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天下喉舌

送走十位子錢家。秦太倉遂入密道,循地下暗渠,乘舟抵達函園薊王陵。與右丞賈詡,於右耳室相見。

薊王陵,乃由菟園銷金窟改造。時正有條不紊,督造之中,遠未完成。兩側耳室,先行造畢,用於會客。右耳室乃右丞賈詡專用。左耳室,自是左丞荀攸專屬。

搭滿腳手架的地宮中央,今爲幕府主記室。置“記室掾”,主記錄,掌文書。下設“幕門候吏”,簡稱“候吏”。又稱“候人”,掌整治道路、稽查姦盜,及迎送賓客。與一般主記室不同,此處還掌洛陽風聞,禁中消息,軍情諜報,閭里流言,乃是隸屬於幕府的間諜細作機構。

“以中情出,小曰間,大曰諜”。分“因間、內間、反間、死間、生間”五類。各種情報,分門別類,由諸“幕門候吏”掌管。其中:“‘耳目’七人,主往來聽言視變,覽四方之事,軍中之情”;“‘羽翼’四人,主揚威名,震遠方,搖動四境,以弱敵心”;“‘遊士(遊繳)’八人,主伺奸候變,開闔人情,觀敵之意,以爲間諜”。

“拜見右丞。”經過數道關卡,秦太倉入耳室相見。

秦太倉與麾下童子,託賈詡之福,得以倖免。自蟾宮折桂館毀於大火,館衆各奔東西。秦太倉亦深居簡出,隱姓埋名。直到從黃門令左豐處取得先帝《子錢集簿》諸物,賈詡遂向大宦官曹節,索來秦太倉,置在“蜃樓”之中。

懸於絕壁,本爲守備銷金窟暗渠出口的懸樓,取名“蜃樓”,正當適宜。現有蟾宮,再入蜃樓。終歸與蟾蜍有緣。

“秦公免禮。”賈詡請其落座:“如何?”

“事已成。子錢家並無異議。”秦太倉答曰。

“可有所獲?”賈詡又問。

“‘不其侯’欠債未還,已過六月。子錢家問,當如何行事。”

“哦?”賈詡遂命記室掾,查閱不其侯名錄。

記室掾朗聲誦讀:“建武六年(30年),大司徒伏湛封不其侯,食邑三千六百戶,城周十里,已襲八代。今不其侯名(伏)完,沉深大度,頗有文才。延熹元年,尚桓帝女陽安長公主,爲侍中。”

“食邑三千六百戶,因何舉債度日。”賈詡又道:“繼續讀來。”

“光和五年,先帝授童恢爲不其令。童恢,字漢宗,琅琊姑幕人。到任三年,勤於政事,體恤民情,不其百姓安居樂業。以致鄰縣百姓舉家遷徙不其縣定居者,多達二萬餘戶。民嘗爲虎所害,乃設檻捕之,生獲二虎。恢咒虎曰:‘天生萬物,唯人爲貴。虎狼當食六畜,而殘暴於人。王法殺人者傷,傷人則論法。汝若是殺人者,當垂頭服罪;自知非者,當號呼稱冤。’一虎低頭閉目,狀如震懼,即時殺之。其一視恢鳴吼,踊躍自奮,遂令放釋。吏人爲之歌頌,稱‘童公審虎’。青州刺史贊曰:‘耕織種牧,皆有條章。一境清淨,牢獄連年無囚。’”

“此乃大賢也。”饒是賈詡,亦不禁稱道。

記室掾又道:“不其乃異姓侯。雖得循吏牧守,城周十里,民三萬戶。然世代只得食三千六百戶。不其侯國,亦常省稱‘不其縣’。其主官稱‘令’而非‘相’。”

“原來如此。”賈詡輕輕頷首:“換言之,不其侯國,在不其境內。”

“正是如此。”

“陽安長公主,自有湯沐邑。嫁於不其侯,因何淪落至此?”賈詡又問。

“陽安,本春秋時道國地。前漢置陽安縣,今漢屬汝南郡。黃巾亂後,汝南羣盜蜂起,陽安亦未能倖免,今爲賊人所佔。陽安長公主向來奢侈,湯沐邑雖無進項,然奢靡之風不減。不得已,唯有舉債度日。”記室掾答曰。

“難怪。”賈詡眸中精光畢露。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稍作思量,這便計上心來:“傳令子錢家,約不其侯金水湯館相見。”

“喏!”記室掾領命。

“有勞秦公。且回蜃樓休息吧。”賈詡笑道。

“老朽告退。”秦太倉起身出室。

待記室掾返回,賈詡又問:“不其縣城,今又如何。”

記室掾按錄索引,將條目娓娓道來:“秦時,稱裡羅城。橫豎不足二里。後經歷次擴建,今不其城,設門九座,四面各有城門二座,西南另設水門一座,通不其港。牆高四丈,易守難攻。”

“甚好。”賈詡欣然點頭。此處當有大用。

“文和欲圍魏救趙乎?”荀攸亦從左耳室趕來相見。

“然也。”賈詡欣然笑道。

得密信暗授機宜,子錢家桀不羣,遂約不其侯伏完,湯館相見。

約定時間,二樓雅座,桀不羣先到。將信上機宜,默記於心。待無差錯,擡頭正見不其侯伏完,面色凝重,姍姍來遲。

四目相對。不其侯伏完,眸中驚恐,一閃而逝。桀不羣這便了然,必囊中無錢。

“見過君侯。”桀不羣先行禮。終歸禮不可廢。

“見過子錢家。”伏完還禮。

賓主落座,桀不羣開門見山:“千萬欠錢,半年已過。君侯若再不歸還,某當殿前上告。”

