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御賜金匾

就在此時,武威城接替派出的驛吏便坐船趕了上來,“稟報奉車都尉竇將軍、騎都尉耿將軍,五百里加急,漢大使飛馬傳書,班司馬以三十騎焚殺匈奴百三十騎,鄯善國歸順大漢!”

“焚殺?”竇固心裡大喜,耿忠手一擺,驛吏已經飛馬遠去,只留下一團塵煙飛散。“孤身絕地,焚殺百三十騎,定然又是一場苦戰,都尉得一良將,國家得一棟樑也!”耿忠看着遠去的驛吏感嘆地說道。

竇固半晌無言,他是個戰略家,此時想的卻比耿忠要多。他與耿忠並纈而行,良久才說道,“班超在鄯善國已經過了最危險的時候,現在最難的是曹錢,吾大軍班師,呼衍王必再犯。宜禾都尉府孤軍支撐伊吾,怕是要吃大苦頭了!”

耿忠嘆了一口氣道,“曹錢忠勇擅謀,定能渡過難關挺到吾大軍再徵之時。眼下車師前後國已經歸順大漢,且敦煌郡中郎將鄭衆麾下有騎卒三千人,快馬馳援十數日即到,都尉勿憂!”

竇固道,“不可靠的正是車師兩國,如呼衍王再來,定然先逼降車師,然後東向。伊吾廬是夯土小城,是決然守住的……現在就看鄭衆了,如馳援不及至伊吾有失,皇上必殺其頭!”

耿忠問,“都尉,當初如令班仲升守伊吾廬,呼衍王或會無功而返!”

竇固聞言道,“班超手中僅有數千人,如果僅靠守,他也守不住。但如果曹錢是班超,他會放棄疏榆谷,並利用白山地形之利四處出擊,令呼衍王在疏榆谷站不住腳。甚至會擇機奪取並駐軍東且彌國(注:即今烏魯木齊),且會以攻爲守。如此,以天山爲屏障,以車師前國爲糧倉,以天山南北爲戰場,令呼衍王不得安寧!”

耿忠不解,“既然這樣,當初不如緩設宜禾都尉府,待明年秋再徵後……”

“斷然不可,與北匈奴爭西域,伊吾廬是要點,設置宜禾都尉府是大局,是爲前哨也。”竇固搖首道。

今年這個春天,對漢明帝劉莊來說,是即位以來最舒心的一個季節。治黃、治汴前期準備工作,因司空府籌劃得力,諸項進展順利。咋日,他還親到太學講了一天《春秋》,聽講的士子足有上萬人。但咋日雒陽城颳了一夜大風,他也受了風寒,頭昏沉沉的,咳嗽不止。

早晨起牀後,馬皇后親自給他熬了藥喝下,身上稍輕快了些。就在這時,河西捷報來了。“稟皇上,河西捷報!竇固將軍派出使者,鄯善國已經歸順大漢!”小太監尖聲細氣地說完,漢明帝心裡大喜,感冒也好了。

劉莊興奮地問, “竇卿已兵至何處?”徵北四路大軍,勞師遠征,其中三路已經無功而返,唯竇固一路旗開得勝,威鎮西域。他心裡對另三路很惱,便想重賞竇固一路,以激勵士氣,壯大漢聲威。

權倌道,“稟報皇上,竇固都尉已至河東,不日即還京城北營!”

又過了二十餘日,竇固大軍風塵僕僕地進入京師。當天,雒陽城幾乎萬人空巷,俱到城南雒水南岸的驛亭外和大軍回營必經之路,迎接遠征大軍。司徒王敏、司空牟融、太尉趙熹與九卿和尚書檯官員率文武百官,在驛亭舉行隆重儀式,歡迎大軍得勝還朝!

