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

漢明帝治吏極嚴,可隗裡縣令卻助紂爲虐,放縱大戶巧取豪奪,把精美的五陵原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在京兆尹和右扶風眼皮之下,發生如此大事竟然無人過問,說他們都被矇在鼓裡沒人信。弓家先污馮氏名,後再奪其田,實在可惡。身爲朝廷命官,不管這是不是馮菟家發生這樣的事,他班超既然知道,就不能不管!

班超等不得了,他瞬間便下定了決心。攤開木簡,剛要動筆,班秉、班騶又進來了。原來,他們安頓好班前,又返回了大帳。班秉從袖裡拿出一封帛書道,“尕叔,此次在三輔,吾二人見到了秋曹叔!”

原來,班秉、班騶二人從太華山軍營悄悄來到安陵,但還是逃不出隱在三輔的司隸校尉部別駕從事秋曹的目光。他們歸來前的夜裡,秋曹神不至鬼不覺地翻進馮府大院,命二人捎此信給班超。

“此事人命關天,事關重大,汝二人勿泄秋別駕行蹤!”

班超一邊叮囑着,一邊展開帛書,只見帛書上是幾行小字,“司馬氏與楚王英有染,羌、胡與司馬氏勾連,‘國師’未露身影,吾仍未找到線索。仲升應以弓馮官司爲據,參倒木容轂,敲山震虎。則司馬氏張惶之間,或能露出馬腳!”

班超大喜,秋曹所言與他謀慮大體一致。爲肅清後患,找到隱藏在漢朝腹地的北匈奴國師,司隸校尉部可謂下足了功夫,正在一步一步向“國師”靠近。此時木容轂案爆發,一場政治風暴,定然會震動三輔,也足以令司馬南驚惶!

此刻別部的三百士卒,已經是秋曹的後盾,是皇帝和司隸校尉部手中最重要的棋子。班超決定有所作爲,推波助瀾,先從安陵邑下手,披倒木容轂,來一記敲山震虎。隗裡縣是右扶風的治所,木容轂正法,司馬南定然難辭其咎。假如司馬南感覺到危機,敢輕舉妄動,那麼他的馬腳也就露出了!

當天晚上,班超滿懷激憤,給漢明帝寫了一道奏章,將隗裡縣令木容轂枉法情節一一密報皇上。此奏中他僅參木容轂,未提司馬南一字不是。奏摺寫完,已經五更天了,他連夜派班秉帶人以五百里加急的速度,速遞京城班府,請六叔鄧訓親自直呈聖上。

班秉臨行前,班超爲了確保妥當,又專門給愛妻鄧堯寫了一信,請她督促六叔勿要耽擱。同時,還請她設法爲淳于薊一家申冤。

辦完這一切,天已經是黎明前最黑暗的那一刻了。他心潮難平,便走出帳外,在黑暗中舞了一通鐗,心裡才略微好受些。

本想返回帳內安歇,可雙腿卻不聽使一般,又鬼使神差般地來到宋母居住的大木屋前,來來回回地走了許久。

馮家的遭遇,馮菟嫁人後的辛酸,他卻總覺得自己也是重要原因。或許,當初娶了馮菟,這個敢做敢爲的女人,斷不會如此坎坷,同時馮家也斷不會受到弓家如此這般欺凌。就衝着馮菟當年那份情意,就衝着她已經把他班超當成依靠,他也絕不會再讓她一個女人獨自撐着宋府了。

作爲男人,一個與心愛的女人分離了十年的男人,他心中甚至有一種衝動,真想衝進宋母木屋內,將這個正賭着氣的女人抱到自己帳內,好好地疼疼她,盡情渲泄十幾年分離之痛、相思之苦、相負之情。

作爲漢軍假司馬,心裡再想,在班騶和士卒們的眼皮子底下,他自然是做不出來這種事。別部將來滿編後將超過兩千人,假如自己做出這種事兒,他將何以教化他的部下?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來來回回地走了許久,才怏怏不樂地返回帳內,就這麼睜着眼到天明。

其實,馮菟早就醒了。

她根本就睡不着,班超舞鐗和在木屋前踱步時,她就站在屋門之內。夜晚三匹馬歸營,她就知道班秉等人歸來了。她也一直沒睡,她甚至有幾次走到大帳前,想進入帳內一探究竟。

黎明前,先後有兩撥人馬離營而去。夜晚的太華山下十分安靜,馬蹄的“噠噠”聲極其清晰。馮菟熱淚盈眶,她知道班超終於出手了,馮家有救了!

