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湖南攻略

對於湖南,復漢軍可是一直虎視眈眈,所謂的湖廣湖廣,沒有湖南豈能稱廣?如今的復漢軍雖然已經幾乎全據湖北,可是論起戰略縱深而言,依然欠缺了許多。

而湖南一地,對於復漢軍的誘惑簡直是難以想象的,特別是佔據的湖南,整個南方的棋局就又不一樣了,繼續南下可以拿下兩廣,西進可以直抵四川,東出也能佔據江淮,沿江南下可攻安慶江寧。

換一句話來說到了這一步,真正佔據主動權的反而是復漢軍,清廷必須調集重兵才能實現圍追堵截,嚴防死守,可目前清廷哪來的重兵?又何談處處防守?到了這一步,原先寧渝的計劃就可以開始進行了。

望着這廣袤的天地,寧渝輕輕吐了一口氣,笑道:“從今日起,我軍將會進入一個新的局面。”這番話說得衆人心坎裡去了,終於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瞭。

“既然有白蓮教在北方擋住來自河南方向的清軍,我軍便可主動出擊,趁着清軍主力尚未集結完畢,特別是京師的八旗火器營和陝甘的馬隊還未到之前,先拿下湖南,繼而攻向江西,威脅清軍江南。”

對於這番策略,寧渝是有充足考量的,在此時的清廷版圖當中,什麼雲南、貴州、廣西、廣東,都屬於化外之地,根本無足輕重,想要在南方打痛清廷,就必須要從兩個方向出發,一個是湖廣,關係到清廷的糧食,另一個就是江南,關係到清廷的錢財。

如今已經拿下了湖廣,只要再拿下江南,清廷的龍脈基本上也就斷了。任誰來都無力迴天,而且歷史上也證明了,太平天國起事之後,拿下了清廷的江南,卻沒有拿下湖廣,以致於出來了一幫子湖南人,硬生生把天平天國的大勢給打沒了。

雖然說太平天國自己也是作死,可是從這點也能看出,湖廣在當時之所以人脈鼎盛,跟湖廣本身的資源也有關係,所以這一戰,復漢軍是絕對不能輸的。

崔萬採也站了出來,表示認可,並且說道:“拿下湖南一定要速戰,否則一旦持久於我軍不利,江西安徽兩廣四川的清軍恐怕都會涌過來,到時候我軍的局面會更加複雜了。”

這南方的綠營合計加起來足足有二十萬餘人,拋去湖廣的八萬人,至少還有十五萬左右的綠營,散佈在各地,這些人雖然戰力低下,可是隻要運用得當,照樣能成爲拖死復漢軍的一招狠棋。

儘管寧渝很不想承認,可是不得不說,目前的復漢軍的狀態,跟初起的太平天國的差別並不大,清廷恐怕會提前把團練這招給祭出來,到時候這仗就麻煩了。

寧渝又接過了話頭,手指點在了嶽州方向,“此戰重點便在於嶽州的兩萬清軍,我將親率第一師將其滅與此地,寧樞密副使率領二師自宜昌南下,沿途攻佔酆州常德等地,並伺機截斷嶽州守軍的後路。”

此時的寧忠義已經補爲樞密副使,他輕聲道:“少將軍,這酆州常德等地恐怕甚爲空虛,而嶽州的清軍此時嚴陣以待,不如咱倆換換?”這話的意思,卻是嫌棄其他地方的清軍都不夠他打的了。

寧渝輕輕搖頭,隨後道:“咱們現在就在跟清軍賽跑,看是他們先滅掉白蓮教,還是我們先拿下湖廣,因此你這一戰需要速攻,任務並沒有你想得那般輕鬆。至於嶽州的清軍,我料理他們不算難。”

笑話,一萬裝備齊全的近代化火槍兵,打兩萬羸弱不堪的清軍,簡直不要太容易了。

寧忠源也是點點頭,手指點着輿圖,說道:“若是能夠抓緊時間拿下長沙,則我軍的局面就徹底打開了,到時候康熙老兒怕是急的跳腳。”

只要一想到全據湖廣後,海量的人才和錢財都將會涌入到復漢軍的口袋裡,就讓衆人感覺到一陣口乾舌燥,雖說大家拋家舍業的幹反清的大買賣,可並不是純粹的義舉,這發財纔是要緊的大事,如果拿下了湖廣,再下江南,簡直就是海一般的富貴。

寧渝又指着在湖北周邊的省份上畫了個圈,望向寧忠源等人,凝重道:“即使有了白蓮教,最多也就是拖住河南的綠營,而這些其他省份的綠營恐怕會齊攻湖北,若是再加上京城的八旗火器營和陝甘的馬隊,這一戰還需要大都督坐鎮指揮!”

