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

臥榻之上,躺了數天的袁紹強振精神,連下數道急令。命逢紀統領一軍,北上守中山;命沮授統領一軍,自魏郡入鉅鹿,防守安平國。又命四大將顏良、文丑、張郃、高覽每日至劉備大營前搦戰。

袁紹麾下的人才還是有很多的,總掌幕府的審配,能文能武的逢紀、沮授,還有謀士田豐、許攸、辛評、郭圖等。

不過家大業大,煩惱也多。審配、沮授與田豐是冀州本土派。許攸與逢紀兩人是老鄉兼好友。而辛評辛毗兄弟與郭圖卻又是穎川集團的代表。而這些人,各自支持的袁氏繼承人又各有不同。比如審配和逢紀,袁紹的兩大心腹便是面和心不和。偏偏兩人又都與三公子袁尚交好。辛評、郭圖支持的,卻又是大公子袁譚……而辛評與郭圖,經常吃飽了沒事做,還喜歡進個饞言,說說壞話。

袁紹留審配與袁譚一起坐鎮後方,總理軍政。郭圖便對袁紹說:“配在位專政,族大兵強,莫如使其遣子從軍以制之。”袁紹聽了覺得非常有理,審配已經有個庶子在軍中了,郭圖這麼一說,審配又只好把自己的嫡子給派了出來。

這次沮授統領大軍,獨擋一面。郭圖不想着形勢危急爲主分憂,卻又眼饞沮授得了軍權,於是進言道:“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若其浸盛,何以制之?夫臣與主不同者昌,主與臣同者亡,此黃石之所忌也。且御衆於外,不宜知內。”

袁紹一聽,稍想了一想,便又從之,遂使郭圖爲副使,與沮授一道北上。

郭圖連連進言以誣審配與沮授,那是有着歷史原因的。郭圖當初與高幹、荀諶等人一道遊說韓馥讓出冀州給袁紹,還是立了非常大的功勞的。但如此殊功,郭圖卻沒得袁紹的重用。反而是審配與沮授這二個韓馥舊臣,卻被袁紹賞識重用。

審配在韓馥處本來是鬱郁不得志,結果袁紹一來,便被委以重任,徵辟其爲治中別駕,總冀州之幕府;沮授乃韓馥帳下騎都尉兼別駕,結果袁紹一來,仍闢其爲從事。參與軍政。這讓郭圖如何能忍。而且當初郭圖遊說韓馥的時候,就數沮授、耿武還有閔純三人反對的最厲害。差點就讓郭圖功敗垂成。這事郭圖一直記在心中,後來耿武與閔純皆被袁紹所殺,只餘一個沮授。所以郭圖一有機會,便要在袁紹跟前給沮授小鞋穿。

至於逢紀與許攸,都是跟隨袁紹多年的好哥們,郭圖想說他們的壞話,那也要袁紹相信。田豐是個剛直之人,不攀附不結黨,郭圖也未把他放在眼中。現在的冀州政壇,分爲了兩大派系,一就是以審配爲主的本地派;一就是以郭圖爲主的穎川派。兩派各有黨附,交鬥不休。以至於後來的曹丕說佞邪穢政,愛惡敗俗,國有此二事,欲不危亡,不可得也。何進滅於吳匡、張璋,袁紹亡於審配、郭圖……配、圖……之徒,固未足多怪,以後監前,無不烹菹夷滅,爲百世戮試。

後世更有人把袁紹敗亡的原因就直接扣在了審配的頭上,說審配爲袁氏舊臣,始不聞以立長之經勸袁紹,繼不聞以友于之義諫袁尚,亡袁之咎,配亦難辭。說的卻也是事實。權臣不內鬥,袁紹三子不分家,就算袁紹死了,只要繼承人抱團,歷史上這北方到底屬於誰,那還真難說。

逢紀北上中山,沮授與郭圖北上鉅鹿,袁紹心中稍安。不久,得逢紀之報,說在中山國,已經招募青壯萬餘,北拒閻柔,東卻鍾繇,冀北暫時無事。袁紹立時便精神一振,心道吾冀州地大物博,錢糧丁口遠勝並、幽,劉玄德欲借幽、並之力以圍吾,卻是休想。於是便振衣而起,出帳巡營。軍士見了自家大將軍出營,軍心復振,袁紹所過之處,歡聲動地。

