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

荀彧笑道:“主公,黃漢升已至代郡。若能與賈文和聯合,上下夾攻,幷州即便不爲我青州所有,也可迎還天子、削弱袁紹。”

劉備一想也是,此番大戰,本來就有給高幹設套的想法,也付諸於行動了。既然賈詡亦有意,那自己就配合好了。唯一要值得考慮的,卻是天子與百官的安全。

長安天子與百官東來的意義,十分巨大。巨大到自己來不及細思這其中的利與弊。然而天子已經決定的事情,自己身爲漢臣,不可能也沒理由拒絕。若是自己真的這麼做了,又與袁紹何異?袁紹敢這麼做,是因爲他有少帝在手,又出自名門,汝南袁氏曾惠及天下,所以他可以肆無忌憚的拒長安天子於函谷關外。但若是自己敢這麼幹,只怕多年以來苦心經營的形象就要立馬崩塌,麾下文武也將離心離德。所以天子要來,自己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得接受。而且還要讓天子與百官毫髮無損,安全的抵達青州。

這麼一來,這路線,是否要重新考慮一下?劉備看着輿圖,陷入了沉思。兵事一起,誰也不能保證會發生什麼事情。路途如此遙遠,途中若是萬一有個閃失,自己就真的是百死莫贖了。

荀彧也隨着劉備的目光,在輿圖上來回移動。河東到青州,其實並不遙遠,中間只是隔了個兗州罷了。若是能渡河,想必天子那邊也一定會選擇渡河了。只是現在青州與冀州正準備大戰,與兗州又已經交惡。只怕袁紹和曹操都不會讓青州軍輕鬆渡河以迎還天子了。

想了半天,劉備便道:“文若,吾欲以益德爲將,攻清河,入魏郡。張繡等則與天子走上黨,渡漳水,進入魏郡與我軍合。汝意如何?”

荀彧目光一亮,這倒是個不錯的辦法。只是魏郡乃袁紹老巢,其中屯有重兵,一樣也是危險重重。荀彧便向劉備道:“魏郡有袁紹大將麴義坐鎮,我軍過境,恐瞞不過他的耳目。”

劉備用拳頭在魏郡上面狠狠一砸,道:“魏郡危險,幷州亦險。然魏郡近,幷州遠。事關天子與朝廷,不可舍近取遠也。”

荀彧想了想,道:“賈文和之意,恐是欲取幷州以爲己功,主公若取道魏郡,其意恐難平也。”荀彧也如鍾繇一樣,猜出了賈詡取道幷州別有心事。不過鍾繇限於情報,並不知賈詡的真實意圖。荀彧在青州卻是洞若觀火,看得明白。賈詡欲來青州,寸功未立,所以想迎還天子順帶圖謀幷州,以此功爲其來青州後的立身之階。

劉備朗聲大笑,道:“吾自會於信中說之。天子能安全東來,便是天大功勞。吾青州,可曾薄待過功臣乎?”

第二日,劉備便召還胡躍,道:“汝家將軍與軍師之意,吾已知矣,吾之所言,盡在信中。汝可隨吾之隨從,速還河東。”因胡躍一路前來,隨從或死或散。遂遣親衛與密探數十,一道護衛胡躍,疾往河東而去。

袁紹在故安,遣了淳于瓊一路沿河掃蕩,逎國守將派出的小支部隊,被淳于瓊清剿得乾乾淨淨。袁紹得報,遂放下心來,留一部人馬圍住故安,自己則率了大軍,徑往涿縣去了。只要攻下涿縣,薊縣就不遠了。打下了薊縣,其餘諸郡則可不戰而下。到時,三部烏桓與鮮卑,也是時候來拜見他們的新主人了罷?

