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袁劉大戰(三)

賈詡到了地方一看,天子與百官皆在呢。瞬間就明白是怎麼一回事了。見賈詡到了,得了天子許可的鐘繇便問道:“賈大夫,陛下與百官皆欲東行。然借道幷州,道路遙遠。賈大夫可有他途?”鍾繇言外之意很明顯,大家同意你東歸的建議,但對你提出來的路線表示不信任。

賈詡心思電轉,遂對道:“鍾侍郎,若要往青州,最近之途,莫過於渡河,入河內,經兗州,順水而下,則可抵青州也。然則河內爲袁紹所有,其於平陰、河陽等地駐有重兵。且我涼州甲士多不習水性。恐此路不通也。”先說好,不是我不想走近路,實在是沒得選。

天子與諸卿聽了,一陣沉默。函谷關前已經死了個大臣了,足見袁紹態度之惡劣。順河而下,總不能不靠岸補給,到時進入了袁紹境內,鬼知道袁紹會幹出什麼事來。人爲刀俎我爲魚肉的事不能幹。

可是一條筆直的路就在眼前不走,卻要北上幷州,走一個“幾”字形的路線出來,大家也不願意。路途遙遠就意味着時間長,時間長就意味着風險多。這幷州,也是袁紹地盤,對自己惡意滿滿。這一去,路上註定不會平靜。能安全到達青州嗎?

諸大臣交頭接耳,議論紛紛。鍾繇卻對天子道:“陛下,道路難行,不若且派人至青州,問過劉使君,看他意下如何?”

天子與公卿們這才反應過來,自己這邊討論得熱烈,卻忘了知會劉備一聲。天子與諸臣的潛意識裡,還是覺得自己是這天下的主人,是朝廷的代表。千里奔赴青州又不是去做客的,朝廷整個搬遷到青州,劉備這個外鎮應該感到莫大的榮幸纔是。當然,劉備麾下能人無數,與劉備取得聯繫後,說不定劉備能給出不一樣的見解來呢。到時就不用再走這麼遠的路了。

於是天子便道:“準卿所奏!”

賈詡看了鍾繇一眼,心道不說個明白只怕是不行了。於是拜道:“陛下,臣初有東歸之意時,便使人往幷州與青州兩處。青州尚未有消息,不過幷州有消息傳來。”

見天子與諸臣都豎起耳朵傾聽,賈詡頓了一頓,然後道:“溫侯、奮武將軍呂布正在幷州山谷屯田,聞天子來河東,亦欲率軍來助。臣以爲有溫侯與闅鄉侯相助,與張將軍一同護衛左右,便是道路再遠,亦可保陛下無憂也!”

殿中諸人聽了,心中便是一喜。天子亦想起當日在未央宮,呂布一臉血污、殺氣騰騰的提着董卓首級來獻時的情景來。當時正是司徒王允等人與呂布內外聯合,一舉誅除董卓。自己也當場開金口吐玉言,親封呂布爲溫侯,食邑三千戶;拜奮武將軍、假節、儀同三司!

只可惜後來涼州諸將反攻長安,王司徒等大臣血染長安,呂布獨木難支,逃離長安。這許多年不見,想不多他竟然便藏在幷州。呂布是自己親封的將軍、段煨當年也是一直站在朝廷這邊的。有了這兩支軍隊拱衛,自己也可以不用擔心白波軍和張繡了。不止是天子如此想,百官也是如此想的。

白波軍除了楊奉投降朝廷得早外,其他諸部可是一直盤踞在河東,打家劫舍,殺官掠民,向來無法無天。而張繡和賈詡,也是有前科的。一個是說動涼州反攻長安的罪魁禍首,一個是當年攻打長安的張濟親侄。讓天子與百官如何不防?

要不是賈詡後來在朝廷與諸將之間周旋,爲朝廷百官說了不少好話,刀口下救了不少人。這次只怕就沒人會聽他的。

賈詡說完之後,看了鍾繇一眼,心道好在我早有安排,不然所有計劃就全得讓鍾元常給攪亂。天子與公卿們商討了一陣,於是一致決定,只待賈詡派出的使者自青州傳回消息來,這邊就開始準備動身,北往幷州與呂布匯合。然後一道向青州進發。

卻說劉備在青州,正調兵遣將,準備聯手幽州,給袁紹來個大的。忽然這日便有急報傳來,斥候於邊界捕得一人,言是涼州使者,不敢怠慢,於是星夜急送至臨甾來也。

劉備聽聞是涼州使者,便命人快傳。涼州與關東隔絕久矣,雖然有管亥在四處奔波爲他活動,但這種暗底下的活動所帶來的消息,一是不全,二是時效性嚴重滯後。既然有了涼州來人,且不管他是怎麼過來的,先見上一見,瞭解一下關中諸事再說。

不一會兒,涼州來人進了劉備府中,見殿中盔晃晃、甲明明,文武分列左右,大殿正中處上首端坐一人,不怒自威,正是那青、徐二州之主劉備。於是納頭便拜,道:“小人胡躍,拜見劉使君!”

