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弱點 (2)

“就算不和古人比,那黃侯總是個例子吧,大人您不是最敬仰黃侯麼?”周洞天舉出在教導隊學習時,前輩給講過的軍法案例,最典型的當然莫過於宗教觀宋建軍和獨孤求的那個案例,教導隊的新學員經常私下討論這個案子:“黃侯顯然也是同意慈不掌兵的。”

“如果我相信侯爺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的話,”許平伸出手臂指着他們現在身處的大營:“我就不會坐在這個帳裡。”許平又摸摸自己頭上的氈帽:“不會帶這頂帽子。”最後還輕輕拍了拍自己身上的軍服:“也不會穿這身衣服。”

周洞天和餘深河見許平如此頑固,也沒有什麼話好說了。

離開許平的營帳後,餘深河埋怨道:“說好了要好好勸勸大人的,怎麼你突然不說話了?”

“你不也是不說了麼?”

“我不知道說什麼好啊?”

“難道我不是和你一樣大麼?大人不懂怎麼去當一個諸侯,難道我就應該懂得麼?”

餘深河叫道:“你可是金求德教出來的。”

“不錯,我們參謀是都去參謀司上過課,但金求德可沒教過怎麼輔佐諸侯,”周洞天不滿地嘟噥着:“就是他,我看也沒把黃侯輔佐得怎麼樣。”

“那怎麼辦?”

“剛纔我不說話,還有一個考慮。”周洞天解釋道:“雖然我們想諸侯就應該殺伐果斷,不過要說成大事的人其實是千奇百怪的,不過他們的手下的大將到都差不多。我仔細想想,和我們參謀的工作差不多——無論如何反對長官的決定,但只要長官下定決心,我就一定要變成切實可行的命令。”

餘深河沒吭聲,周洞天繼續道:“諸侯這個位置太高了、太難了,大人比我們二人強很多,肯定會比我們做得好的,我們其實不也是在瞎想麼?所以我們不要再管大人如何去做了,我們要輔佐好大人,讓他的決心一定能夠被執行。”

山東,

楊致遠和賀寶刀現在分成兩軍攻擊季退思,後者在新軍如此龐大的集團攻擊面前毫無還手之力,早就是狼狽不堪。期間季退思幾次通過鍾龜年向許平求救,但是連近衛營都還沒有完全整頓好的許平,當然沒有任何力量派來山東與數萬新軍交戰,所以乾脆讓鍾龜年勸季退思來河南與自己合流。

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季退思非常不願意離開山東,兩年前若是許平接納他的話,憑藉着手下的數萬兒郎,季退思就算不能和許平、孫可望還有李定國他們平起平坐,至少也能混一個羅汝才和李自成之間的那種合夥人關係,說不定還是最大的一股。

但現在許平三敗新軍,李自成三敗秦軍,闖營的聲勢遠遠不是兩年前剛出商洛山的時候了,那時季退思的軍隊還比闖營強,現在則差了十萬八千里。最近一年來賀寶刀一直窩在山東不走,季退思沒有任何辦法在營級甚至更小一些規模的戰鬥中取勝,常年打游擊而看不到勝利的希望讓東江軍的裝備、鬥志嚴重受損。現在若是被新軍趕去河南,不少山東籍的部下就會逃離軍隊,而季退思不要說和李自成平起平坐,就是許平都做不到,甚至許平手下的一些將領實際地位都會在他之上。

因此季退思只能硬着頭皮和賀寶刀、楊致遠蘑菇下去,希望新軍突然又被朝廷派去攻打河南,或是闖營攻入直隸明廷召回新軍,繼續給東江軍喘息和保住山東根據地的機會。

“季退思已經是窮途末路了,”在軍營裡,黃希文奉命給楊致遠帳下的諸位指揮官們做簡報:“比起半個月前,東江x賊的人數少了一半”黃希文突然收口,向楊致遠抱拳道:“大帥恕罪。”

“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我們早對東江這個字眼沒感覺了。”楊致遠讓黃希文接着說:“這個詞你沒用錯,就是東江x賊,繼續。”

“季寇撐不了很久了,下個月之前他肯定得鼠竄向河南,”黃希文臉上頗有得色,雖然不知道賀寶刀的那一路如何,這幾個月在山東圍剿東江軍對新軍幫助很大,大批的士兵們通過這種輕鬆的戰鬥消除了對戰場的恐懼,而且從來都是勝利、不停地追擊,對官兵的士氣都是很大的鼓舞,更通過實戰、行軍暴露出很多訓練時難以察覺的問題:“我們兩路新軍稍作整頓,就可以酌情攻入河南,給開封和賈帥解圍了。”

