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 三歲見老

涅陽客舍。

雞鳴時分,榻上老者輕輕起身。見同塌男子,猶在酣睡。遂不辭而別。

出門與車隊匯合,奔赴林慮山。

在正陽亭前下車。入裡道,推門進草廬。

竹籬青松,茅舍三間。

聞東廂咳聲陣陣,老者忙除屐入堂。見堂前湯藥已煎畢,取陶碗盛來,捧到榻前。

榻上高臥之人,正是夏馥,夏子治。再看捧藥老者,亦滿面煙炭,形貌毀瘁。一時竟不知其身份。聞其聲,方知是張機。

半年前,夏馥病情加重,臥牀不起。冶煉燒炭,諸多重活,皆是南陽張機代勞。身爲“冶家傭”,日與薪炭爲伍,其中辛苦,可想而知。不出半載,張機亦形貌毀瘁。再無半分風仙道骨。

飲下湯藥鎮咳。夏馥輕問:“此去如何?”

“先前,命教中相者,故意放出風聲。令弟夏靜,果追來涅陽市中。與我對面不識,聞我出聲,方纔相認。我避不與語,令弟追至客舍,與我共宿,未覺有異。天明時,不告而別。料想,此時令弟已歸。”張機實言相告。

“安子身負絕技,能‘摹身形,擬人聲’。與我共處數載,朝夕相伴,栩栩如我也。”夏馥笑嘆。

“正因子治,親突煙炭,形貌毀瘁。親朋至交,已無人相識,故才矇混過關。同榻共枕,令弟亦未生疑。足可,以假亂真。”

“若能匡扶漢室,拯救黎民。夏馥死而無憾。”夏馥起身下拜。

“子治故後,世上再無張機。”張機回拜。

“麒麟子,當真如安子所言,乃三興之主乎?”夏馥問道。

“然也。”張機欣然點頭。夏馥體虛氣弱,不能久坐。張機遂扶他高臥。

“何以知之?”夏馥追問。

張機便將內外諸情,娓娓道來:

“少年時,宗祠大考,族長問:‘村頭百步外,有貨郎賣梨。三文一顆,百文可買幾何?’

麒麟子脫口而出:“可買梨三十又三,尚餘一文。”

族長又問:“籃可盛八,需幾籃方能盛下?”

麒麟子又答:‘四籃餘一,或用五籃。’

再問:‘如何還家?’

反問:“賣梨處可有他人?”

族長試言:‘有孩童數人。’

麒麟子追問:‘究竟多少。’

族長隨口答曰:‘約莫三五人。’

於是麒麟子言道:‘一人一梨,助我回家!’

時有長輩斥道:‘四籃梨,爲何要分給五人?你若能提,三人足矣!’

麒麟子卻抗辯:‘不患寡而患不均!’

時不過三四歲。便知‘天下大患,唯是不均’。”

夏馥略作思量,笑道:“除曉天下大患。亦通人情世故。更可貴者,取捨有度。過猶不及,自取其禍。”

“子治,所言極是。”張機笑道:“‘不患寡而患不均’是爲‘曉天下’。‘可有他人’,即‘知世故’。‘一人一梨’乃‘通人情’。‘究竟多少’,便是‘取捨有道’。尤其取捨之道,乃明主之必須。一味放濫,必不能長久。”

夏馥又道:“如族中長輩所言,四籃梨,另找三人足矣。然同伴卻有五人。無論分與誰,剩下二人皆有怨言。五人均分,皆大歡喜。麒麟子追問:‘究竟多少。’便是考量取捨。人數若多,當另想它法。此,便是取捨有道。”

“三十三梨,分五人。耗費一成過半。”張機打趣道:“如此代價,麒麟子自當捨得。”

“五成之內,皆是明主。”夏馥此言,大有深意。

張機言道:“時不過三、四歲,便有此主見。今雖未及冠,已是翩翩少年。少復祖爵,又增封臨鄉侯。三百里食邑,活民百萬。田租賦稅,只取不足三成。”

“竟留民七成所獲?”夏馥驚問。

“然也。”張機輕輕頷首。

夏馥聞言,竟淚流:“如此,老夫瞑目矣。”

“子治且安心靜養。”張機安慰道:“你我一見如故,尚未盡興,焉能捨我而去。”

“生死有命,勉強不得。”夏馥悵然一笑。

光蔭似箭,日月如梭。

大雪封山前,老馬輕車再入林慮山。

推門視之,院中一切如故,松下卻多新冢。

女刺客芳心驟緊,急忙高喚:“阿父!”

“噤聲,且堂內敘話。”此聲似曾相識,卻不是父親。女刺客箭步流星,飛身入室。

“你是何人!”見堂內之人,既不是阿父,亦不是夏馥,女刺客奮然拔劍。

“甯兒,意欲何爲?”聲音不對,然眼神慈炯,依稀可辨。

“你究竟是何人。”女刺客,將信將疑。

見親生女兒,亦不能識。張機遂用真聲笑道:“如此,事成矣。”

直到換回本聲,女刺客終於確信。堂內老者,正是多年未見之父親:天師道祖師張道陵次子,張機,張安子。張道陵長子,張衡爲二代天師,稱嗣師。次子張機,醉心奇門遁甲,機關諸器。行蹤飄忽不定,人稱“二嗣師”。

“院中所葬,可是夏翁?”女刺客,收劍近前。

“正是。”張機一聲悲嘆:“身負家國大業,無法爲友守滿三年。待開春,我便北投薊國。從此,世上再無‘張安子’,唯有八廚‘夏子治’。”

