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瓜分荊州

卻說劉表前腳剛走,後腳曹操便率軍佔了南陽,又遣曹休率虎豹騎一路飛馳,徑往襄陽。孫策因爲關注着荊南四郡,一時之間措手不及,卻被曹操佔了先,連奪南陽和襄陽。孫策聞信,不由惱羞成怒。

他已打到宜城,快到襄陽城下了。這麼一座空城,卻眼睜睜的被曹軍給戰了,他如何能忍,遂起大軍,直髮襄陽。

兵臨襄陽,孫策於城下耀武,被城上曹休望見。曹休乃道:“久聞孫策之名,吾將親試之。”遂引兵出城。

這個時候,荊州已成無主之地,曹操與孫堅都要想得到荊州,那就看誰厲害了。孫策有了江夏、又在策反荊南四郡,卻還不罷休,只想着襄陽原本是他囊中物。是以見了曹休,分外眼紅,也不答話,大喊一聲,便引軍來攻。

曹休抖擻精神,亦挺槍來戰孫策。兩軍於城下大戰一場,孫策左衝右突,所向披靡,好不威風。曹休不是孫策之敵,只好引軍敗退回城。

孫策勝了一場,笑道:“便只有此些許本事,也敢搶吾襄陽?”

曹休回城,道:“孫策驍勇,吾非其敵,襄陽要地,不容有失,當報於主公。”曹操剛把宛城諸事料理完畢,正在來往襄陽之路上,逢曹休之信,遂引諸將快馬加鞭至襄陽。

到了襄陽,也不去管曹休之事,卻是先去尋蔡瑁,到蔡瑁家時,蔡瑁出迎。曹操遂與其一道入蔡瑁私室,呼見其妻兒,並謂蔡瑁道:“德珪,故憶往昔共見梁孟皇(樑鵠),孟皇不見人時否?聞今在此,那的面目見卿耶!”

樑鵠,字孟皇,涼州安定人。少好書,受法於師宜官,得師宜官法,以善八分書知名,舉孝廉爲郎,後因書法寫得好,入鴻都門下,官至涼州刺史。時值天下大亂,他便棄了官,跑到劉表這裡來了。曹操與蔡瑁當年曾經一道去拜訪他,結果樑鵠在書法上把蔡瑁貶得一文不值。

蔡瑁聞言,卻是苦笑一聲:“孟德,梁孟皇、邯鄲子叔皆隨景升往北矣。”邯鄲子叔就是邯鄲淳,也是名重一時的書法家。

曹操聽了,不禁沉默,而後嘆道:“玄德有福矣。”

拋開這些許不快,曹操收拾情緒,便又笑着對蔡瑁道:“德珪,吾今來此,荊州彥材何在焉?”

蔡瑁便引曹操入城,後又召蒯氏、張允、韓嵩、鄧羲等人來見。曹操待之以客禮,一一接見安撫。

又有趙儼、繁欽、杜襲等聞曹操至,紛紛出山,面詣曹操。這三個,都是穎川名士。曹操見此三人來投,不禁大喜,拍手道:“天下非止劉玄德也。”

隨劉表一道北去的人材實在太多了,曹操正自苦悶,誰曾想還有人留了下來燒他這個冷竈,讓他如何不喜?

得了南陽,又佔了襄陽這個南郡要衝。曹操很是歡喜。接下來,就是應該趁熱打鐵,一鼓作氣的南下了。

兗州八郡才六十幾個縣,南陽一郡就有三十六個縣。荊州本來就是天下有數的好地方,再加上兗州戰亂紛紛而荊州安定又收納了無數南下的百姓。種種因素讓曹操對荊州那是非常的重視。所以曹操決定不惜一切代表,得到荊州。

隨着南陽的穩定,曹軍諸將一路南下,很快,襄陽就變成了個軍事基地。孫策對面這種情況,也是陷入了兩難之地。

打吧,他估計了下,可能打不過。不打吧,實在是可惜。孫策自傲,但也從不看輕天下英雄。面對真正有本事的,他還是很欽佩的。眼前襄陽城中的曹操,無疑便是個有本事的。

孫策其實想退兵了。畢竟荊南那邊已經在談了。而且江夏也到了自家手中。看起來,這荊州還是自家佔了便宜的。但他又覺得不能退。內心深處的一個念頭老是在提醒他,若不能把戰線保持在南郡一帶,很快曹操就會出兵攻打了。那麼無論是曹軍進入江夏、還是進入荊南,都是他所不能忍受的。

最後,孫策還是選擇了兵退宜城,然後去信向他父親孫堅請示。孫堅得了信之後,看完了心中一嘆,伯符勇則勇矣,眼光卻還是差了那麼一點。這個時候打什麼襄陽、要什麼荊南四郡。直接把江陵給佔了便可。江陵一落入己手,立時便可進可退、可攻可守。伯符看不出來,怎麼德謀也糊塗了麼?