劉備你不是佔據了遼東嗎?吾收取幽州之後,立時便要讓烏桓諸部截斷遼西。袁紹想到得意處,不禁哈哈大笑起來。

卻說高幹得了袁紹命令,遂率軍北上雁門。臨行,叮囑袁尚道:“顯甫,汝替我坐鎮州中,卻須防黑山張燕與陭氏的呂布。此二人狡詐悍勇,若趁機攪亂州中,幷州與司隸不穩也。”

袁尚頗不耐煩,自己又不是三歲小孩,怎的如此囉嗦,遂道:“表兄自去,此吾之家業,吾自當盡心守之。”言下之意這幷州是我家的,我自然知道怎麼做,你就別多話了。

高幹聞言,深深看了袁尚一眼,遂引軍北走。高幹一走,賈詡便得到信了。只是此時青州未見消息,天子與百官穩坐不動,賈詡也毫無辦法。又過幾日,忽然得報,段煨引兵到了。賈詡大喜,遂出營相迎。二人把臂入營,笑談一陣之後,賈詡便道:“忠明,汝先往城中謁見天子,吾於營中置酒待汝。”

段煨一到,賈詡心中便想道,也是時候找白波軍談一談了。於是便命人請韓暹、李樂、胡纔等人來見。

韓暹等將聞段煨來了,心中驚懼不安。前番來了個張繡,這次又來了個段煨,他們想幹嘛?韓暹等人是與李傕、郭汜交過手的,知道涼州兵的厲害。張繡與段煨二人連手,把郭汜都殺了。現在又來河東,是不是別有所圖?於是衆將不敢往見賈詡,卻是先去尋了楊奉,說如此。

楊奉聽了,便道:“賈詡無惡意也,吾自陪汝等往見之。”遂引了衆將,一道往張繡營中見賈詡。

賈詡見白波軍諸將把楊奉給推了出來,心中一哂,暗道,果然賊性不改上不了檯面。我真要害你們,略使些手段便可也。何必宴請你們浪費酒水。

楊奉見了賈詡,敘禮畢,分席而坐,遂問道:“不知文和召白波將,欲議何事?”

賈詡想了想,這事反正也瞞不下去,便直接道:“吾家將軍與段將軍欲舉大兵,奉天子東歸,不知道諸卿可有意乎?”

楊奉愕然,袁紹都把函谷關給閉得死死的,還能去哪裡?於是便道:“東歸何處?”

賈詡笑道:“青州!”

一言既出,石破天驚。不但楊奉心中震驚不已,白波軍諸將也是驚得呆住了。張繡與段煨竟然想奉天子到青州劉備那裡去?是了,劉備與袁紹是死對頭,聽說兩家正在準備打仗,天子被袁紹所拒,自然是隻能去劉備那裡了。劉備是宗室,又是實力強大的諸侯。青州確實是個不錯的去處。

楊奉既然歸附朝廷多年,便早就不再把自己當成白波軍了。前番召還衆將來迎駕,一是自己勢單力薄,孤掌難鳴。二是念在往日之情,爲昔日的兄弟們謀個出身。現在聽賈詡的意思,天子已經同意前往青州了。那麼自己自然是要一路生死相隨。至於白波軍的諸位兄弟,那就得看他們自己的選擇了。

於是楊奉也與賈詡一般,把目光落在了韓暹等人的身上。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
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屯界橋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二百九十章 攻取會稽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七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五百一十四章 再戰江夏(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跨海東征(六)第一百五十章 議遷西京第三百七十一章 袁劉大戰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八十六章 風雨前夜(三)第三百八十七章 袁劉大戰(十七)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十一章 爲民除害(一)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戰開始(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一百一十八章 涼州之戰(三)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七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袁劉大戰(六)第四章 縣城風雲(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楊奉作亂第五百九十章 戰爭序幕第五百三十七章 袁紹稱帝第六百三十七章 西域見聞第八百二十三章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八百二十二章第七十二章 蠻王之位(二)第七百十六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三百一十一章 連下二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一百四十四章 跋扈董卓第二百九十三章 賈詡出奔第六百三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青州整軍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七百八十六章 兵圍鄧縣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八百十四章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三十八章 太學論儒第四百七十六章 冀州攻略(十八)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四百零八章 再敗呂翔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七百二十八章 曹子孝轅門斬將第七百十一章第五百六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八)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一)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八章 格物之論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七百三十三章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三百三十章 南征袁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二十章 水排研成第二百四十七章 袁術攻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