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

這一節,我們的主人公是燕王盧綰。

我們在前邊已經多次提到他,也專門介紹過他。這個人,能力不是太強,但和劉邦的關係很好,在劉邦心目中,他的位置是同期的那些將領們所不能比擬的。

正因爲如此,劉邦稱帝后,大有直接封盧綰爲王的意思,可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最終盧綰被封爲長安侯。劉邦把都城都封給了這位仁兄,可見其身份的特殊。後來臧荼被滅,劉邦難得地搞了一次民主,使盧綰成功上位,封爲燕王。在這個位置上,盧綰享受了一段幸福時光。可這段時光並不算太長。

再後來就是陳豨造反,劉邦親征代地,盧綰也及時地趕了過來,幫助劉邦敲打陳豨。然而,在敲打陳豨的過程中,盧綰髮生了質變。

我一直說,陳豨是一個十足的臭棍,只要和他沾上點關係,立馬就會玩完。韓信如此,彭越如此,出人意料的是,連盧綰也是如此。

陳豨這輩子算是充分發揮了攪屎棍的精神,只要他稍微動動,別人就別想安生。

當時的陳豨被劉邦打的丟盔棄甲,沒辦法,只好派人向他的主子冒頓求救。當得到這個消息後,盧綰也準備做點工作。

盧綰要做的這件事情,實際是有社會背景的。

在劉邦親征代地前,怕冒頓那個愣頭青不分青紅皁白跑過來,攪了自己的好事,因此就饒有興致地又搞了一次和親,穩住了冒頓。也就是說,陳豨造反的前期,冒頓雖然暗中給予了陳豨一些支持,甚至讓王黃、曼丘臣等人還帶過來了一些匈奴騎兵,但總的來說,冒頓本人還是比較安生的。

▪TTKΛN▪¢O

就在冒頓自得其樂地看戲時,陳豨頂不住了,因此派人過來請求支援。

而與此同時,盧綰在徵得劉邦同意後,也派去了個使者,一則是爲了進一步聯絡漢匈感情;二則是忽悠一下冒頓,就說陳豨已經被打殘,好讓冒頓死心塌地的在大草原上喝風,面對做出什麼過火的舉動。

盧綰派去的使者叫張勝,這個人徹底影響了盧綰的命運。因爲這個叫張勝的人屁顛屁顛跑到匈奴後,又碰見了一個叫臧衍的老熟人。

之所以說臧衍是張勝的老熟人,因爲他們之間的確共了很多年事。因爲臧衍的老爹叫臧荼,而張勝的老領導也就是臧荼。當初臧荼被砍後,留下了一些投降的人,這些人中就包含張勝。待盧綰被封爲燕王后,這個極擅鑽營的張勝又慢慢地浮出了水面,成爲盧綰身邊的紅人。

盧綰這次挑中這個人出使匈奴,只能說他瞎了眼。

好了,主人公都介紹齊了,讓他們表演吧。

張勝敲鑼打鼓地剛跑到匈奴,臧衍就即使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簡單拉了幾句家常,臧衍進入了正題,“公因瞭解匈奴而被重用;燕因諸侯數反而得久存;若陳豨被滅,次及燕王,公亦不免被虜。”

臧衍簡簡單單地一句話,讓張勝瞠目結舌。張勝本就不是一個多有主見的人,耳根也有點軟,隨便給他胡扯兩句,都能在他的心中翻起擎天巨浪,更別說臧衍這次說的話還挺有道理。

瞠目結舌的張勝連忙問道:“那該如何?”

好了,主動權完全掌握到了臧衍的手裡。臧衍說話了,“何不令燕王陰結陳豨,暗合匈奴。如此,陳豨被救,形勢環節,燕王亦可久安。”

張勝聽完臧衍的話,興奮的不得了,一蹦多高,大吼一聲“好”,就積極地加入到了漢奸的行列之中。

張勝這次出使,他媽連冒頓的面都沒見到,就直接反了水。這個人,天生就是一個當漢奸的料。

我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爲張勝隨後的行爲實實在在地證明了這一點。

此時的張勝是興奮的,他甚至開始暢想自己光明的未來。

隨即,張勝拜見了冒頓。

冒頓聽完燕國使者說出的第一句話,差點沒把剛喝進嘴裡的那口水給吐出來,他覺得盧綰真是太有才了,竟然派來了這麼個活寶。

張勝的話是這樣說的,“臣拜請單于出兵助豨,進攻燕國。”

張勝這次表演算是對“臧衍理論”的一次昇華,他徹底忘記了這次旅行的使命,義無反顧地投入到匈奴人的懷抱。

要說張勝這次自作主張的表演也是動了一番心思的。聽過臧衍一席話,張勝開始擔心陳豨了,他覺得那位仁兄很不濟,擱不住打,如果一不小心被幹翻,自己暢想的美夢就該收場了。他的這種擔心也是不沒道理的,因爲陳豨那段時間的表演,的確不怎麼搶眼。

不過值得推敲的是,他讓冒頓去打盧綰,而不是去打劉邦,也可謂心機巧出。此時的盧綰正在陳豨的後方敲打,如果突然罷兵不戰,簡直是敲鑼打鼓地宣佈:他盧綰反了。

要想既緩解陳豨的壓力,又不讓劉邦懷疑,那只有做假,要做假就需要有演員參加。冒頓無疑是最合適的演員。

張勝這一次,算是亮了本事。這個人算得上是油滑多智,如果把這種能力用在正路上,或許可以取得一些成就。可不幸的是,他侮辱了自己的智商。這個人讓我無言。

冒頓還是很給面子的,可能是家裡又有些缺米少鹽,因爲他毫不猶豫地派遣大軍向燕地出發了。

這一下可苦了盧綰。

此時的盧綰並不知道張勝替自己做的打算,現在的他還正悶着腦袋敲打陳豨。就在他帶領大軍卯着勁欺負陳豨之時,冒頓突然在身後踢他的屁股,一陣猛追狠打,讓盧綰痛苦不堪。

他真沒想到,自己挖空心思想了個主意,本準備穩住冒頓,讓那個二百五不要參和進來。可不幸的是,他的這個行爲卻起到了反作用。

應該說,冒頓這一次算是把戲份做足了,誰現在要說盧綰造反,劉邦會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但是,冒頓這次配合,畢竟是張勝的個人請求,並不代表盧綰。因此,盧綰很生氣,他認爲張勝和冒頓有勾結,所以他準備收拾那個姓張的。當然,張勝本人還待在匈奴未歸,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他的全家還在盧綰的眼皮底下晃盪。

隨即,盧綰逮捕了張勝的全家,並上奏朝廷,請求誅滅張家全族。

事實證明,盧綰的辦事效率並不高,如果他舉動稍微快點的話,相信這段故事將以另外一種方式加以演繹,可歷史並沒那麼多如果。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章 起點——(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章 起點——(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4章 軍挺咸陽—(六)
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九節 羣臣定主(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五節薄昭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四)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二節 劉盈收場(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章 起點——(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節樑王進京(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九節 周勃的短板(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五節 曹參拜相(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3章 亂世紛爭—(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七節 傳檄天下(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六)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9章 日落長河—二十 劉邦爲何能成功(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九節 改正朔(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1章 起點——(四)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4章 軍挺咸陽—(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