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罪魁

李遠華對段氏的處置錦陽長公主還是十分滿意的,也挺佩服他這種爲護短的作法,“大人忙於朝事,家裡的事情自然過問的少,這事兒怨不得您,段氏嘴是快了一些,這次罰了她,以後應該不會再犯了。”

想到之後半年,燦哥兒跟嫺姐都見不着孃親,錦陽長公主挺心疼的,“可憐孩子們了。”

李遠華忙於朝事,無暇過問內宅的事情,對於田氏這個主母來說,兒媳婦這麼桀驁不馴,目無尊長,她這個婆婆真的是難辭其咎了,田氏顫微微的跪到錦陽長公主面前,“殿下教訓的是,此事全是臣妾的責任,與我家老爺無關的,臣妾回去之後,定當閉門思過,反思己過。”

錦陽長公主的印象裡,翰林之家出來的田氏一向是端莊守禮,從不喜怒於色的,她也常在心中羨慕田氏,幼承庭訓,端嚴大方,不像自己,空有個公主的名頭,其實十幾年被曾後扔在冷宮裡,連個教養嬤嬤都沒有,過的連尋常人家的女孩兒都不如。

今天可以說是錦陽長公主所見過的,田氏最狼狽的一次了,也尤爲可憐,錦陽長公主親自從玉階上走下來,將田氏扶了起來,“祥哥兒媳婦犯了錯,與你有什麼關係?”

她看了一眼跪在地上一味抽泣的段氏,嘆了口氣道,“你也確實是浮躁了些,跟你母親回去吧,好好照你公公說的做,畢竟你將來還要教養嫺姐兒呢!”

鹹安院裡一番鬧騰,那邊燦哥兒跟重華院裡的嫺姐兒也都睡醒了,錦陽長公主也就不多留他們,命李靜宜將東西兩府的人送了出去,才喟然倒在貴妃榻上,“唉,這都是什麼事兒呢,原本想着大家難得聚在一處,開開心心的……”

朱姑姑跟良公公都不敢說:那是因爲咱們縣主轉了性子,生生將一樁可以一笑而過的小事,扭成了驚動兩府的大事。

朱姑姑從丫鬟手裡接過一塊溫帕子輕輕的幫錦陽長公主沾着額角,“也是那個段氏,得意的太過了些,即便西府不如東府,也沒必要辱人至此,誰家的孩子不是寶貝?”

“是啊,咱們縣主心腸多軟啊,看到段氏那樣埋汰兩個孩子,能不生氣麼?嘖嘖,這個段氏,奴婢覺得罰的太輕了,竟然一直對咱們縣主懷恨在心!”

良公公也沒有着急離開,接口道,“可見是寧可得罪君子,不能得罪小人,縣主自小便與人爲善,跟誰都沒有紅過臉,怎麼到了她那兒,就成了處處針對她?對付她?也不照照鏡子,咱們這樣的人家兒,犯得上麼?”

想起這個,錦陽長公主也生氣了,這段氏的話,聽着可不像胡言亂語,便是一時情急胡言亂語,也不應該找自己女兒的麻煩,“你說的沒錯,趕明兒個你過去傳本宮的話,以後錦陽長公主府,不歡迎段氏過來,省得什麼時候本宮一個不小心,再惹了她的眼,也叫她記恨上了!”

就像女兒說的,段氏嫁進李家七八年了,女兒跟她見面的機會一個巴掌都數得過來,怎麼就被這個段氏恨上了?

錦陽長公主覺得自己還真是小瞧了段氏了,平時在她跟前“二嬸兒”長,“二嬸兒”短的,叫的親暱的很,怎麼心裡還在恨着自己的女兒?

“這就是自己心裡藏了奸,反而覺得人家都跟她一樣呢,”段氏這種心理,朱姑姑見的多了,明明知道自己高攀不上,還硬要擺出我不比你差,其實又對別人的態度無比在乎,什麼都是她的理,“她是故意裝作看不見咱們縣主的身份,硬要跟咱們講親戚關係呢!”

忘了君臣貴賤,非要在瑞和縣主面前擺嫂子的款兒,若是擱以前的李靜宜,可能笑笑也就過了,可是現在,段氏明顯是踢到了鐵板上,朱姑姑暗暗提醒自己,千萬不能再將李靜宜當做以前的她了,這人經過生死,變化也太大了,尤其是李靜宜跟安國侯李遠山的關係,明顯親密多了,那個安國侯可不是個簡單的人物,有他在李靜宜背後,朱姑姑心裡打突,暗暗回憶自己有沒有得罪過他。

“今天的事稱多虧了靜娘,若是沒有你,我家這個悶葫蘆孩子,只怕冤死了也不會跟我們說一聲呢,”丁氏拉着李靜宜的手千恩萬謝,又恨恨的回頭向服侍李普跟李常的嬤嬤道,“還有你們這些眼裡沒主子的東西,看我回去怎麼收拾你們!”

