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

雖然換了個地方,但也還是個國相,袁嗣也沒什麼不滿意的。高高興興的去任城國上任了。國小民寡不要緊,反正他也不愛治民。重要的是他有了這個資歷,到時後轉任中央,就可以覬覦九卿之位了。

孫堅兵退汝南,知道豫州大勢已去,再勉力維持也是無用。於是一咬牙,心道,袁公路,須怪不得我了,於是另遣一支軍往江東尋孫策去了。

孫策在江東,依孫堅之計,停止攻打豫章,回師會稽。張紘字子綱,廣陵人,曾入太學,從博士韓宗治《易》、《尚書》諸經,後舉茂才,公府俱闢皆不就,徐州亂起,舉家避難江東。孫策聞其才,登門誠邀。遂委身而事孫策。

孫策回師,張紘便上門道:“今袁術僭稱,天下洶然。將軍可以書責之,而後興兵。如此,可據江東也。”

孫策大是心動,正好,父親孫堅亦派人來了,卻是黃蓋領了支軍來相助。黃蓋見了孫策,拜道:“少將軍,主公有言,豫州不可保,可謀淮揚爲基業。”

孫策大喜,於是命張紘爲書,送往袁術處。袁術得了孫策書信,打開一看,氣得暴跳如雷。原來孫策在信中大罵袁術一通,說他稱帝是自取之志,非海內所望,希望他深擇而熟思,不然孫策就要起兵與天下合謀,以誅醜類了。看完忠言逆耳,幸留神聽這最後八個字後。袁術臉色鐵青,咬牙切齒的道:“小兒也竟敢口出狂言!”

袁術好一通發泄之後,開始細細想了起來,孫策初出茅廬的小子,不足爲慮,指使他的人,必定是他的父親孫堅孫文臺。看來,豫州有變啊。

想到孫堅,袁術就一陣心悸。對孫堅,他是顧慮重重。這個人有多狠,袁術一清二楚。當年自己南奔荊州,讓他與自己一道起兵討董。結果孫堅先殺荊州刺史王睿,後殺南陽太守張諮。手段之血腥暴烈,讓自己也是爲之心驚膽顫。後來雖然爲自己奪得了南陽和豫州,但自己卻在糧草供應和地方官吏任命方面,一直卡着孫堅的脖子。就是不想讓孫堅坐大,以防反噬。

如今,千防萬防,終於防不住了麼?

曹操藉着大義興兵,劉備藉着大義興兵。你孫堅不過我袁術的一條狗,現在見主人勢小,也要迫不及待的來反咬一口麼?

袁術想到這裡,心裡的滔天恨意翻江倒海。於是傳道:“擬旨,罷會稽太守孫策職,命吳郡太守許貢,丹陽太守袁胤出兵,合擊會稽。”

說完之後,袁術只覺頭腦昏沉。之前登基爲帝的風光,早就被他拋之於腦後了。似乎一夜之間,形勢便全變了。豫州被曹操打得四分五裂,孫堅起了異心。徐州劉備兵臨下邳,虎視眈眈。揚州家裡又禍起蕭牆。袁術越想越難受,索性不管不顧,去了後、宮,找妃子們縱情享樂去了。

孫策在江東豎起大旗,反對袁術。天下大譁。揚州則是暗流涌動,風雲漸起。雖然諸侯們早就把漢朝和天子不當一回事了。但你割據州郡自守是一回事,你僭號稱帝又是一回事。袁術此舉,實實在在的不得人心,把他之前攢起來的那點兒名望全給敗光了。如今也就是靠着汝南袁氏的名頭在死撐了。

魯肅,字子敬。下邳國東城人。幼年喪父,隨祖母長大。其人體貎魁偉,性爽朗,好讀書,通騎射。天下大亂時,他召鄉里青壯練兵結社以自保,深得鄉人敬慕。周瑜出爲居巢長,到任後發現縣中缺糧。他在壽春時,聞下邳東城魯肅家資臣富,於是親往見之求糧。兩人一見如故,結爲知交,魯肅將家中三千斛糧食全部贈予周瑜。於是居巢一縣皆安。

