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40)



“排座,任務完成了吧?”

“應該是完成了。趙參、秋隊,小陶,老石頭、泥鰍他們,嘎崽子,應該都衝出去了。”

“任務完成了,無壓力了,真好啊。”

“嗯,真好。”

“今天是個好天氣。”

“嗯,藍天白雲,像北平的天,像泰安的天。”

“也像嵩山的天。”

“西安的天。”

“潮州的天。”

“弟兄們,咱們頭頂的天,是中國的天,藍天白雲,朗朗晴空,這就是中國的天。北平的,泰安的,嵩山的,西安的,潮州的,不管中國哪個地方的天,都該是朗朗晴空。咱們就是要去給老百姓打出一片朗朗晴天來!也許今天咱們都會倒下,可是,嘎崽子出去了,咱們團留了種子。咱們到了閻王老子那裡,還是能聽說的,咱們的團,又會重新建起來。另一幫跟咱們一樣敢跟小鬼子刺刀見紅的生性爺們兒,繼續爲了咱們的百姓去打仗,直到把侵略咱們的鬼子全部趕出中國,直到給咱們中國的老百姓,打出一片大好河山!”

“排座,你想家嗎?”

“哪能不想啊。”

“俺也想家。”

“爹孃,兄弟姐妹,故鄉熱土,哪個是我們捨得離開的?咱們打這一場仗,爲了咱們的後輩別像咱們這樣。”

“是啊,排座,別讓那些後生仔再遭咱們這樣的罪啦。”

書蟲子和老兵們聽見遠處日軍一陣高過一陣狂熱的吶喊。書蟲子說:“鬼子追不上趙參他們了,就要拿咱們來泄憤了。”

趙驢兒說:“這幫驢熊是來讓咱們過槍癮的!”

書蟲子:“弟兄們,這高地上多得是子彈,別再省了,記住,賺夠了,再死。”

衆人迴歸到各自的掩體中,兩個高地上的輕重機槍和步槍,所有黑洞洞的槍口全部指向遠處狂熱的日軍。

大冢真一和渡部純當然明白,美國間諜是從他們手裡溜走的,他們難逃其咎。所以,在逼迫第三小隊上下發動自殺衝鋒的同時,他們兩人緊緊跟在第三小隊的後面衝鋒。此舉不是爲了督戰,而是爲了讓他們自己在戰鬥中陣亡。至少這樣,他們尚能保住一點點體面。

一直跟隨大冢真一和渡部純爬山涉水、風餐露宿、連續作戰的海軍陸戰中隊,現在更沒有不跟着衝鋒的道理。至於木下大隊主力,本來就是幫忙擦屁股的,這時同樣被用來擦屁股。木下大隊的炮兵力量已調整好諸元,只等着時機成熟就將那兩座被中國人佔據的高地轟成火海。

木下國二郎心裡想:“可憐了我的第三小隊,他們真的不該就這樣毫無意義的死去……”

迎接衝鋒日軍的,是密集的彈雨。之前佔據高地的日軍已將陣地構築得極爲堅固,再加上凌團的臨時修復加固,此時彷彿兩隻縮成團的刺蝟,別說把刺蝟吞下去,就算想撕下一塊肉來,也要被放足了血才成。

不斷有日軍倒下,不斷有日軍撲上。雙方的距離在不斷拉近。日軍畢竟人多勢衆,中國人的兇猛火力漸漸被分散了。

日軍最先攻上了右翼高地,守衛高地的中國士兵面對蜂擁而至的日軍沒有絲毫懼色,挺着明晃晃的刺刀與日軍纏鬥成一團。終究兵力居於劣勢,右翼高地上來自中國士兵的反擊漸漸變得微弱。然而,右翼高地的中國守軍沒有一個人後退。刀槍如林、彈雨橫飛、堆滿屍體

的右翼高地,在最後一個保衛者陣亡前的一刻,猛然的一陣劇烈的爆炸。那是中國兵早先預備給日軍的“大禮”——由遠控擊發裝置控制着的一箱迫擊炮彈。右翼高地最後一個保衛者陣亡前的一刻,引爆了這箱炮彈。劇烈的爆炸波及了半個高地,二十幾個日軍飛向天空……

右翼高地淪陷,左翼高地面臨了更大的壓力。

日本人集中兵力和火力對左翼高地進行越發瘋狂的進攻。

四面八方都有日軍的衝鋒狂潮。中國人的槍管打紅了,子彈行將告罄。隨着一聲吶喊,左翼高地上開始往下瘋狂地砸手榴彈。此起彼伏的爆炸,日軍的殘軀和肢體四散飛舞。中國軍人的正面猶如修羅場,隨處可見日軍扭曲的屍體。

渡部純早在凌團的第一波彈雨潑下來時就中了三顆機槍彈,他的整個腹腔被打空了,上體和下體僅僅連着幾根筋肉。

大冢真一,則是在手榴彈雨的轟擊下陣亡的,變成了一百多斤的肉餡。

第三小隊全滅,海軍陸戰中隊折損過半。但是,日軍佔有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好多日軍踩着同伴的屍體終於撲上了左翼高地。中日士兵混雜在一起,用最原始的手段互相廝殺成一團。

高地上不斷騰起大團大團的血霧,那是與對手同歸於盡的中國士兵,他們力竭後,當日軍刺刀還不及送入他們的胸膛時,他們拉響了藏在身上的手榴彈,把自己和周邊的日軍全部化爲紛飛的血雨。

木下國二郎終於拔出指揮刀,高聲道:“看來,我們用不上炮兵了,諸位,開始進攻!”

