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

我參加學生代表會後一天中午。與同寢室的況蜀芳、謝文津和她的丈夫孟寶琴,還有幾位常參加英語會的香港同學,一起到校門口一家小餐館聚餐慶祝畢業且惜別。

大家興致頗高,居然要了一大瓶高梁酒(大約那裡只有那種酒)。店家拿來的是小茶杯作酒杯,並且端來小碟子的花生米和豆腐乾,連那粗瓷碟子上的花紋都與樂山河堤下茶館的相同(大約是長江文化吧)。

三江匯流的古城,暮春三月,雜花生樹的美景,攜手漫步的朋友已成陌路,一年之間,我竟置身這樣喧囂複雜的情境,恍如隔世!大家舉杯之際,我竟端杯全乾,一連幹了六杯,把大家嚇得不知如何是好。文津和蜀芳把我夾着走回宿舍,路並不近,大家連腳踏車都沒有,我兩隻腳好似騰雲駕霧一般,踩着虛空,竟然走了回去,進了宿舍房間倒在牀上立刻人事不知。

第二天醒來,思前想後,今後何去何從?

大學畢業了,工作、愛情皆無着落。蜀芳先回四川家鄉,文津急着回山西與家人團聚。我從有記憶以來,就沒有可回的故鄉。父親在京滬忙碌,媽媽在北平暫居,哥哥在國共拉鋸戰的東北戰場作隨軍記者。那時女子就業的職場極窄,我仍想讀書進修,桂質廷院長因團契的關係爲我申請到美國霍利約克學院的入學許可,但父親不同意我出國,他認爲我應先考慮婚姻再談出國進修,否則以國內局勢之變幻莫測,一生與家庭隔絕,會成爲孤僻的“老姑娘”。

繳了畢業考試最後一張考卷出來,是個炎日當空的正午。如今連最後奮鬥的目標也沒有了,我大學畢業了,身心俱疲回到宿舍,在半空的房間裡,痛哭一場,爲自己茫茫前途,也爲國家的迷茫,悼亡傷逝。我父親在我這年紀一心要救的中國,如今處在更大的內憂外患中不知何去何從?當年幼稚狂妄地想讀哲學瞭解人生,如今連自己這渺小無力的心靈都無處安放了。

尚好在迷茫之中,理性末滅。父母尚在,他們在世之日,我就有家可歸。

終於到了最後航行長江之日。六月下旬,我與幾位香港僑生同學餘麟威等人由漢口搭船回上海。那艘江輪有船艙,艙裡悶熱,令人坐臥難安,而沿着全船的欄杆,用粗麻繩連環綁着近百名年輕男子(新兵),去支持在北方的剿共戰爭——那時不可以說“國共戰爭”。

船行半日一夜,艙門外綁着的士兵看到我們喝水,眼睛裡的渴,令我們連水都喝不下去,有時就偷偷給他們喝一些,另一段的兵就求我們也給他們一些。

這舉動被巡察的軍官聽到,過來察看,他說會定時發放飲食,請我們不要破壞軍紀,軍隊調動的時候,最怕鬆動和逃兵。

在那樣的大太陽下,有些兵的臉和嘴焦黑乾裂,我們把悶熱的艙房關上門,纔敢吃飯喝水,因爲吃喝每一口都自覺有罪惡感。

當天晚上倦極睡去,朦朧中聽艙外人聲喊,“有人跳水了…”軍官用大電筒往水裡照,長江正在漲水期,滾滾濁流中,一個小小的軀體哪有生路?

有一個兵開始哭泣,引起更多哭聲。一個粗重的聲音厲聲說,“再有人哭就開槍!”哭聲戛然而止,黑暗中一片死寂。

在我有生之年,忘不了他們枯乾的顏面,忘不了他們眼中的渴。有時在電影看到西洋古戰場上,威武戰將後面舉着盾牌奔跑的兵,我都流淚。古今中外,那些在土地上沙沙地跑、“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兵都令我悲傷,它具體地象徵了戰爭對我心靈的傷害。

又見上海…不過是一年時光,對於我卻似隔世前生,不堪回首。

我有了家,爸爸在上海復刊《時與潮》,由北四川路遷至原英祖界的極司斐爾路(勝利後改名梵王渡路)的一所大房子,是租住的市產,曾是市長官邸,日據時期有許多神秘的傳說。《時與潮》與東北協會在重慶的工作人員和家眷住了大半房間,給爸爸留了三間。漸漸有許多當年地下抗日的同志,到上海來也住在裡面,人氣旺盛,每天進進出出,無數多年睽隔的老友重逢,說不盡別後的驚險歷練……。

