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大義滅親

洛陽,南宮,玉堂前殿。

目送羣臣散朝,又起身恭送竇太皇儀仗赴雲臺殿。少帝示意身後儀仗各自散班,獨返後殿。

恭送百官下階。玉堂署長張讓一路小跑,奔後殿服侍。

“陛下因何不樂?”見少帝枯坐無言,張讓小心伺候。

“薊王傳檄,莫不服從。越嶲夷率,險殺子以謝天下。”略作停頓,少帝嘆道:“聞薊王之名,竟驚怖如斯乎。”

悉知聖意,張讓渾身一顫。見四處無人,遂抵近耳語道:“陛下所憂,可是夷率大義滅親,竟欲‘殺子以謝天下’。”

少帝輕輕頷首:“太后‘天降流火,麒麟送子’,今秋便見分曉。勃海王亦稱貴子,與一衆逐鬼童子,豢養在永樂宮中。若有一日……”少帝深吸一口氣,徐徐睜開雙目:“朕當何處。”

“陛下乃羣臣所立,告以太廟。依祖制,父死無子繼,方可兄終弟及。陛下春秋盛茂。所謂‘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待元服立帝后,年後誕下皇子,自當坐穩帝位。再無後顧之憂。”張讓勸道。

“尚有十載。”少帝又問:“若有人等之不及,又當如何。”

“薊王在北,無人敢逆。”張讓脫口而出。

一聲嘆息,少帝又問:“朕,當如何自處?”

“戒之慎之,防之用之。”張讓斟酌答道。

“張常侍真乃金玉良言。”少帝輕輕頷首。今又記下一條。

“陛下謬讚。老奴垂垂老矣,能守陛下到元服,雖死瞑目矣。”張讓再拜。

“金市子錢家,可是永樂鷹犬。”少帝忽問。

“這……”張讓心知肚明,卻斷不敢說破:“老奴實不知也,不敢妄言。”

“先帝賣官鬻爵。車隊輸入西園。然一朝駕崩,尚未入土。傳聞積滿銅錢之銷金窟,便被太后與董太皇平分。可有此事。”少帝再問。

“此事,宮人盡知。”張讓再答。乃是默認。

“董太皇亦賣官求貨,銅錢積滿永樂宮室。假,子錢家之手,貰貸封君列候,大生子錢。亦是常理。”

“陛下,聖明。”想着被程璜抄走的窖藏子錢,張讓忽起錐心之痛。

“朕,不求財貨,不慕富貴。只慮宗室貴胄,皆身負鉅債。若爲永樂所控,甘爲黨羽,共謀立勃海王爲帝。朕,危矣。”少帝終於言及心中所慮。

“老奴料想,當不至於此。”張讓急忙暗中轉圜。然卻心似明鏡:《子錢集簿》當有大用!奈何陛下年少,薊王如日中天。唯有隱忍不報。只需等陛下元服,羽翼漸豐,再尋機告之以詳情。助陛下,痛下決心。一舉剷除跋扈四將軍。自可東山再起,重掌大權。重拾潑天富貴。

歷代內官封爵者,莫不如是。

煌煌天漢,非功不侯,非劉不王。助陛下剷除外戚、宗王。一舉肅清朝堂,還政於天子之手。自是大功一件。

總歸是,富貴險中求。

此,亦是黃門宦官,夢寐以求之進身之階。

單超、徐璜、具瑗、左悺、唐衡,助桓帝殺大將軍樑冀,或封“五侯”。王甫、曹節,誅大將軍竇武,權傾朝野。若能除大將軍何進、驃騎將軍董重、車騎將軍何苗,還政少帝。與趙忠、宋典、畢嵐,並稱“四侯”可乎?

那時,輔漢大將軍,薊王劉備,便不得不除之。

只因,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四大將軍,三人皆死,薊王又如何能獨善其身。

一切,皆需等少帝元服。

“不過十載,老夫等得……”將出玉堂前殿,張讓忽覺天旋地轉。兩眼一黑,人事不知。

待悠悠轉醒,人已在偏殿玉堂署內。

榻前爲其診脈之人,正是養子張奉。

“我兒……兒,因何,在此。”張讓忽覺兩腮抽搐,乃至口齒不清。

“阿父勿動。”張奉乃太醫令,自不會害他。

須臾,待診畢。張奉這才憂聲言道:“阿父乃中風邪之症。宜當靜養,切莫操勞。”

“莫非與…與…曹(節)類似!”張讓強問。

“正是。”張奉言道:“傳聞尚書令,需服薊國華大夫所配‘再造丸’,方可續命。”

“此藥…藥…爲父取之不難。”張讓反寬慰養子:“我兒…兒…無需掛念。”

然醫者父母心。更何況得此症者,乃是養父。太醫令張奉言道:“阿父往後行事,需謹慎。隨遇而安,無需強求。切莫遷怒,令風邪復發。救之不及也。”

“吾兒醫囑,老父銘記肺腑,一刻也不得忘。”待心情稍作平復,張讓目光慈炯:“然若命該如此,亦怨不得旁人。想我刀鋸餘人,幼入黃門。長於二宮,歷經數帝。半生跌宕,生死兩難。若此時撒手人寰,亦了無牽掛。只恨不能護我兒周全。”

“阿父……”張奉不由灑淚。今時今日,旁人皆視老父如洪水猛獸,避恐不及。唯有自己深知,自幼飽受慈愛,深受善待。父慈子孝。

“此二字,出我兒之口。老父方覺天倫之樂。”張讓笑道:“且回吧。恐惹人閒話。”

“阿父保重。”張奉再拜而出。太醫令值守禁中,爲天家及重臣診治。如何能輕離。

須臾,黃門署長趙忠,聞訊而來。

見張讓雙目緊閉,不知死活。趙忠心情,可想而知:“張常侍?”

