’。吾則與彼十年較量,可謂嘔心瀝血。吾十年隱忍,他則欺負吾十年。或許他沒想到,十年來,吾連年大熟,府庫漸盈。而彼連年蝗旱不絕,草木皆枯,牲畜半數死亡……”

“蒲奴有冒頓、老上、軍臣之能,素有中興北胡之志。奈何吾有良臣相輔,全靠衆將效力,‘牧馬中州’已成夢想!蒼天憫吾,衆臣謀國,天地人和,此時此刻,蒲奴或徒嘆天意難違,生不逢時也!”

劉莊豪情壯志溢於言表,言畢哈哈大笑起來,端起御案上的彩繪雲紋漆卮,一飲而盡。

楊仁心裡欣喜,這一年來,他很少聽到皇帝的笑聲。他眼中含淚,低首道,“讓陛下焦心,臣子無能也……”

劉莊擺擺手,忽然又用惡作劇一般的神情,讓權倌將薛大人的奏章遞給楊仁,便笑嘻嘻地看着他的南北兩宮衛士令。楊仁接了奏章正要退出,劉莊又說道,“在此先看一下!”

楊仁趕緊展開一閱,看完,用疑問的目光看着皇帝,“陛下,這……”

劉莊站起身,活動一下手腳,踱着步說道,“一隻猛虎,被吾困於蘭臺近十年。朝廷進入多事之秋,正用人之時也。吾想搞明白,抄書十年,輕狂少年已然不惑之身,可銳氣是否已隨輕狂一併湮沒漫天書簡之中……”

“陛下,臣懂了!”楊仁恍然大悟,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笑道。

這差事楊仁樂意去辦,皇帝這是讓自己去考驗一下班超。如果班超此時已經成爲老氣橫秋的書呆子,則按罪必死。如果他仍是那個勇冠天下的大漢第一劍客,則皇帝非但要赦免其罪,或還會委以重任。

這天晚上,班超從蘭臺下班後,直接策馬到竇府看望竇老夫人。剛進竇府,恰好沘陽公主帶着兩個美麗的豆蔻小女剛從宮中回來,三人正想進入竇老夫人府上問安。兩個女兒見了班超便急急地打了個招呼,道了萬福。

沘陽公主笑道,“仲升,伯度(注:竇憲字伯度)兄弟幾人剛從平陵歸來,吾府中尚有事,一會至老夫人處問安,再與兄長相敘!”

竇憲兄弟幾人從右扶風平陵返回京城,班超聞言大喜,心裡正想過府去看看他們呢。可沘陽公主卻並無相邀的意思,且已經匆匆告辭,帶着修長窕窈、姿容絕代的竇妤、竇洇姊妹,三人款款而去……

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
第三十一章 山河依舊第二十九章 逾牆相約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十二章 思賢若渴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十七章 附庸風雅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五章 夜襲古城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四十四章 壬辰詔令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章 變態死法第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二章 班昭牽線第二十七章 漢廷震怒第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三十六章 私鹽官鹽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十八章 風情文采第四章 御前會議第十五章 險鑄大錯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一章 秘境神技第十七章 血海深仇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十五章 重建都護第八章 西羌使者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十五章 氐池林氏第十七章 書蘅失言第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第二十一章 驚弓之鳥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十四章 全局在胸第二十一章 劇變前夜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十章 祖孫情深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章 兵陷絕境第八章 烏夜有啼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三章 國將生變第二十五章 迂儒蒙羞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二章 背後一刀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五章 崇尚強者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十八章 招搖誨盜第七章 提兵雒陽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八章 重整河山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六章 決戰之前第十二章 軍無戲言第四十二章 孤身逃遁第十八章 挫敗政變第二章 國王未迎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二十章 張網以待第十二章 解憂之後第三十六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五章 兵行險招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十五章 大難之後第二章 江湖盛事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六章 女國歸附第十七章 宰予晝寢第四十三章 偶得匪蹤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五章 馬防徵西第二十二章 溫宿易主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十四章 雨中愁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