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

剛縣離蛇丘並不遠。蛇丘那邊火起之時,夏侯惇這邊便有人發現了。於是急報夏侯惇。

夏侯惇聞信,急起身披披,點齊人馬,便往蛇丘而去。他留臧霸守蛇丘,確實是有不太相信臧霸等人的意思在裡面。但無論如何,他卻不能看着臧霸被困死在蛇丘。

一路急行,看看便要到了蛇丘地界,遠處隱隱約約有喊殺聲隨風飄來。夏侯惇引軍疾行,忽然間,道旁暗處,異響傳來。

夏侯惇耳中傳來細響,便知不好,忙馬腰身一蹋,俯在馬首之上,躲過數支追命的羽箭,與此同時,高聲叫道:“敵襲,結陣!”

可惜還是慢了。嗤嗤聲中,矢如雨下,直撲曹軍。曹軍不知敵在何處,突然中箭,不禁大亂,自相踐踏者不計其數。

等各級軍官剛剛平定騷亂,還未來得及收攏部隊時,林間火光大盛,太史慈又率部殺將出來。直衝曹營,把曹軍頓時就截作數段,衝得七零八落。

夏侯惇大怒,忙提兵去攔太史慈。不然再慢得一慢,自己軍隊就徹底亂套了。

太史慈正策馬衝殺,忽然斜地一道刀光,直撲己身。太史慈揮槍擋住,噹的一聲巨響,金鐵交鳴間,兩馬錯鞍。

夏侯惇提刀看着太史慈道:“太史匹夫,只知行那陰險之計,可敢正面與我一戰乎?”

太史慈大笑道:“兩軍交鋒,各憑本事。兵無常勢,又豈是那陰險二字可一言蔽之?既然夏侯將軍不服氣,那某便來領教領教你的本事。”

兩人不再多言,各自蓄勢,便持兵策馬來戰。兩人都在壯年,太史慈勇猛難擋,夏侯惇經驗豐富。你來我往,戰了十餘合,亦不見勝負。

夏侯惇暗想道,十餘合勝不得太史慈,再打下去,只怕力氣不濟,此時兵馬已穩住陣腳,莫如且退,再作計較。

這個時代真正能斗數十合、甚至百合以上的超級大將,少之又少。雖然坐在馬上,藉助了馬力,但揮舞兵刃消耗的體力還是非常大的。所以正史之上,關羽、黃忠等斬將破陣,速度都是很快的,幾乎眨眼之間就完成了。這就突出了一個快字。

一念至此,夏侯惇便即心生去意。於是揮舞數招,逼退太史慈後,便跳出戰圈,率部便走。

夜間太史慈也不敢追趕,只是攔住來不及逃走的曹軍,把冥頑不靈的都給殺了,餘者立降。太史慈奪了金鼓、輜重,押解了俘虜,打掃完戰場之後,便一路往蛇丘而去。

魏延與尹禮、孫觀等人大戰,看看就要抵不住了。尹禮等人大喜,覺得臧霸已遠走,時候已經差不多了,正欲逼退了魏延便率軍走。

忽然前方又是馬蹄聲如雷轟鳴,昏暗的火光中,只見一員皁袍大將,縱馬而來。後面強壯的護旗兵,把張字大旗高高舉起。不是張飛更是何人。

尹禮等見了張飛來,心膽俱裂。手上便慢了一慢。

張飛疾奔而來,聲勢如雷:“賊子哪裡走!”手中蛇矛便往前如閃電般的一送,刺尹禮於馬下。

孫觀打馬欲走,被喘過氣來的魏延打馬追上,兜頭一刀,劈作兩段。主將既死,餘者便一鬨而散。

魏延與張飛策馬便追。不多時,便見地上跪了一片。

收降納叛,打掃戰場。

在蛇丘整整忙了數日,這才忙完。

臧霸跑到了章縣,第二日便收到了消息,麾下泰山諸將,除跟在身邊的吳敦外,餘皆葬身於蛇丘城外矣。

臧霸聞信,不禁放聲大哭。當年天下大亂,黃巾肆虐,他們各自引兵,相聚在一起,只爲在這亂世苟全性命。誰曾想,十數年情誼一朝葬送,諸手足一戰盡墨。從此便天人兩隔。

曹仁聞信而來,見臧霸悲聲大作,亦停住腳步,嘆息不已。

正是物傷其類,人同此心也。

第二日,剛縣的夏侯惇也接到消息,知臧霸部將戰死,其本人敗走章縣。亦不禁沉默。

夏侯惇送信給曹仁,道:“今蛇丘已失,東平已被圍。莫如棄東平,退保任城。如何?”