“在。”張讓輕輕睜眼。

“何病如此兇猛。”趙忠忙問。

“我兒說,乃心力交瘁,積勞成疾。只需靜養,三日內,即可無藥而愈。”張讓笑道。

“天可憐見!”趙忠長出一口濁氣。渾身一軟,竟旁若無人,倚在榻旁。這一路,也是趕得及了。

張讓附身笑問:“趙常侍,何故失儀?”

“你我休慼與共,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若你不能久活,我亦難免早死。”趙忠苦笑:“無論是生是死。生死關頭,何來顧忌。”

“趙常侍,所言極是。”張讓眼中戾芒,一閃而逝:“身後之事,若不能全。你我何敢輕言一死。”

“知我者,張常侍也。”趙忠整冠下拜。

張讓坦然受之:“知我無恙,且速回。”

“好。”趙忠擅自離守,亦需早歸。

目送趙忠出偏殿,張讓頹然臥榻。渾身顫慄,不能自已。

待抽搐停歇,再開口已老淚縱橫:“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141 人間正道110 門下五吏1.30 旱極而蝗1.48 權驅寰宇1.272 董卓赴宴1.57 樓桑武卒1.93 花開七朵1.47 帝國時代151 董卓擲戟1.72 羚羊掛角163 拈花摘葉169 改弦更張196 服牛乘馬128 虎狼之士164 盡數滅口16 白馬公孫219 西林少年71 窮厄之寇192 猛虎羣狼188 舉火爲先191 英雄少年1.87 長樂未央1.72 百害不侵191 英雄少年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212 不請自來1.37 冰山露角141 以一濟全186 見機行事1.25 辛陳杜趙211 入主小沛124 羌亂再起108 浮生若夢1.36 再見太后15 平輩相交138 必有後報143 大展宏圖132 生死兩難172 連珠合璧1.57 樓桑武卒132 吞光神鎧1.2 經商有道183 欲取姑予1.23 三千珠履1.203 無主之地195 回京在即1.76 以國爲家1.79 心願終了153 志存高遠18 世道居奇1.52 二宮流血1.63 犬牙相錯1.3 夜宿烏林162 恩若兄弟1.40 蜜蜂分箱113 七國聯盟130 抗颺虓虎1.50 無中生有1.59 心悅誠服135 四時充美119 匡弼輔正112 不辱君命1.23 王宮女官1.220 和合天生1.200 窮兇奇虣1.27 身後之謀1.25 美人無極140 孤家寡人119 單刀直入21 兵符將令100 三郡烏桓120 三方妥協191 魚梁血濺173 有生之年113 冰釋前嫌106 百般不利168 面面俱到1.60 衆國津徑121 非此即彼1.55 築臺募士158 兵貴神速91 不脛而走1.7 野火將熄1.46 陣前示威165 動則滅國121 怒海潮升113 另有所圖1.35 西烏鐵騎1.92 南有喬木153 下階之梯197 笑林始祖1.82 倉樓藏秘134 天下初平100 三馬同槽113 單耳陶杯1.2 經商有道164 十夷王女1.78 風起雲蒸1.70 公主智囊1.49 上表回國
141 人間正道110 門下五吏1.30 旱極而蝗1.48 權驅寰宇1.272 董卓赴宴1.57 樓桑武卒1.93 花開七朵1.47 帝國時代151 董卓擲戟1.72 羚羊掛角163 拈花摘葉169 改弦更張196 服牛乘馬128 虎狼之士164 盡數滅口16 白馬公孫219 西林少年71 窮厄之寇192 猛虎羣狼188 舉火爲先191 英雄少年1.87 長樂未央1.72 百害不侵191 英雄少年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212 不請自來1.37 冰山露角141 以一濟全186 見機行事1.25 辛陳杜趙211 入主小沛124 羌亂再起108 浮生若夢1.36 再見太后15 平輩相交138 必有後報143 大展宏圖132 生死兩難172 連珠合璧1.57 樓桑武卒132 吞光神鎧1.2 經商有道183 欲取姑予1.23 三千珠履1.203 無主之地195 回京在即1.76 以國爲家1.79 心願終了153 志存高遠18 世道居奇1.52 二宮流血1.63 犬牙相錯1.3 夜宿烏林162 恩若兄弟1.40 蜜蜂分箱113 七國聯盟130 抗颺虓虎1.50 無中生有1.59 心悅誠服135 四時充美119 匡弼輔正112 不辱君命1.23 王宮女官1.220 和合天生1.200 窮兇奇虣1.27 身後之謀1.25 美人無極140 孤家寡人119 單刀直入21 兵符將令100 三郡烏桓120 三方妥協191 魚梁血濺173 有生之年113 冰釋前嫌106 百般不利168 面面俱到1.60 衆國津徑121 非此即彼1.55 築臺募士158 兵貴神速91 不脛而走1.7 野火將熄1.46 陣前示威165 動則滅國121 怒海潮升113 另有所圖1.35 西烏鐵騎1.92 南有喬木153 下階之梯197 笑林始祖1.82 倉樓藏秘134 天下初平100 三馬同槽113 單耳陶杯1.2 經商有道164 十夷王女1.78 風起雲蒸1.70 公主智囊1.49 上表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