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衆不可逆

待使者離去。曹操攜將校起身。

見曹操面露喜色,夏侯惇遂問:“敢問明公,喜從何來?”

“太師既用我,必無罪也。”曹操笑道。言下之意,王允既用曹操,平泰山賊亂。必不會再追究,邊讓滅門慘案。

“泰山劇賊,聚散無常,反覆作亂。”夏侯淵言道:“此去,恐非一日之功。”

曹操心領神會:“甄都有呂車騎鎮守,兗州有公臺、文若、仲德治政,當可無礙。”

“陳公臺,抱恙不出,如之奈何。”夏侯惇嘆道。

其中隱情,曹操焉能不知:“公臺自隨我東進,已歷數載。於公於私,又豈是區區邊讓,能夠動其心志。一時感懷,亦是人之常情。料想,久必自愈。”

“明公所言極是。”夏侯淵言道:“身逢亂世,丈夫奮起,其能久作小女子姿態。”

衆人皆笑。曹操雖心有隱憂,卻一閃而過。並未介懷。正如夏侯淵所言,於陳宮心中,邊讓與曹操,孰輕孰重。何必多言。

這便點將出兵,浩浩蕩蕩,殺奔泰山郡而去。

王太師如此任命,無可厚非。

曹操乃衛將軍兼領兗州牧。泰山郡正在兗州治下。曹操領兵出征,理所應當。朝野上下,便是曹孟德本人,亦未曾見疑。

更加,車騎將軍呂布,廣募遊兵散卒,兵強馬壯,足可拱衛甄都。且關東人盡皆知,呂布與曹操,約爲兄弟。故,人皆以爲,曹孟德出征,必無後顧之憂。

甄都城東南,都關城,新立車騎將軍大營。

秦爲都關縣。前漢沿襲,屬山陽郡。今漢撤縣,併入鄄城。

“濮水首受濟(水)於封邱縣,東北,至都關入羊裡水者也”,“瓠子(瓠子口)北有都關縣故城,縣有羊裡亭”。既此。

新募三萬遊兵,分與麾下六健將,日夜操練。士氣高昂,頗得章法。

日暮時分。便有數騎馳入城中。正是司隸校尉李肅。

李肅與呂布乃同鄉,洛陽時便引爲知己。呂布待之以兄長。李肅視之以手足。先前共謀誅董,二人亦齊心同力。堪稱刎頸之交。

聞李肅過路來投,呂布急忙出帳相迎。

見李肅表情有異,呂布心頭一凜。

共入大帳,呂布先問:“兄長,所爲何來?”

“奉先,可知時局乎?”李肅不答反問。

“未知也。”呂布搖頭。

“‘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李肅字字誅心:“趁此良機,關東名門豪右,欲逐曹孟德也。”

“何人謀反。”呂布怒從心起。

“八廚張邈。”李肅實言相告。

“太師府長史。”呂布大驚。

“‘時不可留,衆不可逆’,‘反水不收,後悔無及’。”李肅目光如炬,附耳言道:“愚兄此來,乃爲勸奉先,起兵舉義。”

“兄長欲說呂布謀反乎。”呂布殺氣四溢。

“只逐曹孟德,何言反乎?”李肅狡辯。

呂布憤而起身:“我與孟德,皆爲陛下所封,太師所立。今孟德有功無過,陛下亦無詔命,太師更無敕令。如何擅自興兵。若從兄長之言,豈非謀反乎?”

“時局如此,如之奈何。”李肅不爲所動。

“多說無益,兄長自去。”呂布逐客:“來人!”

“卑下,在。”便有將校,披甲入帳。

“送李校尉出營。”言罷,呂布拂袖而去。

爲首一人,卻按劍答道:“恕卑下,不能從命。”

“大膽!”呂布怒急拔劍。

忽聞兵戈大作,步聲四起。數百弓弩手,已將中軍大帳,團團圍住。手中強弩,直指呂布周身要害。縱然萬夫莫敵,亂箭之下,亦難保全。更何況,非戰之時。呂只穿戎裝戰袍,並未披甲。

“你究竟是何人。”呂布切齒言道。

“回稟將軍,卑下壽張張超。”爲首將校答曰。

“東平張邈,是你何人。”呂布已有所悟。

“正是家兄。”張超答曰。

“莫非,營中三萬遊卒,皆隨爾等謀反乎。”呂布恨急。此乃賊人之計也。

“然也。”張超擲地有聲。

事已至此。李肅這才嘆氣出聲:“非奉先不智,亦非太師不察。只因此連環計,乃出……”

“何人?”呂布逼問。

“區區在下。”聲猶在耳,人已入帳。

正是曹操心腹幕僚,謀主陳公臺。

呂布心中驚懼,可想而知。

“如將軍所料,泰山賊,乃關東羣雄冒充。只爲引衛將軍東征,令甄都空虛。”陳宮這便道破天機:“將軍今若從之,兗州千里之地,明日易主也。如若不從。”

“不從又如何。”呂布反問。

陳宮肅容下拜。

便有亂軍,將六健將,五花大綁,押入帳中。

“將軍!”六健將,仍雲山霧罩,不明就裡。

“太師又當如何。”人爲刀俎,我爲魚肉。呂布又能如何。

“太師總朝政,乃大漢棟樑。”陳宮答曰:“只逐曹孟德。非弒君謀反。”

“天子又如何。”呂語氣稍緩。

“天子九五之尊,豈能加害。”陳宮再拜:“陳某指天爲誓,若有謀逆之心,天人共戮。死無葬身之地。”

不等陳宮來看。

李肅、張超,起身言道:“若有謀逆之心,天人共戮,死無葬身之地。”

“也罷。”呂布一聲長嘆:“傳命,舉兵。”

“喏!”

