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十四 兗州戰事(四)

劉備得知消息之後,對荀彧道:“陳公臺智謀之士,我又缺糧,爲之奈何?”劉備本來想以實力碾壓,想不到被陳宮想出這麼一條計策來,壞他大事。

荀彧想了想,道:“爲今之計,莫如使益德棄濮陽,回撤至東武陽,而後與子義兵合,先取濟北國與泰山郡。如此可保糧道無憂。”濟北、泰山郡還有東郡北部,都緊挨着青州,運糧方便,也不用擔心被兗州軍半道襲擊。只是這樣一來,便得放棄突襲陳留的計劃了。

劉備又看向賈詡,賈詡笑道:“主公若能依我,立破兗州可也。”

劉備大喜,道:“文和快快道來。”

賈詡道:“兗州燒糧,與我軍何干,每取一城,便可驅兗州百姓往南,使其就食兗州軍可也。如此,兗州可平也。”

劉備一聽,臉都黑了。賈文和啊賈文和,人家說你是毒士還真沒說錯。你這是擺明了讓我不管兗州百姓死活啊。人家陳宮放火燒糧,把百姓甩鍋給我。你又讓我不管不顧,直接驅趕百姓到陳宮那裡去……

劉備便道:“不可,兗州百姓亦爲漢民,豈有不管之理。”

賈詡哈哈一笑,道:“曹操不聽朝廷之令,兗州百姓爲其提供租賦,便是逆民。逆民之生死,主公何必在意。”

劉備心道,天下大亂了幾十年,這幾十年也不知道多少人做了那冤死鬼。死在戰場的,死在逃亡路上的,不計其數。我要是在兗州再這麼一搞,看兗州的幾個傢伙,都是心黑手辣的人。到時他們也不管兗州百姓,只怕又是要餓殍遍地了。不行不行。戰死的我能接受,活活把人逼死,這我做不到。

劉備斷然拒絕之後,賈詡也不以爲意,心道還好沒說讓主公直接驅兗州百姓攻城。

劉備從荀彧之策,命張飛往後撤,不再意圖往南,而是清剿東郡北部,然後提兵入濟北。張飛聽令之後,便棄濮陽,引軍飛奔至東武陽,取了陳宮家小在手,然後給陳宮寫信一封,命其來降,不然便斬其妻兒老母。

陳宮得信,默然一陣,然後給張飛去信:“素聞以孝行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以仁政施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宮久聞中山王之明德,將軍之威名。宮之妻兒老母存否,全憑將軍決之。”

張飛得了陳宮的信,嘿然一聲,當着陳宮妻兒的面,把腰間佩劍抽了出來,又插了進去。如此數次。他也不是真的要殺陳宮家小,只是被陳宮這樣頂回來,心中也實在是不暢快。見陳宮妻兒面有懼色,張飛心道,大丈夫何必爲難婦孺之流。於是便出陳宅,命左右送陳宮家眷至陳宮大營,眼不見心不煩,既然不能殺,便乾脆送走得了。

陳宮是有把握漢軍不會害自己的家眷,卻沒想到漢軍竟然把自己的家眷給送回來了。看着喜極而泣的妻兒,陳宮心中暗歎,張益德亦義士也。

關羽在九江,聞兗州烽煙起,命甘寧等人嚴守江防,以防揚州異動的同時,又去信劉備,問是否要其自徐州擊豫、兗?

劉備接到信之後,認真想了一想,還是放棄了。揚州周瑜和魯肅兩人搭配,鎮守大江,此時已經嶄露頭角,大戰沒有,小規模的摩擦那是時有發生。關羽在南方的壓力也不輕。關羽除了要對付揚州之外,還要嚴防豫州。還是不要動用那裡的兵馬了。自己在北方雄兵無數,若還拿不下一個兗州,那豈不是笑話?

兗州戰事你來我往的時候,曹操在益州也是勢如破竹。

葭萌關失守之後,曹操兵分兩路,一邊順着葭萌關向南攻打梓橦、涪縣;一邊向北攻打白水關,使漢中與白水關連成一片。

葭萌關失守,白水關意料不到背後受敵,在堅持沒多久後,也宣告陷落。至此,蜀郡的北大門,徹底洞開。

劉璋連連派人出援,結果卻是一個個的壞消息傳來。梓橦陷落、涪縣陷落,曹軍已離綿竹不遠……

聽到曹操快到綿竹時,劉璋與諸臣已經徹底亂了套。綿竹一失,接下來就是雒縣,再下來,就是成|都。於是便有人提出建議了:“曹軍勢大,漢軍遠在北方,而秦嶺道險,無法來援,莫如且降。”

雖然提議投降的這個人被劉璋叉了出去差點砍了腦袋。但投降這個概念,卻在劉璋與諸臣心中紮下了根。

張鬆,劉璋的別駕從事。目睹了殿中的嘈亂之後,一路長嘆回府。正行間,忽聞道邊聲音傳來:“子喬兄,何事心憂如此?”

