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決戰之前

等鄧訓衝出大殿後,劉莊看着沙盤上的白山,忽然若有所思地問道,“班超、淳于薊遠在疏勒,別部何人領軍,主將、副將是誰?”

耿秉、耿忠、劉張三人都不敢言,一齊看着竇固。竇固道,“稟報陛下,別部主將爲軍候並代行假司馬事徐幹,副將兼監軍乃軍司馬祭參!”

劉莊皺眉沉吟一會,又扭頭向站在身側的楊仁伸出手,楊仁先進內室,然後提着一柄寶劍出來,並雙手捧着呈遞皇帝。

病弱的劉莊接劍在手,輕撫銅質劍柄上用寶石綴成的日月星辰圖案,和黑色的劍鞘上用金線鏤出的龍形圖案後,他然後起身走到竇固身前,又轉身看着沙盤黯然說道,“吾亦帶劍書生,恨不能與諸君揚鞭策馬,征戰沙場。”

說着,再一次轉身面對竇固,將劍莊重遞到竇固手上道,“將此劍授予徐幹,吾雖不能沙場殺敵,便讓吾之劍替吾多殺北胡!”

竇固跪下接劍,“謝陛下,固代徐幹接劍!別部定以此劍,斬北匈奴人頭顱,立功沙場,報效朝廷!”

劉莊扶起竇固,雙手扶着沙盤,“轉告徐幹、祭參二人,班超之別部,曾讓匈奴人聞風喪膽。要藏得住,打得猛,有我無敵。河西軍戰旗今即鎮西屯旗營戰旗,竇老將軍雖乘鶴西去,然河西軍魂魄尚在!務要打出大漢國威、軍威,務要讓匈奴人聞漢軍之名則魂喪!”

“臣遵旨!”

劉莊返回坐榻坐下,“餘贊同衆卿之謀劃,完全可行。然有幾件事,此戰要有大戰果,大軍集結河西之前,不能泄露軍機,如何才能做到?唔,此事吾來辦……”

他又轉身對剛返回不久的鄧訓命道,“命尚書檯書詔,九、十兩月,北方邊境、胡市關閉,人員許進不許出。沿邊戍卒加強巡邏,凡偷越國境者,殺無赦!”

“臣遵旨!”

“自帶草料、糗糒、淡水,如何能保持行軍速度?”劉莊又看着竇固道,“如何能支撐一場萬里征戰?衆卿莫非有何高招?”

竇固抱拳道,“陛下,此事吾等系學班超司馬。上次白山大戰時,別部將軍糧全部做成烙饃,士卒每人自帶水、精料,可支撐半月之久。此次吾大軍亦採此法,從敦煌郡出發至白山,系從未有人走過之死沙海,約需七八天。進入疏榆谷擊破左鹿蠡王,全程算來不超過十五天,完全能自持!”

耿忠接着道,“只要奪取疏榆谷,糧秣、草料、淡水,均不是問題。後面的大戰,糧秣便能就地籌措。”

劉莊點點頭,又指着疏榆穀道,“當初班超帶別部悄然進入天山,是因彼先行潛入,熟悉敵情。今天,別部要想悄悄藏匿進疏榆谷,需要對地形很熟悉,需要有內應?恨吾只有一個班超,此時這如何能做到?”

竇固道,“陛下,此係絕密!”

劉莊回頭看一眼楊仁,楊仁便將殿內太監、侍婢、宮女,包括夕照在內,全部撤出殿去,僅有侍中鄧訓、衛士令楊仁侍衛左右。

竇固此時才稟報道,“波紹之外刺營有四十一人已先行潛入白山,原伊吾都尉歙渠重傷陷落敵後,爲波紹所救。現已在白山南北建立一支約二百人之敵後斥侯軍。原呼衍部蒲類國尉、疏榆谷鎮守使枯且罕,爲班超策反,以爲內應!”

