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和解關東(二)

初平四年夏,袁紹引兵南還。△,方至鉅鹿,便有信使飛馳而來,急報曰:“主公,魏郡兵反,勾連黑山賊於毒等數萬衆破我鄴城,太守已臨陣戰歿矣。”

旁邊諸臣聞得此消息,頓時就炸了鍋。這怎麼辦?全家老小都在鄴城呢,咋辦?有幾個謀臣更是受不了這打擊,啼哭了起來。這時一雙雙眼睛都盯着袁紹,所有的依靠和希望,就指望主公了。

袁紹聽了,倒是容貌自若,不改常度。旁邊的太僕趙歧見了,心中也不禁暗讚一聲,本初真非常人也。

要說袁紹不急,那是假的。他妻妾兒女也都陷在鄴城呢。不過他自黃巾之亂以來,經歷過的事情太多了。洛陽之亂,血流成河。後來董卓更是把他叔父一家滿門給殺絕了。也沒見他眼睛眨一下。見過太多人死亡,心腸自然堅硬如鐵。再說了,急也沒有用。事情都已經這樣了,還不如想想怎麼救人呢。

於毒,中平年間就跟着張牛角混的大賊頭。後來張牛角死了,又跟着張燕。名義上聽從張燕的號令。不過因爲其本部人馬人多勢衆,向來是自行其事。去年帶了本部去寇掠兗州,被曹操給打跑了。那頭沒撈到好處,只好返回山寨暫時蟄伏,舔舐傷口。剛過完年沒多久,山外的探子打探消息回來,說冀州袁紹和幽州公孫瓚兩人掐起來了。於毒聽了大喜,袁紹帶了冀州精銳北上和公孫瓚幹架,這不是讓他在後面撿便宜麼。於是便召集人馬,趁袁紹後防空虛,便抽冷子捅了袁紹一刀,買通魏郡、內外勾結,打進了鄴城。

鄴城,自袁紹入主冀州以來,便把冀州州治給遷到這來了。因爲冀州歷經戰亂,常山與鉅鹿殘破,百姓流離失所。袁紹也不想費那個力氣去整治了。反而是鄴城因爲緊挨着司隸,所以在歷次賊亂中,沒受什麼禍害。於是袁紹便一眼相中了這地方。

也確實是個好地方,往東邊是兗州,往西邊是幷州,往南邊是司隸,往北邊,又有了足夠的戰略縱深。更關鍵的是,挨着洛陽與皇帝近,有什麼事,可以迅速反應……

後來曹操也看中了這地方,把袁紹打跑後,堂而皇之的佔據了這個地方,以後更是成爲了曹魏的基業騰飛之地。

這麼塊好地方,袁紹怎麼也想不到,居然就這樣被黑山賊給打破了。難道城防就是豆腐渣?

袁紹心中忿怒。於毒也不好過。他破了鄴城才知道,天子派了太僕來說和,袁紹與公孫瓚都已經商量好罷兵了。雖然袁紹還沒回來,只是派了個使者回來報信。但鬼知道袁紹是不是明天突然就會出現在城外?要是早點知道袁紹和公孫瓚互相征伐的消息就好了。當然,於毒也只是這麼一想。他是佔山爲王的流寇,平時沒事就窩在山溝溝裡。信息傳遞,哪裡有那麼快?真是可惜了呢,原本還想着大肆搜刮的,看來沒時間了。多搶點必須品和值錢的,然後撤了吧。於毒暗暗想着。

於毒心生退意的時候,他的部下“平漢將軍”陶升也得到了消息。這傢伙,之前爲內黃小吏,後來迫不得已從了賊。不過好歹也是在魏郡官面上混過的,自有一套他的本事。他的消息來得不比於毒的晚多少。得知袁紹與公孫瓚罷兵,陶升當場就傻了。他比於毒想得還要透徹。城破了,逃出去不知道多少人。指不定這時候袁紹就收到信息了。那袁本初還不得急死啊,到時派了騎兵打過來,誰擋得住?陶升對己方部隊的戰鬥力還是有一個很清醒的認識的。

完了,跟着於毒沒前途了。鄴城是袁紹基業所在,被一幫流寇所破,爲了臉面,袁紹也不會放過於毒。得,去投袁紹吧。好歹自己之前也是漢臣,現在就當是被招安了。不過就這麼兩手空空的去見袁紹,也不太好哇,萬一這傢伙一生氣,把自己給砍了怎麼辦?得有投名狀,而且還得超級有份量!

