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將星雲集

白檀互市之地,便是薊王與檀石槐七日血戰時,鮮卑十萬大軍,立營之處。爲與軍市區分,故稱營市。

楯牆屢經加固,營市累次增築。如今已成白檀外城。內城駐守,正副使高車中郎將,鮮于輔、鮮于銀兄弟。

歲末將至,馬市胡商多已歸鄉。帳篷、馬廄皆在。足供張遼三千人馬駐紮。

鮮于輔、鮮于銀得報,雙雙趕來相見。

張遼扼守肩水金關,護居延外道。西域遊商,經此道與白檀互市多年。張遼之名,作爲白檀守將,鮮于輔、鮮于銀兄弟,自當知曉。

“拜見二位將軍。”張遼位卑先禮。

“見過張都尉。”二人回禮。

“請上座。”

“請。”

三人胡牀落座,便有營士奉上香茗,肉脯,各式小食。

同是戍邊武將。自當親近。尤其張遼本就是雁門人氏,出身邊郡。與鮮于輔、鮮于銀二人,頗多相契。遂互稱表字,以示親近。

“文遠此來,莫非爲鬥將決勝。”

“尚未知也。”張遼答曰:“主公命我領小月氏義從歸國。並未言及鬥將。”

見張遼遠道而來,未知新傳敕令。鮮于輔這便告知以詳情:“王上另立牙門四將。演武場鬥戰決勝。凡軍曲候以上,皆可一戰。”

“原來如此。”張遼虎目,一閃精光。

話說,自被裹挾入輔漢大營。張遼深受薊王倚重。從郡中少吏,晉升爲千石高官。又委以重任,守護居延外道。如今西域並大漠,早成一體。北疆無戰事。肩水金關,遣一關都尉足以,何必名將駐守。薊王知人善用。張遼豈能空守邊關,終老都尉任上。

一函敕令,連同麾下三千月氏義從,一併調入國中。當知,天下雄兵所出,皆有幕府將校戍守。大震關、大散關,羌氐諸胡。輔漢偏將軍鞠義,輔漢裨將軍高順,招募幾何,可想而知。

若非薊王,水陸並進。挹婁廬士、倭島蛇兵、犀甲勇士等,皆隨橫海先艂遠渡重洋。薊王可擇雄兵,何其多也。

鮮于輔、鮮于銀二人,亦隸屬於輔漢大幕府。爲大漢闢土開疆,“封侯萬里之外”。平生所願也。

見張遼爲王所用。焉能不豔羨。此來相見,除去例行公事,捎帶結好袍澤。亦未嘗無,託張遼薦於薊王當面之意。

舉手之勞,張遼亦當成人之美。終歸北疆無事,良將不可空老。

此去經盧龍道入塞,碣石道入關。一路通行無阻,數日後,已達安次菘城大營。輔東將軍周泰,親出相迎。

菘城大營,西距臨鄉三百二十里。南距安次縣治十里,距常道城二十五里,距益昌城百七十里。

先前,討虜校尉文丑,領兵駐此營。守備北部國境。今薊國再並大通郡。顏良、文丑二部,皆離營北上,於大通郡縣,重立大營。

菘城大營,遂爲輔東將軍暫駐。

“拜見將軍。”張遼下馬行禮。

щщщ. ttk an. ¢ O

“文遠別來無恙乎?”周泰把臂笑道。

“一切如故。”張遼笑答。

二人並肩入營。見營中頗多安次突騎,張遼這便了然。四輔將軍所駐,必是精兵之地。

“奉主公之命,已足備樓桑兵甲。營中函人,可爲文遠麾下三千精騎,量體裁衣。”入中軍大帳,周泰先送大禮。

“謝主公。”張遼離席遙拜。

“文遠可知,所爲何來。”周泰伸手將張遼扶起。

“乃爲牙門四將。”張遼答曰。

“正是。”周泰追問:“然如何決勝?”

“鬥將決勝。”

“又如何鬥將?”周泰三問。

“這,卑下不知也。”

周泰這便將鬥將之法,悉數告知:“各取麾下一隊精卒,隨同出戰。捉對廝殺。全軍覆沒者敗,主將落馬者敗,大旗被奪者敗……”

“一言蔽之。”周泰一語中的:“兩軍對壘,勝負自分。”

“演武場中,捉對廝殺。”張遼這便醒悟。規則簡單之極。

無怪主公先賜樓桑兵甲。兵器旗鼓相當,各憑戰術武技。如此,孰優孰劣,孰勝孰負,一目瞭然。勝、敗,皆心服口服。

“然也。”周泰手指帳外大營言道:“文遠權且暫駐,厲兵秣馬,以待演武決勝。”

“敢不從命。”張遼豪氣自生。

“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周泰忽又笑問:“文遠可知,對陣何人也?”

“趙雲、陳到、許定、許褚。”白檀城,張遼已有耳聞。

“並龐碩、龐德,華雄、馬超。”周泰又補充道。

張遼慨嘆:“豪勇之輩,何其多也。”這便安營紮寨,詳加準備。

以上諸將,乃薊王欽點。

踊躍報名者,不計其數。

薊國人才濟濟,將星雲集。年度盛會,莫過如此。

樓桑茶館,座無虛席。奈何說書人,獨坐高臺。閉目養神,不置一語。

臺下衆人,各自交頭接耳,竊竊私語。少頃,便有一書童,快步登臺。將手中卷抄,轉呈恩師。

說書人一目十行,默記於心。電光石火,已想好說辭。

這便輕咳一聲。指夾醒木,落定開聲:“錢財需正來路,豪傑莫問出身。館中高朋滿座,居中乃說書人。列位當知,王上四方點將,演武決勝牙門。且不說,常山趙子龍,匹馬長阪坡;汝南陳叔至,單刀杏林塢。馬孟起,連勝賽馬場;華都尉,千牛守轅門。今日單說,何來龐碩、龐德,此二人……”