“另外,呼衍部與左鹿蠡王爭奪疏榆谷,左鹿蠡王又奪車師後國,呼衍勺敗陣。左鹿蠡王最終取得疏榆谷,兩人已經水火不相容。顓渠閼氏秋且是呼衍王勺妹,而左鹿蠡王爲蒲奴單于王子,彼左右爲難,只好居中調停。別部進入疏榆谷前,將得枯且罕接應,進入彼呼衍部屯田營藏匿。而左鹿蠡王在疏榆谷之佈防,已盡爲吾熟悉。”

劉莊恍然大悟,“如此甚好,班超盡得竇融老將軍真傳,原來早已埋下伏子!”

竇固道,“陛下,不僅如此,枯且罕還獻金微山駐屯圖。上次曹錢未得相助,故僅破前營,未破蒲奴單于王營。此次,別部在助吾破左鹿蠡王后,將兵出金微山,破其單于營帳。老營一破,蒲奴單于與右賢王五萬人至,必喪膽而不敢圖疏榆谷……”

劉莊欣慰地舒了一口氣,從窗櫺望向殿外高天白雲和悠悠谷水,嘴裡淡然道,“漢匈相爭已歷數百年,該有個結果了。便按竇老將軍當年所謀,斷北虜右臂,再有三四十年,滅北匈奴爲時已不遠!”

衆臣躬身齊聲道,“陛下雄才大略,北擊匈奴,竟孝武大帝未竟之業,定光耀青史,澤被子孫萬代,功在千秋社稷!”

秘密朝會一直開到傍晚才結束,劉莊心情很好,身體似乎也好了些,與馬後在照園蒲桃架下,設宴款待衆將。

劉莊與衆將一起入案坐定,夕照扶着馬後先入崑崙殿收拾妝容。只到此時,二人才傷心淚落。馬後心裡苦澀,她心憂皇帝身體,一直強顏歡笑。她更知道劉莊心思,或許感覺到自己每況愈下,千秋不遠,劉莊這是要讓她幫助太子,將他未竟的事業繼續下去啊!

天上一輪皎月,如銀盤高掛天宇。殿後樹影搖氤,馬後不敢耽擱過久,便平靜了一下,帶着笑臉重新步入照園。苑內彩燈高懸,廊亭重重疊疊,亭上竹影清風,一派恬靜的皇家氣象。

夕照和權倌則帶着宮人、太監旨酒嘉餚,羞炰膾炙。院邊竹下樂師們已演奏起高雅婉轉的《小雅》。國事已決,帝后與衆臣舉爵共飲,月色嬌柔,其樂融融。

宴後,太監、宮女們上寒瓜。馬後親自操琴,在樂師們的伴奏下演《鹿鳴》。琴音悠悠而起,劉莊興致所至,便親自吹陶壎應和。

夕照則放開歌喉唱道,“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歌聲、樂聲如仙音飄渺,衆臣俱醉了。此時,權倌又帶着一溜太監、宮女端着赤瑛盤上來,置於各案之上。明月如水,衆臣視之,案上彷彿一團紅雲,劉張與耿忠以爲是空盤,便笑道,“帝后是用空盤宴臣也!”

皇帝、馬後與衆臣聞言,都笑將起來。原來赤瑛盤內盛着朱櫻(注:即櫻桃),櫻與盤同色,皎潔的月光下,盤與朱櫻渾然一體,衆臣均以爲是空盤,便一齊笑將起來……

回想到這裡,竇固蒼老的面龐上盪漾起幸福、慈祥的笑容,可淚水卻撲簌簌滾落臉龐。

他感到幸運,身爲戰將,一生得遇一位曠世明主、一位溫淑賢后,這知遇之恩比山高比水長。有他們掌舵,竇固對漢帝國擊破北匈奴這個天敵充滿信心。但他忽然又想起另一件事,心事不禁迅即又默然下來。

陰曆九月二十八日,北征準備已經就緒,漢軍敵後斥侯波紹密報,“北匈奴各部已發現漢軍動向,白山南北大軍雲集,蒲奴單于與呼衍王緊急備戰,南呼衍部集中三萬重兵於伊吾廬與南山口,左鹿蠡王萬五千人屯於疏榆谷,擬與漢軍決戰!”