劉備命其起來,賜座之後,便道:“貴使奉誰命來?”

胡躍對道:“吾家將軍,乃建忠將軍、宣威侯是也。此番奉了吾家將軍與軍師賈公之命,特來青州拜見。”

劉備心中愕然,剛得到消息不久,說張繡和賈詡先降復叛,和曹操大戰一場之後兵撤南陽,怎麼卻派人到我這裡來了。

於是便細問之。這才知道,張繡與賈詡退回關中之後,恰逢諸將混戰,助段煨擊破郭汜之後,竟然跑到河東去了。而此時,天子與諸卿,就在河東安邑。

使者把信給拿了出來,出席奉上:“吾家將軍與軍師所言,皆在信中,還請君侯觀之。”劉備身後,親衛出來取了信,放至劉備案前。

劉備便取了信,一看之下,心中驚歎不已。遂道:“吾已知信中之事,汝且退下好生歇息,若有決斷,自會有人知會汝。”

使者退下之後,劉備便自回書房,又派人請荀彧來。須臾,荀彧前來。劉備便把信給了荀彧。荀彧一看,這才知道,長安天子東奔,想自去帝號歸洛陽,使海內一統,卻被袁紹所拒,然後不得不駐蹕河東。

賈詡到了關中之後,想東歸青州,然後見天子在河東,便想奉天子一道東歸,東歸途中還不甘寂寞,遂遣使東來,聯絡青州,想動幷州的歪腦筋。

荀彧看完之後,嘆道:“不愧是賈文和,智計百變。”

劉備看着荀彧道:“文和,汝以爲賈詡之謀如何?”劉備本來只想拉着劉虞打袁紹,誰曾想賈詡又要想搞事情。對於張繡和賈詡想投奔青州,劉備歡迎至極。可是賈詡還想帶着長安天子與百官一起來,劉備的壓力就大了。關鍵是賈詡不止要帶着天子和滿朝公卿一道來,他還想與劉備聯手,一舉吞併袁紹的幷州。這心,可真夠大的。

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七百零九章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一十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
第八百一十章 戰爭爆發(十一)第二百五十二章 和解關東第二百零八章 青州學院第七百六十七章第七百零九章第五十五章 大婚之喜第二百一十二章 涼州風雲(二)第七百十一章第一百零七章 黃巾消亡第一百零二章 宛城攻略(26號第一更)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單于說呂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兵出魯國第二百七十三章 關中諸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五百四十五章 封王之論第八十章 劉恪成親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七十六章 試行改革第七百二十五章 華容城下較高低第四百八十七章 冀州攻略(二十九)第五十九章 黃巾初蹤(二)第二百八十五章 興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六百十二 兗州戰事(二)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兩軍匯合第八百二十八章 中南半島(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青州攻略(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二十九 退婚之事(2)第二百四十四 兵臨河洛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四百六十六章 冀州攻略(八)第八百二十章 吳母教子第三百九十五章 常山關下逢敵軍第七百六十六章第五百五十章 關中攻略(二)第一百七十五章 諸侯入洛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五百六十二章 關中攻略(十四)第八十五章 風雨前夜(二)第四百九十九章 治理幷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章 臨危託孤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三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七十四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儒之逝第七百一十章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三百三十六章 委託終身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跨海東征(三)第五百二十三章 襄陽士族第八百零七章 戰爭爆發(八)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第二十二章 東萊故事(3)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二章 縣城風波(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六百六十三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夏侯淵疾奔安陸第一百七十一章 陽城之戰第六百七十七章第四百三十六章 兵圍馬邑第三百二十一章 公孫之敗第六百四十三章 丁儀奏對(二)第六百零八章 曹洪雪夜下葭萌第六百二十三章 揚州異動(四)第九十八章 南陽局勢第二百二十三章 兩軍對壘第六百九十九章 穎川戰役第三百三十五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一十九章 麴義應對第五百五十四章 關中攻略(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徐州之亂第四百四十六章 風雨幷州(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平定涼州(二)二百二十五章 呂布窮途第二百零三章 兩虎相爭(二)第六百五十九章 兗州決戰(八)第七百一十章第三百六十三章 郭汜敗亡第五百七十章 關中攻略(二十)第三百六十六章 揚州罷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劉大戰(四)第二百六十二章 冀兗交鋒第六章 簡家之約第三百九十七章 張燕出山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五章 廣陽大疫第二百六十七章 募民實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