樓桑,南溪衢。

馬超家樓院。

消息靈通潘璋,如說書人一般無二,將龐氏兄弟,來歷出身,娓娓道來:“龐碩、龐德,並同門師兄弟,楊秋、樑興、張橫、成宜、田樂、伍習、陽逵、成公英,共號‘常山之蛇’,首尾相赴。護都尉玄,年年南下。鑿穿羌身毒道。通曉沿途諸情,頗有功勳。王上既命歸國,必當重用。又聞,龐碩弓馬嫺熟,可爲千人將。龐德勇武,猶在兄之上。”

朱桓慨嘆:“趙雲、陳到,萬夫莫敵,麾下百戰白毦精卒,雄兵之首。張遼扼雄關多年,麾下小月氏義從,不逞多讓。華雄本就是軍門都尉,廣有聲名,統領鮮卑王騎,幕府雄兵。許定、許褚,所轄強宗驍帥,多出丹陽勁勇。孟起雖不在衆人之下,然西林少年可乎?”

110 門下五吏41 河洛羣英1.65 陰藏殺機156 薊王子館1.99 冠軍履鋒115 與虎謀皮117 七國馬會241 錐處囊中1.98 四海昇平1.99 謹慎擇友1.89 牽招一怒1.8 配享太廟214 亂中求存1.293 處士橫議183 悉聽君便1.58 夾縫求生1.46 蜚聲西州129 欺君太甚1.77 兼濟天下176 巨人之志21 二宮之亂1.23 投桃報李13 心有猛虎261 寄神免禍153 巧施連環1.92 輕身爲國121 避實擊虛131 胡雜騎兵11 恨意叢生210 破繭成蝶1.26 羣雁無首1.265 大有玄機191 魚梁血濺134 玩於股掌31 直搗敵巢1.79 快馬輕舟1.50 人中呂布1.53 攻心爲上1.34 無法交換143 七十二妃173 絲路流金1.40 重整旗鼓155 瞞天過海127 兔死狐悲1.85 學而實習100 三馬同槽128 了無蹤跡1.9 麻姑獻壽1.55 馬踏聯營1.28 火燒長社1.44 螽斯衍慶106 甘之如飴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40 盡數歸心1.85 學而實習15 愛恨入土1.70 青徐流民1.24 犬鹿相狎156 定鼎關中1.86 好生思量128 欲蓋彌彰1 天羅地網1.36 兵亂在即1.66 飛廉斬薙144 唯剩一問100 難爲人臣102 家國天下12 二戚之爭141 前身後世1.246 弄劍踏杯1.5 何方神聖148 七色婢女142 陰風不止241 錐處囊中1.75 粗中有細127 三面合圍178 爲戰而生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38 一日成鹽1.53 馳名中外1.2 亂世苟活134 光融天下1.269 負重而行1.89 薰蕕異器91 龍有逆鱗1.74 畫地作餅1.65 洛陽邸報1.88 大國之基1.77 女王駕臨1.237 露華勻玉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17 七國馬會133 如有神助1.258 激勵三軍150 萬石國老1.258 搶佔先機1.70 佛道之爭1.262 認賊作父1.73 血巢角鬥1.28 帝王家事
110 門下五吏41 河洛羣英1.65 陰藏殺機156 薊王子館1.99 冠軍履鋒115 與虎謀皮117 七國馬會241 錐處囊中1.98 四海昇平1.99 謹慎擇友1.89 牽招一怒1.8 配享太廟214 亂中求存1.293 處士橫議183 悉聽君便1.58 夾縫求生1.46 蜚聲西州129 欺君太甚1.77 兼濟天下176 巨人之志21 二宮之亂1.23 投桃報李13 心有猛虎261 寄神免禍153 巧施連環1.92 輕身爲國121 避實擊虛131 胡雜騎兵11 恨意叢生210 破繭成蝶1.26 羣雁無首1.265 大有玄機191 魚梁血濺134 玩於股掌31 直搗敵巢1.79 快馬輕舟1.50 人中呂布1.53 攻心爲上1.34 無法交換143 七十二妃173 絲路流金1.40 重整旗鼓155 瞞天過海127 兔死狐悲1.85 學而實習100 三馬同槽128 了無蹤跡1.9 麻姑獻壽1.55 馬踏聯營1.28 火燒長社1.44 螽斯衍慶106 甘之如飴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40 盡數歸心1.85 學而實習15 愛恨入土1.70 青徐流民1.24 犬鹿相狎156 定鼎關中1.86 好生思量128 欲蓋彌彰1 天羅地網1.36 兵亂在即1.66 飛廉斬薙144 唯剩一問100 難爲人臣102 家國天下12 二戚之爭141 前身後世1.246 弄劍踏杯1.5 何方神聖148 七色婢女142 陰風不止241 錐處囊中1.75 粗中有細127 三面合圍178 爲戰而生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38 一日成鹽1.53 馳名中外1.2 亂世苟活134 光融天下1.269 負重而行1.89 薰蕕異器91 龍有逆鱗1.74 畫地作餅1.65 洛陽邸報1.88 大國之基1.77 女王駕臨1.237 露華勻玉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17 七國馬會133 如有神助1.258 激勵三軍150 萬石國老1.258 搶佔先機1.70 佛道之爭1.262 認賊作父1.73 血巢角鬥1.28 帝王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