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

徽宗皇帝接到詹度秘奏,獨自一人,反覆研讀。對郭藥師,徽宗皇帝始終信任有加,沒有絲毫懷疑。徽宗皇帝心想,郭藥師乃契丹的一個地方官員,他些琢易二州歸順朝廷,朝廷待他不薄,除了賜予府邸姬妾,還委任要職,升任檢校太尉,官拜副宰相級,可謂是貴極人臣,不能再貴了,郭藥師不可能不感恩戴德,不盡忠朝廷。

徽宗趙佶還想起一件事。那是郭藥師進宮覲見時,徽宗讓郭藥師搜捕天祚帝,當時郭藥師臉色一變,跪拜徽宗皇帝后說道:“天作乃藥師舊主,國破後逃走,要是才歸順朝廷。聖上若是派臣去幹別的事情,臣赴湯蹈火,絕不推辭;若讓臣反對舊主,我不能侍奉聖上了,希望聖上把這個事情交給別人去辦,臣絕對辦不了這事。”說完這話,郭藥師淚如雨下,悲傷欲絕。徽宗皇帝見狀,也甚爲感動,認爲郭藥師得新寵而不忘舊主,實乃忠義之舉,故此不再提天祚帝的事情。

看着詹度參奏郭藥師的秘折,徽宗皇帝心裡甚是迷茫,遂將此事暫時擱置了下來,準備私下裡找蔡京、王黼、高俅、童貫等他信得過的大臣,暗中議議此事。

又過了些時日,王安中報喜的摺子來了,道郭藥師率武泰軍大敗契丹餘孽蕭幹於盧龍嶺,殺死殺傷契丹兵馬二萬餘人,復奪被蕭幹趁亂侵襲的冀州、薊州,蕭幹本人也被斬殺。

徽宗皇帝得報大喜。

獨樂樂不如衆樂樂。徽宗皇帝詔來了蔡京、王黼、高俅、蔡攸等人,要一起分享這份喜悅。

蔡京是在小兒子蔡眥的攙扶下,顫顫巍巍地來到大殿,參拜徽宗皇帝的。蔡攸在參拜完徽宗皇帝后,轉身衝蔡京一揖,算是參見了父親蔡京。因蔡攸前不久爲替代其父職務,在徽宗皇帝面前參奏蔡京年邁,致使蔡京被罷相之故,蔡京甚是反感蔡攸,見蔡攸參拜,只是在鼻子中哼了一聲,算作回答。

王黼、高俅也參拜了徽宗皇帝。

徽宗皇帝顧不上蔡京父子間關係的齟齬,也顧不上將蔡京詔來是否合適,只是拿着王安中的奏摺,手舞足蹈地對那幾個奸臣佞賊說道:“喜事!喜事!大喜事!”那幾個奸臣佞賊並不問徽宗皇帝有甚的喜事,只是一起弓腰作揖,高聲說道:“臣等恭賀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幾個奸臣佞賊恭賀畢,徽宗皇帝處於興奮之故,故意和那幾個奸臣佞賊開玩笑道:“諸位卿可知道朕有何喜?諸位卿恭得是何喜?”

蔡京顫巍着老態龍鍾的身子,晃着頭,高聲說道:“聖上之喜,均是俺大宋之喜。京雖不知聖上之喜爲何喜,恭賀是必須的。”

徽宗呵呵一笑,說道:“老太師所言極是。”

其他幾個奸臣佞賊豈能錯過獻媚之際,皆說道:“聖上之喜便是臣等之喜,臣等也萬分歡喜。”

徽宗皇帝頻頻點頭。

幾個奸臣佞賊看着徽宗皇帝,揣摸着徽宗皇帝的心思,想知道徽宗皇帝因何高興?徽宗皇帝手中揮舞着的奏摺,究竟說了什麼高興事。

徽宗皇帝仍舊未說爲什麼高興,只是問那幾個奸臣佞賊道:“幾位卿,你們覺得郭節度使這個人如何?”