“開封那裡你怎麼看?”新軍一直很關注河南戰局,由於東江軍不堪一擊,所以軍事會議上常常討論河南軍務的時間比討論山東戰局的時間還要長,具體作戰時指揮官、參謀和軍官們也會互相探討:若對手不是東江軍而是許平的闖軍,又該如何應對。

“因爲在山東擅自修改軍規招來大禍,許平現在倒是不強出頭了。”現在新軍中的將門子弟對許平在山東戰前擅自修改推演的事情一提再提,幾乎把這件事稱爲新軍會在山東敗北的唯一原因,而且每次說起時這些人都是一臉的憤然,覺得是用新軍的血讓許平鍛鍊:“在河南戰場上,許平從未表現出優柔寡斷,命令冷酷而且正確。但不在戰場上的時候,許平表現得極爲不稱職,他的婦人之仁真是令人歎爲觀止。”

營帳內新軍軍官們紛紛發出嘲笑聲,只聽黃希文說道:“不管許平腦子裡到底在想些什麼,給開封糧食在軍事上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本來開封是我們急他不急。我們在開封的新軍兄弟朝不保夕,我們就會心急如焚,就會在準備不足的時候去給開封解圍,就會給許平機會。而現在,完全不同了。”

在軍事會議上黃希文總是保持着一絲不苟的嚴肅神情,但說倒此處有一絲冷笑浮上來:“迄今爲止開封已經和徐許平交換了一萬人,不但城內完全免除了饑荒的威脅,而且城中各軍都有了儲糧,河南巡撫衙門的糧倉也裝滿了一小半。”雖然大量百姓出城無疑會對守軍的忠誠構成影響,但黃希文認爲暫時不會是問題:“只有城中有六七萬人被交換出城後,守軍纔會變得可慮,但這麼多人交換出去之前,開封撐上個一年半載沒有問題。許平口口聲聲說是要繼承蒲帥的遺志才換糧,但毫無疑問根本原因是來自他的婦人之仁,就算蒲帥的糧食換完了,只要城內威脅要吃人,許平還會擠出糧食交換下去的,而城外這些百姓他越是善待,將來就越無法快刀斬亂麻停止交換糧食。以前,開封是我們不停流血的傷口,現在,這個傷口是許平的了,開封正在消耗許平的物資、牽制他的軍隊。”

“就讓開封這樣把許平拖下去吧,直到我們準備得更充足些,”黃希文結束了他的發言:“慈不掌兵,許平的婦人之仁,會是他致命的弱點。”

帳內一片低低的喝彩和贊同之聲,坐在中正位置上的楊致遠微笑着想地圖前的黃希文點點頭。

這時有衛兵在營門外大聲通報:“參謀司急令到!”

“喊進來。”楊致遠一聲令下,便有一個使者裝束的人撩門而入。

見到來人後,帳內衆人無不倒吸一口涼氣,黃希文失聲叫道:“父親。”

鎮東侯微笑着和部下們一一打招呼,攀談許久後還和他們一起用晚飯,此趟出京鎮東侯不但行賄還用了替身,對此部下指揮官也是心中有數。

晚上鎮東侯在楊致遠營中和他單獨談話時,黃希文一直在邊上伺候,很晚的時候鎮東侯堅持讓兒子先去睡。

黃希文走後帳內只剩下兩個人,楊致遠肅然坐直,看着鎮東侯臉上的微笑統統消失不見。

“楊兄弟,我不想和許平打下去了。”