我在上海住了一星期就去北平與母親相聚,爸爸希望我在北平找個工作,也幫忙照顧家庭。在那時,似乎也是我唯一合理的路。

我大學畢業回到北平,對於我母親是一大安慰“在她心中。我長大了,可以自立了,而且也成了她可以商量心事的女兒。”

她回到北平一年,似乎所有的“還鄉夢”都幻滅了。東北家鄉的剿共戰爭打得激烈,兩軍在長春四平街四出四進,真正在血戰。許多在滿洲國那十四年中忍氣吞聲作“順民”的人,也往關裡逃難。我家在北平大羊宜賓衚衕的家成爲親友投奔的目標,所有的房間都住滿了人,每頓飯開兩桌,有時還開第二輪。兩位姑姑家十口,我家四口。三位堂兄弟(振庸、振飛、振烈),兩位表兄和家鄉新來的鄉親。那時物價已經不斷漲高,我們餐桌上的菜已只能有三、四種大鍋菜,茄子燉土豆、白菜燉豆腐加肉塊,量多就不是小鍋精緻的好菜了,姑姑的孩子和我兩個妹妹都是十四、五歲到十歲左右,正在成長又不懂人間疾苦的年紀。

爸爸每月寄來的錢都跟不上物價波動,我母親的角色就很難演了。她趁我回去,就跟因公回東北的父親走了一趟東北。而且冒險一個人回了她的孃家新臺子給姥爺、姥娘、三位舅舅上墳,住了幾天。在那段時期我幫兩位姑姑買菜,應付開門七件事,才知道開銷之大,我父親每月定時匯來的錢已不敷支出。

北平城裡謠言四起,津浦路常常被挖了路基或起了戰事而不通。我母親從家鄉回到北平,萬分憂愁。她連可以變賣的首飾都沒有,當年陪嫁的首飾和多年節儉存下不過數千元銀洋,都在抗戰末期被銀行奉命換成當時貨幣,後來只夠買一匹陰丹士林布。津浦路若斷了,飛機票更別想買得到,爸爸那時在京滬工作,她一個人帶兩個小女孩如何生存?更何況還有兩個姑姑的十口人?夜晚我睡在她房裡臨時搭的牀上,聽見她一直在翻身、嘆氣,我就說,“媽,你不要嘆氣好不好,我都睡不着。”

第8節 周南女中第11節 大學聯考第2節 再遇名師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1節 溯江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節 臺北印象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節 臺北印象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4節 辭鄉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前言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楔子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開花的城第8節 築夢成真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開花的城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4節 姻緣第4節 姻緣第8節 周南女中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2節 七七事變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8節 築夢成真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永別母校
第8節 周南女中第11節 大學聯考第2節 再遇名師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9節 灑在臺灣的汗與淚第5節 柏林的苦兔兒(Kultur)第11節 前進的讀書會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1節 溯江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7節 臺中,冒煙火車的年代第2節 文學播種國文教科書改革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1節 臺北印象第1節 母親的安息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3節 啞口海中的父親第6節 樹林中的聖瑪麗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1節 臺北印象第5節 大成殿上初見朱光潛老師第4節 辭鄉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4節 齊世英先生訪談錄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3節 十八張牀的閨房第8節 英雄的墓碑第10節 流亡的大家庭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13節 張大飛殉國第11節 珞珈山一九四六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一九四八,接船的日子前言第5節 渡不過的巨流河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11節 張大非,家破人亡的故事第4節 北溝的故宮博物院楔子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10節 北平, 臨時的家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3節 維多利亞時期第12節 落伍與前進的文學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7節 開花的城第8節 築夢成真第5節 童子軍日行一善的夢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白塔街女生宿舍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5節 最後的樂山第5節 變樹的啓示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8節 上海,我照的另一面鏡子第3節 我有一個夢第11節 聽不到的濤聲第7節 開花的城第4節 淺藍的航空信第6節 譯介臺灣文學的橋樑中華民國筆會第9節 母親和她的鄉親第1節 外文系今昔第4節 姻緣第4節 姻緣第8節 周南女中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1節 尋求臺灣文學的定位第5節 南京大屠殺第8節 接任筆會主編第7節 《時與潮》雜誌與辯論賽第7節 朱光潛先生的英詩課第4節 編纂文學與和文化叢書第6節 九一八事變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3節 哺育着戈福江先生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2節 飛來橫禍詩與疼痛第1節 戰後新局失落的開始第2節 七七事變第2節 新天新地友情第11節 鼓吹設立國家文學館第4節 高級英文課和革命感情第3節 兩岸文學初次相逢的衝擊第9節 意外的驚喜臺灣現代華語文學英譯計劃第10節 同甘共苦的鐵路人第6節 炸彈下的文藝青年第14節 大學畢業,前途茫茫第3節 牧草中的哭聲第8節 築夢成真第8節 撒石灰的童年第10節 永別母校第10節 永別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