“等我軍全據湖廣,順江而下直撲安慶時,這些綠營恐怕就坐不住了,若是能打到江寧,則湖北危局自解,我軍也將會迎來一個新的局面。”

目前的局面,對於復漢軍而言就像拿着最後一塊錢去參與博弈一樣,是真的不能輸,輸一場就完蛋,根本沒有承擔損失和風險的能力。只有將這次的綠營攻勢瓦解後,則後續南方將再無低手,遲早都能收到復漢軍的口袋裡。

寧忠源也輕輕點頭,這番計略本來就是他同意的,他對自己並不擔心,可是對於寧渝卻不免帶着父子親情的擔憂,實在是在此之前,都沒有人敢像寧渝這一般,想出這麼大膽的戰法。

“我軍六個師十個團,合計六萬五千人,你們只帶走了兩萬人,給我卻足足留下了四萬五千人,我有什麼好擔心的?清廷敢再來,打回去便是了。”寧忠源卻是一臉的輕鬆,他出自清軍,自然更不怕清軍了。

新上任的守備第二師副師長嶽凌峰和守備第三師參謀長許明遠對視了一眼,從對方的目光當中都看出了一絲驚駭,自從打下了湖北之後,這兩名被俘的清軍將領便投靠了復漢軍,當然也被授予了高位,一個副師長,一個參謀長,在目前的復漢軍體系當中,也算位高權重了。

令他們感到驚駭的一點,正是如今的復漢軍的那股子雄心壯志,敢於以四萬新練之軍應對至少十萬以上的綠營大軍,這是何等的氣吞如虎?至少在曾經的綠營當中,是沒有人有這樣的勇氣。

嶽凌峰有些拘謹,輕聲道:“大都督,若是清軍來伐,我軍當以何戰略應對?”正所謂運籌帷幄於千里之外,廟算能夠決定一場戰爭的成敗,自然需要問清楚。

許明遠同樣微微點頭,如今他們既然已經投了復漢軍,自然是希望復漢軍是越來越鼎盛的,如果復漢軍敗了,像他們這樣的叛將的結果只會更慘,不由得不仔細起來。

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
第三百九十四章 軍校始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撤軍第二百三十一章 戰康熙(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祭祀崇禎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九十章 收買人心第五百八十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百五十二章 義陽三關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三百零九章 立國稱制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四百八十六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一百八十一章 生或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九)第三百九十六章 西南風起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四百八十八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八)第三百三十二章 玉石俱焚第八十二章 波瀾第四百六十章 難當的大清官第二百四十七章 跑或降第三百一十八章 授勳定銜第二百七十八章 壓榨殆盡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一百四十七章 何爲臣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慘烈搏殺第七十一章 忍耐第四十二章 兩淮鹽商第三百五十九章 攻惠州第二百七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三百三十九章 多走走,多看看第七十七章 大勝第二百九十四章 修撰明史第四百五十四章 天命昭昭第二百二十一章 誰不想活?第四百三十六章 反擊開始第三百四十五章 掌控基層第三百一十九章 光明大道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十章 匯通錢莊第三百零一章 復漢軍在行動第四百七十三章 大決戰之再戰寧錦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三百八十七章 科技飛躍第一百四十二章 打還是不打?第九十三章 仙桃營第四百九十一章 出關!出關!第五百六十二章 炮兵對決第二百五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四百四十九章 割讓領土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五百五十四章 噶爾丹策凌的奮起第三百三十三章 誅清逆,平人心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一百六十七章 生死搏殺第二百九十六章 龍興之地第四百零三章 上當了第八十六章 西攻南守第三百八十四章 御前會議第五十六章 密謀第七十二章 擴軍第五百六十一章 九死一生第四百七十四章 大決戰之雍正吐血第五百一十三章 不許將軍見太平第五十七章 拿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財政賦稅第十八章 收徒第四百五十一章 聯合大義軍第四百三十章 俄人來使第五百一十四章 封國之道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五百一十二章 分封建國第三百八十章 日本故人第一章 夢裡夢外第一百四十九章 穴地攻城第一百六十一章 一日破城第五百三十三章 海上霸權第四百七十六章 大決戰之漢臣處境第二百三十三章 戰康熙(三)第三百章 浙江呂家第二百二十章 奔襲北硤關(三)第四十章 出鞘第一百八十八章 臨戰大祭第四百一十章 平定西南第三百一十一章 你來當皇帝第四百二十二章 對薩摩藩之戰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八十九章 初戰第一百零七章 勳陽府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決戰之血雨山海關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一百四十四章 功夫高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