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

深夜的汴京城依舊能看見路人匆匆的身影,那些青樓楚館固然是笙歌不絕,酒樓飯莊同樣也是生意興隆,時常可見不少穿紅着綠的女郎穿梭其間,甚至還能看見不少佩魚的官員倚紅偎綠**灌酒,真是逍遙自在風流倜儻,端的是京城天子腳下。

臨街的八仙樓二樓雅座包廂中,幾個年紀不一的官員便正在那裡一邊喝酒一邊聽曲,其中兩人正忘情地打着節拍的時候,突然,大街上傳來了幾聲叱喝,不多時,又是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恰恰蓋過了那曲調的最**。

“這大半夜的,是誰那麼放肆?”一個官員被擾了興致後立時火冒三丈,立刻把頭伸出了窗外,只見一輛兩匹馬拉着的馬車飛一般地在青石路上駛過,帶起了一陣轟隆隆的聲響。待看清那兩匹拉車的良駿之後以及那招牌式的馬車時,他一個激靈便把頭縮了回去。

“鄭兄,怎麼回事?”旁邊一個官員原本也想探出頭去罵一嗓子,此時見對方如此不覺有些奇怪。”半夜三更縱馬飛馳,這似乎是和慣例不合?”

要知道,大宋雖然沒有宵禁之說,但歷來的規矩是入夜之後馬車必須緩行,除非是遇到邊關軍情或是需要連夜進宮請見的情況方纔可以破例,如今這馬車的聲音聽上去竟比單單騎馬更快一些,自然令人感到無比。

“那是聖上賜給蔡相的兩匹御馬!”鄭居中滿心的閒情逸致被這輛馬車全都給攪了,坐下來仍覺得心不在焉,但轉念一想←便將目光朝一旁地張康國掃去。”張相,莫非宮中有什麼大事?”

張康國這些天早已經感到位子不穩,在政事堂理事的時候←甚至能感到別人的目光都帶着一縷譏誚′說他盡力在趙佶面前擺出大公無私地模樣,奈何君王並未對他另眼相看。久而久之,他心中的驚疑早已不是一星半點。此刻蔡京深夜進宮,肯定是有什麼要緊地大事,可若真的如此,爲什麼就沒人來通知自己?

他正在那裡患得患失。耳邊便傳來了一句適時的解圍:“張相,既然蔡相已經進宮去了,那麼,你還是先回去吧,若是宮中傳旨的人在府中找不到你,免不了又是一場麻煩。”

“嗯,不錯!”張康國終於從恍惚中回過了神,見旁邊官員都看着自己,立即恢復了一貫的鎮定,自矜地點頭露出了一個微笑。”若是諸公不在意,我便先告辭了!”

然而,張康國匆匆趕回府中時。卻得知根本未曾有半個人前來找過他,別說是宮裡地人,便是那些前來請託辦事的人也沒有。見兩個門房畏縮不堪的模樣,他不由感到氣不打一處來。雷霆大怒地發作了一陣之後便氣呼呼地把自己關進了書房,就連平時最寵愛的兩個侍妾在外呼喚也不理會。

獨自坐在案前,他皺着眉頭苦苦思索着自從進入政事堂之後的種種情形。不錯,他能夠在三年間竄升到現在的位置,蔡京的提攜佔了很大的因素,但是,論文采論謀略論治國之才,他張康國哪裡就輸給了蔡京,爲何要一輩子仰人鼻息度日?看到蔡高兩人分庭抗禮把持政事堂,他直覺地認爲,趙佶是因爲想給蔡京找一個制約方纔把高俅提到了現在的位置,而眼下蔡高合流,那麼自己便有機會成爲舉足輕重的一個砝碼。正因爲如此,他纔會奮力表現自己,誰料到這一切竟會造成現如今舉步維艱地困境。

自己真的猜錯了嗎?這個質疑只是在腦海中一閃便立刻被張康國抹去了,不對,自己決不可能看錯,似蔡京那樣一個會攬權的人,身爲君王不可能一直忍受下去,那麼,是自己表現得太過急躁?想到高俅每逢看自己時似笑非笑地表情,他不由生出一絲明悟。論寵信,恐怕天下人誰都比不上當日在潛邸時便和趙佶亦師亦友的高俅,而那個人能夠一直沒有去觸動蔡京的位子,顯而易見是沒有找到機會,倘若自己能夠……“相爺,相爺!”