但她咬着絹布,聽憑淚水長流。此時,她清楚得很,帳外這個傷害過她的男人,是一座雄渾的高山。不管她心中是多麼恨他當年的無情,在世族血腥兼併的五陵原,這個男人都是她馮家、宋家的依靠。

他已經不是當年那個沉默寡言、埋頭耕作、一身泥土味兒的土坷垃,他志如磐石、辦事穩重、有板有眼,已經成爲喪家之犬一般的她馮菟,已不能象少女時代可以對他頤指氣使。

頭部受傷的小廝到底命硬,竟然硬生生地活了過來。她在營中一住數日,這也是她愁腸百結的幾日。潛意識裡,她真想象兒時那樣使使女兒的小性子,然後他會衝進宋母的木屋向她認錯、哄她,甚至收了她。可他卻秋毫無犯,每日都要到宋母屋內問安,當然也順便看望一下她。其餘時間,都在殫精竭慮地訓練他的士卒。

這讓她心裡倍感失落,白天對着關愛他的宋母強顏歡笑,可夜晚卻悄悄淚溼枕巾。自己在他心目中,或許已經不象少女時代那麼吸引人了。他有一大堆美豔的胡姬,一個個風騷蝕骨,哪一個都不比自己差。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窮途末路的落魄小寡婦,還有什麼資格爭寵?

但清醒下來,她又強逼自己與他保持距離。想起兩個小兒,想起宋家兩個病弱的老人,想起宋洪臨死時那不捨的目光,想起宋洪死後自己在他靈柩前暗暗發下的誓言,那顆母親的心又佔了上風。身爲宋家當家人,她強逼自己放下小兒女心思,強逼自己收起對他的思念!

當然,馮菟內心深處,還不僅僅是這些。她還有恨,恨他當初的絕情,恨他眼裡僅有侯門女,而根本就沒有她這個一起長大的妹妹。在他眼裡,或許她只是一個土裡土氣的鄉下丫頭,一個已經生養了兩個小兒、拖着兩個“油瓶”的鄉下寡婦。

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八章 元氣大傷
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十二章 害蟲被羈第四十四章 去太華山第三十九章 泥淖花香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二十章 治疏勒策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十七章 笑擒賊酋第二十三章 雪夜激戰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七章 順手牽羊第三章 仙人指路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六章 防範萬一第十一章 明察秋毫第二章 王者斧鉞第十八章 同病相憐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四章 現世報應第十一章 襲奪王城第三章 尖山遇襲第十九章 悶殺死士第十九章 永平時代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七章 蒲犁鎖鑰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八章 驟奪山北第四十一章 如虎添翼第八章 城破時刻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五章 公開南下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九章 秘襲魔窟第二十二章 疏勒事變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二十四章 令出內廷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一章 虎口脫險第十九章 皮山孤城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三十章 塞外堅城第四十四章 鐘鳴鼎食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二十章 御史自參第九章 慈不掌兵第十章 落難貴族第二十七章 耿恭悒亡第九章 八月整軍第三十章 投石問路第二十章 出尉頭谷第二十章 嫁狗隨狗第三十八章 胡焰獻策第二十二章 先折一將第二十五章 柳中詐降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三章 兩城投敵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十三章 津門血案第三章 太后嚴詔第十五章 地動人怨第十七章 罪當火刑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二章 夫行千里第二十五章 一端累金第六章 死到臨頭第十九章 懿侯後人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二章 蒲類建國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十三章 池中潛龍第二十二章 摸嶺人家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章 且末小城第四章 暗度陳倉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八章 元氣大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