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書傭帶兵

本來這是一次例行的帳議,耿忠要點評各部訓練情況,結果帳議一開始,校尉劉萊帶頭,將校、司馬們便都將矛頭對準班超,羣起而攻之。

渠耆和班超惡鬥一場後,兩人惺惺相惜,已成了摯交。而趙統原就是竇融河西軍後人,且與班超有舊。此時二人聞衆將言,都難過地低下頭,微微嘆息搖頭。

竇固帳下舉行帳議時,堂下中間是一個大沙盤,文武各站一邊。武將在左,文官在右。左邊兩列,前一列以屯騎校尉、也是先鋒渠耆爲首,各營校尉、副校尉按序站立。後一列,則爲各營司馬或軍侯。右側也是兩列,前一排以長史黃坫爲首,中軍從事們依次站立。而後一列,則爲中軍的各掾吏。

班超雖然是假司馬,比各營的司馬還要低一級。但由於他是一個部的主將,故也站首排將校列末尾。他的身後,便是各部司馬和資歷高的軍侯。面對將校、司馬們的攻訐,面對對面長史、從事們神情複雜的目光,他羞憤交加,面色酡紅,無言以對。

官署內班超受到非難,帳外班秉、班騶和三位軍侯,也受到各營軍侯們攻擊,雙方吵成一鍋粥。如果不是在中軍官署前,以班騶性格,怕是要動刀子!

竇固穩坐帥坐之上,不發一言。耿忠側向坐,見衆將校們怒不可遏,便說道,“班司馬,汝有何言?”

班超出列,面向中郎將和騎都尉,咬着牙擡起腦袋,直視着耿忠一字一句說道,“都尉,皇上給北軍三年練兵之期。超願立軍令狀,三年之內,定讓別部成爲一支可用之軍!”

說完,班超便回到軍列中,一言不發了。

完了?一點歉意都沒有?牛皮似乎大了些,就這一幫稀稀拉拉的兵油子,你班超又有何能讓其成爲可用之軍?衆將都愣了一下,迅即一片聲討之聲。

黃坫出列,面向兩位主將抱拳道,“中郎將、都尉,別部成軍後,班司馬已懲戒害羣之馬十數人,言班司馬放縱士卒似有不當。吾觀察過別部,班司馬乃竇融老大人之傳人,系沿用河西軍之法在調理老兵。練兵方始,此時言別部不能練成,未免過早!”

孫喆出列直視着黃坫道,“長史此言,系偏袒班超。‘河西軍之法’?當年竇融大人麾下軍容整肅,河西軍軍威浩蕩,將校士卒大氣如虹,令匈奴人聞風喪膽。還未免過早?請問長史,河西軍如與別部相同,竇老大人又如何能拒敵於塞北?!”

二人一爭辯,各將與各位幕僚們均一一加入戰團,很快便變成了旗幟鮮明的兩派,吵得不可開交。此時的班超,恨不得地上有一條縫讓他鑽下去,他乾脆鐵青着臉,一言不發。心裡卻在暗暗起誓,一定要帶出一支響噹噹的別部,給竇固大人、給自己爭口氣!

等將校、司馬、從事、掾吏們吵得差不多了,耿忠才擺擺手,衆人迅速安靜下來,只聽耿忠說道,“此事不必再議,軍令狀更不必了。望班司馬約束所部,整肅軍紀,抓緊訓練,不負皇上重望!”

“都尉,如此縱容,本將不服!”

別的將校、司馬心裡雖然不滿,見騎都尉在和稀泥了,也就忍了一口氣。可校尉劉萊剛直不阿,見狀便梗着脖子抗議道:

“自跟隨竇將軍西征燒當羌以來,十年時間,除邊境小戰不斷外,本朝未對外用兵。軍無律則令不行,令不行則戰必敗!現兵心已散,軍紀廢弛,將不知兵,兵不識將,如不整肅軍紀,吾軍何以爲戰?!如都尉如此放縱屬下,必將有損北征大局,本將將直接上書皇上!”

劉萊是宗室子弟,是功臣之後。其父是光武大帝麾下大將、武威將軍劉尚,在戰隗囂、公孫述和平定西北羌族和西南夷等大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劉尚率軍平定南郡蠻夷叛亂,在沅水(注:即今湖南省沅江)陣亡。

劉萊是劉尚少子,性情耿直,眼裡從來容不得沙子。但這番話,顯然太重了,似有不敬之嫌。他是竇固的鐵桿老部下,擅智謀,勇不可擋,是一員能獨擋一面的驍將。此時,別部的亂象讓這位出身高貴的大將忍無可忍,便直接頂撞起耿忠,非要處分班超。這一幕令衆將震驚,便都一齊看着竇固。

衆將在爭吵時,竇固根本未加理會。他一直直視着堂中間的大沙盤,他的思緒一直放在三年後的那場大戰上。此時聞劉萊言,便微微皺着眉擡起頭,只是淡淡地瞅了劉萊一眼,便又重新看着沙盤。

劉萊心裡的氣雖然憋着難受,但見竇固分明有不悅之色,便也只好將怒氣嚥下,不敢再吱聲。

耿忠卻對劉萊笑道,“劉校尉忠心報國,此情可嘉。三年之後,是非自然曲直!”

