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水鄉

“鐵蛋,回來吃晌飯了——”一聲悠長又略帶焦慮的呼喚在空曠的野地裡響起,隱隱帶點回音。

天穹上萬裡無雲,只有一輪白亮得令人不敢直視的烈日懸在高空,略略西斜,獵獵肆虐着暑氣。空氣裡沒有一絲風,樹葉子一動不動,沒精打采地耷拉着腦袋。這是午後,正是一天中最熱的時候,太陽曝曬之處,半個人影子都沒有,連狗都躲在最濃密的樹蔭底下,喘着粗氣,伸長了舌頭散熱。

這裡是蓉鄉的一隅,蓉鄉是有名的水鄉,到處都是溪流和水塘。一塊接一塊的不規則的水塘連成一片,每片水裡都倒影着一個太陽,白花花的刺人眼目。因爲長達兩個月的乾旱,水塘裡只剩了半塘水,插在水中防人撒網偷魚的樹枝露出了水面一大截,此刻都孤零零靜悄悄地支立在水中,只有蜻蜓偶爾落在頂端,作短暫的小憩。

隨着這聲悠長的呼喊,空氣彷彿被震動了一下,以聲波的形式向曠野傳播開來,立刻又恢復了寧靜。過了好一會,一片略泛漣漪的水中突然發出“嘩啦”一聲大響,一個赤\裸的身影從水中冒出來,驚跑了水底靜棲的魚蝦。水從他的頭頂往下淌,沾水的黝黑皮膚在太陽下閃閃發光,他甩了一下右手,然後將臉上的頭髮往後撥,睜開了黑亮的眼睛,原來是個七八歲的男童,還未及總角,長得虎頭虎腦的。他左手提着個沉甸甸的腹大口小的篾制魚簍,一步一拖地走到水塘邊的苦楝樹下,簍子裡裝滿了蚌殼和田螺,還有幾尾脫了水張着腮努力呼吸的小魚,這是他大半個上午的收穫。

他眯縫着眼在太陽地裡站了一小會兒,待身上的水乾得差不多了,從樹蔭裡拾起衣服穿上,然後趿上草鞋,爬上堤埂。扯着嗓子回一聲:“誒——娘,我就回來了。”然後將沉重的篾簍系在自己的後腰上,甩開步子往村子裡跑,簍子撞着他的屁股,一顛一顛的,“譁——譁——”作響,驚醒了沉靜的曠野。

路過一個荷塘的時候,他順手揪了片碩大的荷葉頂在頭上,然後一手扶着新帽子,一路飛奔進了村。村口立着一個石頭牌樓,上書“楊村”,村裡的人多爲楊姓,故得名。

牌樓後是一條高大濃密的樟木道,到林蔭道的盡頭轉個彎,就看到了位於村子西邊自家的房子。房前一棵兩人合抱的大樟樹,樟樹枝繁葉茂,灑下大片陰涼,娘正倚在門口的陰涼地裡納鞋底,麻繩透過鞋底,被拽得“哧溜”作響。

“娘,我回來了。”他放下頭頂的荷葉,解下腰間的魚簍,放在臺階前靠着。

他娘看了一眼還在往下滴水的發尖,不由得嘆了口氣:“你又下深水了,不是說好在水邊摸的,這天雖然熱,但是深處的水還是冷的,腿最容易抽筋了。林子早就回來了,你一個人在水裡,要是有個萬一,你讓娘怎麼活?”

鐵蛋是個遺腹子,大名楊沐,他爹是個木匠。鐵蛋未出生時,他爹被人請到漪水河對岸去打傢俱,一天傍晚過河回家的時候渡船翻了,他是在水裡長大,自然淹不死,但時值深秋,因此感染了風寒,後來發展成了傷寒,第二年春天就去世了。鐵蛋娘楊母悲慟欲絕,幸虧當時懷了鐵蛋,不然就得被族人收屋趕回孃家了,鐵蛋就是他孃的**,萬不能再有閃失的。

鐵蛋耷拉着腦袋:“娘,我以後再也不敢了,下次一定和林子哥一起回來。”

楊母又嘆了口氣,收了鞋底:“好了,進屋洗手吃飯吧。”順便將荷葉撿起來,放到堂屋的風車上風乾。

蓉鄉的水塘極多,而又以荷塘爲最,種植荷花是當地的最大特色,當地盛產蓮子、蓮藕。荷花全身都是寶,本地人家每年都要收集不少荷葉風乾了包裹什物。

飯菜從溫着的鍋裡端上桌,菜是清炒苦瓜,還有一碗榨菜湯,飯是稀飯,是因爲天熱,也是因爲這個家生活拮据,乾飯葷菜是不常吃到的。楊母將飯菜擺上桌之後並不急着吃飯,而是將鐵蛋帶回來的簍子倒進一個木盆中,小魚蝦揀到一個瓦盆裡,舀了點水進去,有好幾條呢,晚上可以做個魚湯。兒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家裡卻難得見葷腥,也只有夏天的時候,他自己才能摸點魚蝦改善下生活,這也是她不禁止他下水的緣故,楊母微微紅了眼眶,輕輕嘆息了一聲。