從地圖上看,東平國已經被東郡北部,濟北國、魯國團團圍住,整個戰略大環境已經極爲不利。

又有馬超引軍攻打兗州腹地,到了這個時候,夏侯惇已經對兗州不抱希望了。他覺得在目前的形勢下,軍隊不應該再分散了。不然等待他們的就將是被各個擊破的下場。

蛇丘一失,濟北就只有一個剛縣在他們手上了。夏侯惇想了想,剛縣都不想待了。這裡太不安全了。他覺得在蛇丘已落入敵軍手中後,自己不可能守得住剛縣。而且鑑於他們兵少,要守住的地盤太多,這纔給了漢軍無數機會。所以他才提出,棄東平,死守任城。

這樣哪怕是漢軍得了東平。但再要進軍,難度就大了。因爲他們的選擇變少了。

再經過精心準備,未必不能保住任城、山陽、濟陰、陳留四郡國。

曹仁接到夏侯惇的信,遞給臧霸,道:“宣高,依你之見,元讓此言如何?”

臧霸看了夏侯惇的信,心道,早棄蛇丘,我又何至如此?不過他知道這也不是嘔氣的時候,便想了想,道:“元讓此言甚是,不過東平也不能輕易棄之。馬超入濟陰也無妨,可使諸縣邑閉門自守。別使一將引軍駐鉅野、乘氏,如此,可何大澤四周無事。東平可先收攏兵力,全力以守堅城。如此,漢軍來,亦無懼也。”

曹仁想了想,覺得臧霸所言,甚是有理。東平這麼多城池,豈能喊不要就不要了。就算不要,也不能輕易資敵。

於是便從臧霸之論,於東平各城,收攏兵力、糧食等一切可用之人力物資。而後全力守章縣、無鹽、東平陸、壽張這四城。

又去信夏侯惇,讓他棄剛縣,退守寧陽。剛縣離蛇丘和汶陽太近了。夏侯惇兵少將微,不利於戰。

得到曹仁的信件,夏侯惇便選了一日夜間,趁漢軍不備,點齊部衆,收集了物資,然後把帶不走的,封在府庫,放了一把火。便徑自出城去了。

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八百十四章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二章
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六百五十章 馬超中伏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六百九十五章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六十二單 廣陽除惡(二)第三百七十章 曹操退兵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二百五十章 劉協心事第六百七十二章第六百六十章 兗州決戰(九)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七百六十九章第五百七十六章 關中攻略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二十章 揚州異動第八十九章 黃巾亂起(三)第六百章 此處無題第七百三十六章 父子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關中攻略(十六)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十一章 廣陽除惡第二百二十章 涼州風雲(十)第十六章 平定廬江(完)第五百五十七章 關中攻略(九)第一百四十三章 丁原之死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六百三十二章 兗州攻防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第八百十一章 戰爭爆發(十二)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十一章 小試身手第二百一十一章 涼州風雲第六百四十七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八十二章 交州之戰(二)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袁紹攻幽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四百一十一章 大戰平城第四百二十一章 求同存異(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八百十四章第二十六章 東萊故事(6日第二更)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戰呂布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一百二十一章 涼州之戰(六)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五章 袁劉大戰(十五)第四百二十四章 輿論宣傳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袁術敗亡(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三百五十章 求援四方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八十七章 黃巾亂起第六百六十九章 劉璋請降第三百五十七章 荊州之戰(五)第五百六十七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四百六十八章 冀州攻略(十)第六百九十六章 華容城破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戰叛軍第五十三章 火燒水寨第七百零七章 夏侯兵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兵發河洛(二)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一百六十一章 滎陽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滎陽之戰(三)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七百五十九章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見聞(四)第九十章 黃巾亂起(四)第二十八章 退婚之事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七百二十六章 黃射臨陣棄袍澤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九十三章第八百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