鄧堯和雁旋這天早早起來,命僕人婢女張燈結綵,連院內的大槐樹上都掛上了綵帶,把班府打扮得裡外一新。下西洛整個街道各家各戶,都自覺裝扮起來,連小甫河上的石橋“甫里人家”石欄上都被人掛上了大紅燈籠。幾個大商戶連名請了伎戲班子,欲在當天晚上在班府門前演戲慶祝。

可晌後竇固的大軍已經進入北營了,朝廷的迎接儀式也結束了,並未見班超的影子。一家人望眼欲穿,未等來二公子,卻等來了高密侯鄧震、侍中鄧訓和御史中丞薛池。

“老夫人哪,千萬莫急。採菡吾兒,千萬莫急,千萬莫急。竇將軍已經入朝,朝賀以畢。愛婿身負使命,未隨大軍歸來。他帶着使團,出使鄯善,幾日前已經傳來捷報,鄯善歸順我大漢了!”鄧震上氣不接下氣地說着見聞。樊儇和夜玉都舒心而笑,虞四月趕緊請兩位候爺上坐。倒是鄧堯讓老父這麼一說,很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當天晚上,班超未歸,絲毫沒有影響下西洛一街人的興致,他們鬧起花燈,舞起龍獅、龍船,踩起高蹺,唱起伎戲,熱鬧非凡。班固隆重開宴,招待薛池、鄧震、鄧訓和本街上的名紳、大賈,謝衆人捧場。

此時的班家,出了一個司馬、兩個軍侯,加上班固在朝爲郎,已經渡過了初來雒陽時的拮据日子。班固又將左側一個小院子,全部賃了下來。因爲小魚兒未歸,曼陀葉帶着四個兒女,也常住班府,雒陽帶劍世子們眷護班家,她的腰桿也挺了起來,再厲害的漠北高人,也斷不敢再到班司馬家來撒野!

當天晚上衆人正喝得高興時,宅外響起鼓樂聲,小廝倉皇進來稟報,“奉車都尉竇固將軍、騎都尉耿忠將軍,持皇上欽賜玉匾——駕到!”

小廝話未畢,衆人還未反應過來,一羣人已經伴着鼓樂走進院子,小黃門尖細的嗓音在院內外響起來,“皇上欽賜黃金百斤,玉匾兩塊,御畫一軸,故徐令夫人樊儇率家人接匾謝恩!”

衆人都沒經過這陣仗,班府聞言一時亂了起來。幸好樊儇見過大世面,在鄧震和鄧訓提醒下,趕緊率全家跪接玉匾。班固和虞四月從尚書檯官員來寧手中接過御匾,令人震驚的是,匾不是一塊,而是兩塊。一塊上書“石破天驚”,另一塊上書“教子有方”!

徐徐展開御畫,只見高天幽遠,雪山巍峨,大漠廣袤。一隻凌空展翅的雄鷹,正翱翔在藍天之上,雪峰之間,鳥瞰着蒼茫的大地。這幅名爲《天山雄鷹》的御畫,署名爲“朕與小女致著”。 原來是皇上與愛女泌水公主劉致親筆所著之御畫,皇上如此厚待班家,恩寵盛隆,想想班彪晚年的悽惶,想想一家人亡命三輔時的悽慘,不禁令老夫人樊儇、師母夜玉與舉族女眷都熱淚盈眶!

封了賞金,送別尚書檯官員和小黃門,樊儇才領着家人與竇固相見。竇固身着便裝,與涅陽公主劉中禮一起,先拜見了御史中丞薛池、高密侯鄧震、侍中鄧訓,然後才以平輩禮拜見樊儇、夜玉、虞四月。之所以要再先拜薛池、鄧震、鄧訓,皆因爲十年前竇融大人過世時,鄧震、鄧訓以父輩身份,代竇氏長輩,給衆弔唁人回禮,並以長輩身份主持喪儀,從而幫助竇氏渡過了最大的一個難關。

對竇氏而言,當年歲月何等倉皇,人情冷暖如風刀霜劍。這個恩情竇氏族人將終生難忘,永遠也報不完!

接下來,騎都尉耿忠拜見薛池、鄧震、鄧訓和樊儇、夜玉、虞四月。鄧震激動得老婆縱橫,漢軍北征白山大軍的兩位主帥悉數到齊,這是舉營而出感謝班氏爲朝廷培養出一代將星啊!