這一寶貴的消息,令竇固心裡頓時輕鬆了些。蒲奴單于與呼衍王擺出了決戰架勢,但他們防禦的重點是白山以南,漢軍瞞天過海、暗渡陳倉之計,到目前爲止進展順利!

……

陰曆十月十四日,雒陽漢宮。

北宮章德殿寢宮內,明燭高懸,沙漏已報二更,三公與尚書檯衆官已經退下歇息。劉莊臥在病榻上,馬後一直陪坐在榻邊,太子劉炟正坐在案後親自閱讀中郎將鄭衆呈送來的急奏!

鄭衆寫道,“陛下,據敦煌郡斥侯密報:蒲奴單于已得到線報,知漢軍北征在即。現北虜各部均現異動,蒲奴令左鹿蠡王將萬五千人屯於疏榆谷,令呼衍王調駐車師前國萬五千騎急馳伊吾廬,南呼衍部現已在伊吾廬與南山口屯重兵三萬,擬與漢軍決戰。”

“班超將四千疏勒軍與呼衍獗二萬騎在赤河城相持,林曾將於闐國兩萬餘人既防範莎車國,又與南呼衍部大將黎繁一萬餘人隔北河相拒。樓蘭城宜禾都尉曹錢部與蒲類國霜刺部已做好北上佯動準備。徐幹別部已先行北上開路,北征大軍萬事鹹備,即將振旅北上!”

劉炟唸完了,慌忙走到榻邊屏風上掛着的大幅縑圖前看着。明亮的燭光下,躺在病榻上的劉莊臉色蒼白,他睜開眼瞅了一眼縑圖,又睃了一眼躬立一側的老太監權倌。權倌趕緊小聲稟報,“陛下,奉車都尉竇將軍未呈密摺……”

“未呈?”形勢嚴峻,儘管漢朝採取了嚴密的防範措施,但潛藏在大漢腹地的斥侯一定會將消息傳到燕然山。漢軍的北征策略只有帝后與幾位前敵大將知曉,竇固未報,便說明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便說明其已經開始行動!

劉炟看完縑圖轉向茫然地看着再一度閉目養神的父皇,“父皇,伊吾方向,白山南北有虜四萬五千餘騎,吾北征大軍不過萬四千騎,兒臣以爲應再派一將率萬餘騎出居延塞以爲策應。疏勒國方向,班超兵力懸殊,即便林曾守住了于闐,疏勒國必不保……”

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
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章 幽幽漢魂第九章 女王駕崩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十八章 不速之客第十六章 以命擔保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七章 逃過一劫第二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二十章 薄待功臣第二十六章 連坐之法第十四章 無地自容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二十四章 最後通牒第五章 北嶺礪兵第十章 斬蛇滅魔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四章 遺刀還情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第四十四章 竇氏傳人第十五章 爲老不尊第五章 商隊來了第六章 天折將星第三十八章 犒賞勇將第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二十二章 陰盛陽衰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四十章 將星墜落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九章 推行新政第十二章 縫合屍首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十三章 千里東進第十五章 浮屠仁祠第三十一章 枕留餘香第三十五章 別部副將第二十一章 衣鉢相傳第十六章 爆發之前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八章 兄妹重逢第五章 生死旅程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六章 別時亦難第九章 西山激戰第十八章 馮菟被截第一章 驟遇宋母第十章 閉門思過第十六章 胡茄響處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第三十一章 竇固開府第八章 崑崙寶地第二十章 重見天日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十四章 馳援寧彌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六章 烏壘遺恨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二十二章 會商大計第七章 天折將星2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十八章 楚地隱士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五章 家國重託第八章 月黑風高第十二章 奪取盤橐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四十五章 夜宿風口第十六章 尋找公主第十六章 蘭臺書傭第四十三章 出征時刻第二十六章 女人如花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靈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十九章 金童玉女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十三章 另立國王第二十一章 初戰石亀第十六章 納履決踵第二十六章 雪寒風狂第二十四章 莫非爲難第六章 白山潰敗第五章 十年之約第三十二章 賢妻襄助第四章 于闐大捷第六章 君胡不歸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二十三章 鄧女閱典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章 波紹被俘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八章 朝會辯罪第二十四章 金滿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