張鬆拿眼望去,只見兩個舊識正站在道旁,一臉笑容的看着他。張鬆訝道:“孝直,子度,爾等怎在此處。”

這兩個人,正是法正與孟達。他兩人,是扶風郿縣人,因避戰亂,故自秦嶺入蜀。外地人想在益州謀個好職位,實在是艱難。法正是名士法真之孫,來益州之後,過了許久,也才得了新都令一職。孟達更慘,不過爲軍中一校尉。

他倆在益州過得不甚如意,後又聞劉備略定關中,關涼羣醜各自敗亡。想着既然家鄉禍亂平定,那就索性回家去吧。關中正是百廢俱興之時,自己去了那裡,尋到劉備來個毛遂自薦,哪怕也是個縣令,也總好過在益州受氣。於是便一道約好,棄官而去。又想起在益州經年,也只有張鬆待他倆甚厚。此番一別,也不知道再見是何年,於是便又入成|都,來見張鬆。在道旁見張鬆邊走邊嘆,便出聲呼之。

張鬆見了法正、孟達,心中歡喜,遂引入府中,坐下相談。得知法正與孟達已棄官不做,欲北返關中。張鬆嘆道:“也好。今日殿中議事,曹操大軍已經打至涪縣,將至綿竹。益州已爲是非不地,不可久留。二位賢弟北返鄉中也是好事。”

法正與孟達知道曹操攻打漢中、巴郡,卻不知道曹操已經打到廣漢郡來了。他倆個不是益州本土人也不是隨劉焉入川的東州人,素來受這兩大集團排擠,而年前他們就已經辭官不做,是以竟然無人告之他們,曹操大年剛過,便已經奇襲葭萌得手了。

聞得張鬆之言,兩人不禁大驚,怎會如此?於是便忙拉着張鬆,欲問個究竟。

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七百五十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
第四百三十二章 麴義來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拜訪鄭玄第四百六十一章 冀州攻略(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幽冀大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班師回朝第四百五十七 風雨幷州(完)第七百十四章 章山水戰(二)第六百四十四章 馬超出動第五百八十一章 交州之戰第三十六章 洛陽滅蝗(三)第七百十五章 華容城下第二百五十一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伏兵齊出第八百零一章 戰爭爆發(二)第二百八十六章 廬江陷落第四十二章 高歌正氣第四百四十九章 風雨幷州(五)第三百六十九章 兵臨兗州第九十四章 大戰江陵(三)第六百七十一章第一百零一章 盧植出事(25號第二更)第四百二十五章 麴義反袁第六百六十七章 虎將許褚(二)第七十九章 水晶制鏡第八百十二章 沙摩之死第五百零九章 襄陽隱士第三百五十八章 荊州之戰(六)第六百零九章 劉備用兵圖兗州第六百二十八章 侵掠如火第八十四章 風雨前夜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七百六十三章第四十四章 入朝爲官第二百五十一章 呂布攻並第二百零五章 青州教育(二)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四十章 功敗垂成第六十九章 前因後果第五百九十一章 戰爭序幕(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初逢敵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州屯田忙第四百八十三章 冀州攻略(二十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荀攸退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冀州攻略(三十五)第三百七十八章 袁劉大戰(八)第二百章 公孫瓚跨界擊冀州第二百零九章 朱儁設謀第六百二十七章 夜襲奉高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八百零六章 戰爭爆發(七)第三百六十二章 長安天子(二)第五百零六章 南陽之戰(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幷州(九)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七百八十五章 往攻新野第七百八十一章 益州出援第二百三十七章 變數頓生第二十七章 東萊故事(這應該是第幾了)第五百九十五章 火燒高柳第六百五十八章 兗州決(七)第一百章 襄陽城破(25號第一更)第四百五十一章 風雨幷州(七)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荊州劉表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屯田忙第三百五十三章 荊州之戰第七百七十六章 漢軍突圍第四百四十八章 風雨幷州(四)第八百零五章 戰爭爆發(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狹路相逢第二百三十四章 跨海東征(六)第二十一章 東萊故事(2)第六百三十六章 兗州攻防(五)第六百八十五章 益州興兵258徐州之亂(五)第二百六十一章 徐州之亂(完)第二百四十二章 兵發河內第一百三十八章 洛陽風雲(三)第一百一十九章 涼州大戰(四)第七百七十九章 曹操之斷第七百五十章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北戰爭第六百四十二章 丁儀奏對第五百二十七章 撤離荊州(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四十四章 馬邑城破(二)第二百三十八章 援軍盡墨第七百零二章 刺探軍情第四百九十五章 冀州攻略(三十七)第四百六十七章 冀州攻略(九)第五百九十七章 火燒高柳(完)第五百章 治理幷州(二)第二百七十八章 跨海東征(五)第一百零八章 涼州大亂第四百章 白登之戰第六百八十二章第六百六十四章第二百九十九章 監造水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