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虛驚一場

大漢鄯善都尉已經住進驩泥城,鄯善國的安全已經有了保障,國王陀廣伽心裡很踏實,心情也很好。這些天王妃陳穀溫柔如水,夫妻二人恩愛和諧,一雙兒女也繞在膝前,尤其是閨女伊蘭阿翁、父王叫得分外甜蜜,讓陀廣伽舒心透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他親自決定將外交館舍作爲臨時的鄯善都尉府,還很不過意地對林曾道,“吾馬上安排動工,便在王宮西側新建都尉府。最晚明年春,便能讓都尉住進新署!”

剛安頓好鄯善都尉一行,一件棘手的案子又呈現在班超面前。

這天晚上在王宮參加國宴,席間伊蘭與金慄兩位公主情緒低落,鬱鬱寡歡,王妃一邊哄着國王,一邊哄着小女,臉上現出左右爲難神色。班超只以爲伊蘭與國王又在鬥氣,沒想別的,宴畢與郭恂、林曾返回館舍,班秉便通報,“士芤已來館舍,正在司馬房中等候,似有急事求司馬!”

郭恂酒稍大,回去歇息了。班超與林曾進入室內,只見士芤正焦躁地走來走去,一見班超、林曾,便撲嗵跪下,“稟報大使、大都尉,咋日國王否決公主伊蘭之請,已再下口頭敕諭,令伊循州勒令吾家兌現與法師承諾……”

班超不解,“汝兩家,不是已經和好了麼?”

士芤道,“大使,法師陽奉陰違,明着和好,暗裡卻寫信給判長耶科瑟那,告發州長蔑視國王敕諭,幫助漢軍屯人之後。耶科瑟那大人便稟明國王,國王大怒,便否決了公主伊蘭之議,勒令州長限期執行!”

“幫助屯人之後又怎麼了?”班超已經面色鐵青,林曾則聽得是一頭霧水,於是班超便又將此案由來一一向林曾說了一遍。

林曾爲玉門關、陽關守將,通曉鄯善事務,他一聽便明白了,“司馬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耶科瑟那明着是維護國王權威,暗着是對準漢軍屯田後人,實質也是對準吾大漢。由此可見,鄯善國並未歸心!”

班超深以爲然,“都尉所言有理,此事怕沒那麼簡單!”

就在此時,蒙榆、周令二人恰好進來,周令稟報道,“司馬,漢使團來鄯善後,鄯善全國上報至國王裁決共有十七案,遍佈全國各州,被告均爲前漢時的漢軍屯卒後人。漢人屯田後人善經營,一般小有積蓄,鄯善貴族眼紅不已,判長耶科瑟那,鄯善國大法師、鄯善國僧人會首領札禮狸一幫人居心險惡,矇蔽國王,已向全國各州連下九道敕諭,均爲屯人之後敗訴。現在,舉國都看着漢使……”

蒙榆卻道,“漢軍不北征,也沒這麼多屯人之後遭殃,此乃有人操縱國事故意爲之。國王一向有主見,此事不分青紅皁白便判屯民敗,末將覺得蹊蹺,司馬當靜觀其變!”

暗流涌動,漢匈兩國爭奪鄯善,表面上是漢勝,匈奴使團已經被焚殺,但北匈奴在鄯善經營數十年,根深蒂固,以國相婆蔞天爲核心的貴族們,以大法師札禮狸爲首的僧人會,勢力遍及各個階層、各個角落。現在,前漢屯卒後人惶惶不可終日,讓班超不得不正視!

第二天黎明,班超早早送士芤歸去,並讓其放心,漢使團絕不會坐視屯田後人受欺侮。士芤惴惴不安、戰戰兢兢地歸去後,郭恂也起來了,在館舍院中握劍晨練。班超走過去,郭恂練劍時不喜人打擾,只到他一路打完了,作收勢狀,才問班超道,“吾知咋夜士芤來訪,竟爲何事?仍是與法師爭執乎?”

班超便將屯田後人受打擊事,珍重地向郭恂稟報了一遍。郭恂聽了皺眉道,“這個士芤,也忒沒能耐。吾使團即將歸國,偏又生事端。再說,公主已經做主,此事如何還要鬧到王城來?”