“娘,今天我摸得不少,下午我們將田螺都煮了,挑了肉,明天拿到市集上去賣吧,聽林子哥說能賣個好價錢呢。他家都賣了幾回了。”鐵蛋一邊喝粥,一邊說。

楊母端上碗,夾了一筷子苦瓜:“先吃飯吧。”其實她是想將田螺留着給兒子吃的。

鐵蛋又說:“娘,林子哥說了,今晚上帶我去釣黃鱔,如果釣得多,明天可以一起拿去賣呢。”

抓鱔魚的方法有二,一種是釣,一種是用篾漏抓。所謂釣黃鱔,就是將誘餌穿在一根帶鉤的細鐵絲上,在池塘、水田、溪流邊找到黃鱔洞,將餌放在洞邊,待黃鱔一咬住餌便往外拉,裝入桶內便夠了。另一種方法比較簡單,篾漏是用竹子破成的細條紮成的,口小腹大,形似瓶子,底部的竹條向內凹陷,並不完全密封,留一個孔,而頂部的瓶頸處卻是密封的。在篾漏內放上用火烤過的蚯蚓,將漏安置在水田或池塘的出水口,泥鰍與鱔魚聞香而來,從底部鑽入漏中覓食,卻進得去出不來,只待天明去收漏便可。後一種方法適合春季雨水充足的時候使用,現下乾旱已久,水田已無水可放,要抓鱔魚,只能前一種方式了。

楊母聽兒子這麼說,便叮囑道:“那你要小心長蟲,晚上別穿草鞋了,穿布鞋和長褲去,記得把褲腿紮緊。早點回來,沒釣到就算了。”

鐵蛋乖巧地點頭:“我知道,娘。”

吃過飯,娘倆將田螺淘洗乾淨,煮了一大鍋,得了二斤螺肉。晚上鐵蛋喝了鮮美的魚湯,天黑後便跟着林子出了門。這一晚收穫頗豐,抓了幾十條肥大的黃鱔,還有不少泥鰍。

第二天一早,楊母除了帶着田螺肉和鱔魚上街,還從自家菜園裡摘了一些新鮮蔬菜一起去賣。鱔魚和田螺肉在鄉下算是常見的野味,住在街上的人也是愛吃的,所以很快就賣掉了。楊母拿着換來的錢,買了點針線,還給鐵蛋買了一塊飴糖,剩下的都收起來,孤兒寡母的,確實要有點錢傍身。

回來的時候順便去隔壁吳村的吳員外家交針線活。吳村是個大村子,吳員外是這一帶最大的地主,家有良田數百畝、水塘數十頃,因爲樂善好施、公正平和,頗受鄰人尊敬。楊母平日裡就給吳家做點針線活,逢臘月、節慶去吳家幫短工。自己家僅有兩畝水田和半畝水塘,水田在孃家兄弟的幫襯下種些水稻,稻子產量低,豐年的時候糧食尚且緊巴巴,歉年的時候米糧根本就不夠用,日子過得很是艱難。半畝水塘用來種籽蓮,每年收一些蓮子,這就是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楊母領了新活計回到家,鐵蛋正拎着水桶往家裡提水,他人小,只能提半桶水,饒是如此,還是有水潑出來打溼了褲子。楊母趕緊走上去接過水桶,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鐵蛋才七歲,就已經知道幫家裡掙錢、做家事了,剛在吳家,吳家的小少爺們都在院裡尋蛐蛐兒玩呢,這真是各人不同命。

接過母親遞過來的荷葉包,打開一看是飴糖,鐵蛋立刻眉花眼笑,趕忙往廚房裡拿菜刀切糖去了,娘一年也難得吃一回糖的。

“娘,這塊給你。”鐵蛋遞上一塊糖。

楊母看了一眼兒子:“你吃吧,娘不愛吃糖。”

“娘,你也吃,我有這塊就夠了。我的牙都鬆了,吃多了怕粘牙。”鐵蛋齜着牙齒給母親看,他已到換牙的年紀了。

“那就留着以後吃。”

“天太熱,糖會化掉的,娘,你就吃了吧。”

