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

董卓既勝,便率軍還。於洛陽城外,鼓吹而入。使洛陽城中,無論長幼尊卑,鹹使以聞此大勝。公卿上下,無不懼之。

挾此大勝之威,董卓驅兵盡徙洛陽人數近百萬口於長安。洛陽之民戀鄉不願遠離者,皆被殺之於市,更有頑固老者**於室,種種慘象,令人聞之淚溼衣襟。驛道之上,車駕連綿百里,哭聲不絕,感天動地。

而虎狼之士於道旁往來驅馳,虎視眈眈。若有敢私下匿逃者,立斬之。董卓又恐百官富戶惦記洛陽繁華,於是下令斷後之將李傕,待百姓公卿遠離之後,在洛陽縱火焚城。

沿途因爲準備不充分,糧食不夠,董卓也不去管,他只負責自己的部隊以及百官公卿還有天子的口糧。於是路上飢餓一起,便更生事端,衆人更相蹈藉,各自殺戮寇掠,以至於積屍盈路。

董卓又想既離洛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便使牛輔引兵發掘帝陵以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寶。以後諸侯軍中設摸金校尉,敗壞風氣,自董卓始。

離洛陽數十里處,嚴顏正着令全軍不停加速:“快!快!”

他隱匿在伊闕關,趁機襲了關後,便一直遣斥候在洛陽附近遊弋。主公劉備有令,若是洛陽有變,董卓入長安,則一定要提前入洛,保住洛陽城,不讓董卓毀壞帝都。

這日他得報洛陽城哭聲震天,百姓拖家帶口自城門洶涌而出,便知道,董卓開始驅趕百姓離城了。於是便留千人守關,自引四千精兵飛速往洛陽城而來。

李傕在城中,衆將走後,止餘他一人引二千兵集結在宮殿處,等會放火,就從宮城開始。說起放火,李傕便激動不已。這麼大一個城,這麼一個帝都,這麼富麗堂皇的宮殿,將毀於他之手,想想就讓人全身顫抖。

李傕在嘉德殿上,一會兒這裡摸摸,一會兒那裡看看,最後一屁股坐在龍椅上,龍椅寬大冰涼,四方無靠,但李傕卻只覺一種無法言語的奇妙感覺自心頭升起。太爽了!

李傕帶了人馬,在宮城中來回掃蕩,可惜,珍寶皆被董卓早就搜刮得一乾二淨,而宮女,不是隨天子西遷,便是被軍中將士強行擄走。李傕走來走去,只覺這巨大宮殿,竟如鬼境一般空寂。就是他這般粗人,也不禁心生寂寥。

洛陽大亂的時候,劉備正在成皋與呂布、徐榮相拒。呂布自投董卓之後,雖爲董卓信用。然則涼州軍將,多不喜其人,私謂其反覆之徒,必有二心。是以明裡暗裡,多有排擠之意。呂布驍武之人,感覺極爲敏銳,豈有不知之理。可是此事,好像似乎真的做得有點不靠譜,所以呂布想辯也辯不了,沒辦法,就這樣罷。後悔也沒啥用了。

往日裡呂布自負其勇,卻不得不天天跟在董卓屁股後面,做他親衛大將。說得好聽是心腹,說得不好聽,不過是個親軍頭子。比起他在丁原處執掌大軍,威震一方來說,差遠了。要說呂布心中不爽那是假,可是事已至此不能回頭,丁原已死不能復生。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的跟着董卓混吧。

本來呂布也就以爲自己這輩子就這樣了,誰曾想這次董卓竟然派呂布引五千兵至成皋,助徐榮守虎牢關。呂布大喜,雖然只有五千兵,雖然只是個副將,但也足夠了。呂布頓時精氣神又不一樣了。猶如煥發人生第二春。

是以劉備看到呂布的時候,這傢伙正引了兵,往來馳騁,耀武揚威,不可一世。不過劉備也暗自讚歎這傢伙賣相真的好。呂布本身長得就極爲英武,這金甲獅盔,蜀錦披風,腰間玉帶,背後得勝杆,掌中方天戟,胯下赤兔駒,嘖嘖,怎麼看怎麼好。

要不是劉備極度鄙視呂布人品,他指不定也要在呂布身上動心思了。可惜不管是此時還是後世,劉備的價值觀與呂布嚴重相違背。兩人天生犯衝。那麼沒辦法,就只能打了。

虎牢關下,呂布引兵出關,往來陣前搦戰,大聲道:“呂布在此,誰敢戰我!”

關上徐榮見狀,大搖其頭。他也不知道主公怎麼把這個桀驁不馴的傢伙給派了過來。派誰都比呂布好啊。這不呂布一來,就要爭功。徐榮說要守,呂布偏要攻。並振振有辭:“徐將軍此言差矣,若我也擋不住劉備,天下何人可擋其軍之鋒銳?若我敗,我看也別守關了,反正也守不住。不如棄了關,直奔長安尋相國。”

呂布自負到了極點。當然,他也有本事自負。至於棄關,也不是他隨口亂說。因爲董卓遷都已經在進行中了。若是他敗了,再在此長守也沒有意義。因爲後勤補給將會變得格外困難。等到糧盡了再撤,還不如趁早先撤呢,反正留給劉備的,也將是一座空城。

徐榮拿呂布沒辦法。於是便任呂布施爲。當然,暗底裡也免不了有一看呂布成色的想法,最好是在劉備鼻子底下碰一鼻子灰。這樣呂布就會老實了。

呂布如此囂張,關羽見了,鼻子都快氣歪了,立馬閃出門旗,拱手道:“主公,某願戰之!”

劉備也正欲見這一番龍虎鬥,便允了,只道一句:“雲長小心!”