副隊長趕緊攔住木下,說:“木下君!請不要急於攻擊!”

木下國二郎詫異地看着副隊長,副隊長說:“木下君,這本不是我們的戰爭,是大冢和渡部這兩個傲慢的傢伙強行將我們帶入了這次死亡之旅!第五小隊全部玉碎,第三小隊全部玉碎,第一小隊也在前段時間的圍剿中傷亡過半,都是這次死亡之旅造成的!我們本沒有必要這樣拼命。這一切,都是大冢和渡部造成的!他們根本沒把咱們當成同袍,他們只希望讓我們去消耗那些瘋狂的支那人,再用咱們的鮮血,去書寫他們的豐功偉績!難道不是嗎?第三小隊有什麼錯?爲什麼要擋在他們之前參與這場自殺式衝鋒?”

木下怒道:“這是帝國的聖戰!我們是奉天皇之命作戰的帝國武士!”

“木下君!在這場該死的攻堅戰中,命令咱們第三小隊發動自殺式衝鋒的不是天皇陛下,是兩個傲慢驕橫的海軍呀!”副隊長鼓足了全部勇氣,說:“我們,只是在給海軍那幫傲慢的傢伙擦屁股!他們有了天大的失誤,我們要幫他們彌補!木下君,我請求立刻對那兩座高地實施炮火覆蓋!讓那兩塊該被永遠詛咒的地皮徹底消失。我想,也唯有這樣,才能幫海軍那幫笨蛋徹底掩蓋住他們愚蠢的失誤!”

木下國二郎仍在猶豫,副隊長的嗓門更大:“那兩座高地上已沒有第三小隊將士存活!迎擊帝國軍攻擊的左翼高地上有更多重慶軍在抵抗!希望木下君,大隊長閣下,能夠以大局出發,對高地實施炮火覆蓋!”

木下國二郎不再猶豫,他大吼:“瞄準左翼高地,開炮!”

木下大隊的迫擊炮接連向天際拋出彈丸。那一聲聲怪吼傳到修羅場一般的高地,久經沙場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員立刻明白髮生了什麼。有人大吼:“木下大隊在幹什麼?我們在高地上……”

話音未落,炮彈砸在高地上爆出無數殺傷破片,附近的人化爲碎肉,稍遠一些的人變成漏勺。

攻上凌團陣地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員一時間陣腳大亂,一些人不再與中國士兵纏鬥,忙不迭地轉身就跑。而那些還沒死的中國士兵,能動彈的就在被炸死前把住機槍狂掃退卻的日軍,不能動的就躺在地上,等有日軍要跨過他逃命時一把抱住日軍的腿,任憑日軍如何掙扎、毆打就是不鬆手,直到木下大隊的炮彈把自己和日軍化爲一團紛飛的血雨。

木下大隊的迫擊炮很明顯在實施瘋狂的火力覆蓋。目力所及的地方,一片火海。到處都有四散橫飛的碎肉,到處充斥着震耳欲聾的爆炸聲;絕望掙扎的日軍,放聲慘笑的中國士兵,戰場之上一切的一切,說不出的怪異。

戰出一身傷的書蟲子、羊蠍子、趙驢兒、三道疤等人,在這猶如世界末日的場景中,不約而同喊出一個字。每一名有骨氣的中國軍人都會在反侵略的殺戮戰場上喊出這一個字。這個字,飽含着中國軍人對侵略者的憤怒和刻骨仇恨。殺。只一個字。喊着這個字,衝鋒。喊着這個字,搏鬥。直到戰死之前,仍在喊,這一個字。

凌團的老兵們,在炮火中暴起,在炮火中衝鋒。他們衝入了火海,追向狼奔豕突的仇敵……

炮火停息了,佈滿殘肢斷臂的左翼高地上再無活物。

中國軍人的喊殺聲,彷彿仍在日軍耳畔迴盪。

1942年1月15日,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日軍退回進攻起點。

中國軍隊保住了湖南重鎮長沙,但發生在三湘四水地區的中日鏖戰,遠沒有結束。

1942年2月中旬,逃脫日軍追殺的陶斐終於登上回國的飛機。任務完成了。參與任務的大多數人沒能活着看見勝利的一天。但是,所有人都堅信,勝利一定屬於正義的中國人民。

新四軍忠武縣大隊二中隊輾轉歸建,在此後的抗日戰爭中逐步壯大。他們活躍於敵後戰場,像一把鋼刀插入了日軍的後心,給日僞以沉重打擊。

1942年秋,重慶一紙調令,在西南某處整訓的某步兵團劃歸駐印軍建制,即刻飛躍駝峰進入印度境內的蘭姆伽基地換裝。在趙姓團長的率領下,這支步兵團乘坐美國援華航空隊的飛機,開始了異國遠征。他們在印度境內接收全套美裝,成了國軍中首批美械團,正兒八經的嫡系頭牌主力。