江陵,南郡郡治,後世的荊州。江陵有多重要?《讀史方輿紀要》中說:湖廣之形勝,在武昌呼?在襄陽呼?抑荊州呼?曰: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以東南言之,則重在武昌;以湖廣言之,則重在荊州。

《東南防守便利》中說:不守江陵則無以復襄陽,不守江陵則無以圖巴蜀,不守江陵則無以保武昌,不守江陵則無以固長沙。

歷史上的諸葛亮在《隆中對》中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也。

蒯越對剛來荊州時的劉表說:南據江陵,北守襄陽,荊州八郡可傳檄而定。

這麼一個地方,佔了進可威脅北方的襄陽。退可切斷荊南四郡與北方的聯繫。西進可以圖巴蜀,南下可以攻揚州。

歷史上的劉備借荊州,其實就是用手中的半個江夏換孫權手中的半個南郡。因爲當時周瑜圍江陵一年,把曹仁給打跑了。那會劉備兵屯孱陵,見盟友得了到江陵,便去找孫權借地盤。當時孫權與魯肅想着借了南郡可以讓劉備多承擔一點來自襄陽曹軍的壓力。所以便同意了。這一同意,這纔有後來關羽在江陵起兵攻打襄陽,水淹七軍、陣斬龐德、生擒于禁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事情……

孫堅強撐病體,給孫策寫了封信。大概意思就是北方還有大敵,目前不宜與曹操正面衝突。仗能不打就不打,最好能坐下來談。既然襄陽丟了,那就不要去想了,眼下當務之急,不是襄陽,而是速速出兵去佔了江陵纔是正經。

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六百六十二章
第七百九十八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青州攻略(七)第五百五十五章 關中攻略(七)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涼州之戰(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曹操南圖第七百四十二章 再破吳軍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戰平城(三)第二百七十章 徐州之亂第七百八十二章 目標荊州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四百七十二章 冀州攻略(十四)第二十三章 東萊故事(4)第七百零五章 夏侯舉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下邳之戰(二)第三百章 監造水排(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陳到來投第三百八十一章 袁劉大戰(十一)第七百零九章第三章 縣城風波(二)第七百七十四章 高幹出征第二百一十七章 涼州風雲(七)第四百零六章 呂布兵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袁劉大戰(十六)第一百二十七章 張飛受傷第九十九章 荀彧北上(24日第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平城交兵(二)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兗州決戰第三百二十二章 公孫之敗(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四百五十章 風雨幷州(六)第四十八章 益州叛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兵發涼州第一百六十五章 滎陽之戰(五)第六百八十二章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位歸屬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五十一章 關中攻略(三)第九十三章 大戰江陵(二)第二百五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八章 諸侯討卓第二百一十四章 涼州風雲(四)第二百二十七章 再議起兵第五百零一章 兩家南圖第五百八十五章 涼州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圍馬邑(二)第四十九章 事件起因第五百八十八章 晉封王爵第六百四十八章 陳留出降三十三章 茶肆論蝗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覲天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接見魯肅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八百二十一章 江東歸附第三百零九章 攻破吳郡第四百零七章 淳于身死第九章 大道之基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五百三十章 瓜分荊州(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冀州攻略(二十)第五百零二章 博望攻防第七十章 深入蠻部第四百一十五章 劉虞病逝(二)第三十五章 洛陽滅蝗(二)第三十九章 蔡邕之難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九十六章 長社之戰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屯界橋(四)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七百六十三章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五十七章 墮落皇帝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七百五十二章第五百一十九章 黃祖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用人制度第七百八十章 赤子曹昂第六百七十八章第五百六十九章 關中攻略(十九)第二百零二章 兩虎相爭第五百二十五章 後路已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審榮獻城第七百九十八章第八百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六章 酸棗之變第六百三十章 戰爭序幕第二百一十九章涼州風雲(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公孫之敗(四)第三百零六章 徐州局勢第七百七十五章 于禁伏擊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四十五章 攻打陳留第六百六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