從此兩人訂交,互有往來。時袁術聞魯肅賢,欲拜爲東城縣長。魯肅覺得袁術不足與成大事,於是拒之,又恐袁術怪罪,於是率鄉兵百人遠奔居巢,來投周瑜。

這日,周瑜聞孫策在會稽起兵反袁,便來見魯肅,道:“大丈夫於世,當立不世之功業。今天下紛紛,正是我輩橫行之時也。昔馬援答光武雲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伯符親賢貴士,納奇錄異,且吾聞先哲秘論,隨運代劉氏者,必興於東南,推步事勢,當其歷數,終構帝基,以協符,是烈士攀龍附鳳馳騖之秋。子敬可有意乎?”

周瑜爲了好兄弟孫策,真正是不惜一切給他拉人入夥了。好在魯肅也早有壯志,於是便道:“公謹此言,正合吾意。便從公謹言,搏個封妻廕子罷!”

周瑜笑道:“以子敬之才,萬戶侯何足道哉!”於是棄了官職,與魯肅率了家小僕從,徑往會稽投孫策去了。

孫策見周瑜前來相助,大喜,道:“公謹此來,我無憂矣。”

周瑜又替孫策引見魯肅,言此乃大賢。孫策奇之,即見魯肅,與之語,雙方大悅。於是便命魯肅爲校尉。

孫策一面使人四處招賢納士,一面整頓兵馬,準備應對丹陽和吳郡的夾攻。

劉備在徐州,得了孫策的消息,也是大爲頭疼。等他正面擊破袁術的時候,只怕孫策在後方,把揚州給佔得差不多了。到時難道還要和孫堅孫策父子大戰一場?

不過,也有比較好的消息。就是糜竺給了舉薦了一個賢士。

張昭在陶謙死後,念着陶謙於他有活命之恩,於是跑到郯縣弔唁,併爲陶謙寫了悼文。然後打算在郯縣停留幾日,與諸友相聚。結果還沒來得及走,笮融亂起,兵圍郯城。好不容易走了笮融,卻又來了曹操。

曹操也是久聞張昭之名,欲闢之。張昭未應。未幾,曹操率大軍退會兗州,留下夏侯淵鎮守二郡。

這個時候張昭就想反正耽誤這麼久了,回彭城老家看看吧。這一看,會親訪友,又耗費了不少時間。再等想回去揚州時,孫策和劉繇又在江東大打出手,到處都是亂兵。爲了安全起見,張昭便留在徐州。等劉繇被打得大敗而逃,揚州局勢徹底明朗了。一轉眼,袁術又稱帝了。

袁術一稱帝,張昭就知道揚州鐵定要成爲一個火藥桶,肯定不能去了。於是連忙派了家丁迎了家眷過江。劉備興兵討逆,來了徐州,問糜竺徐州名士何在,於是糜竺便把張昭給推了出來。

劉備一聽是張昭,大喜過望,連忙請見。

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
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反應第二十四章 東萊故事(5)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四百九十六章 冀州攻略(三十八)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七百六十六章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一百一十章 皇帝昏招第四百一十六章 朝廷反應第三百六十章 荊州之戰(八)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三百零八章 孫策反袁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三百二十九章 山陵又崩(二)第五百七十七 西州戰略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三十一章 退婚之事(完)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五百零四章 四方雲動(二)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一十五章 涼州風雲(五)第二百零四章 青州教育第一百九十章 青州攻略(六)第八百十六章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賢北歸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七百九十六章 夏侯之敗第四百二十七章 流言驟起(二)第五百五十八章 關中攻略(十)第六百十五章 曹孟德兵圍綿竹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六百三十八章 西域見聞(二)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州攻略(三)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七十一章 蠻王之位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六百七十一章第六百八十章第七百零六章 沛縣易手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八百零八章 戰爭爆發(九)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七十三章 關中攻略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七百三十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龍亢之變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六十章 關中攻略(十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八百零三章 戰爭爆發(四)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三百七十五章 袁劉大戰(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十四章 平定廬江(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袁紹敗績(二)第二百九十四章 出使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