袁紹巡營之後,回到帳中,又回覆到心雄萬丈的狀態來,他下令給逢紀,讓他穩住中山防線之後,趁機反攻河間。又傳高幹來,讓他去趙國等地募兵。

高幹聽了,受命而去。逢紀在冀州,向來是與審配一道執掌軍事,此番北上中山,也是花費了許多氣力,才抵住鍾繇與嚴顏二人。忽然又接袁紹之令,說要反攻河間。逢紀看了不禁苦笑,全憑自己在冀州經營多年的威望和對地盤的熟悉,這才能夠稍微阻得鍾繇與嚴顏一陣。等他們緩過勁來,只怕就不是這麼好對付得了的。自己防守都嫌人少了,又如何能夠反攻河間?

這裡逢紀發愁的時候,鄴城的審配也是愁眉不展。他與大公子袁譚關係不睦,留在這裡鎮守魏郡,諸般事務全積壓在他身上不說,偶爾下面的人還會拖延阻礙以討好袁譚。讓他心情難得舒暢。最痛恨的是那郭圖,又在主公跟前進饞,使自己嫡子不得不遠赴軍前效力。

自己子女數人,嫡子卻只有一個。那界橋陣前,與青州軍對陣,兵兇戰險,雖然用不着自家孩兒真個上陣廝殺,但凡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他也是帶兵的人,打仗的事,誰能夠說得清楚呢。

審配心想,要是自己孩兒在前方擦破一點油皮,自己也必不與郭圖等人干休。自己以韓馥舊臣而得主公信重,知遇之恩,哪怕是粉身碎骨也難報萬一。只是那辛評與郭圖等人,爲了一己私慾,四處挑動爭鬥,全然不顧大局,着實是可恨可惱也。

審配一邊想着心事,一邊率了護衛巡城。看看轉過這個路口,再行一陣,便可回府,忽然之間,便聞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傳來。審配回首望去,同時心中想道,莫非又有緊急軍情不成?頓時心中便是一緊。

再看去,卻見數匹駿馬狂奔而來,那馬上騎士,看其打扮卻不是軍中將士。只見那馬匹疾馳如閃電,街道之上,行人紛紛避讓,一時之間,雞飛狗跳,秩序大亂。

審配心情正自不爽,見狀不禁大怒,喝道:“除軍情以外,城中禁止奔馬,此何人哉!膽敢犯吾法令!左右何在,還不速速與吾拿了!”

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七百十六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
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三十四章 洛陽滅蝗(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劉青州再得良將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四百一十七章 劉備應對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八百零四章 戰爭爆發(五)第一百八十五章 青州攻略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五百五十六章 關中攻略(八)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六百零七章 益州風雲(二)第四百五十二章 風雨幷州(八)第三百四十六章 火藥問世第十章 南下廬江第七百章 出城交兵第七百二十九章 漢大臣奏議還都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五百一十一章 弄巧成拙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七十二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七百十六章第八百十六章第九十七章 長社之戰(二)第四百四十章 兵屯界橋(三)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六百七十三章 陳宮出馬第七百七十一章 魯肅出使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一百六十章 張飛襲關第五百九十八章 野外戰場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五百四十一章 袁紹之死第五百八十三章 平定涼州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天下亂象(三)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五百四十六章 封王之論(二)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冀州攻略(二)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六百三十三章 兗州攻防(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鄭門立雪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一百二十章 涼州之戰(五)第二百六十九章 青州新政第六百零二章 草原大戰(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士威彥婉拒揚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胡軫之死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二百一十三章 涼州風雲(三)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八百二十六章 草原開發(二合一章節)第五百四十三章 郭圖之謀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三百一十七章 許禇投曹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漢中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議廢立第六百八十八章 漢壽之戰第五百八十章 漢中之戰(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袁術所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五百二十八章 撤離荊州(三)第五百零五章 南陽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壯士典韋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四十五章 廢立之事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青州攻略(二)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州之亂(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六百十三章 兗州戰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