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會元誕生

貢院之內,主考的房間裡,本科兩位總裁官對面而坐,在他們面前的公案上,十幾份卷子並排放着。作爲規格最高的考試,彌封謄錄都是必行之舉,但是對於主考這一層,想要知道某些卷子出自何人之手,並把特定人員的卷子掌握在自己手裡,卻也不是什麼難事。

在第一場結束之後,同考官翰林中書李鬆年便歷轉各房,把指定的卷子蒐集到手,直到三場考完,這些特定考生的硃卷都已經放在了主考面前。這種操作當然大違科舉體制,一旦事發很可能遭到處置,但是到了萬曆時代,體制對人的約束力,已經大不如前。

在另一個時空中,萬曆三十八年狀元韓敬,其師湯尹賓當時擔任同考官,就公然越房搜卷,到各房裡尋找自己弟子的卷子,並且在其他房考師已經罷黜的卷子中將之找到。與各房互換闈卷,把自己弟子錄取,又強行請託時任主考的禮部侍郎蕭雲舉把本該罷黜的韓敬點爲會元。

其實就像范進所想的那樣,由於會試的考官彼此相熟,日常難免有公務或私人往來,比起鄉試來更容易串通作弊。李鬆年作爲同考官,權力並不比湯尹賓遜色,背後又有着真正大佬的支持,是以做這種事完全沒有壓力。

這份考生名單,其實也來自上方授意。除了李鬆年外,考場內的提調、監臨等官員都得到了命令,知道該怎麼配合行動。這些本該負責保證考試製度正常運行的人親自下場舞弊,所謂的規矩或是防範手段,也就如同名伎的小衣,起不了多少防護作用。

與一般人想的不同,這些特意被找來的卷子並不一定代表着錄取,只是確定其處於可控狀態中。其中有幾個名字固然是要保證過關,但也有幾個名字必須罷黜。下達命令的人本身,並不是官場中人,主考官可以當其說的話爲命令也可以完全無視。再者縣官不如現管,如果作爲主考的兩人不理會這種告知,完全憑自己心意去選才,其他人也沒太多辦法所想。

可是話說歸說,事情怎麼做就是另一回事,爲了國家選賢而犧牲自己前程者總歸不多,即使真的存在,這樣分不清輕重的人在當下也無法做到會試總裁官的地步。像是張四維、申時行兩人之所以能放到主考位置上,與他們較爲溫和的脾性就有很大關係。張江陵並不需要一個耿介之臣在上層位置上與自己爲難,尤其是總裁官這種崗位,用人標準第一條就是聽話。

申時行年輕時被自己的老師袁偉鎖在屋子裡代寫青詞,寫的不合意就要推翻重寫,經常一餓一天連點心茶水都沒有。堂堂翰林受了這樣的虐待,卻從不出什麼怨言,就知其是個隨方就圓的麪糰性子。不會鼓起勇氣與人爭什麼,心裡有什麼不滿,也都會消化下去。

張四維則與申時行差不多,其出身山西豪商之家,本身沒有多少紈絝性子,人很隨和。因爲腹笥極寬,被同僚稱博物君子,自身才學是有的,但是也不曾恃才傲物,始終是個好好先生。對於上面的安排,或許有自己的意見,可是讓他們真的去抗爭,就未必有這個膽量。

兩人的性情溫順,不會忤逆誰的意思,只是作爲文人,衡文過程中見獵心喜是難免之事。申時行擺弄着眼前文章,很有些愛不釋手,

“鳳磐兄你看,這文章的用典和骨架都是極好的,在這科的卷裡,其實要算上品了。若是依我看來,起碼也是個二甲。就這麼罷黜,未免有遺珠之憾,你說若是請首揆親閱,會不會起愛才之念?”

張四維的年齡比申時行大九歲,中進士的時間也比申時行早九年,是真正的前輩。其和張居正是同榜進士,於朝堂上亦是這位江陵相公得力部下。在不久之前,其剛剛升爲東閣大學士加禮部尚書銜,作爲羣輔輔佐朝政。

雖然誰都明白,張四維入閣無非是張居正對外使用的障眼法,表示自己沒有獨霸內閣,內閣的運轉很正常,張四維只實際惟張居正命令是從的應聲蟲。可即便如此,東閣學士這類身份總不是假的。又有着同年的關係,只要自己循規蹈矩,安心當好小妾羣輔,未來升個次輔大有前途。是以申時行想要保人,也要先找他拿主意。

張四維微合二目,似乎睡着了,對於申時行的問題沒做答覆。直到申時行又說了一次,他才睜開眼睛,看看申時行。

“臨川湯義仍的文字,自然是極好的,瑤泉你衡文的手段,我也是知道的,這文章就不必看了,總是不差。拿到首輔面前,肯定也會支持瑤泉,認爲此子當中,還要誇獎你老兄慧眼識英。”

