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無奈之下,便讓李香君暫時將柳如是帶下去,好好勸慰一番,當東暖閣的御書房內只剩下兩人的時候,方纔苦笑道:“錢愛卿,這又何必呢,朕這次南下,是要一統華夏,而不是來江南挑選秀女!”
“正因爲皇國事操勞,才需要女人照顧飲食起居,”錢謙益心稍定,道:“柳姑娘自己也是願意侍奉皇,皇不必介懷!”
錢謙益這是裝傻還是真傻?李自成心道,柳如是說的是氣話,恐怕連孩童都能聽出來!他淡淡地道:“錢愛卿,坐吧!”
“微臣多謝皇!”
“錢愛卿求見朕,不會僅僅是爲了柳姑娘的事吧?”
“皇聖明!”錢謙益被李自成說心思,也不在遮遮掩掩,“皇,微臣有一事不明……”
“奧,錢愛卿說說看,究竟有何事不明?”
錢謙益一咬牙,道:“微臣蒙皇恩典,出任江南省科技廳長一職,可是……”他看了眼李自成,見李自成臉色平靜,隧道:“可是微臣連‘科技’是何物都不知曉,更不知道科技廳如何爲皇辦差……微臣斗膽,請皇明示……”
“原來是爲這事?”
李自成面目含笑,錢謙益學的是經書,對科技一事,應該並不通曉,甚至連“科技”這種稱呼都不知道,也是人之常情。
讓他出任科技廳長,是有些難爲他了。
不過,除了錢謙益,整個江南,恐怕也沒多少合適的人選,東林黨、復社那幫人,更是將“科技”斥之爲“技淫巧”,讓他們出任科技廳長,恐怕也是消極怠工,與東林黨翻了臉的錢謙益,或許不是合格的科技廳長,但沒有人他更適合出任這個職務了!
看來,這科技廳長、局長的人選,將來要送到高學培訓,至少要讓這幫人瞭解科技的真諦,知道科技對國家、民生的重要作用。
科技廳長、局長們,可以不是科技大師,但他們一定要有培養科技大師的意識。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一是儘快組建高學,儘可能向普通百姓傳播科學,二是讓科技通過工廠,儘快轉化爲商品,讓所有的國民看到科技的重要作用。
“皇,微臣愚鈍……”
“錢愛卿不用擔心,”李自成淡然笑道:“所謂科技,包羅萬象,不一而足,生產火炮的爆炸技術、印製塘報的印刷技術,便是制定《大明曆》使用的天學知識,等等,都屬於科技範疇,你這個科技廳長,平日的工作是羅這方面的人才,將他們組織起來,改良各種技術,並且通過商戶,向百姓們推廣這些技術。”
他心明白,新生事物被普通百姓接受,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目前最好的法子,是通過商家,將科技轉化爲商品,讓百姓們感受到,科技在生活無處不在,科技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從這方面來說,西部邊陲的西寧、蘭州,百姓的科技素質或許江南更高。
“皇,微臣有些明白了,”錢謙益沉思片刻,方道:“皇,這些技術,真的對華夏國有用嗎?以前……”
他原本希望換一份熟悉的職位,看來皇沒有這個打算,也不敢再提。
“用處大了,”李自成笑道:“朕已經將蘭州、京師、南京當作科技推廣的重點區域,科技廳長的職位,現在看起來是清水衙門,數月之後,一旦科技開始推廣,那可是別人擠破頭都想進來的。”
錢謙益雖然不明白科技廳長有什麼好,但李自成似乎很看重這個職位,他只有硬着頭皮走下去,“皇,那微臣從何處入手?能否招募一批吏員?”
“沒有吏員,以個人之力,如何發展科技?”李自成道:“先招募數名吏員,最好懂得科技知識,寧缺毋濫,儘快在南京組建一所高學。”
“高學?”
“嗯!”李自成想起後世的那所名校,便道:“叫南京大學吧,這是一所真正的學堂。”
“學堂?”
李自成淡然笑道:“錢愛卿,朕實話告訴你,華夏很快便要廢除大明的科舉制度,未來的官員,便從各所高學的學子提拔、任用,包括南京大學在內,將來便是官員們的搖籃。”
“這……”錢謙益吃了一驚,心已經在盤算着,華夏未來的官員都來自高學,而自己不僅掌管着江南省的科技廳,還掌握着官員們搖籃的南京大學,豈不是許多官員的師尊?
