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

你道胡廣爲什麼不向青州本部求援?他一來與留守的張繡不熟,二來是一旦驚動青州本部,那麼就代表着荀彧也會知曉。到時若是在荀彧心中留下一個辦事不力的印象,那可就糟了。至於鍾繇,他是幽州刺史,而胡廣的主將趙雲和胡廣自己都是幽州人,這多少有點香火情吧。又恰好鍾繇就在渤海旁邊。那就只好勞煩鍾繇了。

鍾繇帶了人馬一跑到渤海,胡廣接住入南皮,然後鍾繇就把情況一問,哦,反叛太多。爲什麼反叛太多,哦,是推行青州諸政阻力太大。

鍾繇常年隨駕,什麼事沒見過。仔細一問,追根究底還是土地問題。胡廣來了渤海之後,便在這裡推行青州諸善政,前面幾個還好,免賦免算錢免口錢等等,得到了渤海上下一致的交口稱譽。到後來,胡廣想把無主的土地給收攏起來,充作官田,然後以極低的田租租賃給流民和自耕農耕種,這下就捅了馬蜂窩了。

自從天下大亂以來,這土地的兼併便越發的劇烈了。政府都亂了套,軍隊也不是朝廷公器而淪爲諸侯們各自攻伐的工具。這個時候,誰能阻止大地主們趁亂兼併土地?所以,放在冀州來看,韓馥不行,袁紹也不行。因爲他們本身就是大地主,本身就代表着大地主們的根本利益,而他們身後的支持者們,也無一不是大地主。

本來渤海的坐地戶們,對換一個名義上的主公倒也無所謂。之前他們還投靠過公孫瓚呢。反正只要不侵害他們的根本利益就行了。結果胡廣一來,就要收地。要知道,那些戰亂過後的無主之地,基本上都被這些人給吞了。韓馥也好,袁紹也罷,都當作不知道。誰曾想青州軍剛來,就要拿這塊蛋糕來開刀,而且看胡廣這架勢,似乎這一刀下去,蛋糕也沒他們的份了。這哪裡行?這年月,田地就是地主們的命根子。就是皇帝來要,他們都敢爭一爭,何況一個小小的青州將。

於是,地主們不約而同的反了。他們有田有地,有家僕有佃農,有兵器有戰馬,還有堡壘。這一亂,就收不住了。胡廣今天平了這裡,明天那裡又起來了。把那裡給掃平了,另外一處又亂了。

百姓們許多都不識字,對政策、律令的解釋權都掌握在鄉紳地主的手中。還不是他們說是什麼,底下的百姓們就聽什麼。他們說要起兵,把盤剝百姓的這個青州將給趕走,雖然許多百姓不大信,但鄉紳們根深蒂固的權威仍然讓他們選擇了跟隨。

仗着青州兵馬的精銳,胡廣勉力支撐了下來。但到如今,也只是控制着渤海諸縣城罷了,出了縣城,他就是兩眼一摸黑了。

對於渤海國胡廣的困境,大將軍府早就知道了。不過既然胡廣沒有動靜,便證明形勢仍在控制之中,荀彧也沒有多加關注,玉不琢不成器,就讓胡廣放手去操作吧,反正情況再壞也壞不到哪兒去。更何況,還有着更多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去做呢。

鍾繇把情況一瞭解清楚,便笑了,對胡廣道:“胡將軍,此事甚易,汝且看來。”說完,鍾繇便開始下命令了。

先是着人佈告渤海全境,說對以往的土地問題一概不管,並讓諸部兵馬早早來降。然後又暗中撒出無數斥候,讓他們去諸縣調查情況。

胡廣一聽鍾繇如此,不由大驚,朝令夕改有損自己的威信這倒無所謂,但這土地政策卻是主公親自制訂的,怎麼能夠推翻?於是忙勸鍾繇,別在這裡瞎搞惹得主公不快。

鍾繇笑道:“無妨,吾自有計較。”