處置奴婢的事兒沒必要放在人家府門前說,薛氏拉了李普向李靜宜鄭重一禮,“妾身謝過縣主了,以後縣主有什麼事情需要跑腿兒的,只管差人往西府裡說一聲,你大哥沒旁的本事,外頭的事情倒是極熟悉的。”

李靜宜還真是少個精通世事的幫手呢,而西府大爺李泰,文不成武不就,卻是個料理俗務的好手,這些年沒少幫着李遠山跑腿兒,“那就謝謝大哥了,我有事就叫玲心往大嫂那兒去了啊!”

李遠山跟李靜宜是親父女,幫李遠山做事跟幫李靜宜一點兒都不衝突,薛氏笑着點點頭,“若是有什麼需要我跟倩孃的地方,你也只管言語一聲,大忙幫不上,小事兒我們妯娌還是做得來的。”

馬氏閨名倩娘,之前她只是從丈夫跟婆婆的八卦裡聽到了李靜宜的事情,心裡對這位大姑子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這次過府也算是見到活的了,“嫂子說的是,縣主有什麼吩咐,妾身一定萬死不辭!”

“喲,瞧着詞用的,我哪有什麼‘萬死不辭’的事兒啊?”李靜宜很喜歡這個一說話就臉紅,腦子卻十分清楚的弟妹,“那我就先說一件吧,左右你在府裡是最閒的一個,要是沒事,就過來陪我聊聊天就好。”

這樣啊?馬倩娘簡直是求之不得,她用力的點點頭,“好,縣主無聊了,只管派人去叫妾身就是了。”

沒想到這次長公主府之行,東府一點便宜沒沾着,反叫自家撿了個大漏,丁氏看了一眼一直站在二門處的李遠山,知道人家父女還有話說,一拉兩個兒媳,再次告辭。

等看着西府的馬車走遠了,李遠山才道,“爲父知道你的意思,可是這樣對你並沒有什麼好處,外頭又不知道要怎麼編排你呢!”

編排自己也得先看看東府好不好意思將此事說出去了,何況不是還有西府呢?只怕這次的事,是東府想捂,西府也不會給他們機會了,“隨她們去吧,今天一見,我才明白了父親爲什麼不肯過繼什麼承重孫了,東府真是,”

李靜宜一臉鄙夷,“他們怎麼會將旁人都當成傻子了呢?”

東府沒有人將自己當做傻子,只是將錦陽長公主當做傻子了而已,李遠山淡淡一笑,“不過也好,也叫你母親看清楚那都是些什麼人,這些年她們過來陪着你母親,也算是幫她排遣寂寞打發時光,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只可惜啊,”

李遠山眸中閃過一抹厲色,“這世上最多的就是得寸進尺,貪心不足之人!”

“父親,是不是還有什麼事?”李靜宜心裡一沉,承重孫的事李遠山是打定主意不會遂了東府的願了,所以東府那些小伎倆他也不會放在眼裡,但這麼生氣,“東府還想支使母親做什麼事麼?”

“哼,還真叫你猜對了,你母親被皇上斥責,這裡頭也有田氏的功勞呢,”李遠山回頭看着鹹安院,這麼些年了,他這位尊貴的妻子,只長了年齡,沒長一點兒腦子。

“不是榮家想送榮嵐進宮?”若沒有珠洲的事,榮嵐跟自己表露這番心意,只怕李靜宜也會想辦法成全她的,“咱們族裡還有適齡的女兒?”

“你管皇上叫舅舅的,皇上最忌諱這個,怎麼會選李氏女進宮?是她們田家,哼哼,百年翰林府,清高不下去了,”田氏一族在直隸也算是大族了,歷代光翰林就出過兩個,其中還在任上的田翰林在李遠華鄉試的時候,還是他的房師,不然也不會將女兒嫁於李遠華爲妻。

只是這些年田氏人才凋敝,加上田翰林之前跟曾氏走的極近,雖然後來檢舉曾氏罪行有功,但是在士林中卻失了品行,成了清高之士口裡忘恩負義的小人。

田翰林也爲自己辯解了,說是大義之下,什麼提拔之恩都是小節,他不能爲私廢公,這套說辭倒也站得住腳,可是田翰林還是沒有逃過牆頭草的罵名。

恰隆武帝又是最愛惜名聲的一個皇帝,重賞過田翰林之後,這些年並沒有重要他,而田氏一族出仕的子弟,多少也因爲這個名聲,被同儕輕慢,仕途艱難起來,所以田家便生出了送女入宮的心思。

李遠山將其中的關節給女兒一一講了,“你母親楞爲普中他們獻女最好的路子?將來即便是看在你母親的面上,位分也不會過低。”

“呵,”李靜宜簡直就想翻白眼兒了,“也不知道我娘現在想明白了沒有,”

她旋即搖頭,“不管她想不想的明白,左右我回來了,誰也別想再像以前那樣,將她當槍使了!”