申時行一喜,“鳳磐兄,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陛下尚未親政,一切還是要以元翁之令行事,尤其你我總裁官的位置是元翁定的,我們惟有認真辦差,不使明珠投暗,方對的起元翁造就之恩。若是你看湯義仍的文章確實好,我便陪你去一次相府,在元翁面前力陳,保下這湯某的功名。”

申時行本意是想讓張四維出頭保下這名爲湯顯祖的才子,畢竟他的文才擺在這,有眼睛的考官都能看的出,這人應該是中的。把這樣的人刷下去,固然在士林裡可以想到辦法交代,自己的良心,卻還是過意不去。

可是張四維這一句話,就把鍋又甩回自己身上。張居正是自己座師,爲人又一向強勢。在他面前,自己只有聽沒有說的份。這一科讓自己擔任總裁,就是好多收一些有用的弟子門生,爲將來做官鋪路,對自己有造就之恩。如果爲這點事惹座主生氣……似乎也不大值得。而且張四維不肯牽頭,自己一個人又能否說服首輔,也沒什麼把握。

就在他權衡之時,張四維又道:“瑤泉,時間不等人啊,若是在一份卷子上耽擱太久,對其他考生就不公平了。咱們還是看看幾份中試的卷子爲好,雖然到了會試的就沒有文墨不通之人,但小心使得萬年船,還是仔細些好。當年武宗朝,有進士搞混了四科十哲,優卷刊行爲天下笑柄,惹得個落第學子寫了顏淵告狀文譏諷官府,當時的考官可是丟了好大的臉。我輩也當引以爲戒,多謹慎些爲好,免得讓元翁蒙羞。”

申時行張張嘴,卻見張四維已經拿起一份卷子在看,自己也只好把湯顯祖的卷子放到一邊,落入罷黜的那一部分。

老實人不代表沒立場,申時行雖然原則性差點,但總歸是書生,把這麼一份好文章罷落,情緒上很受了些影響,一時看不進去文。過了好一陣,才把注意力放回眼前的考卷上,略看幾段說道:“這廣東范進的文字倒也不惡,未必輸給湯顯祖。不過,他的名字元翁未曾提過……”

“至少也沒人說過,不讓范進中試。”張四維笑道:“正如我方纔所說,我輩既爲總裁,就該用心衡文,爲國家選賢。范進的名字雖無人提及,但是其獻牛痘方以及金雞納之事,京師何人不知?眼下元翁用人,不尚輕談專講實幹,似範退思這等人正合大用。若是因爲考官一時疏忽,而至名落孫山,不但百姓不服元翁那裡怕也不好交代。他老人家不止一次說過,爲官者心中要時刻裝着百姓,以百姓之喜爲喜,以百姓之惡爲惡。這話不是我們隨口說說就算的,辦差的時候,也要如此想才行。所以這樣的人,即便沒有人要我們關照,我們自己心裡也得掌握分寸,要順應民心。再者,他的文字確實是好的,這也不算我們徇私。”

申時行對於范進的文字並無意見,可是卻有自己的丹心,猶豫道“範退思文字雖好,可是坊間似有物議……”

“坊間物議?自入棘闈,內外消息隔絕,坊間有什麼傳聞,我倒不曾聽聞。瑤泉兄不知從何處能聽到坊間之議?你是個老成君子,千萬不要聽那些差人胡言亂語,他們這些小人最會捕風捉影顛倒黑白,我等衡文必有定見,不可爲外人蠱惑。以文論文,我看范進的文字足當中試。”

貢院不是世外桃源,即使主考官自己出不去,總有士兵供應食物,衙役採辦物資。這些人來自民間,於市井消息所知甚多。兩人的家僕都會代替主人向這些兵士打問情況,外間那些謠言,他們其實也是聽得見的。張四維這樣的說法,等於擺明了耍賴。其出身豪闊,自然不會被金錢收買而動搖,也不曾聽說其與范進有私交,兩人一個山西一個廣東,更是沒有鄉誼。幾方面的可能都被否定,申時行心裡疑雲更盛:這范進到底是誰的門路,居然能讓張四維下這樣的力氣保他,倒是要仔細些。

申時行對范進沒有意見,也不會刻意爲難他的功名,只是有些擔憂道:

“那些人來意不善,是存了心與范進爲難的。如果讓其中試,只怕這些人會鬧……”