但事情到底未完,劉萊還是直接上書漢明帝,揭發了竇固、耿忠縱容假司馬班超,致使北軍別部軍紀鬆弛,士氣低迷。到底漢明帝是一代明君,且君臣一心,他是太瞭解竇固與耿忠了。誰也不是天生便可爲將,班超新入軍中,竇固、耿忠一生帶兵,定然有辦法來點撥班超。

因此,收到奏章,只是看了一遍,便無語地扔到一邊!

竇固和耿忠得知劉萊上書皇帝告狀,並未往心裡去,他們也沒有恪意訓誡班超。班超能忍受得了衆將的白眼和嘲笑,但竇固和耿忠爲他頂着巨大的壓力,讓他心裡惴惴不安,覺得應該向主將表明自己的心志。於是,他以要兵爲名,走進了耿忠的大帳。

“都尉,我的兵呢?”

耿忠似乎早知班超要來討兵,或許他正等着班超上門好長談一次呢。於是,聞言便放下手中書簡,壞笑着說,“不用急,先帶好現有的三百人,便能有三千人!朝廷訓練員額總數爲二萬餘人,分成四處訓練。三年後到涼州,與郡兵混編後出征。屆時吾一個不少汝的,定然讓別部滿編至兩千人以上!”

“爲什麼現在不給,士卒現在在哪?給吾將提前將其訓練成猛虎……”

“吾也想現在即訓練士卒,可沒法給啊,都還關着‘訓練’呢……”

班超看着一臉詭秘的老將軍,一時摸不着頭腦,“關着?在哪關着,吾親自去接!”

耿忠哈哈哈大笑起來,笑畢捋着長鬚道,“汝接不了,吾也接不了。有的人現在未犯事,還未關。有的人已經犯事,便關押在京師和全國各州郡縣二千餘所監獄死牢!”

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九章 慈不掌兵
第十七章 隱秘戰線第九章 威服於闐第二十三章 慎之又慎第十章 飢餐虜肉第二十五章 果斷出手第四十三章 魚兒心機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四十二章 帝哭竇府第五章 漫漫駝道第二十五章 秋風自憐第三十一章 客棧歷險第二十三章 千鈞一髮第二十一章 生不逢時第十五章 圍殺斥侯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二十八章 四姬可食第二章 樓蘭驚變第二章 因果相報第二十四章 閃擊燕然第二十一章 抽薪之策第十四章 耿恭自薦第十四章 土崩瓦解第三十四章 膽大妄爲第十七章 舌戰衆將第一章 突出重圍第三十章 鷂自投羅第四十章 另尋明主第六章 相思最苦第八章 天折將星3第九章 無雷降魔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十八章 起兵大計第二十一章 關中田舍第十八章 薩滿女巫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三十六章 再得大將第八章 柳中踣陷第二十六章 生死邊緣第四十七章 雄關要塞第三十四章 氣勢磅礴第七章 刑卒往事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二十五章 禮遇王妃第二十章 不速之客第七章 國王不拜第三十七章 致命節點第十一章 天兵驟至第十五章 母儀西域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九章 烽煙四起第十五章 羊狼對決第一章 焚姑墨倉第十七章 插翅難逃第十九章 黃沙南望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二章 廷議辯決第十八章 心有靈犀第九章 黑臉男人第二十五章 冷節遺芳第四章 大漢副使第四十四章 風雨飄搖第十一章 鐵血雄師第四十五章 販而復國第十章 慘絕血戰第十八章 謀刺班超第二十八章 羈至帝都第八章 斬殺巫師第四十五章 醉生夢死第二十二章 廷議對決第二十一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一章 大案驟發第四十五章 物歸舊主第十六章 野蠻生長第二十一章 揮軍出關第十三章 高原武士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後第九章 罰充蘭臺第三十四章 西池顱觴第二十五章 詔令歸國第四章 鄭衆出使第三十一章 兩心相映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二十四章 壯士末年第二十四章 帝都名媛第十六章 帝國誓言第十五章 盟約分贓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三十一章 爲救吾嫂第十四章 智斬東吾第十四章 王妃不語第十七章 西山歷險第四十六章 生命垂危第二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七章 勢均力敵第十五章 憐香惜玉第二十四章 橫掃千軍第九章 慈不掌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