“甯兒知曉。”女刺客再拜。

臨鄉,薊王宮,正殿。

劉備將賈詡手書,細細讀完。再經深思熟慮,終是確信。

正值千里稻收。薊國軍民,片刻不得閒。日防夜防,生怕萬一之失。一季辛勞,付諸流水。豈料千算萬算,終歸是人算不如天算。神上宗師,竟伏於薊國,堂而皇之,出入宮城。掐指算來,不下十數載。

十年如一日。劉備焉能見疑。

“來人。”

“臣在。”新任左國令趙娥,趨步入殿。

“告知樓桑令。便說,孤不日北上,船入白湖。巡視樓桑、西林二邑。”

“喏。”趙娥不疑有他,這便領命。

“達莉婭。”

“在。”白髮御姬,聞聲入殿。

劉備示其近身,耳語道:“傳語呂衝、魏襲,盡起‘順陽衛’,隨孤登船。”

“喏。”知事關重大,達莉婭遂領命而去。

追隨劉備最久的首批繡衣吏,便是順陽衛。也是拱衛王都,劉備最爲信賴的心腹。

1.20 來去相宜1.85 女海賊王178 中洲一郡167 一去不返176 盜書續命182 共握權柄1.99 生死相托178 洞鑑古今122 見我如是145 寡人無情126 名公之胄1.64 聞薊色變193 應運而生1.65 洛陽邸報1.75 永不更迭1.62 赤麂皮尉113 冰釋前嫌142 陰風不止135 各有奇謀1.227 單騎救主159 威震西域81 四子降臨18 張家小胖147 藥到病除189 爭權奪勢174 去蕪存菁104 窮無出路1.25 相遇上陵1.36 再見太后1.30 一書在手110 金聲玉振1.88 高手雲集1.69 塞向堇戶175 漢世之傑149 厲兵秣馬19 樓桑諸技188 二日並天1.4 大禍滔天1.83 銳不可當138 豐收在望191 另立門戶1.67 畫地爲牢1.39 名臣歸京1.45 江淮雙生168 絕地天通154 衆星捧月1.63 熔金入庫1.83 誅心之謀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95 閉門謝客10 時機未至12 淫不破義1.44 螽斯衍慶163 女亞馬遜!190 且要珍惜1.77 雄長一州198 一夜易主104 龍吟虎嘯1.87 溫故知新1.209 鐵騎橫衝1.39 善罷甘休1.24 多多益善1.30 大醫治世1.95 白虹貫日151 便宜行事1.4 陰陽連環171 飛槳木蘭1.2 經商有道10 桃園結義19 同胞兄弟1.82 膂臂當車1.90 多錢善賈179 清白無鬼1.288 欲加之罪173 能者多勞192 漢矛無纓1.54 君臣有道1.73 衆口難調12 淫不破義1.43 百般不厭120 六縣爲國103 水路遊擊110 金聲玉振1.55 負陰抱陽143 以食爲天115 死而復生114 一州之地1.87 大漢風骨13 紅顏薄命105 鳳闕龍樓162 繩之以法1.228 石來運轉191 魚梁血濺1.202 白馬銀槍1.236 兵器時代1.59 增益人生1.200 永安上壽13 藥入病走164 首尾呼應1.70 虎嘯山林
1.20 來去相宜1.85 女海賊王178 中洲一郡167 一去不返176 盜書續命182 共握權柄1.99 生死相托178 洞鑑古今122 見我如是145 寡人無情126 名公之胄1.64 聞薊色變193 應運而生1.65 洛陽邸報1.75 永不更迭1.62 赤麂皮尉113 冰釋前嫌142 陰風不止135 各有奇謀1.227 單騎救主159 威震西域81 四子降臨18 張家小胖147 藥到病除189 爭權奪勢174 去蕪存菁104 窮無出路1.25 相遇上陵1.36 再見太后1.30 一書在手110 金聲玉振1.88 高手雲集1.69 塞向堇戶175 漢世之傑149 厲兵秣馬19 樓桑諸技188 二日並天1.4 大禍滔天1.83 銳不可當138 豐收在望191 另立門戶1.67 畫地爲牢1.39 名臣歸京1.45 江淮雙生168 絕地天通154 衆星捧月1.63 熔金入庫1.83 誅心之謀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95 閉門謝客10 時機未至12 淫不破義1.44 螽斯衍慶163 女亞馬遜!190 且要珍惜1.77 雄長一州198 一夜易主104 龍吟虎嘯1.87 溫故知新1.209 鐵騎橫衝1.39 善罷甘休1.24 多多益善1.30 大醫治世1.95 白虹貫日151 便宜行事1.4 陰陽連環171 飛槳木蘭1.2 經商有道10 桃園結義19 同胞兄弟1.82 膂臂當車1.90 多錢善賈179 清白無鬼1.288 欲加之罪173 能者多勞192 漢矛無纓1.54 君臣有道1.73 衆口難調12 淫不破義1.43 百般不厭120 六縣爲國103 水路遊擊110 金聲玉振1.55 負陰抱陽143 以食爲天115 死而復生114 一州之地1.87 大漢風骨13 紅顏薄命105 鳳闕龍樓162 繩之以法1.228 石來運轉191 魚梁血濺1.202 白馬銀槍1.236 兵器時代1.59 增益人生1.200 永安上壽13 藥入病走164 首尾呼應1.70 虎嘯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