第370章 退意 (2)第329章 誤判 (2)第426章 遺詔第216章 劫營 (1)第374章 改元第283章 應對 (2)第213章 譁變 (2)第552章 勾心 (1)第435章 儲備 (1)第583章 開始 (2)第580章 退位 (2)第447章 北返第133章 爭奪 (2)第30章 乾孃 (1)第52章 將門 (2)第250章 入滇 (1)第584章 開始 (3)第488章 擴軍第25章 世子 (2)第222章 善後 (1)第215章 潛渡 (2)第194章 消耗 (2)第73章 山口第92章 賊x民 (2)第522章 見聞 (1)第335章 對話第370章 退意 (2)第183章 擾亂 (2)第577章 淮安 (1)第25章 世子 (2)第191章 抵抗 (1)第301章 覆滅 (1)第17章 轉折 (2)第81章 隱姓 (2)第170章 攻城 (1)第15章 死地 (2)第41章 疑雲 (2)第185章 心路 (2)第252章 軍法 (1)第203章 皮影 (2)第247章 爭鬥 (2)第322章 功高 (1)第536章 攔截 (1)第240章 攻心 (1)第541章 缺口 (2)第268章 賭博 (2)第28章 求親 (1)第558章 上院 (1)第23章 懲罰 (2)第358章 父子第284章 應對 (3)第533章 落馬 (2)第110章 許州 (2)第74章 兵賊第254章 軍法 (3)第435章 儲備 (1)第363章 影響第135章 回憶 (2)第190章 科學第436章 儲備 (2)第384章 忻州 (2)第427章 忠良第317章 失敗 (1)第38章 邀請 (1)第512章 家書 (1)第379章 決裂 (2)第27章 遺物 (2)第236章 潛流 (1)第392章 初捷第325章 天平 (2)第5章 自薦 (3)第36章 敲打 (1)第564章 突擊 (1)第336章 政治 (1)第225章 戰俘 (2)第525章 界限 (2)第60章 腐蝕 (2)第196章 堅守 (1)第526章 迎擊 (1)第41章 疑雲 (2)第424章 養士第8章 冒名 (1)第124章 壓力 (2)第313章 犧牲 (1)第493章 直覺第548章 批判 (1)第351章 末世第529章 戰機 (2)第583章 開始 (2)第381章 疑案 (1)第404章 禁旅第99章 募兵 (1)第24章 世子 (1)第191章 抵抗 (1)第224章 戰俘 (1)第170章 攻城 (1)第281章 近戰 (2)第137章 退兵 (2)第64章 貪生 (2)第105章 孤軍 (1)
第370章 退意 (2)第329章 誤判 (2)第426章 遺詔第216章 劫營 (1)第374章 改元第283章 應對 (2)第213章 譁變 (2)第552章 勾心 (1)第435章 儲備 (1)第583章 開始 (2)第580章 退位 (2)第447章 北返第133章 爭奪 (2)第30章 乾孃 (1)第52章 將門 (2)第250章 入滇 (1)第584章 開始 (3)第488章 擴軍第25章 世子 (2)第222章 善後 (1)第215章 潛渡 (2)第194章 消耗 (2)第73章 山口第92章 賊x民 (2)第522章 見聞 (1)第335章 對話第370章 退意 (2)第183章 擾亂 (2)第577章 淮安 (1)第25章 世子 (2)第191章 抵抗 (1)第301章 覆滅 (1)第17章 轉折 (2)第81章 隱姓 (2)第170章 攻城 (1)第15章 死地 (2)第41章 疑雲 (2)第185章 心路 (2)第252章 軍法 (1)第203章 皮影 (2)第247章 爭鬥 (2)第322章 功高 (1)第536章 攔截 (1)第240章 攻心 (1)第541章 缺口 (2)第268章 賭博 (2)第28章 求親 (1)第558章 上院 (1)第23章 懲罰 (2)第358章 父子第284章 應對 (3)第533章 落馬 (2)第110章 許州 (2)第74章 兵賊第254章 軍法 (3)第435章 儲備 (1)第363章 影響第135章 回憶 (2)第190章 科學第436章 儲備 (2)第384章 忻州 (2)第427章 忠良第317章 失敗 (1)第38章 邀請 (1)第512章 家書 (1)第379章 決裂 (2)第27章 遺物 (2)第236章 潛流 (1)第392章 初捷第325章 天平 (2)第5章 自薦 (3)第36章 敲打 (1)第564章 突擊 (1)第336章 政治 (1)第225章 戰俘 (2)第525章 界限 (2)第60章 腐蝕 (2)第196章 堅守 (1)第526章 迎擊 (1)第41章 疑雲 (2)第424章 養士第8章 冒名 (1)第124章 壓力 (2)第313章 犧牲 (1)第493章 直覺第548章 批判 (1)第351章 末世第529章 戰機 (2)第583章 開始 (2)第381章 疑案 (1)第404章 禁旅第99章 募兵 (1)第24章 世子 (1)第191章 抵抗 (1)第224章 戰俘 (1)第170章 攻城 (1)第281章 近戰 (2)第137章 退兵 (2)第64章 貪生 (2)第105章 孤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