“鬧就讓他們鬧!咱們一不貪贓,二不得賄,俯仰無愧於天地,有何懼哉?本次會試舉子上千,大家的才學所差無幾,何人中試本無定規。只要我們錄的文字不差,誰又能說出我們的不是。瑤泉且看,範生的經義本就不差,更難道者,就是二場三場的文字,也極爲用心。時下學風浮躁,舉子只重首義,首義之重前三篇,餘者根本不在意。範生肯在後兩場的文字上用心,足見制學紮實,能歷實務。眼下學子多尚空談,不務實際,正該推幾個范進這樣的人出來,正一正學風。我想元翁那裡,也必會認可我的看法。當然,這只是我一己之見,若是瑤泉覺得他的文字確實有何不妥之處,亦可圈點出來,我們再商量。”

與張居正的霸道不同,張四維說話做事,總像是個有些膽小的老實人,聲音不大,口氣上也比較隨和,大多是抱着商量的態度。眼下說這件事的時候,也不是要挾或命令,而是與申時行商量着辦的。

兩個老實人碰到一處,倒是不會起衝突。是以張四維這番話說完,申時行並沒有還口,而是沉默片刻道:“鳳磐兄高見,小弟自愧不如,那就把范進錄了吧。”

“好,既然瑤泉也同意,那這份卷子就算錄了。”張四維笑了笑,在范進的卷子上便寫下了中字。申時行此時也想明白了,即便會試自己錄了湯顯祖,到殿試時有張居正攔在那,其名次也不會好到哪去,或許還是讓他這一科落第,對他纔是最好的結局。至於范進……

文字倒是不差,也足堪中試。但是坊間謠言,范進與張居正之女有染,這樣的人放到殿試裡又當如何,選其中試到底是愛還是害,卻是難以得出結論。

張四維不管其怎麼想,已經看起其他的卷子,對於罷黜的卷子一律不看,只認真的看着那些必中的關係卷,尋找着是否有破綻。看着他如此行事,申時行心內頗爲佩服:鳳磐兄老成持重,滴水不漏,倒像是個做閣臣的樣子。

時間一點點消失在人生的長河之內,當二月二十七的夜晚終於降臨時,貢院之內,各位考官冠戴整齊,準備寫榜。至公堂內燈火通明,差役們臉上也都帶着笑容。這些人從不同的渠道,都已經拿到了不菲的賞金,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當榜文寫好後,搶在前面把某人是否得中的消息報上去。

幾位考官的心情也大多是喜悅而興奮的,黑夜即將過去,曙光就在眼前。不管考試的過程裡如何辛苦,只要會試別出大紕漏,於考績上就是重要一筆。再說一口氣能收這麼多門生弟子,光是年節孝敬便是很大一筆銀兩,這份好處同樣也是落在了實處。

一如鄉試,會試同樣是先寫第六名,然後一個個寫起,前五名留到最後從後往前寫,名爲倒寫五魁。

一個個考生名字唱出,隨後由報喜人跑去舉人所在寓所報喜討賞,從這一刻起,這些被叫到名字的人,一隻腳已經踏入了大明官場,成爲了整個帝國牧守者成員之一。但不管未來命運如何,至少在其金榜題名這一刻,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爲幸福的人之一。

張四維臉上不喜不怒,表情高深莫測,讓人猜不透其想法。他的心思其實並不在貢院,也不在揭榜,而是落在了范進身上:

這書生的關係到底在哪裡?從席舍圖的事看,張居正肯定還是心裡向着他,但若說在會試上徇私也不太像,遊七吩咐名字時,並沒提過這個人。可是自己每頓飯都有範魚,在考試之前,又有宮中太監來向自己遞話。最讓人吃驚的一點,就是來遞話的太監居然分屬兩個不同系統,一個是馮保部下,另一路則來自皇帝身邊,是皇帝身邊親信。

這兩路人馬關照一個人,這種事還是第一次發生,這樣的人情自己是不能不做的。既要賣面子給馮保,更要賣面子給皇帝。是以這次不但錄了范進,更給了他這麼一個名次……

雖然眼下天子未曾親政,天下人都以張居正馬首是瞻,可是皇帝總有一天要長大的,到那個時候……他一定會記得誰尊敬他誰又不拿他當回事。

除了這一層,更讓張四維感興趣的就是范進。廣東亞魁也好,牛痘也罷,在他眼裡其實都不算什麼。於京師這個舞臺上,也稱不上什麼了不起的光彩。就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子,居然能驚動到天子以及馮保,足見其不簡單,這樣的門生自己不收更待何時?