班超知他未聽明白,便又敘述了一遍,然後辯道,“非是士芤無能,實是鄯善國內有一股暗黑勢力,心向北匈奴,借打壓屯人之後,對抗國王,令吏民不敢心向漢朝。此事非同小可,末將以爲……”

郭恂打斷班超的話,“本使以爲,鄯善國已經歸附大漢,這誰也不能改變,些許逆流未必能漾起浪花。欲使鄯善人舉國歸心於大漢,尚需時日。漢使團只管兩國媾合,大漢鄯善都尉已經來王城,此事該他管,漢使團不必越樽俎而代之!”

“司馬,末將以爲……”朝食時,淳于薊心裡忿然,擇字抉句道,“不能指望郭使,彼歸國心切,已無心鄯善國事。嚮往大漢者倉皇失措,漢人屯民後人盡遭迫害,鄯善國歸漢還有何意義?此事不能漠視,司馬當爲士芤等屯卒後人做主!”

蒙榆道,“吾看未必,國王廣乃沙漠雄鷹、南道強人,且對臣子、吏民寬厚有愛,不地聽憑國相婆蔞天等肆意妄爲,更不會對屯人之後受冤屈無動於衷!”

雖然班超與蒙榆有同感,但他還是得有所行動。鄯善人以契爲先,契約是神聖的。既然鄯善國僧人會率先發難,那麼便從僧人會入手,打擊貴族與沙門的囂張氣焰,助國王一臂之力!

於是他先對胡焰、周令道,“令汝二人即刻啓程隱秘至伊循,三日內必須回,務要查清伊循士芤案來龍去脈。吾要真情,並有真憑實據。”又對蒙榆、肖初月二人道,“令汝二人秘查國相婆蔞天、判長耶科瑟那、僧人會首領札禮狸大法師等人,務要查清士芤案幕後主使,或其它犯罪證據,時間也是三日!”

當然,班超也做好了更壞的準備。漢使團不過問鄯善國內務,但不代表鄯善國可以在漢朝核心利益上爲所欲爲。如果查明此事背後有國王陀廣伽的一份,便證明其在“向漢”、“向匈”上仍陽奉陰違,與北匈奴勾勾搭搭,那麼班超會越過郭恂,果斷地“更換國王”。王子陀儯還是少年,王族衆人中,惟有公主伊蘭一心向漢且萬民歸心。此時,班超已經暗下決心,萬不得已,就在鄯善國開一個先河,立一代女王!

這三天時間,班超自己則帶着林曾及其麾下五十餘騎卒,一一巡查了驩泥城綠洲。從南河至南山下的弩支城(注:即今瓦石峽古城),兩漢時代的婼羌綠洲面積巨大,是今日的十數倍。水源充沛,可開墾數十萬畝耕地,漢軍只要在此屯田,經營西域可不動朝廷點滴糧慄。

當兩人佇立南山之巔時,林曾曾虛心地道,“司馬即將歸國,如何經營鄯善國,還請司馬不吝直言!”

班超看着腳下的婼羌綠洲道,“林都尉乃比二千石朝廷重臣,班超僅比千石假司馬,都尉不必客氣!”

在漢朝各關中,函谷關等關尉僅食六百石,連居延塞關尉也僅食一千石。但玉門、陽關原來有兩個都尉,因需要獨自抵擋來自西域的匈奴人、西域各國侵擾,因而關尉都是食比二千石,與敦煌太守王遵與中郎將鄭衆俸祿相同,可見其地位重要。

但班超還是直言道,“陀廣伽智勇雙全,心有稱霸大志,早存吞併且末、小宛、精絕和戎盧諸國之心。現鄯善歸漢,吾離開鄯善國,彼則必會在未來幾月動手,都尉可不必阻止。吾使團歸國後,皇上必別遣使團經營西域南線,鄯善爲使團退路、根基,都尉定要善待之!”

林曾頷首,“司馬言之有理,吾爲陽關和玉門關守將,嘗望千里流沙思念舊時屯田西域繁榮之景。今吾大漢中興,理當演孝武大帝時故事,重新經營西域,恢復大漢版圖!末將定不負司馬重託,定謹慎謀劃,善自經營。如朝廷識人,通西域人選惟司馬也,曾盼望在司馬麾下並馬同儕、立功西域!”