幾個奸臣佞賊見問,因不知道徽宗皇帝是什麼意思,故此,無人直接回答徽宗皇帝的問話,而是打着哈哈說些無關疼癢的閒話,如燕京地區甚是重要,雲州在不遠的時候,也將回歸等等,就是不說郭藥師這個人如何。

徽宗見狀,遂說道:“燕京同知詹度有折稟於朕這裡,道郭藥師心懷鬼胎,居心不良,在暗中招兵買馬,似有不臣之心。”

王黼見說,馬上表態道:“那能成?還由了他不行?!啓奏聖上,若如此,當消減他的兵馬,調回朝廷任職,以防他不臣之舉。”

徽宗趙佶點頭道:“卿說的是。”

蔡攸、高俅見狀,忙表態道:“啓奏聖上,當消減他的官職,貶他到嶺南居住。那廝是北方人,讓他到南方的山野裡去,水土不服,有那廝好受的。”

蔡京畢竟老奸巨猾,心想,郭藥師若有不臣之心,聖上應該生氣纔對,因何不但不怒,反而異常興奮,還說什麼喜事、大喜事,顯然聖上並未反感郭藥師,郭藥師也沒有什麼讓聖上不高興的事,反倒有讓聖上高興的事。

如此想着,蔡京又顫顫巍巍地站起身,望徽宗皇帝一揖,說道:“郭節度使統領武泰軍,轄管燕京軍政,權勢不可謂不大。既如此,郭節度使因何要有不臣之心?臣愚昧,甚是不解。臣斗膽啓奏聖上,是否燕京同僚爭權奪利?這個也不得不防。”

徽宗點着頭道:“老太師說的有道理,朕是不能偏聽偏信。”

高俅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且與徽宗皇帝關係甚好,故此說道:“啓奏聖上,有些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既是詹同知有折參奏,當暗中瞭解,確定虛實,然後再予以處置。”

徽宗問:“假若處置了郭節度使,燕京地區的仗誰打?”

高俅奏道:“啓奏聖上,煙雲地區由童樞密統轄,由數十萬朝廷軍馬駐紮,如何能缺了打仗之人?”

徽宗笑了笑道:“朝廷二十餘萬兵馬北伐幽州,也是童樞密統轄,結果如何?”

幾個奸臣佞賊聽徽宗皇帝如此一說,顯然是認同郭藥師的軍事才能,會不會是郭藥師打勝仗了?要不然,聖上爲何如此高興?如此想着,幾個奸臣佞賊的話風變了,開始誇獎起郭藥師了。

這時候,徽宗皇帝說了:“今日,朕接到燕山府王安中捷報,道郭節度使攜武泰軍,大戰蕭干與盧龍嶺,斬殺奚國兵馬二萬餘人,復收被蕭幹趁亂侵襲的冀、薊二州,蕭幹也在亂軍中被殺,契丹餘孽從此被蕩平了!”

幾個奸臣佞賊假意歡喜道:“大喜呀!俺天朝從此揚威天下了。恭喜聖上,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徽宗道:“諸位卿看看,郭節度攜琢易二州歸順朝廷,爲收復燕京,不辭生死,親自潛入城中,差點丟了性命,現在又中流砥柱,大勝契丹餘孽,如此忠於朝廷之人,倒被參做心懷鬼胎,居心不良,有不臣之心。諸位卿,你們告訴朕,哪個光明磊落,居心良苦,忠君愛朝之人,功高至偉在哪裡?朕倒要看看!”

“嫉賢妒能!”徽宗皇帝如此褒獎郭藥師,其他幾個奸臣佞賊還能說啥?故此,蔡京首先說道:“啓奏聖上,詹度嫉賢妒能,當予重懲。”

高俅也道:“自己打仗不行,就見不得打仗行的人。想當初,俺和童樞密也備受他人詆譭。”

蔡攸接着表態道:“以後朝廷用人,就是要用郭節度使這樣能獨當一面,能力出衆的人,”

王黼在溜鬚拍馬上自然不會落後於他人,故此也嚷嚷道:“獎罰要分明,對郭節度使,要大力褒獎,對讒言他人者,當處罰。”

徽宗望着幾位奸臣佞賊道:“詹度嫉賢妒能,讒言郭節度使,欲壞朝廷大事。諸位卿,對詹度,當如何處理?”

對詹度如何處理,幾位奸臣佞賊並未揣摩清楚徽宗皇帝的真實意圖,怕話說早了,不合徽宗心意,故此顧左右而言他,不直接說該如何處置詹度。

果然,徽宗皇帝說道:“其實,詹同知參奏郭節度使,也未必就是嫉賢妒能,或許真的是爲朝廷着想,所以,實質性的處罰不能有。”

徽宗皇帝果然留有自己的態度。幾個奸臣佞賊相互看看,暗幸沒伸長嘴,說一些不合徽宗皇帝心意的話。

待徽宗皇帝說出自己的意見後,幾位奸臣佞賊異口同聲地說道:“聖上英明!”