腦袋稍微轉了一轉,陶升就有辦法了。帶了小弟到了西城,便把其他兄弟部隊給轟走了。陶升部曲衆多,人家也不敢說什麼。只以爲陶升是想吃獨食呢。心中有怨氣也沒說什麼。趕緊搶錢搶糧吧,以後有空了再收拾這匹夫。

結果等於毒得到消息,反應過來不對勁的時候。陶升這個二五仔已經載了袁紹與冀州諸文武家小,親自護衛,一溜煙的跑了。

於毒氣得跳腳大罵,卻又無法。知道要不好了。於是連忙收攏部曲,打算撤退了。可惜賊終究是賊,搶紅了眼。腰間懷裡都是錢物,有些甚至把刀槍武器都扔了,雙手抱的抱雞,牽的牽羊。只愁如何再多搶點。又哪裡肯聽於毒的。等真正撤離時,又耽誤了不少功夫。

陶升護送冀州家小出鄴城沒多遠,還沒走出魏郡呢,便遇到了袁紹的先頭部隊。陶升嚇出了一聲冷汗,暗道幸好自己機智,反應快。不然可就慘了。先頭部隊一路疾馳過來,還不就是想搶救自家主公與諸文武的家小麼。如今見人都接出來了,便也不多話,帶了陶升一路回去見袁紹去了。

袁紹見人都救出來了,心中暗鬆了一口氣。見了陶升,雖然看不上這人,倒也沒給他什麼臉色看。因其功,遷陶升爲建義中郎將。陶升到這時,一顆懸在半空的心,這才踏踏實實的落了下來。

袁紹老巢被打破,等於在他臉上扇了一巴掌。他度量再好,也沒法忍。公孫瓚來欺負他就算了,人家好歹兵強馬壯,有這份能耐。可你於毒算什麼東西?也敢來捊我虎鬚?

袁紹便召衆臣商議,誓要除於毒而後快。這一次,把於毒恨得咬牙切齒的諸臣們全票通過,無一異議。

陶升建義中郎將的官服還沒穿熱乎,又被袁紹傳喚了過去。交給他一個偉大的任務,就是充當帶路黨,率冀州大軍去攻打於毒老巢。

太僕趙歧一路奔波,又到了青州。

趙歧,字邠卿,京兆人。老人家多才多藝,所著《孟子章句》流傳到後世。還和蔡邕、張衡等並稱,被後世尊爲東漢六大畫家。他一生忠於大漢帝國,是以都八十多歲了,還以使者的身份在外面爲國奔波。

趙歧之前曾爲幷州刺史,後遭黨錮之禍,被禁錮了十幾年,到黃巾禍亂天下,先帝讓四府舉賢時,才重新出仕。老人家多年未出洛陽。之前一路奔波到冀,見地多殘破,百姓面有飢色。心中不由唉嘆不已。

今方入青州之境。便覺此處景色與衆不同。一路之上,所到之處,縣令、太守聞天子使者至,俱出城相迎。而百姓見了,亦面帶喜悅,見車而拜曰:“今日乃復見使者車騎。”心中暗喜此處人心仍思漢家威德。

又見所歷青州諸郡縣,百姓安居樂業,諸人臉上不復見迷茫、惶惑之色。乃嘆道:“劉玄德,真大漢之良臣也。”

車駕到了臨淄,劉備率諸文武出城十里相迎。

趙歧在冀州被袁紹敷衍、怠慢夠了。見劉備如此,倒有些受寵若驚的意思。連道勿須如此。

劉備倒沒覺得有什麼。畢竟人家是天子使臣,自己禮節上不能有虧,再者,人家都八十多了,鬚髮皆白,都快能做自己爺爺了。自己禮貌點總是沒錯的。尊老愛幼,在中國上下五千年,到哪一年這道理都不會有錯。

於是微笑着對趙歧道:“長者此來,乃天子使臣,小子豈敢怠慢。還請長者隨我入城。”