“是啊,有你的態度在,東府那邊估計會老實一陣子,我倒是沒想到,你居然跟西府幾個挺融洽的?”在李遠山看來,女兒似乎應該更喜歡知書達理講究儀態風姿的東府女眷纔對。

第三右四十四章 猗蘭殿第二百零三章 通政王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纏綿第四百零一章 親迎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一百五十五章 燕子樓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清國夫人第二百零二章 大發現第九章 告訴我原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復寵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四十二章 方家諸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第四十九章 遍尋不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堵門第三百一十六章 說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求親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警第二十九章 諫言第二百四十章 侯爺又要出馬了第二十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東西丟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第三百零三章 宮宴第三百一十六章 姐妹第三百九十五章 懸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刑部第二百六十章 體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風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說易行難第五十六章 錦衣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病歸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坑爹的女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餘家婆媳第六十九章 進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一章 得利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堵門第一百二十三 翰林之家第二百七十章 生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家舊物第九十四章 嫺姐兒第三百二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九十五章 懸賞第四十八章 執着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時舊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沛國公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低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醜陋第三百七十九章 話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一百零二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門致謝第九十七章 秦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桃花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受禮第二百九十五章 治家第四十一章 遣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氏女第九十四章 嫺姐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看不上第二十一章 抵達第四十六章 我想進京第三百一十章 合奏第二十七章 認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家姐妹多第三百一十三章 神出鬼沒第二十九章 諫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秦家的家底第一百零三章 訓奴第三百八十一章 執着第九十三章 罪魁第三百一十六章 說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心意三百五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 權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鄉第三百三十九章 眼熟第四百零一章 親迎第三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五十章 博雅小聚第二百五十七章 幽泉庵第七十七章 無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說易行難第四十二章 方家諸人第一百零七章 舊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散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苦等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金主第二十四章 私房銀子第三百零二章 動情第十二章 投江第六十三章 雄心第二十七章 認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不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可惜第三百六十六章 官賣
第三右四十四章 猗蘭殿第二百零三章 通政王家第二百八十五章 纏綿第四百零一章 親迎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一百五十五章 燕子樓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清國夫人第二百零二章 大發現第九章 告訴我原因第三百七十二章 復寵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四十二章 方家諸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第四十九章 遍尋不見第三百二十九章 堵門第三百一十六章 說情第三百二十二章 求親第二百七十三章 示警第二十九章 諫言第二百四十章 侯爺又要出馬了第二十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三百零一章 東西丟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秦唯丁第三百零三章 宮宴第三百一十六章 姐妹第三百九十五章 懸賞第三百三十二章 刑部第二百六十章 體面第二百六十四章 風起第一百六十六章 說易行難第五十六章 錦衣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探病歸來第二百三十六章 坑爹的女兒第三百二十六章 餘家婆媳第六十九章 進京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三百八十九章 遇襲第三百七十一章 得利者第三百二十九章 堵門第一百二十三 翰林之家第二百七十章 生女第一百四十四章 雲家舊物第九十四章 嫺姐兒第三百二十三章 賞賜第三百九十五章 懸賞第四十八章 執着第一百一十五章 先時舊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沛國公府第三百六十八章 低頭第三百七十八章 醜陋第三百七十九章 話本第一百一十一章 提親?第二百一十六章 苦等第一百零二章 回京第一百六十三章 登門致謝第九十七章 秦家第二百二十三章 桃花酥第一百二十九章 受禮第二百九十五章 治家第四十一章 遣將第一百一十三章 秦氏女第九十四章 嫺姐兒第一百二十五章 看不上第二十一章 抵達第四十六章 我想進京第三百一十章 合奏第二十七章 認親第一百九十八章 秦家姐妹多第三百一十三章 神出鬼沒第二十九章 諫言第二百五十二章 秦家的家底第一百零三章 訓奴第三百八十一章 執着第九十三章 罪魁第三百一十六章 說情第一百一十九章 心意三百五十九章 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 權臣第二百七十九章 回鄉第三百三十九章 眼熟第四百零一章 親迎第三百五十八章 另闢蹊徑第三百五十章 博雅小聚第二百五十七章 幽泉庵第七十七章 無心第一百六十六章 說易行難第四十二章 方家諸人第一百零七章 舊友第一百四十七章 散步第二百二十一章 苦等第三百八十五章 新金主第二十四章 私房銀子第三百零二章 動情第十二章 投江第六十三章 雄心第二十七章 認親第一百六十四章 進不去!第二百四十四章 可惜第三百六十六章 官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