好好的思緒被人打亂,張康國登時大怒,不耐煩地怒吼道:“我不是吩咐過了嗎,就是天塌下來也別煩我!”

門口那人彷彿是被張康國暴怒地口氣給嚇住了,許久才放低了聲音道:“相爺,是宮中來人,說是聖上……”

聖上兩個字尚未說完,張康國便一把拉開了大門,臉上已經是一片平和,看不出有任何痕跡,眼角甚至還流露出一絲疑惑:“這麼晚了,宮中怎麼會有人來?”“小人樑師成見過張相!”樑師成疾步上前深深行了一禮,賠着小心說道,“聖上有命,詔張相立刻進宮。”

張康國上下打量了樑師成幾眼,發現依稀在福寧殿見過此人幾次,不由留上了心,但口中絲毫不露。”唔,你稍等片刻,我換了衣服立刻就來!”

誰料他這句有心的試探之語卻並未帶來任何後話,樑師成只是略略躬身,竟是根本沒有什麼事急從權的表示,讓他大爲失望。用最快的速度換上了一身官服之後,他便匆匆登上馬車往皇宮行去。直到進了禁中,他方纔若有所思地道:“聖上連夜召見,可有說所爲何事?”

“張相恕罪,小人只是奉旨行事,別的一樣不知。”樑師成低垂着眼,面上不露絲毫異色,見張康國似有不滿,他方纔低聲道,“小人只知道蔡相公和高相公是最先到的,後來元度相公和阮相公也來了,一直在福寧殿沒有出去過。若是讓小人瞎揣摩,大概不外乎是外邊的軍情。”

見問不出什麼有用的消息,張康國不禁愈發感到心情沉重。西夏掠邊?不可能,這是常常都有的事,不值得大驚小怪。那麼,是遼國撕毀盟約入侵?也不可能,如果是這樣,決不會拖這麼久才召自己入宮。究竟是什麼事?

見張康國滿臉不得勁地進了福寧殿,樑師成方纔冷笑了一聲,剛纔的卑微之色無影無蹤。從外表看上去,他身材高瘦膚色白皙,除了沒有鬍鬚之外,也算是一表人才。

只可惜自己生來命就不好,否則,至少也應該是……他搖搖頭把一堆胡思亂想都趕出了腦海,又想到前幾日和那個人見面的情景′然前時遭貶,但他好歹是讀過書認得字的人,不過多花了一點功夫送了一份天寧節賀禮,同樣哄得君王讚賞連連,這樣看來,若是再有人幫一把,自己應該很快就能夠擺脫賤役了。

張康國一進正殿,便瞧見蔡京高俅蔡卞阮大猷四個人面色陰沉地站在那裡,本能地感到事情不尋常。果然,當他趨前下拜行禮之後,起身之後聽到的第一句話就險些讓他一個踉蹌摔倒在地。

“連夜找你來,是因爲宮中傳出了饜鎮之事。”趙佶見張康國神色大變,便目視蔡京道,“元長,你對賓老說說吧,朕已經不想再多費口舌解釋了。”蔡京當下躬身答應,然後便將事情始末原原本本地對張康國說了一遍,既沒有添油加醋也沒有少掉任何細節,末了才轉身向御座上的趙佶一躬身道:“聖上明鑑,我朝自開國以來,後宮從未有過饜鎮之事,安知不是閹宦或宮人故意陷害皇后?皇后母儀天下從未失德,對後宮諸妃一向是溫恭賢德,對諸皇子也同樣一視同仁,若是爲了區區指斥而有所加罪,恐怕會讓禁中人心惶惶。”

趙佶依舊臉色鐵青,他和王皇后夫妻多年,雖然並不喜歡這個只知道賢良淑德的皇后,但是,明面上卻仍舊保持着相當的敬意,而這一次的事情,無疑讓那本就不十分深厚的感情出現了一道深深的裂痕。剛剛,召見三位宰臣,任何一個人都一口咬定不會是皇后所爲,他的懷疑也已經有所鬆動,只是,在重重對皇后發了火之後,倘若一點都不追究,他豈不是大大失了顏面?