徽宗皇帝對蔡京等人的態度甚是滿意,一邊點着頭,一邊說道:“我意將燕山府詹度與河間府蔡靖互換一下,讓詹度赴河間任知州,蔡靖赴燕山府任同知,以防詹度對郭節度使懷恨在心。諸位卿以爲如何?”

幾位奸臣佞賊有時異口同聲地答道:“聖上英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徽宗皇帝道:“既是諸位卿都覺得合適,就這麼辦。”

當即,徽宗皇帝下詔,令詹度與蔡靖互換任職。

詹度因此被調離了燕京,蔡靖接替詹度,成了燕山府同知。那蔡靖也知道郭藥師炙手可熱,故此在到任後,極是謙讓郭藥師;郭藥師也因爲詹度與自己不合而調來了蔡靖之故,對蔡靖也是極爲尊重。

燕山府三位同知倒是相安無事了,但郭藥師欲投靠金國的想法越來越強烈,只等着有一個合適的機會。爲了能順利投靠金國,爲了能在投靠金國後有可以倚重的資本,郭藥師加緊了擴充兵馬的步伐。因爲郭藥師取得了與蕭幹作戰的勝利,在郭藥師擴充兵馬一事上,其他人不再反對了,認爲郭藥師是爲朝廷着想,是爲了保衛朝廷的北部邊關。

郭藥師在背叛宋朝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了。

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章 引子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
第四十一章 討伐阿疏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二百六十章 宮前情願 (2)第二百二十四章 晉陽城下(2)第七十一章 返朝途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藥師投宋 (1)第六十四章 太祖稱帝 (2)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一百〇八章 攪動江南第一百二十三章 凱旋途中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次伐遼 (2)第一百二十章 柴進稱雄第三十四章 完顏函普 (2)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一章 引子第六十七章 金使喪命第二百二〇九章 張覺降宋 (6)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五十三章 馬植獻策第二百二一〇章 張覺降宋 (7)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十五章 榮升太尉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二百四十一章 北郊之戰第一百八十八章 藥師投宋 (2)第四十四章 暗中施計 (2)第二百一十三章 收復燕京 (7)第五章 橫生災禍第二百一十一章 藥師叛宋 (1)第一百四十五章 逃離汴京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一百一十一章 拼死奪關 (1)第七章 奸賊蔡京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三章 女皇碩貞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二百四十六章 保衛太原 (2)第六十二章 首戰寧邊 (3)第八十章 嘯聚梁山第三十五章 調停族爭 (1)第二十四章 三次任相第一百四十四章 巧扮出城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十三章 徽宗皇帝第一百九十八章 二次伐遼 (1)第一百四十七章 半夜求宿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九十六章 海上之盟 (2)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言令色第二百三十章 徽宗禪位 (6)第一百三十六章 比武招親 (2)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十六章 初次罷相第三十二章:兩族拼殺 (2)第一百六十六章 醞釀出兵 (1)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九十四章 暗通梁山 (2)第八十五章 初次使金第一百章 方臘起義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十八章 二次罷相第二百四十五章 保衛太原 (1)第一百五十九章 保媒拉縴 (2)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二百〇二章 二次伐遼 (5)第一百一十七章 攻取睦州第一百八十三章 鴆殺宋江 (1)第一百九十二章 藥師投宋(6)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一十二章 藥師叛宋 (2)第二百三十八章 勸阻欽宗第一百九十章 藥師投宋(4)第二百一十三章 藥師叛宋 (3)第十章 元祐黨碑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戰清溪第二百〇六章 二次伐遼 (9)第二百二〇八章 張覺降宋 (5)第八十二章 魔君排座第五十二章 馬植返鄉第一百〇九章 過江討賊第一百二十八章 聚仙樓上 (1)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二百二〇二章 收復燕京 (16)第二百〇八章 收復燕京 (2)第二百一十五章 藥師叛宋 (5)第二百一十八章 收復燕京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堂上寒暄第一百七十三章 銀芝歸燕第一百〇二章 征剿梁山 (1)第六十五章 達魯之戰 (1)第一百九十三章 藥師投宋(7)第一百九十六章 冤仇難解 (3)第一百五十章 月下比武第一百八十章 首次伐遼 (7)第一百二十五章 久別重逢第一百〇六章 歸順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臨陣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