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藕粉的銷售行情比楊沐預想的還好,鑫茂商鋪的金老闆很爽快地付了貨款,並向他預定了下一批貨。楊沐買好了枸杞,就準備回家了,趕得及的話,還能回家過中秋呢。

楊沐想到顏寧一個人在京城過中秋節,那境況必定很傷懷。說到中秋節,就想起花燈來了,於是決定給顏寧做一盞精緻的花燈以作慰藉。

他在某書上看人說起過瓜皮燈籠,於是自己也試着做了一個。他買了一個渾圓皮薄的西瓜,從頂端切開一個小蓋子,用勺子將裡面的瓤都挖出來,留下一個空殼,瓜皮儘量弄得薄一點,又用小刀在瓜皮的四周鏤空了一些動物花鳥紋路。裡面放上蠟燭,開口處挖了眼,穿上繩子,就成了一盞極其精緻的西瓜燈。西瓜皮裡的蠟燭一點起來,瓜皮四周鏤空的各色形象就被投射到地上,端的栩栩如生,趣味橫生。

顏寧雖然過了遊燈的年紀,但是一看這麼精緻的燈籠,也十分歡喜,又想到這是楊沐給自己的補償,便寶貝似的掛在臥室裡,直到瓜皮壞掉。

三寶看見這盞瓜皮燈,直笑他倆幼稚:“你們都這麼大了,還玩這個啊。送我算了吧,拿回去正好給我兒子玩。”

顏寧白眼相對:“你自己沒有,說什麼酸話啊。再說你兒子還沒出生呢,能玩這個嘛?”

楊沐看着他倆鬥嘴,但笑不語。

貨物裝上船,告別顏寧離了京。這一次路上沒有耽擱,日夜兼程,一路往回趕,因爲三寶媳婦的產期在即,三寶歸心似箭,楊沐也掛念母親的身體,所以船一到平城就趕緊將枸杞卸下來,寄放在楊林家裡,趕着回楊村了。

回到楊村這天,正好是中秋節,楊沐從蓉鄉街上買了不少菜蔬和吃食回去。家裡有四個人過節,自己現在手頭比先前寬裕,應該過得豐盛一點。

楊母已經能拄着柺杖在屋裡屋外走動了,看見兒子回來,高興得幾乎連柺杖都要扔掉了。

楊沐連忙跑過去扶住母親:“娘,您慢點。”

楊母笑得眼睛都彎了:“還能趕回來過節,真好!瘦了很多,累了吧?”

楊沐笑起來,一手提着東西,一手攙着母親進屋子:“沒事,娘,一路趕着回家過節,是累了點。元兒,來吃糖。”他一進門就看見有個小身影從廚房門口探了出來,還有些怯怯的神態。

元兒叫了一聲:“楊叔叔。”說完走了過來。

楊沐從包袱裡拿了一塊芝麻飴糖給他:“元兒在家聽話嗎?”

元兒接過來,倚到楊母身邊,點點頭:“聽的。”

楊母摸摸元兒的腦袋說:“元兒可乖了,跟你小時候一樣懂事聽話。”

楊沐將包袱裡的東西一一拿出來,擺在桌上給母親介紹:“這是從京城帶的果脯,這是北方的蘋果,這是顏寧給您帶的藥,找京城名醫配的活絡油,這個是……桂琴姐呢,怎麼沒見在家。”

楊沐笑眯眯地聽兒子給自己介紹從京城帶回來的東西:“桂琴去楊大娘家去做月餅了。你這次去京城,生意做得還順利不?顏寧那孩子還好嗎?”

楊沐坐下來:“生意挺順利的,藕粉賣得很快,價錢也不錯。顏寧在京城也挺好的,長高了一點,他很惦記您的身體,就是有點想家。”

楊母點點頭:“那孩子去了快兩年了吧,還沒回過家,一個人在京城,人生地不熟的,是挺可憐的。”

母子倆說了一會話,楊沐也沒告訴母親過兩天就要去平城賣枸杞,接下來還要去京城送藕粉,先讓她高興兩天再說。

楊沐給元兒做了一隻漂亮的鯉魚燈籠,給那孩子高興壞了,他是頭一次在楊村過中秋節,聽楊大伯的孫子楊旭說了,楊村有遊燈的習俗,正愁沒有人幫他做燈籠呢。燈籠一完工,他就提着去隔壁找楊旭去了。楊沐看着他歡天喜地的樣子,也感覺到格外高興。

過完節,楊沐就跟母親明說了,買了一船枸杞要賣,還得送藕粉去京城。楊母對兒子十分不捨,這幾年的病居生活,使她對兒子十分依戀。

楊沐勸慰母親說,等再過一陣子就好了,賺到錢開個鋪面,請人打點生意,就不必事事躬親了。其實話也只是這麼說,就算是開了鋪子,要等到自己完全放手請人打理,那還是需要機遇和時間的,必須得有足夠多的資金,以及足以信任的人。

三寶的兒子是八月十六這天生的,小傢伙肉團團的,按鄉下人的說法,過節當天或第二天出生的孩子,總是有口福的,所以三寶給兒子取小名叫肉團。

楊沐去看孩子的時候,將顏寧送孩子的銀鐲子和自己買的一塊玉觀音一併給了他,雖然不值多少錢,但也是個心意。然後也不等三朝酒,就去平城了,那批枸杞等着處理呢。

楊沐回到平城,很快便將枸杞脫手了,其中主要賣給了仁善堂和濟安堂,楊沐拿到貨款,第一件事便是歸還石歸庭的診金。

石歸庭自從去年回到平城之後,就一直留在家裡沒有出去遊歷,主要是慕名而來的病人太多了,一時間走不開身。他看着楊沐遞過來的銀兩,並不接過去:“你才做生意,不需要銀子週轉麼?”