關羽也不多言,策馬提刀而出,直取呂布。呂布見有一將出陣,樣貌不凡,不禁精神大振,乃道:“來將通名!”

關羽罵道:“背主之賊,河東解人關雲長前來取爾首級!”

呂布大怒,這廝好不識趣,竟敢揭我傷疤,哇呀呀呀呀呀,死來!於是畫戟一伸,便往關羽胸前疾刺而出。

關羽見呂布閃電般就是一戟,不禁被嚇了一跳,思道,來得好快。於是雙腿一夾馬腹,腰往後一塌,半個身子便折了似的往後便倒,躲過呂布這一快戟,而後腰腹使勁,挺身而起,暴喝一聲,道:“你也接我一刀試試!”

於是掌中長刀一豎,力劈華山,一股惡風便往呂布而去。呂布把戟一橫,噹的一聲震天大響,攔住此刀,暗道,此將好大的力氣。

兩馬一錯鞍,兩將撥馬而還,又各舉刀戟,戰在了一起。關上城下,兩方鼓聲隆隆,各爲本部軍將助威。呂布與關羽鬥了百餘合,不見勝負。劉備心道,不愧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果三國第一將也。恐雲長有失,於是便回首謂黃忠道:“還請漢升助雲長一臂之力,擒殺此獠。”

黃忠聞言,施了一禮,亦策馬而出,徑取呂布。呂布也不懼,反而朗聲大笑道:“來得正好!”於是把畫戟往黃忠面門上一晃,把黃忠亦捲入了戰圈。

黃忠亦使大刀,兩刀一戟,三樣兵刃火星四濺,震耳欲聾。關上徐榮看得傻了。不意呂布竟有這番本事,於是下令鼓手賣力,爲呂布助威。

呂布越戰越勇,三匹馬兒丁字般往來廝殺,又鬥五十餘合,兩人竟還戰不倒呂布。劉備大怒,便欲提馬而出,親自上陣來戰呂布,旁邊劉恪一把扯住,道:“五哥,且待我去!”

劉備乃止,謂劉恪道:“十一郎小心!”

劉恪領命,策馬搖槍,來戰呂布,四將走馬燈般似的往來廝殺。三軍都看得呆住了。此時徐榮在關樓上也沉不住氣了,思道,劉備你好不要臉,以多打少麼。唯恐呂布有失,便留下副將守關,竟也引兵來助戰。

劉備看徐榮引兵來助,不禁手癢,於是勒馬引兵迎住,笑道:“徐將軍慢來,你的對手是我。”

徐榮怒道:“劉備好生無恥,車輪戰麼?”

劉備道:“爲天下蒼生計,只得如此了。徐將軍小心了。”說完,一槊便直直捅出。

徐榮一槍撥開劉備槊頭,把槍一晃,抖出數團雪花,疾刺劉備面門。劉備大槊如龍,收回後一豎,遮住面門要害,然後槊頭展開,刺,劈,掃,砸……徐榮從容不迫,一一擋開。尤有餘力開聲取笑:“就這點功夫,也來賣弄……”

話音未落,便見一支箭疾射而來,徐榮急閃,一箭正中髮髻,徐榮嚇出一身冷汗,再回頭望時,原來是黃忠。

黃忠剛與呂布錯鞍而過,見徐榮與自家主公相鬥,便取了鵲畫弓,順手就是一箭。卻不料被徐榮給躲了過去。

徐榮見了黃忠,心中忽生三分懼意,上次就是這傢伙,連番數箭猛射,最後一箭正中己臂,害自己敗退滎陽。正所謂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繩,見這傢伙又拿箭來射自己,徐榮如何不懼。

再與劉備鬥時,便無形中分散了幾分精神,無法專心致志。

劉備大喜,想不到黃忠還有震懾這個技能,於是好一陣猛攻。看看徐榮撐不住了。卻見呂布那邊一聲暴吼。

呂布與三人相鬥數百合,這三個沒一個是好相與的,看着漸漸架隔遮攔不住,於是便硬拼數下,而後虛晃一戟,盪開陣角,跳出戰圈,便欲歸還本陣。

衆人哪裡肯放,一齊飛馬追擊,奈何呂布胯下寶駒,號稱赤兔追風。三將馬匹腳力不及,追擊不上,於是黃忠勒馬,拈弓搭箭,覷往呂布背心裡就是一箭。

呂布倒拖了畫戟,飛馬而還,忽聞得腦後風聲急,知道不好,於是急忙一躲,一箭正中左膀。呂布受傷,於是暴吼。

徐榮見呂布受傷,哪還敢留,亦引兵就撤,劉備哪裡敢舍,於是三軍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徐榮兵大敗回關,自此據關不出,高掛免戰牌。

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七十章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
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六百六十二章第七百三十四章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七百九十九章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三十九章 西域見聞(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二十章 安陸之戰(二)第四百八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十三章)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三百五十五章 荊州之戰(三)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七百三十八章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一百九十九章 袁本初遣使說冀州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六百七十章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七十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九十三章 馬超兵敗第六百六十五章第七百五十三章 祝大家中秋快樂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七十四章 跨海徵東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零五章 草原大戰(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八十四章 袁劉大戰(十四)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三百八十章 袁劉大戰(十)第六百十六章 濟北王求助張飛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郭圖之謀(二)第二百三十六章 高句麗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冀州攻略(十六)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十二章 勢如破竹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二章 張濟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七百七十六章 慘敗而回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五百五十二章 關中攻略(四)第八百三十章 遼東往事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三百九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十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三百九十三章 袁劉大戰(二十三)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二百八十二章 跨海東征(完)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零二章 袁紹兵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