將令所出,車騎營聞聲而動。便有營衆,非出關東遊卒,亦聽命行事。

待呂布攜衆將,披甲出帳。

車騎營數萬大軍,已整裝待發。

呂布笑問陳宮:“如何行事,公臺可另有妙計。”

言語輕蔑,陳宮充耳不聞:“六健將,數路兵分,先據要津,再佔雄城。據守關津,決通內外。將軍親提一軍,馳入甄都勤王。待陛下,傳檄天下,大勢定矣。”

“甄都雄城,強攻不易,可有內應。”呂布又問。

陳宮答曰:“有無內應,見我當知,將軍何必多此一問。”

呂布慨嘆:“孟德,果不得人心乎。”

聞此言,陳宮眼中落寞,一閃而逝。終歸人各有志。今日不容邊讓,他日又豈容陳宮?

呂布赳赳武夫,殺伐果斷。

這便提戟上馬:“出兵!”

“呼喝!”

147 事大而急211 入主小沛108 外徵內討160 成人之美17 忽左忽右1.92 姑息養奸1.88 未盡全功81 投石問路187 得道不易138 豐收在望1.83 以貲徵賦179 胴體雕青1.68 女王之牙148 暗語絃音81 忠奸莫辨1.35 暴虎馮河1.33 出訪鴻儒135 豐年多禾149 厲兵秣馬71 命運時然1.74 青虹下墜129 明日功成1.27 優倡商賈116 日黑水溢197 笑林始祖190 封賞羣臣158 太后有疾197 生命禮讚1.32 織蓆販履188 二桃三士155 天下鼎沸124 事與願違1.45 何愁不嫁104 窮無出路100 大象無形145 狡兔三窟11 豔后無忌201 南北俱全156 偷樑換柱1.58 金水商肆1.43 白馬楊氏160 兵威將膽103 水路遊擊166 猛獸鬥場1.96 魂不守舍118 莫測人心1.75 後會有期181 羣雄無首122 火燒濮陽146 東井戒火129 欺君太甚157 類同相召1.36 籠中之鳥115 死而復生1.33 同舟共渡1.86 枕山跨海119 衆星拱鬥212 德不配位1.34 先禮後兵1.252 花期正盛136 後果前因149 乘風而至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85 王都擴建14 死而不僵118 元服之禮201 南北俱全1.7 無郭之都12 何方妖孽135 各有奇謀1.97 鐘鳴漏盡1 分兵入關1.63 築城爲先112 分戶析產71 以鹿爲幟120 尚未割席51 以尹天下1.83 紛華靡麗1.87 富貴同享1.34 旁門左道155 拳拳之心147 制非常模1.85 帝國拼圖1.69 東西交會1.26 再無歸期14 公孫劍器1.87 性命相托1.4 四平八穩1.70 佛道之爭1.7 小夥伴們162 繩之以法1.48 反間之計1.43 予取予求1.32 公孫二雄1.64 連贏三局104 窮無出路190 迷途知返1.63 擊鞠大賽261 寄神免禍173 絲路流金
147 事大而急211 入主小沛108 外徵內討160 成人之美17 忽左忽右1.92 姑息養奸1.88 未盡全功81 投石問路187 得道不易138 豐收在望1.83 以貲徵賦179 胴體雕青1.68 女王之牙148 暗語絃音81 忠奸莫辨1.35 暴虎馮河1.33 出訪鴻儒135 豐年多禾149 厲兵秣馬71 命運時然1.74 青虹下墜129 明日功成1.27 優倡商賈116 日黑水溢197 笑林始祖190 封賞羣臣158 太后有疾197 生命禮讚1.32 織蓆販履188 二桃三士155 天下鼎沸124 事與願違1.45 何愁不嫁104 窮無出路100 大象無形145 狡兔三窟11 豔后無忌201 南北俱全156 偷樑換柱1.58 金水商肆1.43 白馬楊氏160 兵威將膽103 水路遊擊166 猛獸鬥場1.96 魂不守舍118 莫測人心1.75 後會有期181 羣雄無首122 火燒濮陽146 東井戒火129 欺君太甚157 類同相召1.36 籠中之鳥115 死而復生1.33 同舟共渡1.86 枕山跨海119 衆星拱鬥212 德不配位1.34 先禮後兵1.252 花期正盛136 後果前因149 乘風而至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85 王都擴建14 死而不僵118 元服之禮201 南北俱全1.7 無郭之都12 何方妖孽135 各有奇謀1.97 鐘鳴漏盡1 分兵入關1.63 築城爲先112 分戶析產71 以鹿爲幟120 尚未割席51 以尹天下1.83 紛華靡麗1.87 富貴同享1.34 旁門左道155 拳拳之心147 制非常模1.85 帝國拼圖1.69 東西交會1.26 再無歸期14 公孫劍器1.87 性命相托1.4 四平八穩1.70 佛道之爭1.7 小夥伴們162 繩之以法1.48 反間之計1.43 予取予求1.32 公孫二雄1.64 連贏三局104 窮無出路190 迷途知返1.63 擊鞠大賽261 寄神免禍173 絲路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