晚上,洗去一身風塵的趙歧享受到了極其尊貴的待遇。劉備在牧府親自設宴,麾下諸文武出席不說,齊王也來了。蔡邕、鄭玄、盧植等一幫老頭子也都到了。

還別說,趙歧心中還真感激劉備的體貼。他也知道,自己年紀太大,與劉備等一干人經歷完全不同,沒什麼共同語言。所以蔡邕等人一來,趙歧就興奮了。都是一幫老頭子,又曾經同殿爲臣,共同經歷過許多事。一起也有話說。

老頭子們一開言,劉備等人在旁邊就插不上嘴了。很多事情他們都不知道,那會他們可能還沒出生呢。於是便只能一邊給老人家們倒酒,一邊聽故事了。

這一晚,賓主皆盡興而歸。

第二天一早,身負使命的趙歧便在外面求見劉備了。劉備心想,老人家這身子骨,還真結實。當然結實,人家可活到了九十多歲呢。

趙歧見了劉備,也不多言,便道:“劉使君,吾此番前來,一是奉旨和解關東。二是奉旨請援。洛陽屢經禍亂,民多流散。已是殘破不堪。如今四處戰亂不斷,地方朝貢斷絕。朝廷已經是難以爲繼。還請使君,還請使君……”

趙歧說着說着,不禁悲從中來。他一生經歷安、順、衝、質、桓、靈數帝,不折不扣的大漢老臣。雖然漢安帝時大漢開始走下坡路,可是永元之隆餘韻猶存不是?那個時代,真真是大漢帝國最好的時代。趙歧也算見着了大漢帝國最繁榮昌盛時期的尾巴。可哪曾想,到了如今,好好的一個大漢帝國,在先帝去後,就分崩離析成這般模樣了?天子的日子都過得苦巴巴的,不得不派了自己出使地方諸侯,前來討援。天下臉面何在喲!

趙歧在袁紹那沒掉眼淚,出洛陽之後見慣了地方凋敗也沒掉眼淚。不知道爲何,到了青州,見了劉備,忽然就動了情緒了。

或許是青州的一派繁華,又讓他想起了年青時,大漢帝國的模樣罷?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七百三十五章
第一百五十五章 河陽之戰第二百五十七章 徐州之亂(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袁董大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兵屯界橋(二)第八百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四百一十四章 劉虞病逝第四十七章 曹兄孟德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三百六十八章 劉備所謀第六百五十三章 兗州決戰(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荊州之戰(七)第四百五十四章 風雨幷州(十)第四百九十章 冀州攻略(三十二)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四百六十九章 冀州攻略(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大戰夏侯第二百二十四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七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四百八十五章 冀州攻略(二十七)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一百八十二章 傳國璽出第七百四十一章 襲破羅縣第五百一十六章 大打出手第六百八十九章 漢壽之戰(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八十三章 兵分數路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谷關內第二百六十六章 烏桓校尉第三百四十八章 荊揚水戰(二)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三百三十一章 南征袁術(二)第一百八十一章 董卓反應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四百九十八章 高柔蹤跡第四百三十章 楊奉作亂(二)第八百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五百七十五章 關中攻略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又見叛亂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四百七十五章 冀州攻略(十七)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六百九十五章第一百零五章 董卓之敗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三十章 退婚之事(3)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第四十五章 風波又起第二百三十章 跨海東征(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跨海東征(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綿竹陷落第二百六十五章 涼州事變第四百八十章 冀州攻略(二十二)第六百十章 一封書信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五十四章第九十二章 大戰江陵第七百六十二章第八百零二章 戰爭爆發(三)第六百八十三章第六百二十二章 揚州異動(三)第十三章 平定廬江(一)第八十八章 黃巾亂起(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六十三章第八百十八章 艱難局面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五百一十七章 安陸失守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南征袁術(三)第七百九十七章 曹純退兵第六百五十六章 兗州決戰(五)第四百九十二章 冀州攻略(三十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跨海東征(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劉備嫁女第五十四章 新的去向第五百七十一章 關中攻略第四百四十三章 馬邑城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冀州攻略(二十四)第一百七十章 形勢有變第七百五十六章第一百五十六章 分取二城第八百二十四章第五十八章 黃巾初蹤第一百二十九章 天下亂象第七百三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