鐵蛋對此深有體會,去年楊二伯家修屋,落成的時候上樑(當地的習俗是新房上樑,瓦匠將糖果、花生、少許銅錢從房樑上撒下,以圖吉利),他搶到兩塊糖,吃了一塊,將另一塊用幹荷葉包起來留着以後吃,結果糖跟荷葉融成一團,分都分不開來。

因爲很多看文的親們說排版太密,我是頭一次發文,沒注意到這些,所以今天特意改過來,

這是讀者小荼姑娘給我畫的人設,看起來應該是顏寧。圖裂了幾次,這一次又修改,希望能夠成功。

應一個讀者朋友的要求,想要本文的定製,我做了一個多禮拜的校對,終於能可以交稿了,長吁了一口氣,希望那位朋友還願意購買,多謝支持!這是我的第一個文,對我來說意義非凡,沒想到還有朋友也跟我一樣喜歡,感到非常開心,多謝你們的支持。

第19章 情意朦朧第43章 洪遠第72章 計劃第62章 心意難測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01章 坦白第52章 新成員第80章 受傷第100章 還鄉第31章 禪房茶話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5章 胸有成竹第62章 心意難測第82章 賣藥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103章 退親第32章 第一場雪第16章 相見歡第54章 喜相逢第50章 雲開月明第81章 買賣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17章 楊柳依依第53章 揚帆起航第72章 計劃第16章 相見歡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0章 西山遊第40章 茶意悠長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7章 生死相隨第65章 涮羊肉第3章 友誼之始第89章 親密接觸第1章 水鄉第80章 受傷第6章 月華如水第84章 無微不至第2章 童蒙初開第50章 雲開月明第46章 離鄉赴任第95章 不測風雲第51章 落難母子第50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六章 第30章 少年遊第80章 受傷第81章 買賣第102章 會審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54章 喜相逢第43章 洪遠第31章 禪房茶話第58章 得遇貴人第5章 衝突初起第2章 童蒙初開第39章 叫化雞第64章 蒸蒸日上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4章 鄉試第43章 洪遠第96章 牢獄之災第27章 探望第78章 疫情第2章 童蒙初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48章 故友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7章 再聚平城第39章 叫化雞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3章 初別離第78章 疫情第98章 不如歸去第83章 探病第94章 風生水起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75章 執子之手第22章 雨後陽光第18章 親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5章 榮歸故里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13章 初別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0章 受傷第32章 第一場雪第30章 少年遊第31章 禪房茶話第101章 坦白第97章 生死相隨第8章 嚴冬不冷第79章 遇險
第19章 情意朦朧第43章 洪遠第72章 計劃第62章 心意難測第20章 禍從天降第101章 坦白第52章 新成員第80章 受傷第100章 還鄉第31章 禪房茶話第96章 牢獄之災第35章 胸有成竹第62章 心意難測第82章 賣藥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103章 退親第32章 第一場雪第16章 相見歡第54章 喜相逢第50章 雲開月明第81章 買賣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17章 楊柳依依第53章 揚帆起航第72章 計劃第16章 相見歡第19章 情意朦朧第60章 西山遊第40章 茶意悠長第75章 執子之手第97章 生死相隨第65章 涮羊肉第3章 友誼之始第89章 親密接觸第1章 水鄉第80章 受傷第6章 月華如水第84章 無微不至第2章 童蒙初開第50章 雲開月明第46章 離鄉赴任第95章 不測風雲第51章 落難母子第50章 雲開月明第六十六章 第30章 少年遊第80章 受傷第81章 買賣第102章 會審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54章 喜相逢第43章 洪遠第31章 禪房茶話第58章 得遇貴人第5章 衝突初起第2章 童蒙初開第39章 叫化雞第64章 蒸蒸日上第21章 母子情深第34章 鄉試第43章 洪遠第96章 牢獄之災第27章 探望第78章 疫情第2章 童蒙初開第41章 得一知己第48章 故友第33章 踏雪尋梅第37章 再聚平城第39章 叫化雞第59章 熟魚活吃第13章 初別離第78章 疫情第98章 不如歸去第83章 探病第94章 風生水起番外竹外桃花三兩枝上第23章 雁引愁心去第75章 執子之手第22章 雨後陽光第18章 親事第14章 州城趕考第21章 母子情深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5章 榮歸故里第47章 曙光初現第44章 金榜題名第104章 夢入芙蓉浦第13章 初別離第20章 禍從天降第41章 得一知己第80章 受傷第32章 第一場雪第30章 少年遊第31章 禪房茶話第101章 坦白第97章 生死相隨第8章 嚴冬不冷第79章 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