李自成知道,讓錢謙益去組建南京大學,他一定會沒有頭緒,便從招募教員到招收學子的事,一一交代了錢謙益。
招收學子的時候,要廣泛發動南京及周邊州縣的百姓,不能盡着官員士紳的子弟,必須安排部分名額,留給普通的百姓;南京大學的教員,朝廷會調撥部分過來,更多的卻是要從社會招募,只要是掌握部分科技知識,哪怕是西洋的傳教士,都可以任用;
他還特別叮囑錢謙益,讓他做好三件事:
一、不要告訴任何人,南京大學的許多學子,將來會成爲華夏的官員;二、朝廷很快便會將印刷好的教材運送至南京,也可以在南京本地印刷,所有的教員,在崗之前,必須經過專門的培訓;三、南京大學一旦組建完成,獨立完成教學工作,地方官府竭力協作,爲南京大學保駕護航,但任何人不得干涉正常的教學活動,朝廷很快便會拿出相關的律法。
錢謙益用了很長的時間,纔將李自成的叮囑消化了,銘記於心,雖然對科技一竅不通,不過,他已經對科技廳長一職,以及即將組建的南京大學,已經充滿了憧憬。
李自成看着不斷點頭的錢謙益,不禁笑道:“南京大學培養出的學子,無論是爲官還是從事科技,都是華夏發展的命脈,錢愛卿,你的責任重大呀,無論是教員還是學子,都是寧缺勿濫,如果被某些人壞了名頭,朕的眼裡可是揉不得沙子!”
他知道錢謙益不可能完全秉公執行,但還是將組建南京大學這麼重要的事情交給他,一來南京有省、府兩級監察院,正好試一試這類“三權分立”制度是否有效,政務是否真正暢通,二來也跟錢謙益目前的處境有關,他雖然出生於東林黨,但已經投靠了馬士英,完全站在東林黨、復社的對立面,由他出面組建南京大學,可以削弱復社在江南的影響力。
東林黨、復社的關鍵人物,對錢謙益是相當不恥的,他們的子弟應該不會進入南京大學。
錢謙益忙拱手道:“微臣不敢,微臣會謹記皇的教誨!”
“這樣最好,”李自成忽地變了臉色,沉聲道:“錢愛卿,朕將你看作自己人,纔會對你委以重任,你可千萬不要辜負真的期望,也別以爲朕什麼都不知道,南京有監察院,而且將來南京大學畢業的學子,如果爲官、科研不合格,朕可要向愛卿追責的。”
錢謙益原本還打着小算盤,聽了此話,不覺暗暗驚心,省、府兩級監察院的人,都是他的死敵,一旦被他們盯,便是馬士英省長恐怕也解救不了!
李自成是否像大明的洪武那樣,對貪墨的官員實行嚴懲,現在不得而知,但他已經決定,他得先觀測風向,絕對不能做華夏第一個北揪出來的貪墨官員……
他忽地離座,匍匐在李自成的座前,“皇放心,微臣絕對不會辜負皇的厚望!”
“愛卿快快請起!”李自成等錢謙益重新落座,方纔微微笑道:“朕或許要在南京逗留一段時間,趁着這個機會,愛卿若是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可以每日下午前來詢問!”
“微臣遵旨,微臣多謝皇厚愛!”
錢謙益離開乾清宮的時候,心是十分矛盾的,原本以爲,出任科技廳長一職,是皇對他有所不滿,沒想到皇有如此深意,特別是組建南京大學的事……
不過,他心明白,開國之君,無論看起來多麼和藹可親,從來都不會缺乏君臨天下的霸氣,他不僅權力在手,更是責任在肩……
出了皇城,他想找兩位官員瞭解皇帝平日的秉性,但李自成這次南下,並沒有帶多官,沒辦法,只好和馬士英商量,以省政府的名義,邀請第四營的主將李績、副將劉宗敏,他們都是很早跟隨在皇的身邊的人,對皇的性子一定廢除清楚。
李績、劉宗敏都不太喜歡江南的官兒,但馬士英以“江南省長”的名義爲他們接風,他們實在無法拒絕,只得勉強赴宴。
在宴席,錢謙益方纔知曉,從西寧、蘭州,一直到京師,各地的高學都是歸屬教育部門,唯獨南京大學是隸屬於科技廳!
錢謙益不禁暗皺起眉頭,難道這一切,都是因爲柳如是的緣故?
李自成將組建南京大學的事,交給錢謙益的科技廳,根本與柳如是無關,他甚至想着,等柳如是情緒恢復正常,到時候是要還給錢謙益的。
之所以將南京大學交給錢謙益,是因爲江南省暫時沒有教育廳,短時間內也不會成立教育廳,等到北方培養了足夠的教員,江南纔會開辦新式學校,都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
錢謙益走後,李自成已經完全放下了南京大學的事,他預備去城內整軍,儘快南下,將整個江南省、浙江省收歸囊,然後再南下福建、廣東,與周坤的水軍匯合,最終一統華夏。
剛剛出了乾清宮的宮門,有一名親兵急急跑過來,“皇,左良玉派出使者來了,正在宮外等着求見!”