腦海裡無數念頭轉來轉去,最後則落到了紗帽衚衕張宅。從席舍安排看,張居正對這個謠言女婿也並非恨之入骨,是以自己這次的安排不但不算得罪他,還算是對他大爲有利,依據自己對張居正的瞭解,他心裡肯定是很滿意這樣的安排,不會生氣。盤算半天張四維發現這次安排確實稱的上八面玲瓏,不得罪任何一方,心中便徹底釋然,只等着鬧魁拜榜。

這時,已經到了鬧五魁的關節,差人們更換了嶄新的蠟燭,圍着考官們準備大鬧一番,一個個名字揭曉。倒寫五魁,先念的名次最末,後唸的爲先。五魁中最後一個便是張二公子張嗣修,看到這名字,幾個考官會心一笑,彼此心知肚明。有這個二公子開頭,將來自己的子弟想要中試,便也順理成章,是以張居正這次讓兒子中試的行爲,不少官員表面憤恨,內心倒是暗爽。

而在貢院之外,一羣準備去報喜的公人,則全在等待着會元的名字。每有一個考生中試,其名字就會寫在紙上通過門縫遞出來,靠這個名字去報喜,就有一筆賞金可拿。依據名次不同,獎金高低有差,會元的賞金,無疑是最爲豐厚的一個,是以門外圍的人格外多。

等到最後一個小紙條遞出,幾個差人你爭我搶幾乎動起手來,其中身材最爲魁梧的差人練過少林功,身手格外利落,一推一搡,幾個同僚被紛紛打開,他一把抓過紙條展開一看,隨即就喊道:

“搶什麼!老子不是吃獨食的,我說給你們聽就是了。”

公人們停止了打鬥,全都看着他,只見這公人扯開喉嚨用足力氣大喊道:“本科會元,廣東南海范進!”

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着鼻子走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應第三百二十九章 激流勇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二十五章 鏢局藍圖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洛的下馬威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佛郎機人的進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書信,兩樣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客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給一個機會(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七十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上)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五十四章 矛盾激化第十章 刁民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四百七十章 千金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報冤第四百二十一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三百零一章 合縱(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會試(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甜美果實(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三百一十二章 掃地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狀元(上)第八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中一舞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還不清的債(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宋家麒麟兒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九十章 殺豬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石二鳥(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困境(上)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三百一十五章 喪報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願做冰人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三十章 縣試(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
第一百五十九章 十面埋伏(下)第二百三十章 幕後黑手第二百七十九章 暗訪第二百九十九章 牽着鼻子走第一百八十八章 張千金的決斷第三百三十七章 天人感應第三百二十九章 激流勇退第五百三十三章 初會鄭洛第五百二十四章 謀事(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三十四章 用心良苦第二百二十五章 鏢局藍圖第三百四十五章 初次奏對第三百六十七章 佳話第五百三十二章 鄭洛的下馬威第八十七章 根由第三百三十一章 巫山神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佛郎機人的進攻第三百九十八章 一封書信,兩樣心思第一百二十六章 貴客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四百五十八章 範氏新政(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再給一個機會(下)第二百四十二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三百七十章 細思往事心猶恨(上)第二百五十章 相府偷會(上)第七十三章 考覈第一百零五章 烏雲蓋頂第五十四章 矛盾激化第十章 刁民第一百四十二章 強援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一百九十二章 威風八面張千金第四百七十章 千金賞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口氣一盞燈第五百四十九章 賣破綻第四百七十七章 春景(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有冤報冤第四百二十一章 拜師第二百二十二章 甜蜜之旅第三百六十八章 榮升第三百零一章 合縱(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小寒(上)第二百一十四章 祥瑞第二百六十五章 門生與座主(上)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二百五十四章 會試(上)第四百五十二章 甜美果實(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一百三十五章 海珊第三百一十二章 掃地出門第一百九十三章 武狀元(上)第八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一百七十七章 風中一舞第三百一十三章 高拱出局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四百一十五章 還不清的債(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既做師孃又做鬼(下)第四百八十六章 宋家麒麟兒第一百九十一章 魏永年的真性情第四十二章 普法(下)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事(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膽大包天範退思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八十二章 王穉登的美人計(中)第二百零八章 白門鳳四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二百二十七章 夜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範氏新政(上)第三百零七章 反戈一擊第九十章 殺豬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石二鳥(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兩難抉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困境(上)第十七章 打蛇隨棍上第三百二十四章 帝心飄搖第三百八十二章 翻江水與燎原火第二十四章 新居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九十九章 招安(上)第二百八十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章 同居長幹裡第三百一十五章 喪報第二百三十二章 周進第五百九十七章 旭日(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賀禮(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願做冰人第五百零一章 大婚(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場第四百二十七章 吏員的傳家寶第二百零二章 猙獰第四百九十九章 舊情難忘第三百七十四章 好兆頭(下)第三十章 縣試(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三娘子第四百二十五章 治水之議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段 (上)第二百六十八章 提前殿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