衆人至廳堂上按序坐下,班固張羅着欲重新擺宴。涅陽公主劉中禮摟着已經九歲的班雄和小魚兒、曼陀葉的女兒權淑、權妤親熱,見狀說道,“得知下西洛人民自發慶祝,皇上很高興,便賜御酒五十壇。酒菜吾帶來了,舉城歡慶,難忘今宵,讓吾等便一醉方歸罷!”

竇固也說道,“適才我等按皇上旨意,已至郭從事府慰問。吾等喜歸,舉家同慶。可郭從事、班司馬猶在爲國出使,奔赴戈壁沙漠,且甫立大功!怕老夫人思念,吾二人俱來陪老夫人渡過這個難忘的夜晚!”

樊儇和夜玉自然高興不已,想想幾年來的艱辛,止不住流淚不止。鄧堯、雁旋和芙蓉、金杏等女眷或侍婢,更是喜極而泣。曼陀葉也大受感染,想想一家四百餘人被殺,如不是班家護佑,如不是班超威名鎮着,還不知要倉皇至幾時,想想也禁不住淚落。

當天夜,整個雒陽城萬民同慶。爆竹聲、歌舞聲徹夜不息,帝都一夜無眠!

東漢初年,是中國歷史上教化最淳美的美好時代。光武大帝劉秀中興漢室後,又有了雄才偉略的漢明帝劉莊,大漢帝國政風清明,國家百廢俱興,朝野同心協力,人民安居樂業。班師之夜的盛景,就是這一時代的縮影!

……

此時遠在萬里之外的西域鄯善國,班超正迎來漢朝中興後第一個大漢鄯善都尉林曾。

林曾到達驩泥城的時候,最忙碌的是小姑、寡婦二犬。林曾的人馬還未進入驩泥城綠洲,小姑與寡婦二犬便奔出館舍,迎入沙漠十數裡,與林曾和士卒們久別重逢,歡樂、打鬧在一起,親密異常。當初,班超從敦煌郡借出四犬,說好是要還的,現在卻只回來二犬。林曾和他手下的五十卒早已知道小奴、胭脂殉國在白山,見到小姑、寡婦便忍不住淚落,不忍釋手。

但將林曾等人迎到館舍後,二犬卻又回到班超房內,臥在他的案兩邊一步不離。再看班超、淳于薊的神態,絲毫沒有要“還”的意思,弄得林曾與衆卒十分失落,嘴張了幾次,終於還是不好意思提出索回!

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
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一章 張侯謀反第二十一章 劫後重逢第七章 驚鴻一瞥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二章 軟禁國王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二十二章 竇固返京第二十四章 楚楚可憐第三十三章 靜候來客第十四章 夜色闌珊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一章 兵臨城下第十五章 崑崙有變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三章 吾讓汝爽第十八章 活剮仇人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三十九章 河西往事第三十三章 伏擊援軍第十六章 血腥立威第十二章 斷崖喋血第三十一章 遠古時代第五章 回師尉頭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三章 孝武陵前第二十九章 一營惡魔第十九章 乙卯丙辰第十九章 蘭臺事發第五章 焚燬糧營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十二章 鐵血外交第二十五章 尚有一姊第十章 兵發拘彌第二十一章 瑤臺煙雨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五章 提兵北上第五章 穀雨定策第三章 堅守伊吾第四十一章 漢人情懷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十五章 一念之間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十章 觸及靈魂第六章 千古賢后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二章 除痾祛寒第十六章 天理難容第十四章 重現江湖第十七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十六章 北嶺告急第十章 又愛又恨第二十三章 得進掖庭第四十章 一門三將第五章 撫慰公主第六章 夏季血祭第十一章 天下大旱第四章 海底撈月第七章 安鵲傳信第三十章 徐幹娶親第二章 苦盡甘來第三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章 御前大考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八章 暗藏乾坤第二十九章 藝僧討打第四十五章 高臺拜將第二十二章 百密一疏第六章 血腥礪兵第二十四章 夜解迷津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章 班氏任俠第五章 漢宮夜讀第十九章 十三墳崗第十章 直下車師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十一章 二犬資敵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