胡廣一聽鍾繇自信如此,他也不好說什麼了。畢竟人家是幽州刺史,官職比自己的大,反正自己也盡到勸說的責任了,真有什麼事,那也不能怪自己啦。

不是被逼無奈,誰願意與官府對抗,更何況是與素來強勢的劉備勢力對抗?所以當鍾繇的政策佈告渤海全境的時候,地主們動搖了。這晚,一處隱蔽之地,無數人踏月而來,聚在一起商討。

有人對此表示懷疑:“青州軍見勢不妙,不得已纔出此策,吾意以爲,此乃誘降之計,若我等投降,只怕下場難料。”

也有人對此表示支持:“劉玄德素來仁信,未曾見其有背諾之舉,且鍾元常乃穎川世家子弟,胡廣或許會說謊,然鍾元常必定不會欺我。斯言可信!”

衆人聽了這句話,疑惑盡去,是啊,鍾繇家和自己家一樣,都是士族,都是地主,大家都是一夥的,人家怎麼會騙我們。

剛好,他們造反也造累了。造反也是一個技術活,不是你有人馬有錢糧就行的。不但要捨得玩命,還要通兵法知軍事。他們好歹也是士族出身,七拼八湊的也在家中尋了幾個領兵的出來,又藉着地頭蛇的優勢神出鬼沒,這才與胡廣糾纏至今。否則的話,早就被胡廣給滅了。饒是如此,自叛亂以來,他們也損失不少。有些人就這樣被胡廣給滅族了。到現在想起來,他們猶自心有餘悸。

既然鍾繇來了,又給了大家一個很好的臺階。於是大家也便順水推舟的順着梯子下來了。不過他們也是很謹慎,派了個代表去見鍾繇,說要看到蓋有幽州刺史大印的赦免令才行。鍾繇二話不說,就取出腰間的銅印,啪啪啪就給蓋上了。

有了這個爲憑,大家也就徹底放心了,這可是政府的正式文書啊,若是鍾繇反悔,讓穎川鍾氏的臉面何在,讓青州朝廷與劉玄德的臉面何在?這都能反悔,天下士族誰敢再相信劉玄德?

胡廣在旁邊看得直跳腳,他本來還以爲鍾繇會有什麼安排,結果卻是眼睜睜的看着鍾繇幹出了這種事來。這大印一蓋,事情可就無法挽回了。

胡廣心急如焚,鍾繇卻是穩坐如泰山。只是讓胡廣放寬心。胡廣如何能夠寬心,急得嘴巴都快起泡了。

鍾繇見胡廣心急,便哈哈笑道:“胡將軍且等幾日,到時便知鍾某的手段。”

胡廣見鍾繇胸有成竹的模樣,只好強按下心思,想道,便且再等幾日,實在不行,某也只好上報主公府中了。

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八百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
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五百九十六章 火燒高柳(二)第八百零九章 戰爭爆發(十)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八百十四章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五十五章 兗州決戰(四)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七百四十七章 曹洪中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四十一章 詣闕上書第四百九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十三)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十四章 十惡不赦第六百三十四章 兗州攻防(三)第五百七十八章 討伐宋建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六百七十六章第六百十七章 河西四郡第六百七十二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人密謀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五百五十三章 關中攻略(五)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決定退兵第七百四十九章第七百二十四章 黃公覆夜渡河津第六百零三章 草原大戰(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荊揚水戰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江夏趙慈第六十三章 廣陽除惡(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董卓入京第五百九十九章 受降城外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九十五章 大戰江陵(四)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遼東公孫第七百三十九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十三章 章山水戰第七十三章 蠻王之位(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三百零二章 界橋之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三百七十二章 袁劉大戰(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十二章 爲民除害(二)第八十三章 關羽遠奔第一百九十四章 袁本初圖謀冀州第三百五十四章 荊州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袁劉大戰(七)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五百四十章 鄴城之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關羽還擊第七百八十九章 伏擊破敵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三百七十九章 袁劉大戰(九)第十八章 涿縣初見(二)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二十二章 政策調整第四百七十七章 冀州攻略(十九)第三百三十八章 北方亂起第二百七十五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五百二十章 曹操意圖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七百零八章 臧霸南下第六百四十一章 諸國來獻第七百零一章 新的抉擇第二百七十一章 徐州之亂(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二百四十九章 袁術野望第六百九十八章 出兵豫州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