“切莫如此。”伏完急忙擺手:“懇請再寬限數日。只需收復湯沐邑,千萬銅錢,又有何難。”

“汝南羣盜蜂起,道路斷絕。便是年內收復,眼看大雪封路,青黃不接,如何轉圜?”桀不羣皺眉道。

“唉……”時局崩壞至此,伏完焉能不知。

見他愁眉苦臉,束手無策。桀不羣,試言道:“所謂和氣生財。情非得已,亦不願坐視君侯,走投無路。臨來時,忽靈光一現,想到一法。就不知君侯,意下如何。”

“且說來一聽。”病急亂投醫。事到如今,伏完亦顧不得許多。

“君侯顯爵,已襲八代。聞城周十里,有民三萬戶。奈何世代只得食三千六百戶。若得增封,豈非美哉。”桀不羣笑道。

“談何容易。”伏完搖頭苦笑:“非功不侯,非劉不王。蒙蔭祖上從龍之功,世代得享食邑。如今天下播亂,羣盜蜂起。想我……如何能投筆從戎,再立新功。”

桀不羣笑道:“旁人難如登天。然君侯卻手到擒來。”

“何不直言。”伏完請教。

“聞君侯有一女,貞淑聰惠,何不配入天家。”桀不羣言道。

“壽兒不過數歲,總角童子如何婚配。不可不可。”伏完連連擺手。

41 雲開見日1.40 不義不親117 七國馬會148 如期而至18 決心未定176 左膀右臂14 死而不僵1.5 何方神聖128 了無蹤跡1.2 無孔不入1.63 釘接榫合112 莫如勤王1.80 關羽得子1.25 兄弟鬩牆111 神國之謀167 遙遠綠洲135 佳偶天成1.3 亂世梟雄175 京兆三休127 因時而變192 共赴國難1.4 安漢興劉51 流民來附1.29 負荊請罪1.8 劍拔弩張1.89 無銅身輕1.35 劉備擲金115 天下棋局165 生而不凡1.97 板上釘釘1.89 秉燭夜話160 孕大含深160 巧不如拙1.39 王庭行蹤1.29 奮威揚武1.62 赤麂皮尉1.27 板楯連弩1.57 借雞生蛋180 羅襪未染1.30 一書在手195 薊王登朝179 三人爲衆1.34 大難不死14 撒豆成兵1.93 古羌懸棺194 利令智昏116 日黑水溢154 衆星捧月1.79 心願終了112 泰山捧日134 鮮卑利亞11 禍起宮牆110 羣雄並起161 獵殺遊戲1.234 王允解懸112 泰山捧日106 勿以爲念1.4 越俎代庖141 前身後世133 往甯難了129 心腹大害122 刀槍莫及219 西林少年1.83 以綏四方1.254 除舊佈新10 時機未至104 北上販馬81 圍獵祭祖1.56 雨夜血染16 白馬公孫173 能者多勞126 投其所好137 恩怨無主100 三馬同槽125 探險搜奇1.66 人財兩全1.93 助紂爲虐137 和氣生財186 當仁不讓1.62 兵不厭詐126 分胙之禮215 班姑蔡女120 隨行就市1.90 萬軍叢中1.73 死無對證111 鳴蟬蛻殼143 以食爲天1.85 興兵討賊1.37 兵發北進140 懷利相接151 天作之合1.46 尋機而動170 乞伏來投1.77 半島鎖鏈137 我有三策1.26 有勇無謀160 孕大含深167 一去不返175 漢世之傑175 綠洲熔爐
41 雲開見日1.40 不義不親117 七國馬會148 如期而至18 決心未定176 左膀右臂14 死而不僵1.5 何方神聖128 了無蹤跡1.2 無孔不入1.63 釘接榫合112 莫如勤王1.80 關羽得子1.25 兄弟鬩牆111 神國之謀167 遙遠綠洲135 佳偶天成1.3 亂世梟雄175 京兆三休127 因時而變192 共赴國難1.4 安漢興劉51 流民來附1.29 負荊請罪1.8 劍拔弩張1.89 無銅身輕1.35 劉備擲金115 天下棋局165 生而不凡1.97 板上釘釘1.89 秉燭夜話160 孕大含深160 巧不如拙1.39 王庭行蹤1.29 奮威揚武1.62 赤麂皮尉1.27 板楯連弩1.57 借雞生蛋180 羅襪未染1.30 一書在手195 薊王登朝179 三人爲衆1.34 大難不死14 撒豆成兵1.93 古羌懸棺194 利令智昏116 日黑水溢154 衆星捧月1.79 心願終了112 泰山捧日134 鮮卑利亞11 禍起宮牆110 羣雄並起161 獵殺遊戲1.234 王允解懸112 泰山捧日106 勿以爲念1.4 越俎代庖141 前身後世133 往甯難了129 心腹大害122 刀槍莫及219 西林少年1.83 以綏四方1.254 除舊佈新10 時機未至104 北上販馬81 圍獵祭祖1.56 雨夜血染16 白馬公孫173 能者多勞126 投其所好137 恩怨無主100 三馬同槽125 探險搜奇1.66 人財兩全1.93 助紂爲虐137 和氣生財186 當仁不讓1.62 兵不厭詐126 分胙之禮215 班姑蔡女120 隨行就市1.90 萬軍叢中1.73 死無對證111 鳴蟬蛻殼143 以食爲天1.85 興兵討賊1.37 兵發北進140 懷利相接151 天作之合1.46 尋機而動170 乞伏來投1.77 半島鎖鏈137 我有三策1.26 有勇無謀160 孕大含深167 一去不返175 漢世之傑175 綠洲熔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