“都尉言重了,班超假司馬也,那堪重任?”林曾貴爲兩千石大將,他的話讓班超惶恐,便自謙道,“餘觀此地地形,如北匈奴西域都尉府率于闐人來攻,陽關漢軍救援不及,都尉不必硬頂,可攜陀廣伽退至南山之上。山上有湖,有山巔草甸,生存不難。于闐人勞師遠來,呆不長久。待陽關漢軍援軍至,將軍可揮師下山,南北夾擊,彼則必敗矣!”

“司馬妙計,此極好退路也!”林曾高興地道,“吾將秘使人經營山上,既可存糧,又可爲退路!”

三天時間很快過去,另一條戰線上,隱秘探查迫害漢軍屯田卒後人案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着。胡焰、周令二人接令後便快馬越過王城至伊循城間的百十里沙漠,於傍晚時便趕到伊循城,但眼前的景象卻令他們一驚!

伊循州州兵已經羈押了菩達伐摩法師與寺院僧兵,伊循州漢軍屯田後人卻無一受害,案件進展與士芤稟報的完全不一樣,漢使團完全是虛驚一場!

原來,伊蘭公主與漢使團離開伊循後,幾天內王城一點動靜沒有。就在這時,耶科瑟那判長的口信來了,言北匈奴使團已至鄯善國,國王不敢悔婚,必逼伊蘭公主重新返回北匈奴王庭。“法師可借僧人會名義,處罰屯卒後人,在伊循州樹立僧會至高無上之權威!”

菩達伐摩法師收到判長口信後,他便開始緊急籌備。他正準備驅寺院僧兵逮捕士芤一家,並由僧人會審判定罪,王城卻突然傳來匈奴使團被漢使團焚亡、鄯善國重新歸附漢朝這二件驚天事件。大驚之餘,他不得不停止行動,準備看看風向再說。

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
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禮第二十三章 老謀深算第四十章 三輔事變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十九章 再嫁小叔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三章 羣狼畢至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十二章 死士傳信第二十二章 進入伊吾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二十三章 何罪之有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十五章 再犯于闐第三十九章 求見聖上第十一章 女中豪傑第十六章 賴丹之後第三章 百年樹人第二章 劫後餘生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十六章 蟄伏西城第十七章 知性女人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七章 舉國之恥第二十章 陰陽相濟第一章 長亭驚馬第三章 馭人之術第二十三章 鐵腕平叛第十二章 囂張漢使第三十八章 骨肉親情第十四章 膝血銘誓第二十三章 籌毠百年第四章 河西陣圖第十六章 傳見國王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二十六章 天山雄鷹第二十五章 全軍傾覆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六章 帝求良將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二十四章 精絕小城第十八章 引敵入甕第十六章 新君即位第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一章 弱冠而孤第二章 清算舊政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三十章 再埋禍端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三十九章 亡羊補牢第二十四章 焚姑墨倉第十六章 死士情懷第六章 東勒浮屠第三十一章 主帥纛倒第二十五章 沁水公主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三章 救婢立威第三十二章 樓蘭綠洲第二十六章 烏鞘嶺內第七章 天心難測第三十一章 奇恥大辱第三十八章 血色長夜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二十八章 空手奪刃第十章 狼行千里第十一章 華山遇襲第二十五章 開刀問斬第二十六章 綁架國王第三十六章 成大事者第二十七章 除惡務盡第十一章 驟羈兜題第三十三章 礪兵國策第三十七章 巨孝還齊第十二章 初見小宛第二章 步步驚心第三章 玉門重地第六章 御前咆哮第十二章 哭祭孤俠第二十章 雪夜出使第一章 風瀟瀟兮第二十章 嬌俏憐人第二十九章 冒險收屍第十六章 漢苑定策第三十七章 權氏資軍第二章 西池密報第六章 絕域孤城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十章 高舉上坐第十二章 重椎金微第十七章 兄弟鬩牆第四十一章 竇融仙逝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二十六章 運籌帷幄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