楊沐說:“欠你的診金,拖了這麼久不還,已經不在情理中了。現在手頭有錢了,若是不還,而用來生利,那實在是有悖做人的基本原則了。”

石歸庭笑一笑:“你既這麼說,那我還是拿了吧。若是你還將我當朋友,缺錢的時候可以來向我借一點。”

楊沐也笑了:“那實在是感激不盡了。先在此謝過了。”

楊沐又買了一船藕粉,順便還帶了一些蓮子,這些都屬乾貨,不怕存放。這一次三寶沒有跟船,而讓一個船老大負責。

第97章 生死相隨第35章 胸有成竹第87章 近鄉情怯第24章 誰家年少第49章 治癒第76章 依依惜別第78章 疫情第100章 還鄉第41章 得一知己第六十三章 第24章 誰家年少第88章 老友重逢第97章 生死相隨第13章 初別離第62章 心意難測第43章 洪遠第1章 水鄉第57章 再接再厲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38章 暖鍋第74章 萬事俱備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7章 曙光初現第87章 近鄉情怯第70章 爲難第71章 問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68章 體察民勤第56章 初露頭角第七十三章 第56章 初露頭角第16章 相見歡第42章 春秋巷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1章 尾生之信第90章 歲月靜好第91章 漁樂第36章 榜上有名第32章 第一場雪第8章 嚴冬不冷第76章 依依惜別第33章 踏雪尋梅第93章 夫妻重逢第82章 賣藥第35章 胸有成竹第9章 荷葉田田第68章 體察民勤第29章 快樂如風第97章 生死相隨第55章 生意難做第53章 揚帆起航第31章 禪房茶話第26章 平城生活第12章 少年輕愁第27章 探望第60章 西山遊第38章 暖鍋第46章 離鄉赴任第59章 熟魚活吃第26章 平城生活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90章 歲月靜好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76章 依依惜別第79章 遇險第70章 爲難第45章 榮歸故里第27章 探望第80章 受傷第1章 水鄉第80章 受傷第28章 泥中你我第76章 依依惜別第28章 泥中你我第7章 驚魂之夜第15章 少年情懷第69章 體貼入微第64章 蒸蒸日上第53章 揚帆起航第3章 友誼之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0章 少年遊第50章 雲開月明第16章 相見歡第45章 榮歸故里第91章 漁樂第103章 退親第101章 坦白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8章 故友第7章 驚魂之夜第13章 初別離第69章 體貼入微第22章 雨後陽光第61章 萍水相逢
第97章 生死相隨第35章 胸有成竹第87章 近鄉情怯第24章 誰家年少第49章 治癒第76章 依依惜別第78章 疫情第100章 還鄉第41章 得一知己第六十三章 第24章 誰家年少第88章 老友重逢第97章 生死相隨第13章 初別離第62章 心意難測第43章 洪遠第1章 水鄉第57章 再接再厲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38章 暖鍋第74章 萬事俱備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7章 曙光初現第87章 近鄉情怯第70章 爲難第71章 問心第14章 州城趕考第68章 體察民勤第56章 初露頭角第七十三章 第56章 初露頭角第16章 相見歡第42章 春秋巷第67章 鱸魚堪燴第11章 尾生之信第90章 歲月靜好第91章 漁樂第36章 榜上有名第32章 第一場雪第8章 嚴冬不冷第76章 依依惜別第33章 踏雪尋梅第93章 夫妻重逢第82章 賣藥第35章 胸有成竹第9章 荷葉田田第68章 體察民勤第29章 快樂如風第97章 生死相隨第55章 生意難做第53章 揚帆起航第31章 禪房茶話第26章 平城生活第12章 少年輕愁第27章 探望第60章 西山遊第38章 暖鍋第46章 離鄉赴任第59章 熟魚活吃第26章 平城生活第2章 童蒙初開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90章 歲月靜好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76章 依依惜別第79章 遇險第70章 爲難第45章 榮歸故里第27章 探望第80章 受傷第1章 水鄉第80章 受傷第28章 泥中你我第76章 依依惜別第28章 泥中你我第7章 驚魂之夜第15章 少年情懷第69章 體貼入微第64章 蒸蒸日上第53章 揚帆起航第3章 友誼之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0章 少年遊第50章 雲開月明第16章 相見歡第45章 榮歸故里第91章 漁樂第103章 退親第101章 坦白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8章 故友第7章 驚魂之夜第13章 初別離第69章 體貼入微第22章 雨後陽光第61章 萍水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