作爲第一個被召入宮密談的人,高俅早就無心再勸解什麼。爲此事廢后是絕對不可能的,要知道,王皇后既沒有善妒,所生的又是嫡長子,平時一舉一動更是深合禮法,在這次饜鎮之前,就是最苛刻的臣子也找不到什麼錯處。倒是這件事需要往深處思量,明知扳不倒王皇后還偏偏要這麼做,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還是根本就是蹩腳的把戲?

張康國終於從第一時間的極度驚愕中反應了過來,這一次,他當然不會選擇和蔡京唱反調。”聖上,蔡相所言正是臣想說的,皇后乃後宮之主,自從冊後以來更是未曾言行有失,怎麼可能會行巫蠱之術?依微臣看來,定是後宮有人想要趁機圖謀不軌,才暗中指使人陷害皇后。聖上,此事事關宮闈,若不嚴加徹查,恐怕會引來無窮後患,依臣之意,便應當從皇后和諸妃宮中查起。”

原來如此!高俅終於恍然大悟,心中涌起了一股深重的寒意。原來,這一招不是什麼黑虎掏心,而根本是隔山打牛,以王皇后的恬淡和與世無爭,沒有人會把主意打到她的頭上。那麼,那矛頭指向不是最最受寵的鄭貴妃便是育有一子的王德妃!

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6章 重操舊業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33章 大行善舉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9章 風波再起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8章 擊掌爲誓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9章 信口開河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8章 初識童貫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9章 信口開河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6章 忠心見疑第28章 威逼利誘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章 大遼密諜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
第39章 公平交易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36章 百官上壽天寧節第35章 爲明志試探兄弟第6章 重操舊業第17章 探病情言語摧心第38章 興學校各持己見第17章 師徒重聚忙密商第36章 通訊息英娘求援第40章 入京城朝局初定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8章 天寧節舉國同樂第33章 大行善舉第7章 球社之爭第32章 弱質女流撐殘局第40章 連暗示好事第9章 風波再起第7章 訪相府撞破玄機第32章 結姻親各有喜憂第18章 喬遷之議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33章 兩虎相爭趁虛入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4章 今日騰達會當時第19章 動亂序曲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6章 燕小七單身歸來第36章 忖得失童貫棄子第24章 微服行驟聞噩耗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27章 會遼使舌戰探心第10章 尋藉口官家教子第3章 錦繡帕內含玄機第39章 蔡衙內志在都堂第24章 聞絃歌不知雅意第22章 疑霧重重第5章 巧時機雙雄聚首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19章 處心積慮圖上進第22章 曾布回朝第33章 初交涉互探底線第15章 球場驚變第2章 貴婦雲集閒話多第32章 游上海兄友弟恭第27章 爲家族父子反目第36章 毀祠堂義憤填膺第6章 各逞機心爭鬥忙第28章 擊掌爲誓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9章 信口開河第10章 一網打盡第16章 面君王一唱一和第22章 懼降罪蔡攸求父第20章 希晏訪王厚問策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8章 初識童貫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6章 陰差陽錯巧結緣第10章 謁見太后第27章 下湟州語論進退第26章 遼金間宋何偏綺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15章 貪得無厭成禍因第31章 送使節左右爲難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35章 慰孟後官家疑心第19章 動亂序曲第7章 亦真亦假無需辨第1章 病勢沉內外憂心第32章 盛勢出巡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4章 觀全局謀定後動第15章 昔日雛鳥已輕鳴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10章 病西施沉痾得解第38章 杳貓膩蹤影既現第10章 爲夫郎妻妾費心第4章 觀互搏巧言激將第25章 議出使天子阻行第24章 血肉之軀困堅城第36章 蒙聖恩漸生異心第6章 查弊政文武合力第29章 信口開河第40章 得家書兩女定策第35章 王府大變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29章 爲伐夏再起爭端第26章 忠心見疑第28章 威逼利誘第21章 相聚入雲第19章 東邊寥落西邊喜第17章 弄雀鳥偶遇外戚第14章 守株待兔擒正着第2章 大遼密諜第2章 家家有本難唸經第35章 莽天子誤打誤撞第30章 劫國寶上下震怒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