1943年,這個團跟隨駐印軍經由緬甸開始了回國的漫漫征途。一路過關斬將,殺敵無數。雖然這個團變成了全副美裝,由美國教官手把手教導了美式戰法,作戰人員也由原來強拉來的目不識丁的壯丁,變爲了志願從軍的知識青年。但與其他美械部隊不同,他們仍沒有忘了這支部隊敢於刺刀見紅的老傳統。他們仍然敢於像他們的前輩那樣,跟日軍刺刀見紅。

最終,這個團打回了祖國大陸。

抗戰勝利後,該團被調往東北進行所謂的“戡亂”作戰。

1946年,在趙姓團長的率領下,該團宣佈起義,加入人民革命陣營。後該團被整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他們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和湘西剿匪。1950年,該團參加抗美援朝,是首批渡江的志願軍尖刀部隊之一。

這個團的大號,叫出去也許不帶響。可若是說起凌團,沒人不朝這個團豎大拇指再說一聲“真漢子夠尿性”的。

(本章完)

初戰浴血(22)黑土地血殷紅(1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2)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3)華北血拼(12)黑土地血殷紅(32)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5)鏖戰三湘(6)鏖戰三湘(8)黑土地血殷紅(42)華北血拼(5)喋血京滬杭(17)華北血拼(17)初戰浴血(14)初戰浴血(12)華北血拼(25)華北血拼(6)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9)黑土地血殷紅(19)喋血京滬杭(8)喋血京滬杭(26)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1)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0)鏖戰三湘(15)喋血京滬杭(2)華北血拼(25)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初戰浴血(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1)初戰浴血(3)黑土地血殷紅(7)黑土地血殷紅(31)黑土地血殷紅(24)黑土地血殷紅(3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喋血京滬杭(1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黑土地血殷紅(20)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黑土地血殷紅(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2)黑土地血殷紅(15)華北血拼(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6)喋血京滬杭(27)黑土地血殷紅(4)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6)鏖戰三湘(15)初戰浴血(13)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1)喋血京滬杭(5)黑土地血殷紅(6)黑土地血殷紅(6)華北血拼(5)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2)黑土地血殷紅(24)黑土地血殷紅(9)喋血京滬杭(1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1)喋血京滬杭(1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5)鏖戰三湘(9)初戰浴血(16)華北血拼(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5)鏖戰三湘(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0)初戰浴血(19)喋血京滬杭(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0)初戰浴血(14)喋血京滬杭(17)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1)華北血拼(16)鏖戰三湘(10)黑土地血殷紅(37)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2)黑土地血殷紅(7)喋血京滬杭(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6)黑土地血殷紅(15)初戰浴血(20)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6)初戰浴血(18)鏖戰三湘(13)華北血拼(22)黑土地血殷紅(21)黑土地血殷紅(18)華北血拼(1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2)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3)黑土地血殷紅(17)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5)鏖戰三湘(14)華北血拼(7)
初戰浴血(22)黑土地血殷紅(1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2)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3)華北血拼(12)黑土地血殷紅(32)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5)鏖戰三湘(6)鏖戰三湘(8)黑土地血殷紅(42)華北血拼(5)喋血京滬杭(17)華北血拼(17)初戰浴血(14)初戰浴血(12)華北血拼(25)華北血拼(6)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9)黑土地血殷紅(19)喋血京滬杭(8)喋血京滬杭(26)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1)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0)鏖戰三湘(15)喋血京滬杭(2)華北血拼(25)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初戰浴血(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1)初戰浴血(3)黑土地血殷紅(7)黑土地血殷紅(31)黑土地血殷紅(24)黑土地血殷紅(3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喋血京滬杭(1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4)黑土地血殷紅(20)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黑土地血殷紅(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2)黑土地血殷紅(15)華北血拼(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6)喋血京滬杭(27)黑土地血殷紅(4)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6)鏖戰三湘(15)初戰浴血(13)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1)喋血京滬杭(5)黑土地血殷紅(6)黑土地血殷紅(6)華北血拼(5)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2)黑土地血殷紅(24)黑土地血殷紅(9)喋血京滬杭(1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1)喋血京滬杭(1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5)鏖戰三湘(9)初戰浴血(16)華北血拼(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25)鏖戰三湘(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0)初戰浴血(19)喋血京滬杭(9)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10)初戰浴血(14)喋血京滬杭(17)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1)華北血拼(16)鏖戰三湘(10)黑土地血殷紅(37)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2)黑土地血殷紅(7)喋血京滬杭(1)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3)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6)黑土地血殷紅(15)初戰浴血(20)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36)初戰浴血(18)鏖戰三湘(13)華北血拼(22)黑土地血殷紅(21)黑土地血殷紅(18)華北血拼(18)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42)光復之日_光復之日(33)黑土地血殷紅(17)鏖戰三湘_鏖戰三湘(25)鏖戰三湘(14)華北血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